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冷兵器时代大军的协调部署都成问题,可以肯定的是一加二,而且人马越多这中间的差距就越大,更有甚者,会出现一加一但其作用力比一还小的情况。
事实上不少战争的失利,就是因为**控的人马超过了将领所能**控的程度。他的失败不是败给了对手,而是败给了他自己。
要收复北方六郡,就必要翻越巴山。蜀中北部山势陡峭,大军走了一天,到了当天晚上,可在山区中却并没有走多远的路。
张弛下令大军就地扎营,而他自己却骑着马,看落日后西方留下的满天红霞。
“公子,峨眉相请。”暗刃一直跟在张弛左右,看看天色暗淡,忽然说话。
张弛一直搞不通为什么“寒门”做事总喜欢偷偷的,这和峨眉出尘仙子一般的形象可有些格格不入,不过他也没问,跟着暗刃出了军营,朝远处山中行去。
转过一座山,暗刃立马,指着前方说道:“峨眉就在前面,已经等了公子多时,你自己去见峨眉,我在这等你。”
“怎么不一起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暗刃冷淡的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寒门当然也有寒门的规矩,有些话我不方便知道。”
见暗刃这么说,张弛也不多问,纵马来到山后,果然见到峨眉白衣胜雪,正坐在山中空旷之地,一身飘逸的白衣被风徐徐吹动,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显然。
看到张弛来到,峨眉也没站起来,微笑着说:“我还以为公子要晚些才来,没想到公子来的这么快。”
“我怎么敢让仙子久候。”张弛嘿嘿一笑,翻身下马,自然的坐在了娥眉的身边,好像两人相识已久了一样。
峨眉顺手摘了一朵花,一边把玩一边说道:“公子知不知道我为什么请公子来相见?”
张弛笑着说:“我与仙子第一次见面,仙子在乱军中救了我;我与仙子的第二次见面,仙子送我了三千匹战马,助我打败了胡人;现在第三次见面,我猜仙子是因为知道我要出兵北伐,所以又来相助了吧?”
“公子猜的不错,我的确是帮助公子来的。”峨眉本来还笑的很灿烂,却忽然止住了微笑:“公子可知你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如果改正了这个缺点,你必定是成大事之人。”
“哦?什么缺点?”
“你太容易相信别人。”
张弛苦笑:“如果人和人之间连点起码的诚信都没有,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思,所谓盗亦有道,何况我现在可是蜀中的兵马大都督。”
“公子既然知道‘盗亦有道’,应该也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庄子。盗跖。这个故事本来就是盗跖讽刺孔子的。”峨眉说道:“酌情判断是否下手,是为智;预测财物所在,是为圣;一马当先,身先士卒,是为勇;最后离开,是为义;分配均匀,是为仁。”
张弛可不信峨眉邀请自己前来,就是为自己讲解盗亦有道的:“仙子究竟想说的是什么?”
峨眉笑道:“公子知不知道你正处在一个**谋之中,而且这个**谋是公子自从离开建康后所遇到的最大的一个**谋。”
见峨眉直奔主题,张弛心中也吃了一惊:“你是说胡人早做了准备?”
峨眉摇了摇头:“公子你最大的敌人不是来自胡人,而是来自蜀中。刚才公子说盗亦有道,的确,做强盗的人往往很讲求原则,而真正不辨是非、无所不用其极的无道之人,往往是高居朝堂之上的高官。”
张弛再笨也听出了点儿门道:“仙子的言外之意?”
“在公子心中,或许是为了蜀中百姓,为了被胡人侵占的六郡而兴兵北伐,而殊不知在那些蜀中高官的眼中,公子只是他们争权夺利的工具。”
峨眉说的再清楚不过,某些人争权夺利而把张弛当枪使。其实对于这一点,张弛也有所察觉,只不过张弛只是苦笑了一声,却没有说话。
“难道公子明知如此,依然要北伐拼命,到以后为他人作嫁衣裳?”峨眉有些不解。
“仙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张弛叹了一口气:“我为什么一定要兴兵北伐,其中的原因,仙子说的不对。”
“我不是圣人,我之所以要兴兵北伐,并不是为了蜀中百姓,其实我是为了我自己。”张弛停住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我是‘天机’,虽然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怎么会是‘天机’,可是在某些人眼中,我就是‘天机’,天下各大势力,只要有不轨的意图,都想置我于死地。我如果不能组建一支势力,等到天下战乱四起的时候,荆州桓玄不会放过我,五斗米道不会放过我,只要有意**的人都会首先除去我这个‘天机’,到时候我何以自保?”
张弛说出了这番话,心中顿时感觉轻松许多。
其实这一番话的确是张弛心中所想,他也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讲过,一直埋在心底,有时候他自己都感觉有些不堪重负,但尽管如此,他一直也没有说。
他早已经不是刚刚穿越时的那个张弛,在乱世中为了生存,他不能没有心机,他不能毫无城府,有时候他自己都有些鄙视他自己,可是他不能不为自己以后的安全考虑。
他也不忍心有人因他而死,他也有心救天下百姓,可是所有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让自己活下去。
当初在建康王小姐就曾对他说过,只要他不死,他就是“天机”。他不想做“天机”,可是他更不想死。
既然不想死,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势力,靠谁都是假的,求人不如求己,做人,不能自助,又怎么能奢望别人来助你?
峨眉听到这里终于又重新露出了笑容:“原来公子早有打算。”
张弛淡淡的答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尽在
这个仗不继续打下去,他就没有兵权。在乱世中没有兵权,那就什么都没有。今天还富甲一方,明天可能因为兵变就成了阶下囚的人比比皆是,张弛是个穿越过来的人,当然知道伟大领袖的一句名言:枪杆子里出政权!所以,他不能放弃兵权。
不放弃兵权,就只能发生战争,既然胡人撤了,那我就要打过去!
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蜀中百姓心中积累下良好的口碑。在古代可没有电视,一切的传播,依靠的只有口碑。
有了口碑,以后哪怕天下大乱的时候,他也可以登高一呼,必然应者云集。而有了施礼,别人才不敢小觑,才不敢轻易的把他这个“天机”怎么样,要不然,谁知道哪天,也许自己就会人间蒸发,莫名其妙的永远失了踪。
其实张弛也不清楚,他为什么要将这些话讲给峨眉听,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见过峨眉的次数总共也才三次,可是自己却对她如此信任。
“寒门”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组织,或许在潜意识中,他真的很想得到“寒门”的相助。
“可是胡人也不好打,而且公子还要时时刻刻提防,蜀中有人到时候背后**两刀”峨眉可不是胡说,这种事情的可能**不是一点半点。
“不好打也要打。”张弛深吸一口气:“只有不断的打仗,我才能有土壤培育属于我自己的势力。”
“我帮你。”峨眉淡淡的说。
“为什么帮我?”这个问题其实张弛早就想问了。
“因为你是以后的寒门之主。”峨眉笑了起来。
在张弛看来,寒门之主的说法当然来自那个箴言,“天机现,天下反,寒门之主,白马青衫。”张弛不禁摇了摇头:“没想到仙子也信这种毫无根据的谣言。”
“谣言当然不能信,可到底是不是谣言,只有等事情发生的时候才知道。”峨眉这是才站起了身:“另外我有消息,胡人主帅姚硕德已经收拾残兵败将,因为荆州的桓谦故意在巴山上放开了一条缺口,现在姚硕德已经逃过了巴山,到了北梁州了。”
这个时候,梁州分南北,到不是故意这么分的,只是因为胡人占据了不少江北的土地,而东晋为了安置流民,大量设置侨郡,因此南北两地经常出现一样的地名,梁州就是其中之一,故分南北。
而北梁州就与南梁州相邻,被巴山所隔,所以百姓俗称南北梁州。
一说到梁州,张弛忽然想起了那个疯和尚送给自己的那首诗,前几句都已经应验,最后一句“书生兵败梁州关?”难道这个梁州,就是现在所说的这个北梁州不成?
或许此行真的应该小心谨慎,张弛心说。
………………………………
第136章 剑门关与阴平道
。平武是蜀中北部的要邑,要想收复六郡,从平武走是一条捷径。
张弛当然没必要舍近求远,他打算经过平武,直取**平。
要说起**平,这个地方对于蜀中历史可是大有名堂。
蜀中不愧被称为“天府之国,雄关壁垒”,它北有秦岭巴山,东有巫山,西面是青藏高原,西南是云贵高原。整个四川盆地整个都被崇山峻岭环绕。
古人说“蜀道难”,主要蜀的交通十分不便,自古入蜀只有两条路,东面一条和北面一条。
东面那一条路是从长江三峡溯江而上,经瞿塘关而过。也就是当初张弛从吴越之地来到蜀中的时候沿长江逆流而上的那一条路。
北面这一条路,则是从汉中经栈道南下。
汉中入蜀也分为两条路:一条是从米仓道南下巴中。当年三国时有名的汉中争夺战,张郃进犯阆中,就是走的这一条路。而另一条则是过剑门关直达成都,是一条入蜀的必争之路。这条路就是以剑阁为门户。
只可惜现在蜀中懦弱,连北方的这两个门户:剑门关和汉中,都已经落入了胡人的手中。原本的蜀中门户,现在已经成为了胡人容易捏住的遏止蜀中的咽喉。
剑门关或许有人没听过,不过说起剑阁,喜欢三国的恐怕就没有几个不知道了。
剑阁北二十五里有剑门山,其东三十里有小剑山。两山相连,山势绝险,飞阁通衢,谓之剑阁。
大小剑山延绵两百多里,延亘如城,下有隘路。因其关夹在两山之中,好像两山中间的一道大门,故名剑门关。
要过蜀中北部的丛山峻岭,汤立首先带兵来到了平武,而大军到达之时,平武守将孙如柏已经带兵在城前迎接等了多时。
孙如柏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当初如果没有张弛来救,蜀中绝没有第二个人肯带兵出征。说张弛救了平武满城军民的**命也不为过,这次张弛要带兵北伐,孙如柏知道,他报恩的时候到了。
孙如柏跪在张弛马前,高声说道:“平武满城将士,愿为北伐肝脑涂地,听从都督号令。”
平武军民再见到张弛也是满心欢喜,齐声叫道:“听从都督号令。”
张弛颇有些感动,可还是劝道:“孙将军请起,孙将军的心意我领了,只是这次北伐,困难重重。”
孙如柏知道这是他表决心的时候:“如果没有都督,我平武城早被胡人侵占,满城军民将尽受胡人刀戮之苦,我们甘愿追随都督,我们平武城的汉子都是热血男儿,我们不怕死!”
满城军民跟着高呼:“对,我们不怕死!”
势力,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如果北伐成功,张弛知道,他在蜀中将聚起难以撼动的人心,而这正是他想要的。
…
…
进了平武城,大家开始商议北伐的具体策略。
“要想北伐,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障碍就是剑门关。”秦搏熟知蜀中地理,此时正在议事厅中摊开地图,为众人讲解:“剑门关之险足可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乃是蜀中的第一道雄关,当年說閱讀,盡在姜维就是凭借此关,以少量人马遏止想要灭蜀的魏国大军。蜀北之屏障,两川之咽喉,以我们现在的兵力,要想攻破此关,难上加难。”
秦搏说的不错,古人形容剑门关说“一关失,半川没”不是虚谈。只可惜,现在这座雄关却不属于蜀中所有。
现在只是一个剑门关,就已经牢牢捏住了张弛北伐的咽喉,让张弛难以出头。
“情况真的这么不容乐观?”张弛问道。
答案是一定的,杜希名说道:“其实比公子想的更糟。不禁剑阁难过,更重要的是汉中也在胡人手中。其实要想稳守蜀地,必须北据汉中。因为汉中夹在关中和蜀中之间,汉中对蜀中来说,有巴山相隔,而对关中来说则享秦岭之险。自汉中越秦岭北进较难,而自汉中越大巴山南进则教易。若非这次公子大败了胡人三十万主力,恐怕别说北伐,连成都守不守得住都难说。”
张弛不通军事,这些宏观上的考量他从未想过,当然不知道局势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