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起义。
大明帝国凡是拥有一千亩以上土地的人,基本上都是旧官僚,对这一点,云昭看的很清楚。
一旦大明帝国轰然倒塌,这些藏在大明帝国这座大厦里的硕鼠们,有义务为大明帝国殉葬。
而一个家族拥有一千亩地以下的人,都是云昭需要团结的对象……等到局面稳定之后,再跟他们商量个人占有太多土地的弊端,看有没有机会改正。
不过,这已经是大地主,豪绅们已经被处理一空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的事情。
毕竟,那个时候,云昭只需要团结广大的赤贫农夫就好了。
秦王的建议让云昭感到很是意外。
他猜测过,秦王可能会找他哭诉,会找他拼命,甚至会一死了之。
唯独没有想到秦王居然会对这件明显在损害他巨大利益的事情如此热忱。
在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云昭已经不太相信这种自动送到门口上的好事了。
所以,他开了一个小会准备集思广益,看看秦王真正的目的在哪里。
最后,众人的一致意见是——秦王的土地照收,礼宾司的位置可以给,不过,礼宾司还应该有多达十个以上的副手。
一个王爷有问题可能很讨厌,如果把十几个王爷都放在一起,那么,什么问题都就没有了。
云昭深以为然。
政务司在处理秦王地产的时候,人人都喜笑颜开,前往秦王府办理此事的官员见了秦王之后,不再称呼朱存极为秦王,而是以下官之礼拜见了蓝田县的鸿胪君。
朱存极似乎对这个称呼极为满意,告诉府中所有人,从今后只能称呼他为——鸿胪君!
云昭也有意淡化秦王在西安城中的存在,欣然同意,玉山书院甚至破格将朱存极的两个儿子在纳入了玉山书院,至于秦王一系的子弟,也终于获得了进入玉山书院的机会。
秦王家的地产处理完毕了,最艰难的就要数清理云氏地产。
钱多多手持长枪已经打跑两波前来处理云氏地产的官员了,并且指天划地的发誓,谁要是敢动云氏地产,她就与谁不死不休。
这件事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直到云昭怒气冲冲的将钱多多收拾了一顿,蓝田县的官吏们才开始丈量云氏的土地。
或许是受到了钱多多的压迫,那些官吏们在给云氏留下了一千亩的口粮田之外,将云氏壮观的祖坟占据的土地没有算在这一千亩地里面。
还以为钱多多这样的行为会被世人所不齿。
可是,这件事传出去之后,关中人对于钱多多的个人观感,似乎变得更好了。
“婆娘家家的,看好自家的地有什么错呢?”
这是民间流传最广的一句评语。
在关中人眼中,历来骄横跋扈的钱多多都没有护住自家的祖产,关中本来就几乎什么阻力的土地改革计划就进行的畅通无阻。
一时之间,蓝田所属六十八州,齐齐动手,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关中所属六十八州再也没有一个占地超过千亩的人家。
“到底还是动手了。”
杨雄拿来文书轻轻地放在云昭桌案上低声道。
云昭翻看了文书之后淡淡的道:“我们的行为其实就属于抢劫,只不过这属于集体抢劫,这不会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个人服从集体,这句话说多了全是血泪啊。
你家的田产也不少,受到影响了吗?”
杨雄道:“基本上没有,家祖早在咱们将您与秦王夜谈的话公布出去的时候,就把家给分了。三千多亩地,分给了六十二户没有土地的族人。
我父亲与我叔伯们就各自分到了六百亩。”
云昭点点头道:“我们的目的不在于抢夺土地,而是在分化大家族,将一个个庞大的家族用土地分配的方式变成一个个中小家族,这一点你祖父应该也明了吧?”
杨雄点头道:“这其实就是汉时的‘推恩令’模式是吧?家祖来信说过这件事,还说县尊的想法很好。”
云昭摇头道:“你祖父乃是旧文人,对于家族之看重,恐怕是你无法想象的。这一次你父亲他们与你祖父分家,在他眼中是一种道德沦丧的表现。
只是因为他爱你,所以才说了违心话。”
杨雄低声道:“家祖病了。”
云昭叹口气道:“回去看看吧,让老人看到我们光明的未来。”
杨雄答应一声,就离开了大书房。
杨雄走了之后,云昭再次看看文书上的数字叹了一口气道:“事情做到了这一步,还要死一百三十七人啊……”
过了许久,云昭在文书上用了印信之后,就合上文书,犹豫着要不要将这份文书封档,想了良久,最终递给秘书监的人吩咐道:“公之于众吧!”
秘书监的人道:“这样做恐怕不妥,会影响县尊的威信。”
云昭摆摆手道:“既然做了,就不要怕人骂,我本身就是一介山贼,那里有过好名声。”
年轻的秘书监有些哽咽的道:“这些地都分给了无土地的百姓,县尊可没有拿到。”
云昭摇摇头道:“这是我的职责,命令是我下的,不关底下办事人的事情,他们只是上命难违。”
战场上不论死多少人云昭都没有心惊过,然而,这一次云昭的心情非常的沉重,这本不该发生。
可是,再来一次,云昭还是会签署那些无情的法令。
韩陵山坐在一艘官船上,怀中还有女子的脂粉香。
跟云昭一样,他的心情也非常的糟糕。
因为他在情不自禁之下,动了官船主人的侍妾,人家要撵他下船。
此地距离他要去的漳州,还有八百多里呢。
过错在自己,人家见他文采飞扬,为人又诙谐多趣,还把他从九江带到了赣州府,一路上也算是好酒好菜的在招待,不好找主人家的晦气,只好提上自己的行礼,在船靠岸之后就下了船。
不过,主人家还是小气了,没有把他放在渡口,而是丢在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了。
“世人都是瞎子,明明是为你好,偏偏要赶老子下船。”
韩陵山嘟囔了一句,见河岸边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野竹子,就砍下来十几根粗壮的竹子,又劈出竹篾用了半天时间这才绑好一张两层的竹筏。
赣州之地林木茂盛,荒草萋萋,想要找出一条人能走的道路实在是很难,加上这里人烟稀少,走水路依旧是最好的选择,再说了,韩陵山此时一头雾水,根本就不认识路。
说起来韩陵山的篾匠手艺不错,当年在玉山书院的时候,没少祸害山云昭在秃山上种植的竹子,那时候,玉山书院的伙食一点都不好,大家又馋,云氏有竹子,就差篾匠手艺了,所以韩陵山用了三天时间就偷学了篾匠手艺。
他编的竹篮,筐子精致又好看,没少赚钱买吃的。
没想到,今天这手艺又派上了用场。
一根竹篙,一艘竹筏,韩陵山再一次来到了水面上。
这里水流平缓,水面开阔,不虞有覆舟之祸,韩陵山就从背包里取出一卷游记,慢慢观瞧。
游记是徐霞客写的,这条不知名的水路也是徐霞客发现的,一边看书,一边跟徐霞客文中记叙相互印证,颇有一番情趣。
竹筏在水面上走了半日之后,天色就完全暗下来了,没有法子,韩陵山只好撑着竹筏靠岸。
可惜,这里依旧是荒山野岭,依旧没有人烟。
点了一堆火,从竹筒里倒出两只昏迷不醒的肥硕竹鼠,剥皮洗净之后,就剁碎了放在竹筒里加水,加调料密封之后丢火堆里烧烤。
又给另外一节竹筒里装了一些米跟水之后,同样眯缝之后丢火堆里烤,轻手轻脚的,听说这东西极是美味,韩陵山不想坏了美食。
山野之中,蚊虫飞舞,惹人烦躁,竹鼠好不容易烤熟了韩陵山不得不将吃饭的地方转移到竹筏上。
竹鼠果然美味,竹筒饭也格外的香甜,再加上一葫芦酒,韩陵山就觉得今天被人从船上撵下来,不算坏事。
酒足饭饱之后,韩陵山眼前一片漆黑,他瞅着黑漆漆的水面低声道:“如果贼人今晚动手,就实在不赖我。”
第096章 韩陵山的新身份
竹筏随着波浪起伏,如同摇篮。
将小帐篷撑在竹筏上,韩陵山睡了一个好觉。
天亮的时候,他从帐篷里钻出来,抖掉上面的露水,重新折叠成小小的一块装进背包里。
他一直都认为,这东西跟工兵铲才是县尊最有用的发明,余者,都不过碌碌尔。
忍不住朝水路的前方看去,此时,水面上薄雾缭绕的什么都看不清楚。
不过,随着肚子开始咕咕响,他就很自然的忘记了那个倒霉的官员一家,连一个侍妾都舍不得的人,算什么好人呢?
从铲子手柄里取出一个鱼钩跟钓线,鱼钩没什么好说的,钓线可是稀罕东西,这东西可是一根根完整的桑蚕丝编织而成的,虽然很细,把他吊起来都不成问题。
又弄了一根结实的竹子当鱼竿,捏了一撮昨晚吃剩下的竹筒饭用鱼饵,他就安静的等着鱼儿上钩。
鱼竿动弹一下,韩陵山的手就微微挑动一下,一尾半尺长的银白色的鱼就钓了上来。
韩陵山认真的瞅瞅这尾从未见过的鱼,叹息一声就丢进了水里,这尾鱼尖嘴猴腮,凶神恶煞的,一看就不是善类,色不正不食这是韩陵山一向严格遵循的人生信条。
重新弄好了鱼饵,继续……然后,又有一条尖嘴猴腮的鱼上钩,再弄钓饵……这一回,他钓上来一串这种尖嘴猴腮的白色怪鱼,最上面的一条凶狠的咬着鱼钩,下边的就咬着这条鱼的鱼尾巴,下边又有这样的一条……这算是进了怪鱼窝了。
韩陵山不得不将竹筏撑开,进了水面,然后顺流而下。
水面上凉风习习,穿过薄雾就有一个崭新的世界出现在面前。
山一程,水一程,看不完的美景,喝不完的美酒。
水面沿着山脚转了一个弯子,水道被两边的山峦束紧,河道变窄,水流也变得湍急起来,竹筏如同奔马一般向前狂奔。
韩陵山抓起竹篙,不时地在巨石,岸边,乃至枯树上点一下,好让竹筏顺流而下,而不至于撞碎在乱石滩上。
就在他匆忙操弄竹筏的时候,他的视线被岸边的一根树枝吸引了,那根树枝上挂着一块彩色的碎布。
竹筏过树枝的时候,他用竹篙挑下那片碎布,放在鼻子下轻轻嗅一下,站在快逾奔马的竹筏上无奈的道:“都怪你把我撵下船。”
竹筏才从激流中冲出来,韩陵山就发现在自己不远处还有一根竹子在随波逐流,仔细看了之后才发现是从自己的竹筏上掉落的竹子,再低头看脚下的竹筏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筏子有崩溃的危险。
好在,竹筏已经离开了山区,前边,就是一片广袤的平原,只是,他早先乘坐的那艘官船,正停在一个水湾里。
破竹筏勉强抵达官船,韩陵山仰头瞅着官船上的船夫模样的汉子道:“我能上去吗?”
迎接他的不是那个官员妾室的吴侬软语,而是一柄锋利的鱼叉。
韩陵山用竹篙挡住鱼叉道:“你们莫非是要谋财害命不成?”
船夫不言语,抽回鱼叉,再次狠狠地向韩陵山刺了下来。
这个船夫模样的家伙他是认识的,好像叫张三还是张七,在船上的时候,这家伙乖巧憨厚的如同一头大牲口,没想到来了这里就变成了这副凶神恶煞的模样。
韩陵山躲开鱼叉,甩手就把缠绕在手腕上的鱼线甩了出去,锋利的鱼钩带着鱼线在船夫的脖子上缠绕两圈,最后牢牢地勾住了船夫的脖子。
船夫想要大叫,却喊不出声,双手去抓鱼线,鱼线却深深地勒进他的肉里,韩陵山一边拽着鱼线,一边单手抓着船舷翻身上了船。
来到船上,第一眼就看到那个鲁姓官员被人剥光了衣衫,倒挂在桅杆上,鲜血不断地从他满是伤痕的身体上流淌下来,汇聚到头发上,最后从发梢流淌到甲板上,汇聚成一个小小的湖泊。
在鲁姓官员的身边站着四个大汉,有韩陵山认识的船夫,也有韩陵山不认识的陌生人,至于当初出面驱赶韩陵山的那个家将头子则跪在甲板上,惊恐的瞅着这些大汉。
韩陵山笑嘻嘻的站在船头,用力的挥动一下手臂,缠绕在船夫脖子上的丝线便咻的一声收了回来,鱼钩上还带着大片的皮肉。
而那个船夫脖子上却鲜血狂飙,他绝望的想要用手捂住伤口,鲜血却从指头缝隙里喷出来。
韩陵山轻声道:“人的脖子上有一根很大的血管,几乎是人身体上最大,最粗的一根血管,如果这里被伤到了,会在一瞬间损失大量的血。
按照我们书院里的变态计算,十个数之内,就能流失你身体中三成的血,这个时候,就需要你肝脏里面的血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