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吧,回头我会整理一份《太行山抗清根据地方略》,然后从警卫连调出一半人给你,他们都是从军中挑出来的尖子,而且家人都在江北,思想上很牢靠,可以作为你们太行纵队的未来基层军官。另外,特战大队会调一个中队给你,这是你们未来发展特战队伍的种子,太行山地区多为山地小路,不适合大部队作战,你们以后的作战规模不会太大,最好以特种作战为主。另外,后面讲武堂的军官我也会输送一些给你,你那边提拔的军官也可以到江北来参加军校学习,要防止底下的士兵形成山头主义,这样不方便你的管控。”
  “到了太行以后你们可以在当地招募山民,发展山地步兵,我会给你制定一个山地步兵的训练操典。”
  ……
  董书恒准备继续讲山地步兵的训练问题,突然感觉到嘴巴被一只小手按住。
  “书恒,我知道了,等到了太行,离这里那么远,我也没办法跟你请示呀!”
  “哦,好吧,我只希望你能够顺利些,不要有什么危险。回头从武堂暗堂调些人给你,保护你的安全。记住哪怕是失败了,也无所谓,只要你安全就好。如果你有什么事,我肯定会失去理智,到时候,我们的反清大业可能就要失败了。”
  “不行,书恒,反清大业一定要成功。你放心,我会保护自己的安全。”
  董书恒抓起她的手,将她搂入怀中,在他眼中吕飞燕只是一个女子,但是她又是一个有大志向的女子。
  中国从不缺少巾帼英雄,他不希望因为自己而埋没了飞燕。董书恒不是一个自私的男人,他虽然是个花心大萝卜,但是他没有那么强的占有欲,他不会把自己的女人束缚在身边做自己的花瓶。他希望她们能够走出家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希望她们能够有自己的生活、事业,而不是在大宅门中被关得心理扭曲,上演一出出的宫斗戏。
  第二天一早,董书恒单手扶腰,离开了吕飞燕的房间。小伙子才十八岁,身子骨不行啊。还是要怪吕飞燕的功夫太厉害,这练过武的就是不一样。
  “要不要找老申也学几招,不然以后连自己的婆娘都招架不住。”董书恒心理想道。
  今天是在徐州的第七天。上午,董书恒和范经理约好去矿上看一看。查抄的张家的矿场基本上都在沛县丰县。
  鹃儿被董书恒留给吕飞燕了。她一个女将在外行军打仗,生活上也需要人照顾。而且鹃儿和飞燕情同姐妹,在外面有什么事情也可以有人倾诉。
  随同董书恒出发的有警卫连,内卫队,范经理以及严仕坤。现在严仕坤在董书恒面前扮演的是谋臣的角色,自然要跟在他身边,严仕坤堂中之人自然都是参军室的成员,他们会直接赶到扬州汇合。
  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通往矿区,这是一座煤矿。靠近矿区的路边有一些矿工搭的窝棚,就跟董书恒以前见到的盐丁用茅草搭的三角棚差不多。
  一些骨瘦如柴的孩子光着屁股在路边玩耍。警惕地看着路上走来的这一队人马。
  进入矿区,矿上的管事都在入口处等候。原来张家的管事和护矿队已经被撤销。这些管事和护矿队好多手上都犯有命案。张家的煤矿说是黑煤矿也不为过,看看路边矿工的居住条件就知道。经过公审,这些人被关进了煤矿监狱,他们会在监狱中被榨取最后一点价值。
  “大人,我们看过这些煤矿,都是上好的无烟煤,就是开采的技术太落后了,全部靠人力,连牲畜都没有多少。等我们的蒸汽机到位,产量很快就会提上去。”汇报的人是淮海公司派来的矿长。
  “矿工的工资必须要提上去,矿工是一个高危行业,工资应该比普通工厂里的工人要高。你就参照我们工业园区普通工人的工资上浮5成。另外如果有矿工死伤,要按照工伤处理,抚恤参照军中的抚恤。”董书恒对这个经济叮嘱道。
  “老范,其他矿上也照此执行。”
  “是,总统大人。”
  董书恒看到身边的十几名老者,这几位都是矿上的老把式,相当于技术人才。
  董书恒上前一一问候。
  “总统,这几位老先生可都是矿上的宝,他们凭借一双眼睛就能看出矿脉的走向!”矿长说道。
  “哦,那按照我们淮海集团的高级技工开待遇。”
  “恭喜各位了,各位成了高级技工,待遇可比我这矿长还高哦,一个月十两银子呢。”矿长对几位老先生说道。
  这几位老先生也没什么文化,对煤矿的认识都是靠着自己的经验以及天赋。听到矿长的话,都呆愣在原地,脑子里在转:“一个月十两,一年就是一百多两啊,这比县太爷的工资还高呀。”
  众人醒悟过来,连忙要向董书恒磕头称谢。
  “众位不必如此,以后矿上还要仰仗各位。”董书恒急忙把他们扶了起来。
  接下来董书恒往里继续面走,他想去看了看矿上的工作条件。
  到了洞口,一批矿工正好从洞内走了出来。他们把藤条编制的煤筐上面系上一条布带,用额头顶着布带,把筐背在身后。他们的每个人的嘴里都叼着一根烟斗形状的油灯。这些矿工除了眼白,身上无一处不是黑的。
  “等到蒸汽机到了,先把矿洞轨道车给弄好,这样靠着人背,效率太低,也太伤矿工了。”董书恒对矿长说道。


第四十七章 少年军校
  中午的时候,董书恒让矿上给矿工加餐,他也带着众人留在矿上吃饭。矿长命人买了两头肥猪。午饭就用萝卜白菜烩猪肉。主食是徐州本地的发面大饼。
  所有矿工都出来了,董书恒才发现这里面竟然有几十个小矿工。
  “孩子,你叫什么名字?”董书恒走向一个被煤炭染的乌黑的孩子问道。
  那孩子嘴里塞满了饼和菜。一时竟发不出声音。在那“呜呜呜”地急瞪眼。
  “你不用急,慢慢吃。”说着回头去问矿长:“怎么使用童工?”
  矿长连忙道:“这些孩子本来就在矿上,他们有的是流浪的孤儿,有的是本来随父母在矿上生活,父母去世了,为了养活自己或者弟弟妹妹,也只能也来矿上工作。矿内有些地方矿洞比较小,只有这些孩子能够钻的进去,所以矿上一直留着他们。”
  这时那孩子已经吃掉了嘴中的食物,连忙跪下哭道:“大人,求您别赶我走,我很能干的,而且我还有弟弟妹妹要养活……”
  董书恒看着这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一阵心酸。这个场景让他想起了一部西方小说《苦儿流浪记》,自己什么时候也成了这种吸血的资本家了。
  “孩子你起来,以后你还有你的弟弟妹妹再也不用挨饿了,你也不需要在矿上挖煤,你这个年纪应该去读书。你有名字吗?”
  “您说的是真的吗?我看您像个大官,应该不会骗小孩吧?对了,大人,我姓郭,叫郭岩。”郭岩回答道,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因为他的脸上都是煤灰。
  “那么,郭岩,你能带我去你家里看看吗?你可以带走一些饼还有一小盆菜给你的弟弟妹妹。”董书恒说道。
  “我真的能拿吗?真是太感谢您了。”郭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郭岩心情愉快地在前面带路。他从记事起到现在就没吃过肉,今天第一次吃,那滋味真是美极了。现在可以让弟弟妹妹也能吃到,那真是太好了,弟弟妹妹一定会很开心。
  董书恒跟着郭岩来到了一个草棚前,这个棚子显然好久没修过了,好多地方的干草都腐烂了。进入棚内一股潮湿霉烂的气味迎面扑来,棚内的角落蹲着两个大概四五岁的小孩,身上光溜溜的没穿衣服,瘦骨嶙峋,却顶着一个圆鼓鼓的大肚子,显然是营养不良。两个小孩正围着棚子中间的一个小火坑,拨拉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董书恒仔细看了看,好像是一个土豆。这也许就是这俩孩子中午的午饭了。
  “明儿,兰儿,你们看哥哥带肉菜还有大面饼给你们吃啦!”
  两个孩子看到了哥哥手中的食物也不管旁边的生人,急忙过来,埋头吃了起来。稚嫩的小嘴咬起大饼还很吃力,但是这不妨碍他们吃得津津有味。
  吃了一会儿,两个孩子才抬起头露出小脸对郭岩说道:“哥哥好吃,哥哥好吃!”
  董书恒退出了棚子,把空间留给兄妹三人。
  “范经理,回头把几家矿上的孩童送到高邮。我要成立一所少年军校,一个大型孤儿院。以后所有的孤儿大些的送入少年军校,小的送到孤儿院。严先生帮我记一下,等回到高邮,由行政总署下令江北各地官府将孤儿送到高邮。以后这些孤儿院的孩子年满八岁都送去少年军校学习。我来养活他们,我们就是再苦也不能苦了下一代。”
  “总统真是宅心仁厚,此举大善。”严仕坤由衷地赞道,好听话大家都会说,但是真正做的没几个。儒家讲要老有所依,少有所养,可是那么多有钱的士大夫谁会去收养那些孤儿呢!
  少年军校在德国、日本都存在过,为两国的军事力量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董书恒知道后面很长时间世界都会处于战乱之中。他现在的计划是完整地接收清廷的版图,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此,华人如此大的人口基数,不应该只有这么一点生存空间。
  因此,今后很长时间,军事建设都是第一位,经济建设也要为军事服务。大规模建立少年军校,一方面能够拯救清廷天灾人祸制造的大量孤儿,另一方面能够为未来的规划储备大量的人才。
  当然,董书恒并不是要让这些孩子长大了都为自己战斗,成为自己野心的炮灰。他将要建立的少年军校,仅仅是指在管理上实行军事化,这些孩子在接受了一定的基础教育之后,会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学习不同的专业。他们可能会失去普通孩子快乐的童年,因为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知识和训练。时不我待,不光是这些孩子,就是大人包括董书恒都要争分多秒。这个国家过去几百年在发展上欠下的债太多了,后人只能通过自己加倍的努力付出,把这些债还上。
  接下来董书恒又去了铁矿。矿上炼铁用的是小高炉,炼钢使用的是炒钢法,但是燃料是直接用的煤炭。董书恒听说过,中国炼钢技术从唐以后慢慢倒退,是因为森林砍伐严重,炼铁用的燃料由木炭变成了煤炭,煤炭的杂质太多,因此炼不出好钢。
  其实通过焦化处理,用焦煤炼钢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董书恒将炼焦的方法跟匠师说了一下,匠师很快就搞明白了道理。这些技术就跟窗户纸一样,一戳就破。只是中国古代匠人身份很低,技术的传承都是靠师徒关系维系,而国人又都讲究尊师重道,大家习惯了墨守成规,这实际上限制了技术的革新发展。
  炼焦用土法也可以,只是浪费煤炭,用机器生产效率要高得多,也更节省。不过机器要等东台的工业园区生产,现在只能让这些匠师用土法试炼,积累一下技术。
  总督府保举桂知府的奏折还没批复下来。清廷的工作效率可没那么高,即使花了银子,也得扯皮一阵子。
  董书恒临行前还是去找了一下桂知府,跟他谈了到山东之后的一些安排。蔡树森肯定要跟着他去山东,以抚标营的名义编练山东新军。阿桂毕竟是旗人,这老小子还不是完全靠得住,有蔡树森在边上,董书恒放心一些。另外阿桂要想在山东站住脚,拥有话语权也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实力。
  实际上,董书恒误会了阿桂。在桂中行的眼中自身及家族利益远远高于朝廷,在他们这一类人看来,朝廷是爱新觉罗家族的。这也是封建社会民众民族意识不强的一个根本原因。
  除了桂中行,董书恒在山东还有一步暗棋。
  林威身强体壮,这些天他呆在淮海军的行军医院。原来董书恒雇佣的游方郎中队伍扩大了不少,尤其是他跟康平大师争论了中医院不擅长外科之后,这老家伙给他介绍了一大票懂外科的中医。这些人都喜欢进入随军医院,因为这里有很好的实践机会。
  这个随军医院是医生的天堂,但是却是病人的地狱。董书恒还没有条件建立手术室,伤兵太多的时候,大部分手术都是露天进行的。
  林威亲眼看到郎中用一把锋利的小刀把一个腹部中枪的俘虏肚子划开,取出子弹。然后就跟厨子洗肉一样,用烈酒将肚子上划开的地方里外都清洗一遍。然后用针线把伤口缝合上。
  林威以前见过酒楼里制作烤鸭,师傅将调料放到鸭子肚子里后,也会用针线将鸭子的肚子缝合上。看着医生用镊子夹住那个系了根黑线的小弯针在那个手下的皮肉上穿来穿去,他浑身的鸡皮疙瘩都竖了起来,感觉自己的肉好像也在跟着痛。
  “老子要是中枪受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