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名小太监此时从后屋中端出一盆清水,见到同伴与太医都跪倒在地,问道:“小德子,怎么了”
名叫“小德子”的小太监面无表情道:“陛下恩典,公公可以出宫养伤。”
“哦”他的同伴喃喃道:“这真是好事。”
他嘴上说这是好事,可是情绪却有些低落,显然言不由衷。
太监虽然是天子家奴,但是一旦到达司礼监掌印和秉笔这一级数,就连皇帝也会给与他们几根体面,默许他们在宫外购置房宅,恩赏其本家子侄等都是应有之义。
在宫内,因为头顶上贴着天子家奴这个标签的缘故,即便是掌印太监也没有仆人伺候,而刘进若是出宫修养,在自己的宅邸中肯定能能享受到无微不至的服侍,故而李世民的这道旨意确实是对刘进的恩赏。
但是这对两名小太监绝不是一件好事,没了刘进这位司礼监一号人物的干爹护着,两人在宫内不知要遭遇多少明刀暗箭,能不能撑到刘进病愈回宫还未可知。
这两人心情不好也就可以理解了。
皇城附近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立着一个面积很大的院子,这里是绣衣卫镇抚司所在,不过门阀是家中人更愿意称呼它为“狗窝”。
这里是李氏皇族所豢养的一群狼狗居住的地方。
曾经,这个衙门有着极为辉煌的历史。
国朝初年,在太祖李云龙和太宗两代帝王的支持下,这个衙门的势力一度膨胀到令六大世家恐惧不已的地步,不知多少世家子弟被绣衣卫指挥使以各种名目逮捕到这里。死不瞑目。
直至其后世家膨胀,门阀崛起,皇权不断妥协,绣衣卫的势力才不断萎缩,如今更是在朝野间几乎快没了存在感。
衙门口,偶尔有些身穿公服的人进出其间,只是都显得有些无精打采。
院中土地上生有一些杂草,看着有些破败,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里间的一间小屋内,一名身着白衣的中年男子负手站在窗前,望着院中来往的人员面上显露出的颓丧色彩,眉头微微皱起。
他便是这一代绣衣卫指挥使刘刚。
他少年之时便入职绣衣卫,几十年下来,对这个组织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感情。可惜在他执掌绣衣卫之时,这个曾经的恐怖机构早已没落,他毕生的愿望便是令绣衣卫恢复往日的荣光。
他轻轻叹了口气,离开窗前坐到椅子上,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这些年为了重振绣衣卫的声威,他付出了极大的努力,陛下对他也很支持,故而曾经拥有了一些成果,可惜世家们对绣衣卫可谓深恶痛绝,警惕极深,门阀们也不希望自己头顶时刻悬挂着一柄利剑,故而绣衣卫稍微有些复兴的迹象便立刻被二者联合打压了下去。
而今的他虽然仍然没有放弃自己重振绣衣卫的梦想,但是也只是尽人事而听天命罢了。
那些下属们整日里灰心丧气没精打采,他虽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是却也没有太好的方法。
这是因这个衙门整体衰落而带来的问题,他虽然可以通过雷霆手段而改变这种风气,但那只会令得手下们与他离心离德,得不偿失。
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道声音:“统领大人,有宫廷侍卫前来传旨。”
刘刚一惊,出了房门,只见有两人正站在外面,其中一人是他的下属,另一人身着宫廷侍卫的标准服饰。
刘刚向侍卫躬身行礼:“臣刘刚聆听陛下圣旨。”
侍卫大声道:陛下有旨,宣刘刚觐见。
刘刚恭恭敬敬道:“臣遵旨。”
这时,宣旨完的侍卫一脸笑意的对刘刚道:“刘统领可要准备什么”
他知道刘刚乃是陛下心腹,故而笑容里带了几分讨好之意。
刘刚摇摇头道:“不了,进宫吧。”
侍卫应声道:“是。”
两人走出绣衣卫衙门,进了皇宫,来到御书房外。
侍卫进去禀报李世民道:“启禀陛下,刘统领在外求见。”
正批阅奏章的李世民抬起头来:“让他进来。”
护卫走出房外,不一会儿,刘刚走进御书房,他向李世民躬身行礼道:“臣刘刚参见陛下。”
刘刚是李世民一手提拔的心腹,李世民见到他,脸上难得的露出一抹笑容,道:爱卿不必多礼。
刘刚保持着微微躬身的模样,问道:“陛下急召微臣,可是有何要事”
李世民点点头:“确实有事交给爱卿去办,此事与刘进有关。”
刘刚心中一凛,绣衣卫可不是什么仁善机构,什么事竟然针对司礼监掌印太监,他意识到有大事要发生了。
他面上不敢露出一丝一毫的异样,恭敬道:“陛下有何吩咐,微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世民对他的表态十分满意,淡淡道:“刘进摔坏了身子,朕让他到宫外修养。你给朕在暗中盯紧他的宅子,里面的任何人外出除了采买之外不准他们与任何人接触,否则立即在暗中处理掉,明白吗”
若非刘进着实伤得太重,李世民无论如何都不会允许他离开皇宫,但是现在却必须给予恩旨,否则就太引人怀疑了。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秘密是绝对瞒得住人的,再如何消除痕迹,总会有蛛丝马迹无法掩盖,一旦让宫外的人察觉到什么不对劲,他们完全能够顺藤摸瓜,查明一切。
这是李世民绝对不愿看到的,故而他这几天一直不曾对刘进动手,现在只能让绣衣卫在暗中监视刘进,并尽量消除隐患。
刘刚心中各种念头剧烈翻滚,表面上却不敢露出丝毫,恭敬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信任。”
第九十三章 投贴
李世民点点头,对这个一直勤勉办事的下属还是比较放心的,他道:“无事的话,去吧。”
刘刚躬身向李世民行了一礼,退出了御书房。
三皇子所居的正阳宫中,一侧偏殿里,三皇子正专注于右手中握着的书本,对外间太监与宫女们的打闹声听而不闻。
一侧,一名小太监忍不住为他抱不平道:“爷,这些人也太不知规矩了,根本不曾将您放在眼里。”
三皇子温和地笑道:“无妨,这宫里确实闷了些,玩玩闹闹也无伤大雅。”
小太监闻言欲言又止,禁不住在心里,这位殿下脾气也未免太好了。
只是这小太监并不知道。三皇子缩在衣袖中的左手早已青筋毕露。
漱芳斋里,大皇子向跪在身前的小太监问道:“老三这些日子都在做什么”
小太监面上露出阿谀之色:“禀大殿下,三皇子殿下每日里都在读书。”
“哦”大皇子面上露出玩味之意:“他仍然任你们胡闹吗”
小太监脸上显露出几分鄙夷道:“是,三殿下从不责罚。”
大皇子面上显露出一抹冷峻之色,突然飞起一脚踢在小太监身上,将小太监踢得在地上翻了几个跟头。
小太监爬起来,跪在地上“砰砰”磕了几个响头,额头磕得青肿一片,带着几分惶恐道:“大殿下恕罪,奴才错了。”
大皇子淡漠的凝视着他:“你错在哪里”
“奴才奴才”小太监嗫嚅了两声,却是说不出自己到底错在哪里。
他心中确实有些莫名其妙。
大皇子冷笑道:“老三再不济,那也是天潢贵胄。你是什么东西,也敢看不起老三”
小太监这才知道自己哪里触怒了这位大殿下,不由连声道:奴才再也不敢了,大殿下恕罪。
大皇子面上露出一抹厌恶之色,说道:“起来,记得以后照常向我禀报老三的动向。”说着向身边侍立着的一个大太监使了一个眼色。
这大太监从袖中摸出一粒银裸子扔在小太监衣兜里。
小太监大喜过望,本以为这次自己是无缘无故倒了大霉,没想到竟然还能得到好处,不由将刚才在心中升起的怨愤丢到了爪哇国,又想跪下来向大皇子谢恩。
大皇子皱皱眉道:“别跪了,记得将我交代你的事记在心里。”
小太监连连应道:“是、是,奴才决不敢忘。”
那名大太监向他摆摆手,小太监便知趣的退下了。
大皇子等小太监走后,笑着问身边的大太监:冯公公,你说我这三弟是真的心如止水,没有夺嫡的心思吗
冯公公乃是大皇子母妃的心腹,他皱皱眉道:“这个不好说,不过在老奴看来,无论三殿下是何种心思,性情淡泊也好,韬光养晦也罢,这些都不重要。”
“哦”大皇子言笑晏晏的问道:此言何解
冯公公道:“三皇子没有母族护持,得不到世家门阀的支持,陛下绝不会传位于他。”
“嗯”大皇子点点头,道:“孤也是如此认为。如此看来,老三确实不足为虑。”
曾经不是没有上一代帝王将帝位传给出身平庸的皇子,认为与世家没有丝毫牵扯的他们更能履行好李氏帝王责任,但是后来的事实表明,没有母族支持的皇帝势单力孤,在朝堂上孤立无援,根本斗不过世家门阀,只会使得皇权越发衰落。
京师北门,定阳门外,一个身着青色儒衫的男子从远处缓慢的走来。
这人一身衣服的料子颇为普通,上面甚至还有着几个补丁,但是却显得很干净,他长相也是寻常,双眼却极为明亮,给人一种精神勃发的感觉。
看着长安城这宏伟高大的城墙,他的心中感慨万千,默默地道,长安城,我又来了,这一次,我胡太清绝不再做失败者。
守在城墙边的一名士兵见胡太清就这样站在城门口,既不进又不退,刚好将门给堵住,不由有些不高兴的道:“毋那酸丁,要进就赶紧进,不进就离开,停在这里作甚”
胡太清淡淡的瞥了一眼守门的士兵,没有说话,从怀中摸出几枚铜钱递到他面前。
士兵轻轻“哼”了一声,不再说什么,他虽然没什么文化,却也感觉到这书生沉默中隐隐然对自己有些轻视,有点不喜欢这个酸丁。
长安城的街道仍然同以前一样,充满繁华之态和喧嚣之气,胡太清看着眼前因数月不见而有点陌生的一切,有种恍若隔世之感。
认准了方向,胡太清大踏步的在街道上行走,一路走到一座占地极广,气派非常的府邸前,他从怀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一张名帖,双手拿着递到门口一名护卫面前:“这位兄弟,听闻国公府招揽门客,在下特来应征。”
趁着护卫接过帖子的功夫,胡太清悄悄将一粒银裸子塞进护卫袖中。
护卫见眼前这书生知情识趣,面上不由露出几分笑意,道:“这位秀才请稍稍等待,在下马上就去为您通禀。”
他称呼胡太清为秀才,本意是抬举他,哪里知道胡太清虽然几次三番考不中进士,却也是货真价实的举人,又岂是区区秀才能够相提并论。
胡太清微笑道:“无妨,兄弟请自便。”
护卫从角门进了府,绕过正堂,走了一会儿,来到一间面积不小的院落外,对守在门口的两名仆役道:“我有事需要禀明三爷,麻烦你们通传一声。”
一名仆役认得他是杨府大门前的守卫,知道他来找主子必然是有正事,当下不敢怠慢,其中一名仆役道:“你等等,我进去给你问问。”
过了不久,一名丫鬟同这名仆役一起回到院门口,丫鬟面无表情的对护卫道:“李二,是你找三爷吧,随我来吧。”说着她转身便走。
名叫李二的护卫显然跟丫鬟认识不是一天两天了,对她的冷淡丝毫不以为意,边走边笑道:“喜鹊姐姐,这些日子过得好不好”
第九十四章 三爷
名叫“喜鹊”的丫鬟转过身来,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道:“主子的丫鬟你也敢调戏,不要命啦”
李二笑嘻嘻道:“这不是没人看见吗只要姐姐你不说,谁能知道”
喜鹊轻轻一哼道:“我看你还是老实一些好,这嬉皮笑脸的性子早晚会吃大亏。”
李二笑了笑,倒也不再贫嘴。
走了一会,喜鹊带着李二来到了一栋阁楼前,径直进了门,进了大厅后来到一个侧门前,轻轻敲了敲道:“三爷,李二有事说他向您禀报。”
里面传出一个温和的声音:“门没有关,进来吧。”
喜鹊轻轻用力便将门推开了,她轻声对李二说:“进去吧。”
李二对喜鹊笑了笑,走进房间。
这是一间书房,李二对这里并不陌生,此时,一名中年男子正坐在上首凝视着他,双目虽然没有什么精芒显现,不知怎的,却带给李二不小的压力。
李二也见识过杨府中的诸多武学高手,可是很少有人带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