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在岳飞看来,被粘罕打了一个时间差算不得是大的失误,毕竟那样夸张的急行军即使在历史上也极为罕见,但岳飞误判了金军的可用兵力,这才是最要命的。以岳家军的实力,十万金军也未必能够打败他们,可现在却一下子来了十五万,而且全是骑兵
由于宋人普遍对女真缺乏了解,又误信了所谓“女真不满万”的传言,曾经长期以为女真人满打满算也就是十多万人。马扩当年曾多次出使金国,对女真人的情况较为熟悉,部分纠正了这一错误,但他也以为女真人就二三十万。按这个数据来判断,就算女真人真的是全民皆兵,其本族兵力也不会超过十五万。
而卫军的两次大捷消灭了接近十万女真精锐,而且都是有人头和俘虏作证的事实,这便令岳飞以为金军的主力已被重创,而不可能再派出十万以上的精锐骑兵。
因为在岳飞想来,女真本族精兵最多只剩八万,那么大的领土需要驻军,即使女真人只当军官,也需要相当的数目,而且京城等要害之地也不能主要依靠异族军队来驻防,必须留下足够的女真兵马。
这样一来,金军可以派出的本族兵马恐怕只有一两万人,最多也不会超过三万人。而金军之中除女真和渤海两族(更麻烦的在于南宋很多将士都将外貌装束与女真人相当类似的渤海人也当成了女真人,也即是说他们大多以为女真人和渤海人加起来才二三十万,这便更是严重低估。)以外的其他兵马虽然也不乏勇士,可战斗意志却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必须有女真本族精锐坐镇督战才能发挥出他们大部分的战斗力。
根据岳飞以往与金军交战的经验,金军之中必须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女真兵马,才算得上是精锐,要不然就算兵力再多,在他的神武后军面前,也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而已,根本不堪一击。可刚才与岳家军鏖战的金军之中,分明大多都是女真本族的兵马,岳飞终于明白,自己犯了想当然的大错误。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有了这次的教训,岳飞以后才开始注意收集敌军后方的深层次情报,而不再局限于斥候的前线侦查和义军传来的小道消息。
从此以后,岳飞在军事工作之余,还必须分析处理搜集来的大量经济政治情报,这令他原本稍显不足的战略能力突飞猛进,而开始由准超一流名将(卫青、慕容垂、徐达这一档次)向超一流名将(韩信、白起、李靖这一档次)蜕变
事实上,人口二三十万的只是女真人中所谓的“生女真”,也即是完颜部和一些随之起兵的部落。而汉化较深的“熟女真”归顺金国较晚,从金国建国到现在也没有出过什么大将高官,所以南宋大多数将官一直忽略了他们的存在,也是情有可原的。
………………………………
第九十五章 艰难后撤
毕竟因为“熟女真”和“生女真”无论是外表还是名字都看不出什么差别,宋人很容易将其混为一谈,何况由于“熟女真”在当初站在了辽国一边,所以长期以来,他们的地位甚至比不上归顺金国较早而且又是同宗的渤海人,因而对其不太熟悉的民族很容易搞混。
不过“熟女真”虽然兵士战斗力比不上更加野蛮的“生女真”,也不像“生女真”那样全民皆兵,但他们的人口却要多得多。而且,随着“猛安谋克”制度在“熟女真”各部的推行,“熟女真”已经由金国的敌对势力成了其统治阶层的一员,他们之中的精兵强将自然也可以为金人所用,这便大大弥补了金国统治力量薄弱的缺陷。
其实,如果将女真诸部的人数都加起来,差不多有七八十万,能够出动的军队也在三十万左右,即使是在连遭挫败的现在,应该也有接近二十万人。而渤海人作为金国统治阶层的一员,人口并不少于女真,虽然农业人口比例较女真人要高不少,但可以征调出来的军队也决不会少于十五万人。
只不过,金国上层对他们并非完全信任,总会留出部分本族兵力以防万一,这也是历次南征之中金军始终没有用出全力的主要原因。当然,当初宋军的不成器与金国糟糕的后勤补给能力(金军的所谓补给其实就是抢掠,第一次来还好,但抢空以后再来就没那么大的收获了,所以绍兴元年以后金军也渐渐变得依赖起粮草供应来,可这方面他们还比不上宋军)也是使其金军采用“添油战术”的另两个重要因素。
不过岳飞并不是寻常的名将,之所以连他也犯下这种误判敌情的低级错误,是因为中国古代一向缺乏主动了解外国的意向和习惯。所以岳飞并不知道大漠诸蕃与金国的敌对关系,才会想当然地以为金军派不出太多军队,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多少军队
历史上绍兴十年岳飞北伐时可谓是“势如破竹”(注1),而金军却没有从燕云或者辽东派出大军,是因为那时的蒙古人正与金人卯上了,金国高层又如何敢从要害之地分兵呢?
可在赵旉新生的这个时空,历史已经显然被改变了,现在蒙古人正与金国处于短暂的蜜月期,使得粘罕可以率领金军的大部分主力南下,终于打了岳飞一个下马威。然而,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粘罕后来的遗憾也是由此而生
岳飞虽然勉强将军队重新集结起来,但是以岳家军目前的状况,想要反败为胜打败粘罕的大军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要粘罕的女真铁骑恢复了体力,陷在平原地带而且孤立无援的岳家军就只有死路一条。不过,要想从过度疲劳中恢复过来,只花一两天时间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只要岳家军以最快的速度撤回襄樊,就还有一线生机。
然而,谁又知道金军会在什么时候追来?女真人的坚忍可是天下第一的,万一他们不等身体完全恢复便再次追来,那该怎么办呢?
以岳家军现在伤兵满营的窘境,即使是体力未复的金军,他们也没有半点获胜的希望,毕竟那可是十多万天下最精锐的铁骑啊!而且岳飞现在已经知道,统率他们的,是已经蛰伏了数年的不败名将粘罕
但不管怎样,继续在原地磨蹭下去更加危险,岳飞很快便下令全速后撤,并放弃一切不易携带的辎重粮草,以阻滞追兵。然而,粘罕可不是吃素的,怎么会放任这条大鱼在他眼皮子底下溜走?
好在岳飞已经将八千多重伤员通过水路送回了襄樊,总算可以放手一搏,奈何白河内的船只有限,要不然全军都可以顺流而下,即使是来去如风的骑兵也根本没法追上。
岳飞临敌经验十分丰富,纵然没有卫军第一次大捷的前例,当他发现金军追来时也很自然地背水列阵,这是他们这以步卒为主的将近三万将士(路上又有几千官兵归队)唯一的胜算。
然而,粘罕老谋深算,远非莽撞的兀术可比,他此时已经见识过岳家军的英勇善战,如果逼迫过甚的话只会徒增金军的伤亡。所以粘罕下令麾下的十余万铁骑分成三队轮番攻击,以消耗宋军的体力和斗志。
这样一来,岳家军便陷入了十分尴尬的窘境,由于他们兵少,金军每次来袭时岳家军的将士们都不得不全军应战,只是一天的时间大家便已经疲惫不堪。而且即使岳家军体力能撑得下去,他们的口粮也很成问题,由于抛下了大部分辎重,现在大家身边只有够吃两天的干粮,而且看起来金军连他们吃干粮的空闲都不准备给
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岳家军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之外,缺乏足够的克敌弓等强弓劲弩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赵构虽然对岳飞青眼有加,但再亲亲不过唯一的儿子,由于卫军的兵力一直在迅速扩充,而且以叠阵为基本阵型使其对弓弩的需要量激增,南宋这两年生产的八成克敌弓和五成床子弩,以及三分之一的二石以上强弓都拨给或者卖给了淮南的卫军。而剩下的那点弓弩还得由岳飞、韩世忠和张俊三大将来分,岳飞虽然兵多受宠,也不过就两三千张而已,其中大半还在金军的那次突袭中损坏了
宋军士卒在射箭方面本就不能与精于此道的女真人相比,即使是天下一等一的精锐岳家军也不例外,现在又缺乏足够的优质弓弩,这仗就更加难打了。虽说宋军步兵身上厚厚的甲胄使得金军骑射的效果不佳,但岳家军将士同样很难对不愿缠斗的金军造成多大的杀伤,而这样无休止地拖延下去却正遂了粘罕的心意
“使相,这样下去不行,就算没有累死,也得饿死!”,已经升为都统制的薛庆性格直爽,终于按捺不住求见岳飞,将心中的闷气说了出来。当然,这与他只比岳飞略低的官位、和当初将所有家产捐出资助岳家军的巨大贡献也不无关系,一般的将领可不敢这样对岳飞说话。
“我也知道现在必须尽快摆脱金军纠缠,但金狗又怎么会眼睁睁地放我们南撤?”,岳飞叹道。也是只有薛庆一人在场,岳飞才显露出了内心的焦虑与无奈,若是在大家伙儿面前,岳飞无论心情如何,都必须始终维持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末将不才,愿率本部兵马拖住金狗,使相便可以率大队人马南撤!”,薛庆跟随岳飞已经有段时间,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迷迷糊糊的莽夫了,他已经明白,现在的岳家军只有一条生路,那便是“壮士断腕”,以一部分人马的损失保住岳家军的主力。
“不行!我神武后军此前从未抛弃过战友,现在处境虽然艰难,但尚可一战,怎么能开此先例?就算需要断后,也该我岳飞掩护大家撤走,怎么也轮不到你啊?”,岳飞断然拒绝,“而且薛都统你为我神武后军鞠躬尽瘁,岳飞却无以为报,怎么能再让你自投死路呢?”
“自从使相当初救下我的性命,薛庆就一直等着以自己性命报答救命之恩的一天,大宋可以没有我薛庆,却不可以没有使相您啊!”,薛庆对岳飞深深作了一揖,然后转身离去。他甚至没有留下遗言,也没有托付自己的父母妻儿,因为他知道这些即使他不说,岳飞也一定不会负他的
注1:虽然现在的某些历史学家对岳家军的战绩颇有异议,但至少岳飞进驻襄樊以后,便只有他打人的份,这一点比一直和金军在陕西拉锯的吴玠强得多,所以笔者还是相信他的军事能力。只是,笔者对岳飞能否解决深入金国腹地后的粮草供应,有些担心,毕竟岳家军重视军纪是有了名的,而南宋的动员能力又异常糟糕。
………………………………
第九十六章 信 任
感谢书友羌锵的打赏,这是今天第三更,本周尽量每天三更,大家多多支持^_^
岳飞知道薛庆心意已决,便没有再劝,但他的眼中却已不觉湿润了。就在此时他突然感到眼部一阵剧痛,心知由于疲惫与焦虑的缘故,本已大为好转的眼疾似乎又要复发了。但是现在岳飞根本没有静养的余裕,即使双目失明,他也一定要将他的部下带出绝境!
岳飞的部将鱼龙混杂,有的出身河北官军、有的是改邪归正的盗匪,还有一些则是反正的伪军,但无论他们是什么出身,无不对岳飞信任有加。在岳飞说出薛庆离队的缘由后,没有一人提出质疑,也没有一人动摇对岳飞一直以来的信心,这为岳飞省下了不少的口舌和时间。
然而,薛庆虽然勇猛,但别说与粘罕相比了,即使粘罕麾下的银术可三兄弟也比他强上不少。事实上,只带走两千多人的薛庆,居然能够为岳家军主力争取到一天的时间,就已经是一个天大的奇迹了。不过,随着追兵的不断逼近,岳飞不得不面对一个很大的难题,下一个薛庆是谁呢?
这时,曾经当过伪军,而且一贯贪财的大将董先站了出来,表示愿意率领五千精兵堵截追兵。听到他一番慷慨陈词后,岳家军的主要将领们或多或少地露出了一丝疑色,“这老小子的人品可一直不咋样,万一他趁此机会,利用老关系又跑到金军一边,该怎么办呢?”
董先见岳飞没有立刻表态,马上泣拜道,“末将昔日无奈从军,至今悔恨不已,金狗旦夕即至,请使相给末将一个以死报国的机会!”
“那我老牛也和你一起去!”,肤色黝黑的统制官牛皋站了出来。他与董先一样以前也是伪军的将领,虽然岳飞对牛皋极为信任,但其他将领背后的指指点点还是免不了的。牛皋心胸豁达,本来不以为意,但今天董先的话却触动了他,令其生出一死雪耻的念头来。
董先知道牛皋的心思,却一把按住牛皋,摇头道,“不行,牛皋你是我神武后军之中最擅于指挥骑兵的大将,使相将来直捣黄龙的时候,少不了你。而像我老董这样的步将,神武后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