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董书恒最初掌管董家的家业开始,他就是出了名的会花钱,当然了总统赚钱的能力也是一等一的。
“老马,之前说的在黑龙和漠南组织两个新的骑兵旅的事情,还是照常执行。骑兵可以适当地从河北、山西等地征募一些新兵。现在我们得注意各省士兵的比例了。”董书恒对作训部长马宗武吩咐道。
“还有后勤部那边要紧急调配一批弹药物资北上,要走最快的路线,将我们生产的54式步枪还有子弹都送过去。未来西边和北边将是主要的战区。武器装备要优先配给给那些打仗的部队。”这是吩咐后勤部长韩云的。
“这样吧,让蔡树勋将他的骑兵团调到漠北去,京师教导师的骑兵团也调过去,两个骑兵团,再从漠南征募五千游骑兵跟着一起组成一个临时的骑兵旅到漠北去支援。就让教导师骑兵团的团长王绍志统一指挥,游骑兵的装备从新京的库存调去。”董书恒部署道。
“另外老严将你刚才的想法整理一下,以最快的速度发给林威和王啸。西域那边也要派人告知左季高要加强防范,告诉他不要急,哪怕是沙俄已经到了伊犁,我们也要稳扎稳打。”
董书恒不担心西域被沙俄破坏,那里本来就是一团糟。大乱才能大治,这个地方不先打个天昏地暗、血流成河,是没办法压制住底下那些桀骜不驯的部族的。
左季高早就已经出了玉门关,过了哈密,到达了吐鲁番的境内。一路之上原本西域的清军闻风而降。伊犁将军正黄旗扎拉芬泰似乎没有自立之意。
左季高大军未到,但是使者已经到达了伊犁惠远城。左季高与扎拉芬泰商定了纳降事宜,约定扎拉芬泰下令让伊犁边军严守各卡伦。
等到西路军到达之后,完成交接,即为扎拉芬泰记一大功。
第三五四章 兄弟连
沙俄的南路军还在哈萨克草原上征募哈萨克战士。
哈萨克是西域西边的一个游牧民族,准格尔部强大的时候,哈萨克人一直被压制在哈萨克草原的西部,不敢向东边靠近。
后来乾隆帝彻底剿灭了准格尔部,设立了伊犁将军府。管辖东到哈密和巴里坤、西到葱岭和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北到巴尔喀什湖和额尔齐斯河中上游,南到昆仑山。
客观地讲,乾隆帝对于西部疆界的稳定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在平定准格尔之后,他先是大规模开展布防西域的调兵行动,调各地的八旗、绿营携带家眷移驻伊犁。让清廷完成了对当地的有效占领。
乾隆二十八年,凉州、庄浪驻防八旗兵三千二百人全部携带家属移驻伊犁,同年索伦兵一千人、察哈尔蒙古兵一千名也被派往伊犁。
清廷对开往伊犁的八旗兵丁,每三丁给车一辆,每户给装运杂物的大车一辆。
二十九年,乾隆又下令从承德地区调满蒙八旗兵一千人,从盛京地区调锡伯兵一千人,一律携眷驻防伊犁。
他要驻守伊犁的八旗兵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培养吃苦耐劳习惯,以保持精于骑射的传统。
三十三年,驻守乌鲁木齐地区的三千六百名绿旗兵改为携眷驻防。
三十六年,乾隆再次大规模增兵西域,乌鲁木齐驻防满洲八旗兵三千,巴里坤驻满洲八旗兵两千,塔尔巴哈台原有兵额一千人增至两千人。
乾隆执政时,西域共设官一千四百员,驻军一万九千人,岁需饷银六十八万两,粮食十三万五千石。清廷每年向西域调拨饷银六十一万两,粮食则全部就地解决。西域驻兵数仅次于京师和东北地区,为全国第三(指八旗驻防兵)。
当时的许多士大夫认为乾隆帝经营西域,为国家增加了负担。
实际情况是西域并没有增加多少开支。驻兵屯田的政策让西域的军粮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这种做法跟现在华夏所采用的移民实边的政策有很多的相通之处。
这也不是乾隆帝的初创,汉唐时期,驻军西域就已经采用了屯田的政策。饷银好运,但是粮食跨那么远的距离运输就十分的困难了。
光是运粮路上的消耗就会让国家财政吃不消。
左季高的西路军为什么行军那么慢。
他一路前进,要在路途之中寻找好的水源地,然后留下一部分士兵屯田驻守,这些士兵驻守在这些点上,建造一些基本的设施,等待董书恒派遣民兵过来开发。
这些民兵也是拖家带口来的,他们两会把这些据点开发成一个个农场。进一步垒实华夏在这里的统治根基。
西域这个地方,适合人生活的地方就是一个个点。
这里的自然环境不允许建立成片的发型聚居区。
这些湖北兵的家眷也会陆续的送过去。不仅如此,在左季高离开湖北的时候就已经安排了湖北移民西域的计划。湖北虽然也是鱼米之乡。
但是也正因为这样,湖北的人口稠密,土地矛盾严重。左季高离开之前就下了抽丁领,凡是家中有三丁以上的,抽一丁移西域,政府负责是费用,到西域之后安置在农场工作。
等这些屯驻地连城了一条线,就成了一条安全的通道。
这样西路军无论行军到什么地方都不会担心自己的后路被截断。
驻军开垦的土地,都是位于水源最好的地方,今后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大军提供补给。
乾隆还做了一件事情。清军建立伊犁将军府之后划定边界。
哈萨克人经常越界放牧,清廷遂在边界设置卡伦巡防。
乾隆甚至下旨对当时的哈萨克汗王进行了申饬。
西域驻防清军沿国境线建立的巡边哨所,称为卡伦。
由两个哨所交替巡查地区的卡伦,称为“开齐”;小卡伦分置瞭望之处,称为“布克申”,都统称为卡伦。
清军沿西域国境线从北到南设置的卡伦,分别由塔尔巴哈台、伊犁、乌什、喀什噶尔四城驻军管辖。
卡伦制度对于乾隆之后保持西域的边界稳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这些卡伦到现在依然在发挥着作用,为后面西路军成功地击溃沙俄军队的入侵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时沙俄的南路军还在哈萨克征募骑兵。
现在即将要入夏,哈萨克牧民大都在准备夏季转场。而且哈萨克刚刚并入沙俄,牧民们很多都对沙俄不服。所以征募的工作做的很慢。
南路的沙俄军队统领只能不断地对哈萨克的首领施压,以加快征募战士的速度。
让我们将视线移到北方。
高云率军北上之后,先派出了两个连队在大盛魁的伙计的引领下一人双马加快速度前出去打前站。这两个连队一个是龙骑兵连队,一个是游骑兵连队。
龙骑兵的连长名叫关飞,关山度若飞的关飞。游骑兵的连长也是一个汉人名叫周蒙,沂蒙山的蒙,这是一个粗狂的山东汉子,跟手下的蒙古骑兵看不出什么区别。
按照大盛魁伙计二德子的说法,现在他们的差不多到了乌梁海十佐领的地盘。
一路上关飞他们的遇到了很多向南逃难的牧民。
这些牧民类似于转场的逃难方式,只能寄希望于跑的过其他的牧民,要是想跑的过沙俄的追兵显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牧民视牛羊牲畜为生命,哪怕是命都要保不住了也要保住这些牛羊牲畜。
见到了关飞这些人,他们仿佛是见到了救星,也不管他们是哪一边的。
见他们的装束像是正规的军队,又都是汉人和蒙古人,心中油然产生了信任感。
“二德子,二德子!”关飞大声的喊道。
二德子这个家伙不好好带路,跑哪里去了。
“哎,连长,小的在呢。”大盛魁的等级制度森严,二德子在柜上的地位不高,刚刚才从学徒转了正。
但是这唐努乌梁海他已经跑过十几趟了,就罗刹人的地界都去过。
这次得亏了他们的驼队回来的早,不然也要折在了罗刹人的手中了。
在大盛魁这样的环境中,二德子养成了这种对人客客气气、小心翼翼的说话方式,再自然不过了。
“连长,小的过去跟那些牧民聊聊天,了解一些情况。”二德子的蒙古话说得很好,这是每一个上路的大盛魁伙计的必备技能,他甚至还要学习俄语。
在大盛魁中,没有点学习能力真的很难混上去。
“咦,你小子倒是机灵,我正要跟你说这事儿呢。他们有没有碰到罗刹人?”关飞问道。
二德子似乎有些伤感,这次,自己很多柜上的伙伴都没了,他回道:“关连长,这些人没有碰到,他们说了只要碰到了罗刹人,只有极个别的人能够逃出来。他们的马比蒙古人的马跑得快。”
这次来的哥萨克都是从西伯利亚调集的。原来复兴军碰到得哥萨克多是东西伯利亚的哥萨克,那些人用的蒙古马,在哥萨克中也只能算是二线。
而这次赫里斯坚科调集的哥萨克都是哥萨克中的精锐,他们的骑得的是那种更加高大、爆发力更强的顿河马。
这种顿河马被称为金色马种,他是由原本半野生的俄罗斯草原小马加入了阿拉伯马和卡拉巴赫马血统杂交而成的。它们的耐力惊人,普遍比蒙古马高大,而且爆发力比蒙古马更强。
“这些哥萨克人骑的马跟我们的不同吗?”关飞问道,这个信息很重要。
“是的,关连长,这个小的是知道的,在罗刹人那里做生意的时候,我见过,他们的马那才叫高头大马,我们骑的蒙古马站人家跟前矮了半头。”二德子回想了一下说道。
关飞沉吟了一会儿,马速对于骑兵来说非常的重要。复兴军龙骑兵的战术就是利用马枪的射程优势在远距离消耗敌人。要是跑不过人家,这种战术就用不了多久。
要是能够带一辆转管机枪战车出来就好了。找一个山谷,将敌人引过去,然后火力全开,保准一倒一大片。
可是高旅长担心战车影响先头部队的速度,所以就没有分给他们。
“二德子,那他们的马有没有缺点?”高云问道。
“啥?缺点?”二德子想了一下说道:“他们那些马似乎不喜欢水,我看他们每次过河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地牵着,他们的马在水中似乎比较烦躁。不像我们的蒙古马都可以在大河中泅渡。”
呃,这缺点可以说可有可无,这草原上水源地本来就比较稀少。
关飞让二德子告诉这些牧民往南边跑,南边有大军会保护他们的安全。
关飞要不希望看着这些草原牧民去送死,毕竟这片草原上总要有人放牧的,草原都死光了,谁来放牧啊?
就像他们队伍里的游骑兵即使以后分配了牧场也要招募人来帮着打理。他们将作为职业军人帮复兴军打仗,直到他不适合作战为止。
两个连队三百多人六百多匹马继续前进。
在唐努乌梁海这种地方就没有什么道路,草原上行军,想要碰到一起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突然,跟二德子跑到前面引路的哨兵,跑了回来。
“连长,前面山谷中有一大片牲畜群,有几十个罗刹人在看管,但是似乎不是士兵。”一个哨骑班长说道。
二德子接话道:“是的,关连长,他们应该是罗刹商人,以前我跟他们打过交道。”
听了二人的叙述,关飞用手指敲打了几下自己的马鞭柄。
“不管了,先干掉他们,抓几个活口过来。”
说着他将周蒙叫了过来,龙骑兵的地位比游骑兵要高,所以出来的两个连队,以关飞为主。
而且,游骑兵的那些军官大都是响马出身,都是一些粗人。也不爱去动脑经,所以现在两个两队,基本上都是关飞在负责指挥。
“周连长,你带着游骑兵连在小山谷外围设置两道拦截线,防止有漏网之鱼。我带人去将那几个沙俄商人给干掉。咱们最好是能够抓几个活口,看看能不能套出点情报。”关飞吩咐道。
部署好之后,众人就开始行动。
周蒙观察了一下小山谷的地形,寻找拦截点,开始部署兵力。
关飞则带着龙骑兵连队向山谷围了过去。
关飞他们是大白天的进军,即使再小心也没办法瞒得住那些沙俄商人。
他们还没有进入山谷,那些沙俄商人就已经发现了情况。那些沙俄商人赶紧跳上战马,也不管那成片的畜群了,撒腿就要跑。
龙骑兵们在后面追着射击,几十名商人一会儿就有一半人被射落下马。
当他们以为要跑出去的时候,前方突然杀出一些身着红色胸甲的蒙古骑士。这些蒙古骑士弯弓搭箭,就向他们劈头盖脸地射来。
剩下的人试图绕过这一波蒙古骑士,但是前方同样有出现了一波蒙古骑士。
绝望之下,剩下的七八个沙俄的商人只能下马投降,他们毕竟只是商人。现在这支商队中的护卫基本上已经全部战死了。
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