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娘用手揪着自己的衣角,贝齿咬着自己的嘴唇,显然是不舍得张弛这么早就走。
若水姑娘忽然一推酒娘,将酒娘推到了张弛身边,笑道:“公子这次回来,不如先将姐姐她娶了吧。”
张弛没料到若水姑娘这么一说,忽然一愣。
若水姑娘说道:“公子出征这些日子,姐姐她日日为公子牵肠挂肚,你若是负了姐姐她的一腔情义,恐怕连老天也会觉得不公的。”
“妹妹又何尝不是如此,”酒娘羞红着脸好像能滴出血来:“不如,不如公子取了若水妹妹吧,酒娘情愿做小,服侍公子一生一世。”
“这怎么行,妹妹我出身低贱,姐姐怎么能在我之下。”若水姑娘说的出身低贱,指的她曾是山阴名妓。
“有何不可,公子早与妹妹有了夫妻之实,凡是都要讲个先来后到嘛。”酒娘含羞说道。
“姐姐不要再争,就依我说的,姐姐为大,我甘愿做妾服侍公子,反正不能让哪个后来的公主占了先。”
若水姑娘这样一说,张弛立时就明白了,感情是她们听说了成都王要将无忧公主许配给自己为妻之事。
酒娘向来柔弱,虽然对他柔情蜜意,可这些话是断断不会说出口的,今天之所以来找自己说了这么多话,恐怕多是若水的教唆。
若水姑娘倒是挺有心计,之前她倒是不着急,怎么说张弛也与她有过了夫妻之实,按张弛的性格,断不会亏待了她。若水姑娘心里清明如水,当然知道这些。
可现在不同了,成都王要将爱女无忧公主许配给张弛为妻这件事满城皆知,她怎么甘心让一个素不相识的公主为大?反正如此,还不如让酒娘先为张弛做妻而自己做妾。所以张弛回府后的睡觉的这一个下午,若水姑娘就不停的劝服酒娘。
若水倒是对酒娘很好,而且酒娘性格柔弱,就算她做了妻而自己做妾,想来也更好相处。所以她才鼓动酒娘,然后两人才一起出现在了张弛的房中。
酒娘开始觉得妻妾与否都不重要,她只要一生一世陪在公子身边,哪怕是为奴为婢也甘心情愿。可若水姑娘却说:“姐姐你身家清白,可妹妹我本是江南名妓,出身低贱,若姐姐为正室,妹妹我还好过一些,如果被其他人做了正室,我到时候做妾,还不要受尽委屈?”
看若水说的可怜,最后酒娘也就同意了。
现在见张弛沉吟不语,酒娘善解人意,想了想低头轻声说道:“公子若有顾虑,还请公子不要为难,酒娘不在乎名分,只要能陪在公子身边服侍公子,也就心满意足了。”
整 理布。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
第147章 一术在手,天下莫敌
。益州刺史当然也有名有姓,他叫毛璩。
当初秦搏说蜀中有很多谢阀旧将,王小姐安排他入蜀,已经早做了安排,只要有需要,但可振臂高呼,必然应者云集。
这可不是胡说的,蜀中的确有很多谢阀旧将,甚至就连益州刺史毛璩他也是同样。
当年毛璩曾为谢安做过幕僚,而且在淝水之战中也一样有他的功劳。北府军冲溃了苻秦的阵营,而那时候负责千里追击,把苻坚追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将领,就是他毛璩。
按说谢阀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也应该感恩图报。可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谢阀已经势微,而他却雄踞一方,统领益州,当然不可能再听命于谢阀。
乱世中为求自保,所以他选择了荆州桓玄这颗大树。
大树底下好乘凉,如果将桓阀迎入蜀中,那他在蜀中的势力也就不可撼动了。
只不过当桓恒让他除掉张弛的时候,他还真是有些踌躇。
其一,他毕竟曾是谢阀旧将,而其二,除掉张弛是否真的对他有利呢?
这些雄踞一方的军阀,哪一个不是审时度势、**谋算计的的高手?他虽然想迎桓阀入蜀,可如果太顺利的让桓玄掌握蜀中,也显不出他的作用。
我为鱼肉任人刀俎可不是他的作风,他要让桓玄进驻蜀中的过程中没有他不行,这样他才能在以后的政治博弈中占据优势。
张弛这次北伐成功,百姓奔走相传,一听说张弛回转成都,他就想前去试探试探,看看张弛有什么打算再说。
所以还正当张弛捧起酒娘如画般的脸,温柔说“你放心,我觉不会让你再受委屈”的时候,暗刃就打破了这个温存的画面;“公子,益州刺史来访。”
“哦?”张弛有些奇怪:“他怎么来了?不过他来的还真是时候。”
与张弛不同,若水姑娘确实恨益州刺史来的不是时候,自己好不容易劝说酒娘来和张弛摊派,益州刺史却在这个时候来访,若水姑娘怎能不恨?
张弛之所以说来的真是时候,是因为就算益州刺史不来自己府上,他也一样会去找他。
张弛这次回来主要是为了除去梁州刺史,梁州刺史通敌,而且就在自己大军的后方,如果梁州刺史不除,对张弛来说,永远是一个最大的隐患。
俗话说“孤掌难鸣”,自己一个人想要搬倒梁州刺史并不容易,很自然的就想到了益、梁二州刺史因为权力争斗历来不和,或许这中间可以大做文章。
自己还要去找他,结果他就找上了门来,看来自己和这个益州刺史,还真有点灵犀。
此时益州刺史毛璩正在堂中等待张弛,一见暗刃带着张弛走入堂中,就停止摆弄着他的山羊胡,站起来相迎,笑着说道:“公子身为蜀中兵马大都督,这次北伐可以说是立下了奇功,所以下官刚一知晓都督转回成都,就急忙前来贺喜啊。”
张弛连忙抱拳声称不敢:“大人客气,说起来我在前线能够获胜,还不是多劳刺史大人在后方的支援。”
张弛这番话说的有些违心,他益州刺史有过什么支援,不过张弛还是说的推心置腹一般。
益州刺史的脸皮也的确够厚:“大家同是为国出力,都督何必如此客气,下官做些什么也都是份内之事,应该的,应该的。”
听两人说话,倒是和老朋友似的。
张弛笑道:“就比如上次刺史大人借的五万兵马,面对胡人三十万大军的时候,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为了感谢刺史大人,我这番回来还真为大人背了一份厚礼。”
一说起自己那五万兵马益州刺史就气不打一处来,当初说好的这五万人只助声威不上阵杀敌,结果出去的时候五万人马,回来的时候却损伤大半,益州刺史他心中怎能不气?不过现在却不是斤斤计较的时候:“哦?都督为我准备了什么礼物?”
张弛神秘一笑,说道:“大人也知道我这次攻占了汉中,可是汉中却原属梁州地界,若是依循旧制,就要将汉中以及汉中数郡并入梁州,如此一来我没了立足之地倒不要紧,可任凭梁州刺史做大,对大人你可是大大的不利。”
事有轻重缓急,虽然益州刺史也不想让张弛做大,况且桓恒又让自己除掉张弛,可目前来说,他最大的敌人还是非梁州刺史莫属。
这两人相互斗了多年,早已经积怨成仇。
益州刺史左右张望了一下。左右其实哪里有什么别人,除了他二人之外,就只有暗刃一人。
张弛看出了益州刺史心中所想,笑道:“刺史大人但可放心,此人乃是我的心腹,话无不可说。”
益州刺史这才问道“那都督的意思是?”
张弛凑近益州刺史,压低声音说道:“我的意思是,不如你我二人联手扳倒梁州刺史,大人以为如何?”
扳倒了梁州刺史的话,毛璩当然求之不得。不过相比他和梁州刺史的矛盾,还是分赃更重要一些,因此他表现得漫不经心的说道:“就算扳倒了梁州刺史,可我又不得什么好处。”
“我既然说要送大人一份厚礼,怎么能让大人不得好处。”张弛现在装的和那些热衷于争权夺利之人没什么两样:“只要扳倒了梁州刺史,我只要汉中及周边数郡,而巴山以南、现在的梁州地界尽数归入益州所统领,大人觉得怎么样?”
这一下益州刺史才眼冒金光:“都督说的可是当真?”
“大人,我虽然受成都王看重,封为蜀中兵马都督,可能归我调配的人马着实不多,能够守住一城就已经不易,太大的地盘我也吃不下啊。”张弛解释说道。
这样分赃对于益州刺史来说还是颇为满意的。
虽然汉中被张弛所占,可汉中刚从胡人手中夺来,胡人怎么能善罢甘休?而且在两国边界,必定常有战乱,这种多事之地,让他去他都是不肯去的。
而现在,张弛只要这个汉中,而巴山以南都归他所有,他怎么能不高兴?心中还在窃笑:虽然表面上让张弛也得了地盘,可实际上是让他来帮自己来守蜀中门户,益州刺史何乐而不为?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张弛态度肯定。
“都督所说的倒是不错,可是如何才能扳倒梁州刺史?”益州刺史毛璩沉吟了一会,说道:“开始胡人入蜀之时,他梁州刺史不听调配,我们不如从这里大做文章?”
张弛却摇了摇头:“大人,这是小过,不足以扳倒梁州刺史,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的让他不能翻身,永无出头之日才行。”
这个张弛也是的确够狠的,看来自己以后也要提防才行。益州刺史心说。不过对于张弛的建议,他还是觉得很有道理:“小过扳不倒他,那他有什么大过?”
“投靠胡人,通敌叛国!”张弛沉声说道。
“果然如此?都督可有他通敌的把柄在手?”益州刺史大惊,没想到张弛这么厉害,要是有这个把柄在手可就好办的多。
没想到张弛却笑了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大人,分赃都分了,难道还愁嫁祸么。”
益州刺史恍然大悟;“都督的意思是……指鹿为马?”
张弛正色说道:“大人,我这次北伐,的确发现梁州刺史有投靠胡人之意,想必也早与胡人多有勾连,只可惜我苦无凭证。不过也没关系,既然没有凭证,我们也可创造出凭证。”
“妙计,妙计。”益州刺史连连答道。
两人商议妥当,益州刺史这才满意离去,这次来拜访可真是没有白来,如果今夜和张弛所说的办法能够达成,蜀中就将是他一人独大的局面,不过对于张弛这个人,可不能不防,益州刺史老谋深算,已经有了主意。
直到送益州刺史出府后又回到房中,暗刃才冷冷说道:“益州刺史是个狗官,你怎么与他同流合污?”
暗刃的**子嫉恶如仇,肯定是看不惯张弛的做法。
“我早就劝过你不要太愤青,砍砍杀杀并不能解决大事。”暗刃素来仇视朝廷狗官,这点张弛倒也知道,也曾说过她只知道杀杀杀,典型的一个愤青,现在又解释得更进一步:“天下狗官多了,你可能杀得干净?与坏人合作未必就是坏人,可以利用他帮你去对付其他的坏人。”
暗刃或有所悟,说道:“你这番话倒是与我师祖说过的话如出一辙。”
“哦?你师祖是什么人?说过什么话?”张弛问道。
“我们寒门归属道门,而道门都是以建立天下大同为己任,可独有我们寒门从未参与过**起事,公子知不知道是为什么?”暗刃问道。
寒门势力遍布蜀中,从有峨眉帮助就轻而易举攻下山**、汉中就能看出端倪,如果寒门起事,必然声势浩大。可为什么寒门一直隐忍不发,张弛的确不知其中是什么缘故。
见张弛摇头,暗刃继续说道:“就是因为我师祖乃是寒门中辈分最高的长老,功天下无双,可却一直坚持不让我们寒门割据蜀中,他说任凭武功再高也得不了天下。”
暗刃若有所悟:“他老人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武功,一人敌;兵法,万人敌;而权谋之术,天下莫敌!’,我一直不信,直到结识到了公子后,我才逐渐明白了其中深意。”
………………………………
第148章 行刺
。第二日,张弛就打算去面见成都王,出发之前,众人聚在了大堂之上,张弛先对仓鼠说道:“仓鼠前辈,这次我们设计对付梁州刺史,恐怕成都难免会有一些不小的变故,到时还要多劳前辈和你带的这百名寒门子弟出手相助了”
“公子说哪里话,有峨眉之命,公子若有差遣,赴汤蹈火也再所不辞。”
自古争名夺利的斗争毁了多少英雄?张弛不能不处处小心,这些寒门子弟各个武艺超群,到了关键时刻,足可以一当百,有了这些寒门子弟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