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战斗,王乔他们一个小队消灭了几百名日军,打破了日军试图绑架百姓来要挟淮海军的企图。
  不过,王乔的小队也损失惨重,近三分之一的成员长眠在了这个小岛之上。其他进攻的部队,张成的突击营伤亡最惨重,有一百多人的伤亡。
  王乔小队、突击营还有使团卫队都被授予集体特等功,受到特等功表彰的集体会有专属的战旗和称号。
  此时,王乔正准备上台接受授勋,他此时穿着一身常服,实际上他衣服的里面还缠着绷带,只是因为伤的不重,所以才要坚持上台接受授勋。
  “王乔,你们是好样的,战士们的牺牲是值得的,他们的牺牲换取了成百上千百姓的生命。”董书恒将一枚金质勋章别在王乔的胸前,郑重地对他说道。
  淮海军的授勋结束了,尚泰王又以琉球王室的名义给这些士兵授勋。即使没有立功也会有奖励,所有的士兵都将得到一枚琉球解放纪念章。
  与此同时,尚泰王还宣布将今天定位琉球的解放日,并且将由琉球王室出资在那霸港口建立一座琉球解放纪念碑,以纪念那些在解放琉球战争中牺牲了淮海军将士。
  当然,作为一个少年,琉球王还想不到这些,这里面有尚云的指点,当然尚云也是受到某人的指点。
  人群中,胡家闺女痴痴地看着台上的王乔,他今天穿着一身常服,跟那天使团卫队的士兵穿的一样。不过,她觉得这身衣服穿在王大哥的身上显得更加的帅气。
  看着闺女热切的目光,老胡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朝夕相处多日的人,突然间变成了一个白马王子,对于一个女孩的芳心杀伤力巨大。
  “仗打完了,王乔他们该是要回国了吧?”老胡其实也不忍心,但是他不得不泼下这盆冷水,让自家的闺女清醒一点,不然陷得越深以后受伤也就越重。
  听了父亲的话,胡家闺女没有说话,不过眼中的泪水终是忍不住蓄满了眼眶,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显得更加的晶莹透亮。
  “要是王大哥不走就好了,看那架势,他至少也是个将军吧,我正好可以跟着他当兵。”一旁的弟弟没有领会老父亲的意思,还接过了老父亲的话茬。
  晚上少不了一场庆功宴,地点还是放在了王宫之中,只是林丞相没有参加,毕竟刚刚经历了丧子之痛。不过尚泰王也给予了林家极大的补偿,林家其他几个儿子都被授予了高官。
  宴席过后,董书恒单独约尚泰王在花园中散步,陪同的还有尚云公主以及特使林文汉。
  “国王对今后琉球的发展有什么打算?”互相闲聊了几句之后,董书恒主动将话题挑到琉球的长期规划上来。
  尚泰王知道董书恒找自己出来,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商量,心中早已有了准备。
  今天他第一眼见到董书恒之后就被董书恒的年轻震惊到了,虽然他也是个少年,但是他的王位是世袭来的,而董书恒则是靠着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了清国的一方大员。
  今天跟董书恒一起检阅部队更是被他的气势所震慑。这才是一位强者,董书恒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气势,是由有他掌握的力量转化而来,是实实在在的。
  而自己,虽然顶着这一个国王的名头,实际上却一无所有。
  “小王只想跟着天朝,跟着董大人您后面干,大人您让小王怎么做小王就怎么做。”尚泰王说这段话,倒真的像个小孩子。
  董书恒呵呵一笑,不予理会,径自说道:“国王,你们琉球国自明初开始成为中原的藩属国,实际上一直享受的都是朝贡贸易的红利。”
  “那时候中原禁海,西夷没法直接从中原王朝购买道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但是你们这些藩属国可以啊,所以他们会从你们这里进货。这样琉球成了一个中原商品的中转地。”
  董书恒看到尚泰的脸上若有所思,估计他是听懂了,因此继续说道:“但是现在形式已经变化了,航海业快速发展,海船动辄都是几千吨,在不是原来的几百吨。你们原来朝贡得来的货源还不够人家一条船的。而且现在人家可以直接从天朝进口的商品。所以琉球的这条财路算是断了。”


第一六四章 再度启航
  听了董书恒一席话,尚泰王和尚云公主都恍然大悟。这两百年那霸被萨摩藩占着,朝贡贸易也一直被萨摩藩把持。所以哪怕尚泰都不知道这个情况。
  按照董书恒的论述,琉球必须要做出改革,否则就会不断沉沦,不断被边缘化,最后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贫穷岛国。
  “尚泰王,接下来我会派人来管理那霸,那霸将会成为一个商业城市,成为琉球的经济中心。”
  “当然,你如果想收回那霸的管理权,我也可以还给你,但是你要知道在东海这个交通要道上,琉球所面临的威胁实在太多,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他们都不介意把琉球这个歇脚点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董书恒看着尚泰王说道。
  “董大人,小王并无此想法,相比于狼子野心的日本,野蛮贪婪的美国,本王更愿意相信天朝上国。”尚泰王说道。
  “琉球只是一个小小岛国,民不过百万,地不过百里。本王有自知之明,而且本王年纪尚幼,所以希望大人能够看在琉球百姓的份上,保护琉球。琉球的一应政事都听从大人的安排。”尚泰王朝着董书恒拱手道。
  “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董书恒在心中暗道。
  “尚泰王,你可以放心,本官在这里可以保证只要天朝一天还在,你们尚家的社稷就会永远延续下去。”董书恒看着尚泰王姐弟,郑重地说道。董书恒的言外之意,只要你们跟着我混,我会一直保着你们。
  “谢大人!”姐弟俩一起拱手道。
  “大人,小王有一个请求。”
  “哦,什么请求,说来听听。”
  “小王想到天朝读书。”此话一出,边上的姐姐尚云震惊地望了过来,她没想到弟弟会来这么一出,他如果去读书了,那么琉球的政事由谁来管呢?
  “读书?好啊,尚泰王能多读书多出去走走看看,多了解一些知识也是极好的。”董书恒笑着说道。
  “殿下今年几岁?”董书恒又问道。
  “呃,小王今年虚岁12。”董书恒说话的时候比较随意,没有其他官员的那种咬文嚼字的习惯。所以当董书恒直接问尚泰的年龄,他也没有多想。
  “这样吧,本官还没有收过徒弟,你就做本官的弟子吧。”
  这话一直其他三人都是睁大了眼睛。
  尚云、尚泰姐弟也从张文汉的口中知道很多淮海军的情况。董大人在天朝那是数一数二的实权人物,几乎无人敢撼动,就连朝廷都要对他妥协。
  这样一个人同时还是一位西学大师。
  如果能够成为他的弟子,那么无疑会给琉球加上一个保护光环。
  本来尚云对于弟弟去天朝学习还心存疑虑,现在听说董书恒要收尚泰作弟子,那是十二分地支持。
  “学生拜见老师!”之前参拜董书恒,尚泰心中多少有些不自然,毕竟自己也是一个藩属国的国王。
  现在不一样了,从小学习儒家文化的尚泰王,知道汉人最是重视师生之谊。
  学生拜老师那是天经地义的,哪怕是天朝的皇子皇孙见到师傅也得参拜。
  第二天一早,琉球国王尚泰召集文武百官开会,宣布了几件震惊琉球的大事:
  一是尚泰王本人准备追随天朝总督董大人身后求学,琉球国暂由公主尚云监国。
  二是成立那霸建市,由张文汉担任那霸市第一任市长,那霸市拥有完全的自主发展权。
  董书恒昨天就见到张文汉和这个琉球公主眉来眼去的,心中恶趣味顿生,在和张文汉面授机宜后,决定让他留下来帮助淮海军管理那霸市。对于那霸的发展,董书恒在心中早已经做了规划。
  军事上这里将作为水师进入太平洋的一座桥头堡。同时也是防御来自太平洋上敌人的一道防线。
  整个琉球群岛就像一条珍珠项链一般点缀在中国东海以东。这条岛链能够为舰队巡航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等那霸开发好了,分出精力,淮海军还会对琉球南部的岛屿进行开发,至少让那里有停靠船只的能力,再加上台湾的基隆岛,这样淮海军就能够依托琉球群岛封锁太平洋进入中国的通道。这只是董书恒太平洋战略的第一步。
  三是签订《保护条约》,淮海军在那霸建立一座军港、一座军事基地,淮海军对军港还有军事基地拥有永久使用权,淮海军依照条约保护琉球的安全。
  四是组建琉球国防军,一切琉球居民不分种族,皆可以参加选拔,新的琉球国防军将由淮海军帮助训练,军官也由淮海军培训。今后他们将负责配合淮海军保卫琉球的安全。
  同时一期《淮海新闻》也在琉球出版发行。这份《淮海新闻》先是描述了萨摩藩对琉球的殖民压迫历史,然后描写了淮海军解放琉球的全过程,甚至还用很多篇幅着重描写了一些感人的事迹。
  比如董书恒为了保护内百姓的安全,不允许使用舰炮,让士兵们用自己的牺牲换取百姓的安全。比如城内的特战队一次次地解救被挟持的百姓,自己却承受了巨大的伤亡。
  如果说昨天的阅兵给那霸城的居民带来了直观的震撼。那么今天这份报纸就给那霸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
  那霸是一个商业城市,识字的人很多,尤其是那些商人,他们的大多都识字,而且是汉字,琉球没有自己的文字。
  所以报纸的内容很快就在那霸港流传开来,同时还有琉球与淮海军签订的《保护条约》也附在了报纸的后面。
  包括琉球人在内没有一个人对这份安保条约说一个不字。大家不会想淮海军侵占了琉球的主权,而是在心里庆幸琉球终于找到了一个强有力的靠山。
  “姐姐,你在看什么?咦,是报纸呀,你竟然花钱买了一份报纸,要是爹爹知道了肯定要骂的,街面上专门有人读报的,要便宜多了。”同福客栈中,胡家的弟弟看到姐姐在偷看一张报纸,好奇地向前问道。
  说着他一把抢过了报纸,“嘻嘻,姐姐,先借我看看。”说着就往自己的房间跑。
  “胡多福,快还给我!”姐姐赶紧追了上去。
  “咦,这不是王大哥吗?”胡多福边跑边看,忽然停了下来。这个时候已经有了照相技术,所以报纸上面不仅仅有文字还有图片。这报纸的人物介绍专栏赫然有一张王乔的戎装照。
  胡招娣一把抢过了那张报纸。迈着小碎步跑回了房间。
  多福也没有再说什么,站在那里若有所思。
  我们来说一下这份《淮海新闻》,这份报纸是董书恒从京城回来之后授权给上海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这份报纸将不再局限于商业报道,而是一份综合性的报纸,董书恒准备将这份报纸办成宣传淮海军的喉舌。从二十一世纪来的人如何不知道舆论的作用。
  后世那些自许自由民主的国家,哪个不是将新闻报纸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中,为了自己的自身利益整天编造一些没有营养的谎言,去攻击他人,美化自己。
  淮海军在琉球的这次行动也会通过报纸传到国内,自从京城回来之后,董书恒越发的没有顾忌了。
  国内大部分的有识之士还是心向清廷,大家都是受儒家思想熏陶出来的,大部分人心中都有些正统思想。
  在他们的眼中,淮海军还是一个地方军阀。这些骄傲的大清文人又怎么会看得起一个军阀呢。
  虽然董书恒也看不上这些旧文人,但是这些人至少是有文化的。清末的一些改革派,不也都是旧文人出身吗?
  由此可见中国的文人并不是天生的保守,他们也会根据时事变通。
  就像淮海军政府现在所用的这些人。他们实际上也是旧文人,但是投靠了淮海军之后,他们会根据董书恒的需要来改变自己。
  所以说中国的儒家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教育,这种模式下教育出来的文人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他们会根据统治者的需要来改变自己。
  就像历史上的各个朝代,有的保守、有的开放,有的懦弱,有的刚硬,有汉唐这样的军事扩张型时代,也有宋这样的商业富强型社会。
  但是不同时期的统治者所用的人都是一种模式下教育出来的。
  因此,董书恒觉得对国内的文人阶层还是要以拉拢为主。如何拉拢?
  当然是以舆论宣传,让这些人看到淮海军的成绩。大多数文人心中都有一个汉唐梦,不然历朝历代那么多诗词歌赋,也不会将唐宗汉武都捧得那么高。
  现在淮海军在琉球保护了藩属国,保护了海外华人,战胜了日本的强盗萨摩藩,这样的事情算是扬威海外,值得夸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