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我看过报告了,只能说这些猎人的战术正好能够针对我们淮海军,而且这些猎人的战斗能力可一点都不比正规军差。”
“我可是见过庙街的俄国正规军怎么打仗的,他们使用的还是那种线列阵型。”鲍有志这是在宽慰林威了。
“根据我们从俘虏口中获得的情报,沙俄有一个东西伯利亚总督,名叫穆拉维约夫。此人向沙皇提交了一个入侵黑龙江的计划。”
“根据这份计划,他们将在赤塔地区集结兵力,然后沿着黑龙江顺流而下,占领黑龙江沿岸地区。”林威将他最近了解到的情报向在做的诸位做了一个介绍。
“黑龙江不是归清廷的黑龙江将军管辖吗?”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
“现在太平天国北伐军打进了辽东。盛京将军英隆又是刚从黑龙江调过去的,所以现在黑龙江流域的兵丁全部都给调走了。”
“也就是说现在黑龙江基本上处于不设防状态。”林威继续介绍道。
“当然,即使黑龙江的兵丁没被调走也不是俄军的对手。俄军这次至少集结了5万人以上,其中肯定还有沙俄最能战的哥萨克。”
“林旅长,那么我想我们的问题在于是在黑龙江的上游阻击俄军,还是放他们到庙街来再决战。”一直没怎么说话的王啸说道。
王啸的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无论如何,这一仗都要打的,关键是怎么个打法?
从来没有跟沙俄大规模的正规军干过,谁都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
“王师长的话说在点子上了,我觉得俄国人这次肯定是奔着咱们庙街来了。”
“原本这里是他们所谓的远东总督府。所以他们肯定不会放弃这个港口。这次他们顺着黑龙江东下,我认为他们会一路直奔庙街。
“现在黑龙江沿岸也没有多少中国百姓,他们占在原地不动,岂不是失去了远征的意义。”
“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在庙街构筑工事,等他们打过来,然后以庙街坚固的防御工事将他们五万多大军磨掉。”林威说出了他的观点,他年纪大一些,处事的方式方式相对稳重一些。
鲍有志对这个方案显然是有些意见的。
“林旅长,去年秋天我曾经带队去上游探查过,还跟上游的屯子建立了联系。”
“黑龙江中上游土地肥沃,还是有很多百姓在两岸定居耕种的。如果我们坚守在庙街不出去的话,那么置这些百姓于何地?而且这些百姓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汉民。”
“我知道他们都在清廷治下,理应由清军去管他们,但是现在清廷哪有闲工夫去管这些人啊?要知道这些人人数加在一起都比不上关内的一个县。”
“但是咱们不能不管啊,大家都知道我淮海军的宗旨是什么?要是总统知道我们放任百姓给沙俄屠毒,你们说他会怎么想?”
和缓了一下自己的语气,刚才他有些激动了。
鲍有志继续说道:“林旅长您的判断是对的,那些俄国佬肯定是奔着庙街来的。我听英国人讲过,俄国人骨子里面就充满了战斗的欲望。在欧洲有‘欧洲宪兵’的称号,那是实打实地打出来。”
“就是现在,俄国人还在西边的克里米亚半岛跟英法两国干仗呢!所以这个国家就是这样,不畏惧战争!”
“林旅长将决战的地点放在庙街,我也同意,这里离俄国人的后方更远,一旦我们拖住了俄国人,只要掐断他们的补给,就能将他们困死在这里。”
“不过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派出小股精锐溯江而上,一方面袭扰俄国人的船队,激怒他们,让他们加快速度,无暇顾及在两岸劫掠。”
“另一方面还能够组织百姓撤离躲避。现在正值黑龙江沿岸的耕种季节。没见到俄国人,百姓们不一定愿意撤离。到时候要是有人组织一下总要好一些。”
林威没有生一点的气,鲍有志的这建议跟自己上次对战俄国猎人一样。
如果自己不派一支突击队进入林子,那最后仗还不知会打成什么样子呢。
第二零八章 三将定计
“鲍司令的意见我同意。”林威主动说道。
“我们确实不能只在这里等着敌人送上门来,这样子太被动了。我觉得不仅仅要向上游派遣小股精锐,还要将我们去年建造的那个位于三江交汇处的伯力据点给经营起来。”
“可以在靠南一些的乌苏里江岸边可以建造一个堡垒,这样这个堡垒就不在俄国人的必经之路上,但是在关键时刻又能够挡住俄国人的退路。”
他这样一表态,鲍有志原本心中的一点点尴尬顿时全无。
“妙啊!”鲍有志说道。俄国人这次进攻可以算是劳师远征,要是我们拖住他们,真的可能做到全歼。
淮海军拥有制海权,随时都可以从海上进行补给,即使从国内运过来有些远,但是这里离着日本非常近。
凭借着淮海军跟幕府之间的关系,要想从日本搞些物资来还是没问题的。
但俄国人的补给却要顺着黑龙江走上几千里才能送过来。等淮海军将他们的补给一断,这五万大军就成了无根之萍。
三人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将决战放到庙街来打,庙街这里现在就是一座军事要塞,只要敌人没有舰炮的支援。淮海军有绝对的把握守住庙街。
三人也做了分工,由林威坐镇庙街,组织修筑防御工事。他还有一个主要任务就是组织人手将庙街周围的森林都砍掉,让周围变成开阔地。
鲍有志这次带过来的一万多俘虏正好派上了用场。
同时林威这里还要组织生产,虽然即将迎来大战,但是远东这里的只能够种植一季。
所以必要的生产还是要开展的,庙街靠近江边的一侧是没办法种地了,这里将成为战场,但是城北还有大片的空地已经经过简单的烧荒。
只要平整之后,将土翻过来就能成为上好的旱田。种上苞米、土豆、大豆等作物一定能有好收成。
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走到了哪里都要将田种上。上好的土地不种田那就是可耻的浪费。
庙街这里是温带季风气候,这个季节开始吹东南风,海上的暖风被外兴安岭的山脉阻隔,形成了丰沛的降水。
这使得这里的土地基本上都不需要浇灌。
这次碰头会专门讨论了一下种地这个非军事话题。虽然不是军事问题,但是这也关系着以后淮海军能否在这里长期驻军以及驻多少军队的问题。
粮食在军队的后勤补给里面始终是占着大头。而且如果证明这里能够大规模种植粮食的话,以后就可以迁移更多的人口过来。
实际上正是如此。回到扬州之后,董书恒就已经着手新一年的远东移民计划了。
这次他的计划比较大。他准备从海参崴沿着海岸线往北一直到庙街修建十二座农场。
这些移民主要会从山东招募,其中有远东守备旅的家属。不过这些家属肯定要安排在庙街附近。
后世闯关东的大多就是山东人,山东和东北之间注定有着一层牵连。
之所以在沿海建农场而不是沿着内陆的乌苏里江。
一方面是因为这样不会跟清廷的势力接触。另一方面能够加强华夏对这里的控制。还有一方面是因为这样方便通过海路联络,交通方便。
历史上这里被割让也有一方面原因是清廷没有实际控制这里,现在董书恒做的就是要让这里满是华夏人的痕迹。
今年第一批的移民已经乘船出发,一同出发的还有五艘蒸汽炮艇,这种五百吨级的内河炮艇淮海军制造起来已经很成熟。
现在换上了新式蒸汽机后,船只的速度比以前快多了。加装了带炮塔的75毫米新式舰炮之后,其火力在内河作战中堪称无敌。
这些炮艇将沿着近海一路行驶到庙街。中途补充煤炭都由补给舰完成。
移民们会先到海参崴,然后沿着海岸线寻找方便建造农场的点。然后开始前期的建设,等待后续移民的到来。
二十万人口对于这个时期的山东行省来说就是毛毛雨。每个王朝末期都是人多地少,人口与土地的矛盾都会非常严重。
移民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还有一个就是通过战争将人口消耗掉。
有桂中行以及第三师的暗中帮助,要达到这个移民目标并不难。难得是交通运输以及农场建设的前期投入。
为此,淮海航运专门调配了一支大型船队来负责此次移民工作。
至于库页岛,董书恒准备重点开发南端的阿尼瓦湾,现在那里在建一座库叶城。
董书恒准备将这里建成一座小型工业城市。生产商品跟岛上的土著还有南边虾夷岛上的土著进行贸易。
另外这里的港口也将扩建。董书恒准备以这里为跳板,沿着阿留申群岛南端建立一条到北美洲的夏季航线。
这将比从夏威夷中转要近的多。
实际上,董书恒也是存着将沙俄在北美的地盘接下来的打算。
现在的北美基本上是英国、俄国和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只是俄国人的实力最弱,只拥有北美洲相对荒凉的阿拉斯加地区。
美国人拥有北美洲最好的地盘,其次是英国,控制着加拿大。
不过他们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本国没有充足的移民来源。
但是,董书恒要是将阿拉斯加拿在手中,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只要有时间,这些土地很快就会被华夏人画满人类生活的痕迹。
直接在北美掌握一块土地,比单纯的搞人种渗透显然要保险得多。
如果华夏在北美有一块合法的的领土,那么以后到北美洲的华夏人将更加具有凝聚力。
历史上,过几年沙俄就会将阿拉斯加卖个美国。许多美国人都嘲笑这个牵头购买阿拉斯加的国务卿给美国买了一个大冰柜。
现在还没人知道这里的价值所在。
若干年后,人们在这里发现了大量金矿。那些曾经嘲讽的人才被啪啪啪地打脸。
更是因为这笔交易才让今后的美国能够参与到北极的瓜分中。
沙俄人自然也不傻,他们将阿拉斯加卖掉彻底退出北美洲,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能力维持对那里的控制。
英国人在加拿大以重兵向西推进,随时都可能将俄国人赶走。
因此,沙俄干脆就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人,不仅得到一笔现金,还能恶心英国人一把。
历史上,这个时候,因为克里米亚战争,英法还派军舰到黑龙江口,挑衅沙俄的舰队,不过由于派出的力量太少,被俄国人打败了。
现在因为董书恒的出世,集中力量提前灭掉了沙俄在远东的海上力量,获得了制海权。
沙俄现在在西边打仗也没办法派遣舰队到东方支援。
就这样,南洋水师的一个分舰队,就成了远东地区鄂霍茨克海上的霸主。
沙俄的美洲公司还有一些武装商船,不过都龟缩到了北美的朱诺地区,那里现在也集中着美洲公司的大量雇佣军。
之前,林威派出的炮艇分队沿着海岸线北上,发现原来沙俄在马加丹,勘察加半岛上的据点基本上都已经被放弃了。
林威还在考虑,这次大战之后要不要去将那些据点永久占领下来。
鲍有志的任务是率领舰队中的轻型舰船,溯江而上。
一方面他跟上游的人打过交道,方便劝说他们躲避或者跟着船队迁移到庙街。
另一方面,他本身擅长水上作战,在江面上狙击俄国人的任务也只有他最适合做。
王啸的任务是指挥第四师一部分兵力在乌苏里江畔,修建堡垒,关键时候堵住俄国人的后路。
三江的交汇处后世就是有名的北大荒,现在大部分地方都是沼泽荒地。
这里的土壤都是富含有机质的泥炭土壤,只要修建了水渠解决了排水问题,这里就会成为上好的良田。
此处是归吉林将军管辖,但是实际上清廷的统治并没有渗透到这里。
离这里最近的是临江州,不过也是远在乌苏里江以西。而且那个临江州也是人烟稀少。
这就是这两百年满清封锁东北不让汉人迁移过来的结果,让东北大片的肥沃土地得不到开发,最后便宜了沙俄人。
伯力这个地方将是淮海军下一步重点开发的地方,以后这里将是远东的一个重要的粮食基地。
有这个粮食基地作为支撑,淮海军在北亚跟沙俄进行领土的争夺才更有底气。
另外鲍有志又让自己的副手带着舰队北上,一路沿着勘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去往阿拉斯加。
舰队将携带一部分陆战队士兵扫荡沙俄美洲公司在阿拉斯加的据点。
这是要趁他病,要他命。美洲公司虽然在陆地上还有很强的战力,但是他们的武装商船根本不是淮海军舰队的对手。
鲍有志叮嘱这次北上的舰队,要注意避开沙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