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书生-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弛可从来不信这些什么长生之类的说法,那不过是古人自欺欺人的手段罢了,历来帝王哪个不想长生不老?可穷全国之力去寻找长生不老的办法,可又有哪一个成功过?反倒因为吃仙丹而死的不再少数。

    “长生之术。”张弛感慨:“你父亲杜子恭,因为有长生之术而被孙泰杀,现在孙泰也是一样被杀,什么长生之术,要我看是必死之术还差不多。我可不稀罕,也没兴趣,你自己留着吧。”

    若水姑娘听了张弛说的话也是略有所思,不过她还是将锦盒小心谨慎的放入怀中,自言自语说道:“这毕竟是我父亲的遗物,况且我也想看看传说中的长生之术,到底是什么。”

    人家想打开自己父亲留下来的遗物毕竟是自家事,他也不好多说,回头说:“我去舱中看看三桐。”

    说罢,就转身进了船舱。

    三桐的“妹子”为了照顾三桐,当然也在船舱中。张弛一进船舱刚想打招呼,忽然发现还没问过她的姓名。连称呼都不知道,这可怎么打招呼?

    以前没问,是因为她是五斗米道中的祭酒,有些不方便,可她既然已经率人马跟着自己了,不知道名字平时称呼起来多有不便。

    三桐伤的颇重,不过经过救治,还好没有性命之忧,现在正躺在船舱中昏迷不醒,张弛坐在三桐旁边,问那个女人说道:“这些天变故太多,现在你与三桐在一起,我还不知你该如何称呼呢。”

    那女人沉吟片刻说道:“其实不止是将军你,天师道里也很少有人知我姓名,就连三桐,我也是没告诉他的。”

    “这是为何?”张弛好奇的问道。

    那女人想了想,不过还是据实以告:“要说我的本名,已经有十几年没有用过了,其实我姓拓跋。”

    “拓跋?”这个姓可不多见,也难怪张弛吃惊。

    那女人微微一笑,说道:“拓跋不是汉姓,是鲜卑族拓跋部的姓氏,我非汉人,其实我是鲜卑人。”

    “鲜卑人应该在北方,可你又是怎么到了江南?”

    话题既然说了起来,那女人也就止不住了,已经有十几年没有提过这些事,现在终于又缓缓道来:“数十年前,拓跋部中有一人统一了鲜卑各部,在北地建立了代国。那时燕王有女,生得绝色倾城,有一次被代王看到,他便向燕王求亲,燕王的这个女儿,就是叫做慕容钦茹。”

    张弛听着钦茹这个名字好像有些耳熟,可是匆忙间又想不起来,拓跋含香解释道:“代王终于得偿所愿,慕容钦茹天姿国色,被代王立为皇后,可却从此因为她引出了很多麻烦。”

    “什么麻烦?”张弛顺着话题问道。

    “这个女人国色天姿不说,竟然数十年不老不孕。四十岁却依旧还是二八的容颜。最后代国的一位二王子竟爱上了他无法自拔,于是这个王子弑父杀兄,夺得了皇位,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霸占他的后母,慕容钦茹。”

    竟然是一段不伦之恋,不过这种事情在古代皇室也属正常,张弛倒也没有太吃惊。

    “这个时候,慕容钦茹却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王子刚刚杀了代王,苻坚大军听闻代国一片混论,趁乱来攻。苻秦强大,那一仗拓跋氏的子孙大多都被屠戮。而在战乱之中,一名将军舍命保护慕容钦茹与原来太子的女儿拓跋含香逃脱了追杀。

    当时小含香还在襁褓之中,慕容钦茹乔装农妇,与那名将军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后来遇到了北地汉人的流民,那名将军与慕容钦茹假称两人是汉人,那些流民才带着他们一起逃难。

    可逃难的途中,偏偏她又十月临盆,最终在荒野无人之地,生下了一个女儿。此时小含香也是在襁褓之中,本来因为没有奶水,早已经奄奄一息。慕容钦茹觉得这孩子的父亲因他而死,心中愧疚,所以狠心将自己的亲生骨肉弃之荒野,而用她的奶水哺育了小含香。最终辗数年后后,才终于到了江南。”

    “她来到江南之后衣食无着,可她虽然已经有了些年纪,却还是二八模样,况且样貌倾国倾城,无意间被杜子恭看中,娶她为妻还立她为圣母。可没想到后来也是因为她,孙泰垂涎她的美色,竟然弑师夺了师君之位。”

    那女人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也许做女人就不应该生的太漂亮,慕容钦茹又有什么错呢?却间接害死了她心目中的几个英雄,杜子恭因她而死,她也无颜再活于世,跟着他服毒而死。不过尽管她已经死了,孙泰却还不罢休,用道家秘法保持她尸身不坏,发誓要破解长生之术的秘密,定要将她复活。”

    那女人终于将事情的始末说完,抬头看着张弛说道:“其实你也见过她,那日孙泰身边的那具女尸,就是慕容钦茹,而我,就是拓跋含香。”

    原来中间还有这么许多纠葛,张弛也诧异不已,不过他最关心的却不是这些,连忙问道:“那酒娘呢?为什么酒娘长得与那具女尸一模一样?难道酒娘就是她的亲身骨肉?”

    含香点了点头:“我第一见到酒娘的时候也是一惊,简直太像了,或许就果真是她的亲生女儿也说不定。”

    听了这个故事,张弛忽然恍悟,为什么五斗米道要立酒娘为圣女,相比这就是其中的关节。

    当初苍槐将军正是五斗米道的祭酒,必然见过圣母,后来因为张弛带着酒娘来到了他的军营之中,他见到酒娘竟然与圣母一模一样,才将他捉回去,说她是圣女,教众也绝不会有人怀疑。

………………………………

第96章 入蜀



    。入蜀拓跋含香从小在五斗米道中长大。

    杜子恭死后,孙泰篡夺了师君之位,这些经历都是在含香幼年时发生,她本来并不知情,她之所以知道这些,都是长大后,由当年那位将她和慕容钦茹救出的将军所告诉她的。

    当初这名将军为了救慕容钦茹和小含香,在战争中被人砍断一条臂膀,到了江南已是残疾之身,自己都难养活自己,又怎么养活这两个女人?

    到后来三人都投入了五斗米道。慕容钦茹嫁给了孙泰做起了圣母,而这名将军就独自将小含香抚养长大。

    老将军最喜欢对小含香讲的,就是北地的风土人情,所以当初她也曾对三桐讲过极北之地一些猎人的常识。

    老将军在有生之年,将自己的武艺全都传授给了小含香,说有一天定要让含香能够回到自己的故国故土去。

    后来在含香稍微长大了一点后,老将军因病去世。

    其实自从拓跋含香知道了她的身份来历,她又何尝不想回故国去?奈何北地太远,江南动荡,过了江更有秦兵驻守。

    虽然国号都是“秦”,不过这个时候的“秦”,与苻坚时的大秦绝不相同了。

    当年苻坚可是一统北方割据乱世,秦国空前强大,放眼天下,也只有江东在秦国的版图之外。

    苻坚有统一天下的宏志,因此举兵九十余万,却在肥水一战大败而回。随后强秦也土崩瓦解。因为五胡十六国时以“秦”为国号的众多,所以为了区分,人人都称这个秦国为“苻秦”。

    而现在的“秦”,却是“姚秦”,并非是同一个。

    况且自从苻秦灭亡后,北方重新陷入分裂割据的局面,政权林立,一片混乱,要想回到当初代国的地方,真是难上加难。

    拓跋含香的这个故事已经说完,而张弛却依然在震撼。

    他在震撼这样一个时代的戏剧性:慕容钦茹本来是燕国的公主,后又做了代国的王后,见者动心,猜也猜得出她当年的风采,恐怕比他见过的酒娘还有美貌几分。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竟因战乱食不果腹,随逃难的流民一起沦落江南,就连自己的亲生骨肉也丢弃在了荒野之中。

    乱世里公主王后尚且如此,更何况黎民百姓。

    与含香交谈完毕,张弛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便又一个人走到船头上去吹风,留下含香一个人照顾三桐。

    “公子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发呆?”

    张弛一回头,见是酒娘。心中还正想着酒娘现在就见到了,张弛忽然之间还真不知道说什么好。“没什么,我随便看看风景。”张弛敷衍道。

    酒娘微微一笑:“在船上就是有些发闷,可惜没有酒,不然我为公子煮酒来喝,公子也能解闷。”

    无知不觉中,酒娘的一颗心已经随时随地都在张弛身上了。

    张弛本来要将酒娘的身世告诉她,可却欲言又止。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暂时不说,有时候背负国仇家恨也未必是一件快乐的事。酒娘自幼受苦,张弛是在有些不忍心她再为这些事情烦恼。

    就当不知道吧,等到了蜀中安顿妥当,定要让酒娘过上快乐安稳的生活。张弛心说。

    ……

    由海上沿着海岸线向上没多远,就到了山阴,晋时长江就是由这里入海。

    古时候的长江水面宽阔,一路沿着长江溯流而上,倒也没有什么关卡。只不过乘坐的是小船,毕竟不是大舰,帆力也小,况且还是逆流而上,虽然比走路来的轻快,也费了不少时日。

    好在长江两岸风景如画,这样行了将近月余,这段时间,三桐在船上将养,伤势也好了大半。就这样一直沿江到了长江上游,两岸山势也逐渐变陡。

    长江上游山势奇险,水流湍急,船只逆流而行速度缓慢,张弛在船头观景,远远看到长江北岸高耸的山头上,郁郁葱葱的掩映中依稀有一座城池。

    靠岸询问了沿江渡口的一位船夫后,张弛才知道,现在已经到了蜀中的巴东郡地界,而山上那座城,就是巴东郡的郡治永安。

    渡口的那位船夫说巴东郡张弛当然陌生,不过听那船夫为他详细一讲,说起了它另外的一个名字,张弛就知道了,山上那座城,巴东郡的郡治永安,还有另外一个后世家喻户晓的名字:白帝城。

    说家喻户晓不是夸张,李白的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几人不知?当年刘备白帝城托孤也就是在此地。

    据那个船夫所讲,当年三国时,刘备起兵讨伐东吴,被陆逊火烧蜀营七百里,刘备一败涂地之后,退守在白帝城养病,将白帝城改名永安,想必是取永远平安之意。只是可惜,愿望永远是美好的,结果却是刘备病死在了城中。

    其实这个时候距三国并没有多少年头,当初三分归晋,天下却也只有晋初几十年的和平,后来就是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后虽然晋室朝廷依然偏安江左,不过蜀中却没少经历战乱。

    相比之下,还是当年蜀汉的时候,蜀中百姓生活富足,人们自然怀念,百姓家中现在也有不少世代供奉着蜀汉时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的牌位。现在说起蜀汉以来的故事,当然如数家珍一般。

    张弛见这名船夫健谈,便询问他现在蜀中的情况。那名船夫叹道:“要说蜀中百姓,还是怀念当初蜀汉的时候,听老人讲,那时诸葛丞相治理有方,百姓全都不愁衣食,现在可不行了,蜀中一样都是连年战乱不断。”

    听了那名船夫详谈,张弛才对蜀中的地理有了些了解。

    蜀中之主,乃是成都王,坐镇成都,统领益、梁二州。蜀中之北,就是姚秦,秦晋边界上的略阳、天水六郡,常年都有战事。而在蜀中之西,乃是吐谷浑,吐谷浑在东晋时,是西北的少数民族,民风彪悍。

    而在蜀中之东,就是荆州。荆州是桓玄的势力,荆州强兵就驻扎在哪里。这几年朝廷与荆州的关系不断恶化,恐怕桓玄随时都有发兵攻占蜀中的可能。

    不过虽然说强敌环伺,战乱不止,但蜀中平原沃野千里,相比之下,比现在天下其他地方还好好上一些,所有常有流民迁徙蜀中。

    蜀中地域辽阔,当初和杜希名、丁逸之在健康分别,杜希名和丁逸之带兵入蜀,而张弛、道玄和三桐则去会稽郡救酒娘。现在张弛哪里知道杜希名和丁逸之在蜀中的什么地方?

    想来想去,张弛还是决定先上岸去打听打听。

    让船队在江边停靠,张弛嘱托他们不能上岸扰民,之后便和道玄骑着白雪上了岸,一路奔永安而来。

    两人出了渡口,就沿着官路走,永安城建在山上,虽然直线距离很近,可绕起山路来就远了。

    才走到半路,两人就在马上听到了前面山坳里传来刀剑相击的声音,显然是有人正在搏斗。

    张弛好奇,就和道玄牵着马走了过去,在山路拐角处探头观望。

    打斗的人并不多,是一名蒙面女子正被一个小队的官军为在中间,看来这些官军是想要擒住这名女子,蒙面女子显然武功不弱,手握三尺青锋,显然不肯束手就擒,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