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行人继续往里走去,董书云过来介绍道:“哥哥,我们一共招了两千多女工,你救回来的姐妹基本上都愿意留在我们厂子做工。按照你说的要走高端路线,我们还请了洋人帮我们画图样。现在主要做的是手帕和披风,这两种产品在洋人那里很受欢迎,尤其是披风,在欧洲的伦敦和巴黎都很流行。一开始我们们就接到了许多洋行的订单。我算了一下,一件披风我们这里可以赚三两银子的利润。我们的女工计件拿工资,熟练的女工一个月可以拿到二两银子呢。”
  杨兮妹听到了这样的介绍,不禁瞪大了眼睛,他也是穷苦出身,知道这个收入,在广西绝对可以养活一大家子的人了。跟在后面的警卫心里在想以后要不要娶个刺绣厂的女工,这娶回去就是个财神爷啊。
  一众人走进了车间,车间里面很安静,只能微微听见手臂上下挥动的声音。一些年纪大些的女工在绣架前来回穿梭,时不时地检查一下质量,或者对一些新手进行指导。
  在生活区杨兮妹选了一件宿舍,她坚持要求要和那些绣娘一样住集体宿舍,董书恒也没拒绝,经过几次接触,董书恒对这个女子有了大概的了解。不过最后还是留了几名警卫专门负责监视。
  经过了这件事,董书恒准备后面的行程也把这个女人带上,他想通过这个女人与太平军建立一个联系的纽带,那么就有必要加深双边的了解。
  一行人回到了高邮城内,来到了一个坚固的建筑面前,这里以前是高邮州的府库,现在装修一新,门口摆着两个大石狮子,门旁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长江银行”四个大字。
  这就是长江银行的临时总部了,新的总部更加的高大恢宏,那才是董书恒印象中的银行的样子,只是现在还没有建好。
  一行人来到后院厢房,这里已经被打通改造成一个工厂。一个大烟囱耸立在厂房的一侧。靠近烟囱,一排两人多高的小高炉竖立在那里。许多工人正用铸铁做的锅子小心地接住高炉流出的银水,然后倒入模具中铸成银条。
  另一边是二十台小型水压机,正在哼哧哼哧地运转,只见工人把银条送到水压机下,每一次都能取五枚银币,旁边已经有整箱整箱用红纸包好的银币。
  这时曾公和胡光墉一起走了过来,他俩早已再此等候了。
  董书恒拿起几块银元在手中摸了摸,又给旁边的人,每人递了块。
  “书恒,我们这么私铸银元,万一朝廷那边怪罪下来怎么办?”一旁的魏玉珍担忧地说道。
  董书恒笑着说道:“你仔细看看这个银元。”
  众人都低头看去,只见这个银元背面是一个雄鹰的标志。
  “这个是墨西哥鹰洋,在我大清流通的非常普遍,据说许多大户都喜欢收藏这种银元。好多在中国流通的这种鹰洋都是洋人私铸的,我又如何不能呢?而且朝廷最近开始出大钱了,如果我们这个时候在市场上大量放出银元,会不会大受欢迎呢?”
  “卑职这次是心服口服,大人这赚钱的本领小的拍马也赶不上!”一旁的胡光墉兴奋地说道。他是这方面专家,早就看出了期中的门道。
  “可是书恒,这银元也是银子做的,怎么能赚钱呢?”魏玉珍疑惑地问道,远处的杨兮妹也把耳朵伸过来,她显然也很想知道。
  “这个银元重量只有8钱8,另外铸造的时候还会加上一成的铜。但是流通的时候,它算一两银子。”说着他把银元吹了一下,然后放在耳边。一阵悦耳的声音传来。众人也都学着他的样子,果真能听到声音。
  “只有在这种配比之下,银元才会发出声音,也就是说我们的银元是可以很容易辨别出真假的。再加上我们的银元使用水压机压制而成,外表比铸造的更加光滑。让你们选的话会选谁呢?”董书恒笑着说道。
  “而且这种银元,朝廷也认的哦!”他又补充道。
  “胡经理,接下来的事情就看你的喽。”他对着旁边的胡光墉道。
  “大人请放心,小的一定将银行尽快铺开。”胡光墉说道,他感觉这就是他梦想的工作。这要是铺开了,经手嗯银子估计要以亿记。
  “大人,苏北的所有税收以后也都可以改收银元,这样就没了火耗的损失。”一旁的曾公说道,他现在是苏北的政府首脑,所以要从这个方面考虑。而且他深知满清的火耗弊端。
  一边的杨兮妹皱着眉头,她正在努力地算这一块银元兑换出去可以赚多少钱,可是越算脑子越蒙。


第三十三章 整军备武
  银行的事情都交给胡光墉这个金融天才去做,他很放心,监督的事情自有各家董事派驻的代表去操心。
  离开了银行,董书恒一行来到了卸甲镇军营,这个军营现在已经建好围墙营房,再也不是原来搭着帐篷的临时军营。陆军讲武堂也临时设在这里。
  今天董书恒要来参加讲武堂第一批毕业生毕业典礼,授衔仪式,以及新兵入列典礼。
  讲武堂的第一批毕业生,将会成为新编各团连级以上军官。他们都是从原来的1500人中选出的表现出色,有领兵指挥天赋的人。这次也确立淮海军连级以上军官的任命必须经过军校培训或者从军校毕业这一传统。
  董书恒认为军校不仅仅是教授战斗指挥技能的地方。从创建讲武堂开始,董书恒就把思想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这个时代底层民众的国家民族意识都不是很健全。同样的他们也很单纯,人生观价值观都很容易被塑造起来。
  这第一期的毕业生可不得了,他们之中最后出了7位元帅,15位大将。这些跟随董书恒最早的人,成为了董书恒最忠诚的战斗伙伴。
  “全体都有,稍息,立正……”
  刘青南作为这只军官队伍的临时指挥下令道,“报告,总统制,讲武堂第一期学员应到150人,实到150人,请您指示。”
  “稍息!”董书恒向刘青南回了个军礼下令道。
  “这段时间,大家学习都很刻苦,你们的华尔教官跟我说了,你们是他见过的最努力的军官学员。但是我要说,你们跟世界上最强的军队还有很大差距,不是你们不够努力,而是你们学习的时间太短了,因为战争留给我们的时间太短了,我们的府城扬州城还在发匪的手中,接下来我们要把扬州夺回来。”
  “夺回扬州!夺回扬州!”众人齐声喊道,接着校场的新兵也跟着喊道,一万多人,喊声震天。
  “虽然第一期的培训结束了,但是我希望你们的学习不要结束,你们要像一根钉子一样,挤出时间去学习,去探索新的战术战技。”
  ……
  接下来是授职授衔仪式。董书恒身后不远有一个观礼台,魏源以及高邮各大家族的代表,行政总署及预备派驻各地的协响办人员,还有淮海公司的各个高层参加了观礼,魏玉珍以及杨兮妹也在人群之中。
  ……
  “我宣布授予刘青南淮海军陆军总参谋长兼教导团团长,军衔上校。”
  “王从志担任淮海军陆军101团团长,军衔中校。”
  “杨炳春担任淮海军陆军102团团长,军衔中校。”
  “蔡树森担任淮海军陆军守备201团团长,军衔少校。”
  “王啸担任淮海军陆军守备202团团长,军衔少校。”
  “张大彪担任淮海军陆军守备203团团长,军衔少校。”
  “顾克利担任淮海军陆军守备204团团长,军衔少校。”
  “王振友担任淮海军陆军守备205团团长,军衔少校。”
  “杜超群担任淮海军陆军守备206团团长,军衔少校。”
  ……
  这样,淮海军陆军现在一共有机动野战部队6000人,地方守备部队6000人。
  这六个团将分别驻扎徐州、海州、淮安、盐城、高邮、海门。这六个守备团将会立即随同协响办的行政人员开赴地方,他们会占据自己辖区的战略要地,协同协响办,收编遣散当地原有武装。最终将会把编制扩大到 2000人规模。
  野战部队将随同董书恒开赴扬州战场。
  其后是一个军官就职宣誓的环节。在刘青南的带领下,所有军官宣誓道:“我志愿加入淮海军,忠于人民,忠于民族,拥护总统制的领导……”
  从这群军官的嘴中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是那么地铿锵有力,就连观礼台上的人都不禁肃然起敬。
  接下来所有军官归队,集结手下的士兵,组成了一个个方阵。进行最后一个环节——队列会操。
  董书恒在在主席台上检阅每一个经过的方阵,仿佛通过这种方式,同士兵之间签订一个个忠诚契约。
  观礼台上心情最复杂的要数杨兮妹了。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纪律严明的军队,原来军队也可以这么整齐干净,一万人集结在一起所爆发出来的气势比十万人都要强。与这些士兵相比,他们太平军只有悍不畏死这一点还能拿的出手。她知道扬州的太平军是必输无疑,上次她之所以随着押运队伍出发就是因为太平军准备放弃扬州了。东王准备把兵力都放在北伐和西征上。希望曾叔叔他们能够在淮海军包围扬州之前撤出去吧。
  魏玉珍眼中,主席台上的董书恒,高大挺拔,气宇轩扬,英姿焕发。让她不自觉地,春心萌动,如痴如醉,这时候董书恒就是她心中的王。
  一众家族代表则在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押中了宝,跟着董书恒,家族一定会飞黄腾达。
  淮海军中的典礼一直进行了一个下午。之所以这么繁琐,是因为董书恒想通过这个方式增强军人的荣誉感,同时也加强他本人同军队的联系。
  常州府金坛县,黄大少狼狈不堪地被关押的在俘虏营中。他的团练队伍作为炮灰武装每次都被杨文定派在最前方,最可恶的是,清军撤退的时候竟然都没通知他们。
  黄三少爷因此成为了太平军的俘虏。此时蹲在俘虏营中的他正在思考自己的人生。
  他仔细梳理过往,好像自从那次碰到了董书恒,自己就开始倒霉了。先是编练团练遇人不淑,其后家中被抢,父亲被杀,哥哥窃取家主之位。他之前一直认为一切是自己的哥哥所为,准备等自己有了实力之后回去找哥哥抢回黄家。但是现在想想,这些事情有可能是董书恒所为,因为他有这个能力。加上心中对董书恒的嫉妒,更让他认准了这点。
  “董书恒,我也要让你家破人亡!”黄三少爷双目赤红,咬牙切齿地在心中默念道。
  不过他现在只是一名俘虏,又如何能够去报仇呢?
  正在这个时候,一名长毛军官找到了他。
  “你是这只团练的头目?可愿投降我天国?”那头目问道,此人是杨秀清手下一名将军,名叫刘定青。
  杨秀清听闻扬州押运队被劫,妹妹杨兮妹被清军掳走后,暴跳如雷。后来探子上报,是杨文定派水师突袭的。因此他硬是从天京紧张的兵力中挤出三千人,由刘定青率领,协同罗大纲进攻常州。
  刘定青和罗大纲一南一北两路向常州推进,杨文定一边占据战略要地,节节抵抗,一边从苏州后方调兵。清军南路的守军多为团练,而进攻南路的刘定青部多为太平军老卒,因此南路金坛一线最先被突破。而此时清军的南大营还是龟缩不出。
  “将军,在下黄浩,愿意归附天国。”黄浩本就贪生怕死,现在又想报仇,所以干脆利索地就投降了。他现在也不怕家族被牵连,那个家族已经是他哥哥的了,他甚至都没能回去参加父亲的葬礼。他那兄长还对外人说自己不孝,只有他自己知道,只要他回去一定会被哥哥软禁起来给父亲守孝三年。
  “好,只要愿意信奉天父,都是我天国的兄弟姐妹。”按照太平军的一贯做法,刘青定还派人给这些团练传教、讲道理,这样才算真正把他们收编。太平军从广西一路走来,队伍越来越大,就是通过这个方式,吸收俘虏,传教洗脑,这些人就都会成为太平军的狂战士。
  高邮城,董书恒送回了杨兮妹和魏玉珍。自己来到了淮海集团在高邮的总部。在这里他碰到了多日不见的季明山。
  办公室内。
  “总统制,最近我们的人发现有几个京城人来到高邮,似乎在打探《西方简史》这本书的作者。”季明山汇报道。
  “哦,让他们打探好了,可以派人把消息透露给他们,就说是本总统写的。”董书恒想了想,自己的书中没什么犯忌讳的。早点让这些探子完成任务回去也好,省得节外生枝。
  “太平军那边有什么消息?”董书恒又问道。
  “今年四月份开始,太平军开始西征,天京城派遣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殿左一检点曾天养帅战船1000余艘朔江而上,开始西征,五月攻克安庆,由湖口进江西,现在正在围攻南昌。”
  “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