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来得及反应,连忙策马敢上前来搭救。
张弛虽然马快,可他自己面对十数骑,跑是跑得了,可打还是打不过的。可也决不能被他们救走了那名守将,否则岂非前功尽弃?不能生擒,也要那名守将死在城下。
白雪的速度当然是对方那十数骑比不了的,那名守将刚仰面摔在地上,还没来得及翻身爬起,白雪已经飞速来到了他的身前,马蹄落下,不偏不倚,踏在了他的咽喉之处。
动如闪电,静如画中。刚刚还是极动,忽然间就转为极静,马蹄还踩着那名守将的咽喉,而那名守将,早已经被这一踏,踩断了咽喉,气绝身亡!
城上、城下的所有人全都惊住了,只是吸气却全都忘了往外呼。
张弛很喜欢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就好像他是明星,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他的身上,:“本都督奉成都王之命北上抗胡,敢阻拦者就是叛国之罪,死有余辜。现在首恶已经死于我的马前,其他人只要肯开城放行,一概不再追究。如果执迷不悟不肯开城,信不信我身后大军将你这一个小小的城关,转瞬间踏为尘土!”
张弛的声音不大,不过周边的人早已经被张弛惊得无声无息,这番话倒是城上所有人都听得清楚。
………………………………
第116章 将计就计
。古时候的军事体制远不像现代这么完善,城上的人当然清楚,对面数万大军可不是吃干饭的,将军一死,还有谁愿意抵抗?
再说大家同是晋朝的军队,何必自相残杀?对方又是奉成都王之名,去征缴胡人。蜀中军民,有几个不痛恨胡人?所以张弛杀了守将不久,就有城上的人打开了城门,让张弛大军顺利通过。
过了这座城关,便来到了群山之中,之前丁逸之已经分析过,胡人或许会用围城打援的战术,所以张弛也格外留意:“再往前方是什么地界?”
秦搏熟知地理,答道:“往前再走,就是玉垒关,玉垒关也是梁州所属,不过这次我们不需进关,就可沿着江岸直奔平武。倒也不用担心梁州刺史再设关卡。”
不用进关那当然是最好,免得梁州刺史再设置什么障碍,张弛点头,又问道:“沿江就能到平武?这江是什么江?”
“过了玉垒关不远,就是湔江,湔江从玉垒山中流出,在前方不远依山势有个转折,然后沿山势向东流去,江水依山势转折之地,本地人称之为湔江湾。”
“湔江湾?”张弛忽然想起了僧颠曾经对他说过的那首诗:战乱无知起何年,饮啄随遇老僧闲。船底涌来舟前浪,江心收尽水边山。三军飞过凌峰口,万马停悬湔江湾。当日巴山数千里,书生兵败梁州关。
当初僧颠告诉张弛,务必牢记后四句,日后必见用处,所以张弛也就牢牢记住了这首诗。
现在听秦搏为他讲了这个地名,又想起了这首诗,其中第三联提到的三军飞过凌峰口,万马停悬湔江湾,难道说的就是这里?
张弛连忙下令,:三军原地休息。
杜希名听张弛下令休息,也不多问,连忙去叫人传令,三军暂停行军。秦搏不明白其中缘故,问道:“公子可是想到了什么不妥?”
张弛还没等答话,丁逸之先微笑着询问秦搏:“江水沿山势转折之处,是否相对较为平坦?”
秦搏想了想湔江湾的地势,的确如此,点头应是。可他实在不知道江水转折地势平坦与行军又有什么关系。
“此处已经到了蜀中平原的西北,都是丛山峻岭,山中并不利于胡人的骑兵埋伏调度。”丁逸之说道。
丁逸之说的有理,张弛也比较认同:“如果胡人当真是采用围城打援的战术,那当然是要埋伏在地势较为开阔的地方,否则在高山之中,很难发挥骑兵列阵的优势。”
这么一说,秦搏就恍然大悟了:“难道是说,胡人已经在湔江湾设下埋伏?”
“这也未必,”丁逸之沉吟片刻:“我们急速进军,中间并没有耽搁,胡人未必有时间将埋伏设好,不过依我看,如果胡人埋伏,有九成会选在此地。”
“既然如此,我们先派兵探路,如果胡人未到,不如我们先布下埋伏,”三桐在旁边听得清楚,笑着叫道:“胡人本来是想来埋伏我们,没想到被我们所埋伏,张兄弟觉得我这条妙计怎么样?”
三桐怎么想也觉得自己这条妙计果然完美无缺,自己都有些钦佩自己。
没想到很快就遭到了丁逸之的打击:“这个计策可不怎么样。”
三桐一愣:“为什么不怎么样?说来听听。”
“我们有多少兵马?”丁逸之笑着问道。
“八万人怎么了?”三桐不解:“虽然胡人兵马比我们多,不过我们可以事先选好地形,排好阵势,做好埋伏,突发奇兵,这样纵使他们人多也必然能大获全胜。”
“八万人倒是没问题,问题是我们这八万人是什么人。”丁逸之耐心的解释说:“我们这八万人马,都是蜀中各州郡调集而来,并不齐心,其中更不乏有些将领钩心斗角,这样一支大军,只能打顺境之战,却决不能打逆境之战。”
“那什么是顺境之战,什么是逆境之战呢?”三桐问道。
“如果我们以八万人打一万,就是顺境之战,必胜之势,这些将领必然人人踊跃争着立功,可如果我们二十万人,无必胜之势,这些将领必然人人后退争着逃命。”
三桐开始没有想到这些关节,现在听杜希名说完,自己仔细一想果然如此,这仗可怎么打?他是完全没了主意。
秦搏也不知该怎么办:“既然如此形势,那我们有没有什么对策?”
丁逸之却微笑不答,反而问张弛说:“兄长有没有什么高见?”
“既然如此,我们就绝不能与胡人硬拼,只能分散敌人逐个击破。”张弛说完,丁逸之也不住的点头,显然十分认可。
可怎么逐个击破呢?张弛想了想又问秦搏说:“这湔江湾可是去平武的唯一一条路,有没有别的路也可以到达平武的?”
秦搏想了半天:“地图上只有这一条路,不过山中也有条路可以穿越群山到达平武,只不过沿着湔江地势平坦,可从山中翻越,路要难走许多,况且是山中小径,地图上也没有标示。”
张弛连忙问:“这条路你认不认识?”
秦搏遥指远方高山,说道:“就是前面那座山峰,因为它高耸入云,本地人都称它为凌云峰,而从这座山峰中间有道峡谷,人称凌峰口,从那里直插过去,便有一条可以通往平武的小路。”
“三军飞过凌风口!”张弛双眼一亮:“没错,就是这里了。”
“兄长是不是有了什么妙计?”丁逸之微笑着问道。
张弛笑道:“这条小路既然在地图上没有标示,胡人不识地理必然不知,况且胡人不知道我们的行军速度,我们可以用小股人马在湔江湾牵扯胡人主力,而我们的主力从凌峰口直接去救平武,胡人既然用的是围城打援的战术,平武城前必定没有多少人马,我们先将那些人马吃掉,也能解了平武之围。”
“果然是妙计!”众人齐声叫好。
可是由谁留在湔江湾牵扯胡人主力呢?那些州郡的将领必然不行,可张弛手中的亲信部队,也不过就是秦搏手中的八千精兵,杜希名手中的五千人马和刚刚组建不久的一万流民军队,再加上含香的一万五斗米道旧部,应该让谁来完成这个任务?
………………………………
第117章 围城
。黄昏时分,平武城里忽然传来城外的胡人大军中雷鸣般的鼓声。
平武守将,名字叫做孙如柏,此时听见擂鼓声想起,连忙登上城头。可是一通鼓响之后,只看见远处夕阳下尘烟弥漫,却没见到有胡人的军队冲上前来。
“将军,胡人每次只是擂鼓,却不来攻城,这是何道理?”旁边一名副将不解其意。
孙如柏其实心中也不大清楚,不过还是说道:“或许这是胡人的疑兵之计。”
孙如柏虽然没有听过狼来了的故事,不过却也知道其中的深意:“胡人数番只擂鼓却不来攻城,我想他们的意思恐怕是想让我军怠惰,如果我军疏于防范,他们必然一鼓作气攻上城来。”
副将也点了点头,他能想到的可能性也只有这样,见孙如柏将军满脸疲惫之色,劝道::“有末将在此处将军大可放心,不如将军先休息片刻。”
孙如柏摆了摆手:“胡人就在城下,这个时候我怎么能睡得着。”
“可将军你已经数天没有怎么休息了,再这么下去怎么能撑得住?”
“满城军民的性命尽悬我手,我怎么能松懈?”孙如柏长吸一口气:“只要我孙如柏一息尚存,就决不能让胡人攻下平武!”
大约有一炷香的功夫,鼓声渐熄,依然没见胡人前来攻城,孙如柏这才转身下了城楼,刚下城楼,另一名副将上前说道:“将军,胡人断我水源,现在城中的存水早已用尽,如果再没有水,将士们可都撑不住了。”
没有粮食,还可以支撑五六日,可如果没有水,那绝对撑不了两天,不等胡人来打,兵将就已经没有了抵抗之力,孙如柏深知此理。
看着所有的将士嘴唇干裂,孙如柏自己又如何不渴?咽了一口唾沫,说道:“掘地取水!”
按理说,蜀中的水源丰富,蜀中境内共有数条大江,蜀中平原上还常常发生洪涝灾害,可平武却是在盆地以北的群山之中,本来水源就不多不说,更让孙如柏头疼的,是平武的地势极高。
在高山之上掘地取水,当然要比在平加困难。不到万不得已,他又怎么会用这等愚蠢的办法。
随孙如柏一起下了城楼的那名副将当然也知道:“将军,不如我们冲出去,和那些畜生养的胡人决一死战,多杀几个胡人就算死也不亏,总比躲在城中渴死饿死要强!”
“胡说!”孙如柏怒喝道:“我们死了不要紧,可城中还有满城的百姓,我们战死了,他们怎么办?”
“可是城中没水少粮,到时候将士又饿又渴,胡人前来攻城怎么低档的住?还不如趁着现在尚有力气,出去和他们拼一番。”
孙如柏又何尝没有这股冲出去想好汉一样拼杀一场的冲动?其实他也不想像乌龟一样龟缩在城中,狠狠一拳砸在城墙上,可最后还是说:“不行,我们为今之计,只能坚守待援,否则满城的百姓性命难保啊。”
“我们在胡人来之前就已经派人快马去成都求援,可现在已经坚守了几天,丝毫不见有大军来援救,援军到底会不会来?”
其实副将问的这句话,连孙如柏自己的心中也没把握,可看着周边的将士全望了过来,他也知道现在只有援军才能让他们支撑下来,因此果断的说道;“会来的,援军必然回来。”
其实他的这句话,是说给身边的将士听得。
现在除了让将士们“望梅止渴”,又能有什么其他更好的办法?
“除了守城将士以外,其他人都带着百姓,快去掘地取水!援军必然会来,我们现在只要坚持到援军到来就是胜利!”孙如柏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说,否则连他自己都没有底气。
“取水!”所有人都口中干渴,嘴唇都已经龟裂,现在最需要的当然就是水。
……
胡人依旧每隔上一段时间,便要擂鼓一通,时常也有骑兵在远处驰骋而来,不过每次却都是中途而止。
这样一波一波,也不知胡人什么时候才真的来攻城。
现在平武的将士们倒是真的希望胡人真正来攻一次,起码可以真刀真*打个过瘾,可现在这样时刻时间紧绷,已经数日,人都是血肉之躯怎么受得了?
胡人兵马多,可以轮番擂鼓冲锋,可平武城中的人马有限,所有人丝毫不敢怠慢,万一胡人真的大举来攻,只要有一半人不在城头,平武必然沦陷。
所有人都是又困又渴,只盼能早些在底下挖出水来。
可在高山之上掘地取水却并不容易。满城军民一起连夜在城中挖地,可一直到了第二天早上,掘地四丈却滴水未见。
孙如柏这一夜和满城将士一样,胡人擂鼓就上城头,不擂鼓的时候就指挥军民人等掘地取水,竟是片刻也没有睡觉。
黎明时分胡人的鼓声又响,这是孙如柏正依着城头闭眼打盹,朦胧中似睡非睡还梦见胡人攻城,现在一听鼓响,直接跳了起来,人还没完全清醒,人已经先上了城楼。
“将军!这次胡人好像是真的来了。”副将正站在城头,遥指远方,此时天色微明,远远的看见天边尘沙漫天。
“全军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