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宋-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很多。不过吴碧云却仍然很不满意,因为赵旉对陈灵愈加重视,有时两人为了研究某个课题甚至整夜不睡,这对贪睡的小孩来说是相当不可思议的

    但随着与赵旉接触的增多,吴碧云后来终于意识到科技的巨大力量,而对陈灵刮目相看。可这样一来,吴碧云心中的竞争意识却愈发强烈了,发现自己在科技方面的天赋根本无法与陈灵相提并论之后,吴碧云开始扬长避短。她不但练武愈加勤奋,而且主动向才女朱淑真拜师,以增加自己的文化修养,同时还开始注意起穿着打扮起来

    俗话说“人靠衣装”,吴碧云一旦开始重视仪表,她在美貌上相较陈灵而言的巨大优势一下子就显露了出来。如果说以前吴碧云的美貌属于校花级别,而陈灵只能勉强算个班花的话,那现在陈灵和吴碧云一比就简直成了一只丑小鸭

    然而,虽然吴碧云比以前还要出色得多,但赵旉花在陈灵身上的时间依旧比她多得多。好在由于现在关系亲近了不少,赵旉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排斥让吴碧云随行,所以倒不必担心他“越轨”(赵旉:我现在就算想越轨,也没那条件)。吴碧云也终于发现,赵旉与陈灵的关系并非她原先想象的那种(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能干出什么?本来就是你想歪了好嘛!),可当她想要抽身退出时,却已经做不到了

    后来成为皇后的吴芍芬告诉侄女,“接触过这么优秀的男孩后,即使你当时成功离开了,也几乎不可能再看上别的男人,何况婚姻本就应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还是老实接受姑姑的安排吧!”

    然而,吴碧云后来却发现赵旉身上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弱点,“早知道是这样,当初就不必那样费劲了”

    注1:现实中这种情况也很多见,比如父母包办的婚姻,自己明明不喜欢,但对方与别人好上的话,自己却会难以接受。这种心结也许是因为当事人在潜意识里已经将对方看成了自己的专属品,而不愿别人来分一杯羹吧,如果那位“第三者”是陌生人或者与自己关系不好的话,反应往往会更激烈。

    注2:陈灵因为专注于科研和学习,平时表现极为木讷愚笨,常常搞出笑话,而科技在古代又被认为是“机巧”而不受重视,所以吴碧云在开始的两三年里一直将陈灵当作一个笨丫头

………………………………

第八十八章 球墨铸铁

    

    由于南宋目前新的科技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起来,赵旉借鉴了前世记忆中苏联和新中国的经验,将王府旗下最优秀的工匠(这个数量不少)和科学家(暂时就两位小孩)聚集起来,对那些影响巨大或者目前急需的科技课题进行攻关。而比起研发出新科技,将已知的科技成果推广甚至工业化,本来就需要多人协作完成,这才是科技攻关的真正意义所在

    例如焦炭的制作方法此时已经出现(注1),但大量生产却还是在科技攻关后起火爆炸(煤气与煤焦油都是易燃物,而且古代密封技术比较落后。)的风险后才开始的。

    焦炭随即大量用于生铁冶炼,其成本接近于用煤炼铁,但质量却完全可以和用木炭炼出的优质生铁相比,其磷硫含量低的优点使其脆性大大降低,无论是用于铸造,还是进一步炼成精钢,都可以凭借其无可比拟的性价比垄断国内和国外市场。

    而赵旉很快又有了更大的惊喜,有位南渡的铁匠献上了一种特殊的炼铁工艺,只要增添少量秘传的添加剂,便能够大大提高钢铁的质量,甚至可以使铸铁达到接近钢材的机械性能。赵旉虽然不是冶金专业出身,好歹也看过“十万个为什么”,一下子就明白过来,“接近于钢的铸铁,这不就是球墨铸铁(注2)吗?”

    球墨铸铁与焦炭这两样科技成果的意义极其重大,因为在平炉炼钢技术出现以前,因为炉温不够,很难将钢熔化成液态,也就无法用来浇铸。而即使做得到,也无法直接炼出钢水,得把炼好的钢块重新熔化,成本自然高得离谱。

    所以当时想要将一块钢加工成某种样式,只能靠反复打磨,打造的方式局限性很大,而且在相关机械发明前,人工花费是惊人的。

    但现在有了可以替代钢的球墨铸铁,直接搞出模范浇铸即可,不但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可以制作出许多以前无法制出的构件,比如滚柱(制作柱子的模子可比铁珠容易得多。)轴承。

    而火器的发展必然也将大大加快,因为枪管炮管可以直接铸造(球墨铸铁的强度怎么说也比铜和熟铁强得多,所以制成枪管毫无问题,而早期的炮管用普通的铸铁浇铸都可以,球墨铸铁就更没问题了。)出来,成本大大降低,实验周期也随之缩短,现在赵旉眼中已经隐隐看到枪炮齐鸣的景象了

    除了火器,由于零件价格大大降低,日后工业革命应该也会大大提前,不过赵旉有生之年能否见到,还得看他的运气。另外,由于弹簧已经发明,而且各种精密构件的成本也因为球墨铸铁的出现而大大降低,似乎机械钟表的发明已经不再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赵旉不禁动起了制作钟表的念头。

    但钟表的制作实在是一个细致活,尽管赵旉知道其中原理,而且找来了几十位顶级首饰匠人一起试验琢磨,还是足足花了两年多才制出可用的大钟,而且小巧的怀表则要等到五六年以后了。倒是一直受阻的温度计研发,不久便有了新的进展

    赵旉因为没有办法抽出真空,所以温度太高时温度计管内气压较大,很容易将水晶管撑裂。但陈灵知道此事后,却简简单单就将问题解决了,“这个将管子加长似乎就可以了啊!”

    “我真是太笨了”,赵旉顿时一拍脑袋,满脸的懊恼。确实,只需将管子加长一倍,那么即使温度达到可测上限,管内压力也才是两个大气压而已,并不足以炸裂坚固的水晶管。而且受到启发的赵旉还加了个球状空泡,气压的增加就更不明显了。

    饶是如此,由于水晶熔点比玻璃高很多,赵旉虽然会拉毛细管的工艺,操作起来还是相当费劲。所以温度计虽然发明出来,暂时还无法普及,直到西方的玻璃制作工艺(其实赵旉知道最基础的工艺,但他让人试制出的玻璃透明度很差,只能冒充琉璃制品骗钱)传到南宋的那一天

    除了科技方面的进步和推广以外,赵旉还干了一些介于文化和科技之间的创举,例如信鸽大赛与《营养与卫生条例(试行)》。

    北宋后期上流社会流行养鸽,赵构也不例外,困难时期刚一过去便又开始养起了鸽子,为此还遭到了言官的弹劾。好在赵构吸取了他父亲当年“花石纲”的教训,只是自己养了一些玩玩,还不敢向老百姓肆意索取,所以倒也没有惹出大的麻烦。

    但赵旉上次回临安时突然想到了前世记忆中的信鸽,与其让这些权贵们养鸽子玩乐,不如将其利用起来发展出一个完善的信鸽网络,这样岂不是化害为利?

    为了调动大家的兴趣,赵旉宣布从绍兴五年开始,在扬州每年举办一次信鸽大赛,奖金为黄金百两。这对那些权贵富豪们来说并不是很多,可那些养鸽爱好者正愁没有地方让自己的爱鸽显摆一下,纷纷趋之若鹜。其实赵构也想参加,但还是惧怕言官们的舆论攻击,直到第二届时才派人带他的爱鸽出赛,但遗憾的是,连前十名都没取得

    信鸽虽然快捷,但女真人擅长驯养的海东青却是它的克星,历史上成吉思汗便是因为他的海东青抓下札木合的信鸽,而获得了重要的情报,才一举将其打败,赵旉可不会再吃同样的亏。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但执行起来却颇为麻烦,那就是编写密码。但赵旉现在已经很擅于利用群众的智慧,只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一份还算严密的密码表便基本确定起来,并不断完善,内卫的情报系统从此开始全方面领先于各国。

    注1: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焦炭是南宋后期,但南宋前期这项工艺很可能就已经出现了,何况即使当时没有,这种简单的工艺主角也完全可以搞出来。

    注2:球墨铸铁是通过球化和孕育处理得到球状石墨,而有效地提高铸铁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提高了塑性和韧性,从而得到比碳素钢还高的强度。球墨铸铁可以部分替代钢材,用来铸造一些受力复杂,强度、韧性、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件,而其价格却比钢材便宜很多,在性价比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国际冶金行业过去一直认为球墨铸铁是英国人于1947年发明的,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一次考古中发现了五百多件由球墨铸铁铸造成的汉代铁器,证明了古代中国已经摸索到了用铸铁柔化术制造球墨铸铁的规律。

    但中国古代的铸铁柔化术在历史上却最终失传了,最可能的时期是五胡乱华、唐末动乱、蒙元灭宋和明末大乱。但明代火器炸膛率奇高,若有球墨铸铁,应该不致出现这种情况,至少概率较小,而五胡乱华和唐末动乱期间,南方局势还算安定,工匠总归有处可逃,技术失传的可能性较小,所以蒙元灭宋时期球墨铸铁的相关技术失传的可能性最大。

………………………………

第八十九章 飞雷炮

    

    赵旉前世就是一个合格的营养师,为他人调整饮食结构是很娴熟的,但以一人之力搞出连21世纪的中国都久拖不决的《国民营养条例》,也实在太过勉为其难。

    但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赵旉并非不能做点什么,对于大多数人,只需给出营养方面的意见即可,强制执行既不现实,也没必要,那样做的话可能反而会起反效果。

    但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军人必须有强壮的体魄,营养对于他们的意义比普通成年人大得多。好在这些人群都是过的集体生活,赵旉虽然并不算营养学大师,但为他们制定营养方案还是不难的,除此之外,王府旗下各产业的员工与佃农也被纳入这一系统。

    由此,赵旉制定的营养条例影响到了超过二十万人,等到他们身上的效果显现出来,其他人自然而然也会主动接受健康的生活理念。

    比起营养学,卫生方面赵旉知道的只是皮毛,但在只知道“干净”概念而且并不能严格执行的中国古代,他也完全可以指导一下大家了。与首先适用于个体的营养学不同,卫生学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以人群作为服务对象的,所以赵旉制定起卫生制度来比营养方面还要轻松不少。

    说到卫生,就不能不提疫苗,在牛痘之后,赵旉又用记忆中的一些方法制出了霍乱等多种传染病的疫苗,可惜在注射器尚未发明的情况下,接种成功率偏低,令他颇为无奈。以王府旗下的能工巧匠,也不是无法以手工方法制出可用的针筒,但所需时间却高得吓人,而且对技艺的要求极高。

    这种高档货一年内只制成了不到十套,赵旉自用两套(其中一套是备用针筒),其他的以及所需操作人员则都交给父亲赵构分配,后来赵构给三大将各一套,秦桧一套,已经致仕修养的吕颐浩一套,其他的留在宫里自用,大家齐感皇恩浩荡

    另外,随着全民卫生运动的深入开展,刚定型不久的大众化牙刷与牙膏也开始迅速风靡淮南,成为文明人的标志之一。而且因为其改善口气(其实牙刷牙膏出现后对牙病的预防作用并不十分明显,但清新口气的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的明显效果,其在全国的销量和影响也与日俱增

    就在赵旉励精图治、深化改革的时候,北方大敌金国朝堂之上却发生了剧烈的动荡。金国的开国元勋、也是首席大将粘罕被废去了兵权,只得到了一个无权无势的宰相虚衔,而他的政敌完颜宗干和完颜宗磐则与鞑懒相勾结,盘踞了朝堂,兀术也重掌军权,补上了粘罕留下的权力缺口。

    大将撒离喝也得到了提升,但完颜合刺与那几位大佬对他显然不如先帝完颜吴乞买那样放心,随即将其任命为兀术的副将。这样一来,虽然撒离喝兵权仍在,却无时无刻不处于中枢的监视之下。

    而撒离喝的两位兄弟处境则更糟,在军中威望更高的大哥银术可因为与粘罕关系密切,而被强迫致仕,拔离速则被派去监视高丽(有必要吗?金国最弱的时候,高丽也不敢主动挑衅啊!摆明了就是折腾拔离速。),而远离了战场,其麾下兵力也被大幅度削减。

    随后粘罕的其他亲信也都被翦除,金国内乱的风险至少在表面上看是化解了。既然内部安定下来,当初南宋趁火打劫的仇就不能不报,要不然大金国君臣的面子往哪儿搁?

    毕竟虽说南宋打的只是伪齐,但谁不知道打狗也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