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此处的董书恒非常惊讶,他没想到太平军在河南竟然被自己人给出卖了。
听到黄浩的这个名字,董书恒才了然。
现在在董书恒的眼中黄浩已经只是一个小人物,如果不是遇到这件事情,董书恒怕是都要将此人忘记。
没想到此人竟然还活着,真是个打不死的小强。
罗大纲向北的逃亡的消息也被情报人员传了回来。
泽州的那边接应的人,自然是董书恒在这边派出去的。
罗大纲一行人被接到这了黎城,这里是山西潞安府的辖下,也是太行纵队西南面的桥头堡。太行纵队第一团的驻地就在这里。
此时的罗大纲还有手下看起来就像一群叫花子。他们的人太少了,就连沿途的县城他都打不过。
尤其是在河南境内的时候,接连遭到了清军的追杀。英桂似乎对他恨之入骨,在北边四处设立关卡,就为了抓他。
罗大纲只能钻小路走,甚至为了躲避哨卡翻山越岭。
见到了飞燕军的人,他才放下心来。
根据罗大纲当初得到的消息,这伙飞燕军的实力很强,以前是安徽北边的捻军,后来窜入太行山区。
多次击败了清军围剿,甚至一度攻占了保定府城,让飞燕军一时名声大噪,各路豪杰来投。
这伙人的头领似乎是一女子,所以他们这只军队自称“飞燕军”。
罗大纲还知道这支军队与江苏天地会有关。
他也是天地会出身,所以这次逃出来,他才会想着来投奔飞燕军,至少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的。
罗大纲一行人被带到了黎城安置,这里在飞燕军的管辖之下。
因为罗大纲在入城之前在城外的险要处看到了哨所。
还有军人站岗的卡口,那些军人穿着黑色的短打军服,显得非常精神。
他们身上背着火枪,那火枪罗大纲似乎见过。
罗大纲想了一想,记了起来,这种火枪跟淮海军用的一样。
作为一名将军,跟敌人打仗的时候必然会格外地注意对方的装备。
罗大纲突然在心中有了一种不好的想法。
这些人似乎只是军服的颜色跟淮海军不一样。
其他的地方越看越像。
进了黎城,罗大纲被带进了一个军营。
路上的时候,罗大纲还特意看了一下城内的景象。
这里给他的感觉就是有秩序。
虽然是冬天,但是城内的商铺都开着门,茶馆、酒楼里面还有人在进进出出。
甚至在进入哨卡的时候,罗大纲甚至还看到外面有商队在排队进来。
罗大纲看的没错,太行纵队这里的产的铁器、陶瓷等东西确实跟外面交易。那些商队都是周围州县的。
周边的府县根本不敢真的封锁太行纵队。因为他们经受不起太行纵队的报复。
不过太行纵队也只是占领了山区的一些县城,一般不向外扩张。
就这样,太行纵队与周围的朝廷地方官府之间达成了一种默契。
如果要是完全与外界隔绝的话,不可能保持这种繁荣的景象。
当然这也跟军政府规范的管理模式息息相关。
每个地方的军政府都是将繁荣当地经济、增加粮食产量作为两项重要的任务来抓。
所有的商贾,只要进入了淮海军的地面儿,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尊重。
包括军政府,都是发自内心地尊重商人。当然,前提是你遵守淮海军的法律。
只是看了街面上的景象,罗大纲就能够看出这个地方的管理水平如何了。
罗大纲一行人被带入军营,洗澡、吃饭,每个人都发了一身新衣服。
柔软的衬衣,厚实的毛衣,还有及膝的棉大衣,穿在身上真是舒服。
生病的还有郎中来帮着看病。不过罗大纲无论问接待员什么问题,都没有的得到直接回答,尤其是问道如何安置他们时。
那人只说送他去总部,会有人跟他谈,说及其他就缄口不语。
休息了一天,吃了几顿饱饭,罗大纲感觉有精神多了。
这里军中的伙食也让罗大纲叹为观止。罗大纲还看了普通军士的伙食。他们竟然每天有肉吃,虽然大部分时间是海边产的咸鱼,但那也是肉啊。
一辆马车来到了军营,接上罗大纲。
他的兄弟们都留在了这个军营。
一个人过去?
罗大纲的心中本能地有些抗拒,但是看着周围接待他的那些士兵,全部都是荷枪实弹。
罗大纲突然有种自投罗网的感觉。
但是,现在他似乎也没有能力反抗了。
只能赌一把了。对方只要不是跟朝廷穿一条裤子的,那就至少不是自己的敌人,至于对方真正属于哪个势力,他在心中也有了一个猜测。
坐着马车在山路上行进,罗大纲竟然不感到颠簸,一方面那车轮子似乎是软的,罗大纲知道那是橡胶做的。
以前天京就有这样的马车,而且罗大纲还知道这是淮海军生产的。
另一方面,透过车窗,他看到原来山间的路都是平的,就像是一整块石板。不对,这似乎叫水泥。
这个东西淮海军也是允许向外售卖的。
车子走了好久,终于进入了一个山谷。
这地方可真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啊!
而且这山间的谷地还可以耕种并且有水源。
只要将山口一封锁,敌人很难攻得进来。
被封锁在谷内的人也不会断粮断水。
要是自己当初打到太行来就好了,封住各处山口,就能安心在山中发展生产。
进可攻,退可守!
真是一个风水宝地啊!
想着想着,马车将他带进了一个小镇,带到了一处院子。
第三零一章 董母教
在院子的门口一个年轻的男子站在那里。
他看起来就是个二十岁的小伙子。剑眉星目,棱角分明,倒是长了一张好面皮。
他的身后站着一个年轻的文士,一身青色短衣,面像斯文。
几名卫士站在边上,看似没有章法,实际上将他保护的严丝合缝。
身为一个练武之人,罗大纲能够感受到这些人都是练家子出身。这是武者之间的直觉。
为何派一个毛头小子来接自己?
莫非是那飞燕女侠的相好?
罗大纲在心中猜道。
“罗将军,你好!”罗大纲下车后,那人笑着伸出了手。
似乎又想起什么,收了回去,改为拱手。
罗大纲也拱手还礼。
“罗某多谢飞燕军收留,不知道阁下尊姓大名。”罗大纲客气地址问道。
“罗将军,先到里面坐,我们再谈。”
董书恒没有回答而是先将人带到了太行纵队总部的接待室中。
落座之后,魏玉祥给二人各倒了一杯茶,然后退到了一边。
罗大纲从下车就在猜测此人是谁,他看起来虽然年轻,但是他说话时的气质却非常成熟。
还有举手投足间那种上位者的姿态,这些都是长期形成的。
那么此人究竟是谁?
罗大纲并没有直接跟淮海军打过交道,也没有见过董书恒。
很难联想到这样一个年轻人就是淮海军手握重权的那位总统。
“罗将军,自我介绍一下,在下就是淮海军的总统,董书恒。”
纵然是早有猜测,这个飞燕军跟淮海军脱不了关系,但是听到董书恒介绍自己之后,罗大纲还是充满了震惊。
不是因为证实了飞燕军就是淮海军的猜测,而是因为竟然是董书恒第一个来见他。
这个董书恒不是应该在天京吗?哦,现在应该叫江宁了。
“董总统,莫不是要拿了罗某。罗某现在身陷董大人手中,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罗大纲摆出了一副油盐不进的姿态。
“哈哈哈,罗将军,何出此言。”董书恒大笑道。
“哼!董大人灭我天国,与罗某有不共戴天之仇,又为何要哄骗罗某到此。不会只是为了羞辱罗某的吧。”
“罗将军,不要激动,请听我说。”董书恒将太平军内讧,杨秀清请求淮海军支援。
最后董书恒带兵平叛,接受东王府一系投诚,讲了一遍。
“罗将军,事情就是这样,我从来不仇视你们太平军,我甚至没有杀过多少太平军的人。但我对你们推翻满清并不看好。”
“董大人又如何知道我太平军不能推翻满清呢!”
“哼,从他们几个高层的内讧就知道了,罗将军你们在外面跟清军打生打死。高层的几个王却在那里争权夺利,你觉得这样一群人能带领太平军击败满清吗?”
“试问罗将军,太平军如何取胜?天京事变,无论谁赢谁输,你们太平军都将元气大伤。到时候,你们再与满清继续打拉锯战?”
“最后岂不是便宜了洋人。哦,对了,罗将军也是跟洋人打过交道的。”董书恒指的是罗大纲在镇江接待过英国使者。
“罗将军应该知道洋人对我华夏的觊觎之心。像你们那样跟清军消磨下去,只会让华夏元气大伤。到时候的结果就是,我族百姓要被洋人鱼肉。罗将军希望看到那一天吗?”
罗大纲有些意动,但还是不肯就这么服软:“哼,这只不过是你的一面之词罢了。”
“罗将军,有很多事情,我现在还不能跟你详述。”
“我想问一下,罗将军当初带着广东天地会的弟兄加入太平军是为了什么?”董书恒反问道。
“自然是推翻满清朝廷,救万民于水火。”罗大纲没好气道。
“是啊,可是呢,太平军推翻不了满清,也救不了万民。”
“远的我就不说了。罗将军可知道现在汝州如何了?”
“汝州既然已丢,自然是被清妖占据。”
“我要说的不是这个,罗将军,你们既然占了汝州,自然要为汝州百姓负责。可是罗将军,您是退出来了,可是汝州百姓却遭殃了,清军入城后跟叛变的太平军大索全城,奸淫掳掠,现在汝州城几乎成为鬼蜮。”
罗大纲听了董书恒的消息,双目赤红。脑海里自动补充了那时的画面。这种事情清军是做的出的,但是他没想到自己原来的手下也做了这么禽兽不如的事情。
他可以反驳说那不关他的事,但是这话没有说出口。他知道自己的辩解太过苍白无力。
董书恒说的对,攻城掠地的是他。如果他没有占领汝州,百姓虽苦,但至少还能活的下去。
他占了汝州却没有能够保护那里的百姓。他未杀百姓,百姓却因他而死。
罗大纲陷入了沉思。一旁的董书恒没有继续说话,留给罗大纲思考的时间。
像罗大纲的这样的人,说好听点叫做执着,但是执着的人往往也更加固执。
要是让他转而投向淮海军,他没办法一下子就说服自己。
在他心中还将淮海军当做了敌人,毕竟当初攻进
只有让他自己想通了才行。
过了一阵子,见到罗大纲的眼中渐渐回神,董书恒才补充道:“之前确实是飞燕去找你的,江苏天地会没有骗你,只不过现在江苏天地会早已经跟淮海军合为一体。”
“我们反清的宗旨一直没变,之前只不过是韬光养晦。罗将军应该已经得到消息,我们占据了福建浙江。”
“有件事情,我可以告诉将军,满清气数已尽,我们明年就将展开全面的反清战争。明年年底之前,满清将成为历史。”
罗大纲打量着董书恒,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显得是那么的理所当然。这样的人不是自大就是对自己的实力有足够的自信。
罗大纲回想了自己之前几年跟随太平军一起反清的经历。
可以说是一事无成,既没有推翻满清鞑子,也没有能够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但是毕竟上了年纪,心中的虚荣心,让他无法做到现在就向淮海军低头。
董书恒感觉差不多了,自己再说下去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罗大纲这样的人不可能轻易低头的,否则他就不是罗大纲。
“罗将军,实在不好意思,我还有事情要是处理,后面由我们太行纵队的彭副司令接待你,他以前也是天地会的成员,你们应该有共同的话题。”
“他会安排你在这边的生活,并且带你在太行山区转转,罗将军可以自己看看,我们的事业值不值得将军加入。”
“哦,对了,将军的家人现在生活在大丰,衣食无忧,等天气暖和了,我会派人送过来跟将军团聚。”
罗大纲嘴巴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
但是董书恒没有等他说话,就告辞离开了。这时外面一位跟罗大纲产不多年纪的男子走了进来,正是太行纵队的彭副司令,他将继续负责接待罗大纲。
董书恒步行回到了小别墅。
“谈的怎么样?”吕飞燕赶忙过来问道。
“呃,还没谈好,这个罗大纲就像块石头一般。”董书恒叹息道。
“哦,回头我们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