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鹿首他们的先遣队早已经翻过了外兴安岭山脉。他们先是在后世的马亚河以东区域搜索沙俄人的据点。
  在这里一共发现三个沙俄人的据点,但是都是那种百人左右的小据点。
  据点只有简陋的木栅栏围着。
  对于先遣队来说就是小菜一碟,根本不需要特战队出手,夜晚的气候派上几个猎人去偷袭打开寨门,然后一队日本的太刀队上去一阵乱砍,就能很容易端下来。
  每一个据点都能够为先遣队提供一部分的补给。
  当然也能够让队员们放松一下,沙俄的据点中一般都有女人。有点类似于小村落。
  对于这些体臭浓郁的大洋马,出身淮海军的特战队不屑一顾。
  他们宁愿用手装逼也不愿意碰。只有那些日本的太刀队员不嫌弃。
  只是身材矮小的太刀队员在高大的沙俄女人身上拱来拱去的样子非常的滑稽。
  出来之前,军区有过交代,先遣队是一支特殊的存在,他们不配监察委员。不受淮海军军纪约束。
  他们就像是淮海军放到北方的野兽。
  当初林威这么安排也是无奈。在北边极寒的环境下,正规军队的那种方式无法保持持续的战斗力。
  在这种严酷的自然环境下,人类不仅要对大自然严酷一些,同时也要对同类残酷。
  通过消灭一个个俄国人的据点,这支先遣队的队伍反而变得更大。
  路上不时的会有原住民的猎人加入他们。
  不得不说人类的生存能力非常的强,在这种地方还生活着很多原住民,他们就在残酷的沙俄人眼皮子底下生存了下来。
  队伍中本就有鹿首这些猎人出身的原住民,对这些敬畏强者的猎人很有吸引力。
  鹿首现在已经有了四五百的手下。他将那些从俄国人据点里缴获的武器分给了这些新加入的人。整个队伍中的三类人,现在数猎人的人数最多。
  天气已经越来越冷,但是这支队伍还没有停下的意思。
  他们有一个既定过冬地点,只有那里才能够足够这支一千多人的队伍过冬。
  先遣队的手中只有俄国人那里缴获的简陋地图,他们的这支队伍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完善这些地图。
  地图上有一个城市标的非常的明显。
  这座城就是雅库茨克,它是东西伯利亚总督的驻地。
  也就是先前那位俄国总督穆拉维约夫的官邸所在地。
  根据被俘虏的俄国士兵透露,这座城市现在基本上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因为俄国人在这里没有什么敌人,所以穆拉维约夫将城中的驻军几乎全部都带走了。
  雅库茨克在勒拿河的干流之上,而他们的位于马亚河,是一条支流。
  从地图上来看,他们要继续往下游前进,找到交汇处,然后再顺着主河道向上游寻找。
  河面上已经结了一层碎冰。还好原木做成的木筏比较坚固。
  先遣队乘坐木筏向下游漂去。终于找到看了河流的交汇处。
  然后他们下船顺着另外一侧更加宽阔的河道,向上游前进。
  经过艰难的跋涉,他们发现了一个雅库茨克外围的小据点。
  成功占领了这里的之后,先遣队终于发现了自己最终的猎物。
  当董书恒在上海为远东的冬天到来而忧心之时。
  他手下的这支先遣队已经帮他拿下了沙俄在东西伯利亚最重要的据点。
  这个据点可以住上几万人,这样的规模在这片冻土之地上已经是少见了。
  据点中的物资很充沛,因为原来需要消耗物资的沙俄留守人员大部分被杀了。
  杀人最多的是太刀队,其次是猎人。只有女人给留了下来,她们还有用处。
  先遣队的队长很大方地全部赏给了猎人跟太刀队,当然只是让他们管理,这些女人还的为城中之人服务。
  这让整支队伍的士气大盛。因为物资充沛,先遣队又在周围招募了一些猎人和牧民,他们本来是依附沙俄人生活,现在他们的成了先遣队的手下。
  这里是的人只会认同强者,不会看你是什么身份。
  十一月来临,即使是强悍的先遣队也只能躲在雅库茨克猫冬。
  但是他们的脚步不会在这片北极大陆上停滞不前。
  在这极北之地,这支队伍渐渐被人知晓,那些死里逃生的沙俄人向他人讲述了自己的恐怖经济。
  有人甚至说自己见到了两条腿走路的狼人,在月圆之夜攻破据点,将人撕成两半。
  实际上是因为先遣队都带着狗皮帽子,而那些太刀队喜欢把敌人劈开,以显示自己的武勇。
  因此,沙俄人称他们为“冰原之狼”。这是一支冷血、凶残、狡猾的队伍。


第二八五章 杜尼娅的新生
  特战队身上掌握的种种先进作战技能,出色的战场应对能力,部族猎人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熟悉以及自身的原始野蛮属性,再加上日本武士天生的服从、嗜血、残暴、耐力属性。
  一同铸就了这支北极先遣队的超强战力以及在这个特殊环境中的出色适应力,书写了一段流传于北极冰原之上的传奇故事。
  当先遣队占领雅库茨克之时。
  外兴安岭山脉西部,月亮湖以东、以北地区还是蒙古高原的东北部外延。
  现在这片地区已经没有了沙俄人的影子。
  骑二旅的骑兵将这里整个梳理了一遍。
  这个旅中有三分之二都是蒙古人组成的游骑兵。
  这些以前守着清规戒律的牧民现在经过淮海军的调教之后,完全变了一个样子。
  对于发现的沙俄人,他们杀起来一点都不手软。
  尤其是当活佛都宣布这些沙俄人是魔鬼转世,是草原的祸害。
  这些蒙古人完全放下了心中的恐惧,杀死沙俄人,就是给自己积累功德。
  至于活佛为什么这么说,一方面那个因为现在他需要淮海军的保护。
  另一方面,不同的宗教之间天生就是仇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人是不可能同时有两个信仰的。
  第一旅现在也已经补充了兵源,月亮湖以东的布里亚特蒙古人是他们的主要兵源。
  恰克图已经拿下,这里成了淮海军摆在蒙古高原上的一颗重要钉子。
  同时也是淮海军向南渗透的前沿基地。
  淮海军占领这里之后,还打通了与淮海军总部联系的路上通道。
  以后在紧急的情况下,北方的淮海军甚至可以通过长城公司获得少部分路上的补给。
  如果咸丰现在有一张标好形势的东亚地图的话。
  他就会惊喜地发现,淮海军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包围圈。
  以往中原王朝进攻草原游牧部落都是越过长城北上。
  但是淮海军却直接绕到了游牧部落的后方。
  要是汉武帝或者唐太宗看到了,一定会说淮海军这是在作弊。
  历朝历代攻打游牧民族,最后都会在草原上崛起新的势力,因为在南方游牧部落的北边总是有更加野蛮的游牧部落。
  你即使杀光了南边的游牧部落,空出的草场还是会让更北方的游牧部落快速发展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强大的游牧帝国。
  如此循环往复,这也间接导致了中原王朝的更迭不休。
  到了董书恒这个时代,终于可以改变这种恶性的循环。
  因为董书恒知道这片高原之上不仅有草原、有茫茫的戈壁。
  在这荒凉的外表之下掩藏着无数能够支持国家、民族发展的矿产资源。
  占领蒙古高原,以后还怕缺少煤矿、铁矿、铜矿吗?
  这些都是祖先留给后代的宝贵财富。
  现在北方的淮海军就像如来佛祖的一张大手从蒙古高原的上方压了下来。
  顺着昌,逆者亡!
  那些加入淮海军的牧民将成为华夏的一份子,享受整个民族发展带来的红利。
  而那些想继续追随满清的人,那些想要维持自己作威作福生活的人,终将成为高原上贫瘠土地的养分。
  在严寒降临之时,已经杀红了眼的骑二旅才悻悻地向南回转。
  回到他们的越冬地——尼布楚城。
  这个冬天他们将会把自己的獠牙磨得更加的锋利。
  在西伯利亚与沙俄的战斗不会轻易地结束。
  在这里必然会上演反反复复的拉锯战。
  董书恒觉得自己耗得起。
  说不定会把沙俄这个老大帝国给直接耗得崩塌掉。
  说白了,沙俄的封建贵族体制比满清朝廷并不高明到哪里去。
  乌兰乌德现在就是一个兵城,除了冬天依然要驻守在这里的军队,就只有少量的蒙古人住在周围。
  赤塔要好一些,这里的建筑比较齐全,一大部分的军队将在这里过冬。
  因为赤塔就在河边,即使冬季的时候依然可以通过雪橇从冰面上同下游的尼布楚进行联通。
  尼布楚则显得十分的拥挤,可是这里的人至少都能住进暖活的房子,就连城外牧民的蒙古包都配上了铸铁的小火炉。
  这种铁炉子,是从遥远的江苏运过来的。
  全部都是工厂批量生产出来的。
  以往的时候,牧民们可能要用一匹马才能够换上一个铁锅。
  现在看着蒙古包中的铁炉,大家都是视如珍宝。
  尤其是这个炉子有一根铁皮做成的管子可以伸到蒙古包的外面。
  这让蒙古包中不在是烟熏火燎的。
  以前的牧民们都是在蒙古包中间直接用泥土石头围出一个小火塘。
  冬天的时候还要在蒙古包上开一个口子让烟尘飘出去,这使得蒙古包里面总是暖和不起来。
  人还会被熏得如同黑不溜秋的牛粪块子一般。
  赤那跟着自己的母亲分了一个蒙古包,他们也有一个小火炉。
  对于这个炉子,赤那的母亲视若珍宝。
  真的是好大的一块铁啊!
  这得用多少匹马才能换的回来呢?
  赤那傻傻的母亲已经算了好多天了,总是算不出来。
  她问赤那这个问题。
  因为大家都说她的儿子聪明,不然怎么会得到汉人军官的喜爱呢。
  不过赤那也回答不出来。
  赤那的傻母亲问赤那:“我聪明的儿子赤那,我们是不是要给汉人做一辈子的奴隶?不然汉人为什么给我们火炉,而我们一无所有。”
  赤那告诉母亲:“现在有吃有喝,这样的奴隶生活不好吗?”
  赤那母亲连连点头。
  赤那母亲的工作就是照顾牛羊,还有就是挤牛奶、羊奶、骆驼奶。
  这些东西会补充大家的冬季的食谱。
  或者是做成干奶酪保存起来。
  当然不是谁都吃到的干奶酪,这是蒙古骑兵的传统军粮。
  古代的蒙古骑兵就是以这个作为军粮来远距离行军的。
  它的热量不弱于压缩饼干,还比压缩饼干更有营养。
  尤其是经过发酵之后的干奶酪含有各种维生素,可以让士兵在长距离行军中不容易生病。
  生活在尼布楚城周围的蒙古人,现在有一个苦恼,就是每个星期都要洗一次澡。
  在这个不大的城市中一共有十座澡堂。
  管理城市的长官非常重视卫生工作。
  尤其是这些蒙古人,他们经常跟牲畜打交道,身上会携带跳蚤等寄生虫。
  淮海军有一套专门针对百姓的《生活卫生防疫条例》,其中就一条,各地要建立公共澡堂,普通百姓每周要沐浴一次。
  洗了几次澡之后,出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很多大人认不出他们的孩子,也有孩子认不出自己的父母。
  赤那第一次洗完澡回家,他的傻母亲就认不出他来了。
  因为他是一个小男孩,第一次洗澡的时候,就有人帮他理了光头。
  不光是他,基本上所有的男人都变成了光头。没有办法,他们的头发早已经成为了各种寄生虫的王国。
  如果要是拍一个有关于人类身上寄生虫的纪录片,只要拉一个蒙古男人过来,将镜头对准他的头发就可以了。
  赤那剃了头洗了澡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却要对他进行跪拜,因为他看起来更像是佛陀坐下的童子。
  赤那解释了半天,才让他的傻母亲认他。
  赤那家的蒙古包外面围着一圈砍好的木头,这些木头足够他们家的小火炉一个冬天都不灭。
  木头自然是赤那他们自己准备的。每个人都要准备自家的过冬燃料。
  同时还要上交一部分给即将回来的军队使用。
  还没有进入冬天的时候,山边的小溪一直有树木顺流而下。
  这些树木在那台巨型蒸汽锯木机上被截成整齐的一段一段。
  大家只要领回去用分发下来的斧子劈开就好。
  杜尼娅是一名沙俄女子,今十五岁。她长着一头亚麻色的头发。雪白的肌肤,高挺的鼻梁,还有一双卡姿兰大眼睛。
  沙俄的女人在这个年龄段最符合中国人的审美。
  她就出生在尼布楚城,还没没有结婚。
  今年春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