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印度士兵从内侧试图将城堡的大门关上。
“扔震天雷!”眼看着城门就要关上了,士兵们赶不上去了。
带队的营长赶紧喊到。跑在最前面的士兵已经点着了震天雷。
不像手榴弹那么方便,震天雷的引信裸露在外面,需要借助火种点燃。
所以掷弹手的身上一般的时候都会携带火种。
咕噜一声,几颗震天雷顺着两扇大门之间的空隙飞了进去。
然后就是“轰隆”一声,城堡的大门被震得弹了两下。
这个时候突击队的士兵已经冲了进去。他们将大门推开。
几个还没有死透正在地上挣扎的印度士兵,被补了几刀,随即被丢到了城门的内侧。
后面跟上来的突击队全部进入了城门洞。这样,城头的士兵就射击不到他们了。
刚才十几秒的冲锋,已经让突击队丧失了十几名队员。
“快将牛车堵在城门洞内侧!”突击队的带队营帅大声命令道。
关键时刻有一个人指挥士兵的效率就会高很多。
城内的驻守的英国籍士兵是一个步兵营。有一名少校营长统领。
这位名叫欧麦·费尔的英军营长同时就是这座城的最高军事指挥官。除了此人之外,城内还有一名英国行政官。
黄昏时分,英军正躲在城堡的最中间那座豪华的军营内准备晚餐。
城墙上只有一名印度仆从军的团长值守。
城内的分工很明确,孟加拉人因为对当地比较熟悉,所以一般负责外出收税。
印度人仆从军则负责守卫城堡,以及维持城外土著居民区的治安。
英国人呢,他们自然是享受快乐殖民地时光。他们可是这里的上等人,自然不用去做辛苦的事情。
不过费尔少校的反应不可谓不快。在城门的枪声传来之时,他就第一时间集结队伍。五分钟之内英军的步兵营就已经集结完毕。
不过此时城门已经失手,城墙上的印度军官正在组织士兵们从城墙上下来。
他们要回到街道上才能够攻击到城门洞中的敌人。
“将那个小炮架到边上,炮口的沙包堆厚一点。前面还要堆一层沙包,不然炮手躲在哪里装填?”突击队营帅利用难得出现的空袭,在布置城门洞内的阵地。
刚才他们进入城门洞已经打退了敌人一波进攻。
那是驻守在城门内侧的一队印度士兵只有几十人。
双方的距离太近,直接爆发了白刃战。
“营帅,这些印度人看起来个头不小,白刃战原来都是怂货。”
刚才的白刃战,突击队这边竟然是零伤亡。
这些印度士兵的战斗技巧和战斗意志都跟太平军不在一个档次上。
太平军之前的队伍基本上还处在冷热兵器的过度阶段。所以士兵们格斗能力都没有落下。
而这些英国仆从军,他们平时都是仗着英国爸爸给的先进火器在当地土人面前耀武扬威。
这些人的白刃格斗能力根本就没人帮他们抓过。
“近战格斗是有些怂了,但是他们人多啊!等下要不是挡不住了,不要将敌人给放近了。”
“我们现在的枪比他们要强多了,要发挥自己的长处。”营帅说道。
“大家记好了,李旅帅没到之前,城门不能有失。”
“要是我战死了,由姜东升来接替我指挥。后面的指挥接替之后,首先就要指定一个接替自己的人。我们就是剩下最后一个人,也不能放弃。”营帅交待道。
大家都默默地点头,但是过来的人就没有一个孬种。
张驴儿只是一名普通的步枪兵。他的战绩一般,所以营帅安排他要是帮着运送弹药,还有就是帮着修筑防御街垒。
密集的跑步声从城墙上传了过来。
突击队知道一定是城头上的敌人下来了。城门的内侧正对着敌人下城墙的坡道。
突击队分成两个部分,向着两侧坡道上正在下来的印度士兵射击。
被攻击之后,这些印度士兵胆怯了,后面的人想继续前进,前面的印度士兵想要向后退却。
天平军的线膛枪分段射击城墙的坡道,对印度仆从军的杀伤巨大。
就这么一小会儿,坡道上就躺下了一大片的尸体。
印度士兵要是一股脑地冲下来,倒也不会受到这么大的伤亡。他们的逡巡不前给突击队杀伤这些印度仆从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打,狠狠打,我们的子弹充足,现在多杀几个敌人,一会儿的压力就小一些。”营帅大声喊道。
这些印度仆从军就像是猎犬一样,当主人在后面的时候,他们就显得异常的凶猛,但是当主人不在的时候,他们就夹起了尾巴,变得懦弱不堪。所谓的狗仗人势就是这个意思。
“快隐蔽!”营帅大喊一声,然后带着人退到了门洞。
不知道是谁从城门楼上扔下来一颗手雷。英国人这里自然也是有手雷的,很多欧洲的军队还保留着掷弹兵这一编制。
当然了,这一兵种现在很多情况下只是一种荣誉罢了。很少还有真正的掷弹兵部队存在。
但是作为守城部队,英国人还是给自己的仆从军装备了一定数量的手雷。
“轰!”众人刚刚扑倒在门洞里面,那个从城墙上扔下来的手雷就在城门内侧的街道上爆炸了,溅起了一堆碎石块。
“娘的这些印度土鳖还来阴的。”所以说,任何敌人都不能小看。
当印度士兵发现了可以从城墙上向下扔手雷的之后,突击队就只能够龟缩在城门洞内。
还好这个城堡的城墙足够的厚实。所以它的城门洞也很长。
这里完全容纳得下整个突击队。
从这个城门也能够看出李玉朴决定智取城门是多么的有必要,这样的城堡要像用火炮炸开不知道要多久呢。
况且,白虎旅手中并没有多少火炮。即使有火炮了,面对这样的城堡,还没等城堡炸开,火炮早就被城头上的火力打掉了。
正当突击队在城门内苦苦支撑的时候,城外的山林中李玉朴带着手下的人也在全力以赴的奔跑。
虽然说了让突击队坚守半个时辰,但是这个时间不是想当然的,敌人肯定会全力抢回城门。
他们不可能留给白虎旅这么长的时间。
半个时辰只是一个最长的时间,李玉朴肯定是希望主力越早打过去越好。
他的心里总有些不踏实,他相信突击队的老兵会坚持住,但是等到着些突击队都打光了呢?
到时候,城门不是还是要丢失吗?
因为英帕尔平原的阻隔,李玉朴不可能让手下距离英帕尔城堡太近。他只能潜伏在远处的山林之中。
“快点,突击队的弟兄们正在用命帮我们撑着时间,大家再快一些。我看看到底是哪个营先赶到英帕尔城堡。”
“谁第一个到,就给他们记上头功。”李玉朴又开始动起嘴来。
不过这招很管用,各营都开始在各自营帅的带领下加快速度。
这次他们已经不怕被发现了,所以走的是大道。
前方突然间一亮,白虎旅的士兵都感到自己的眼前豁然开朗。他们进入到平原地带。这也意味着他们能够被对方发现了。
一座城堡就矗立在大家的前方,虽然看到了城堡,但是实际上还有一段距离。
这个时候就没啥好说的了,冲就是了,冲上去干!
街道上几个孟加拉士兵方阵开了过来,后面跟着的是英国人的步兵营。
见到自己的主子来了,城墙上的印度士兵不要钱似的向城门的内侧扔手雷。炸得守卫城门洞的突击队都看不清前面的情景。
也有一部分印度士兵继续从城墙上下来,试图从城门内侧的两边摸过来。
不过全部都被突击队打了回去。
突击队也学聪明了,专门找人观察城楼顶上,有手雷下来就报告。
应为没有射击的角度,城墙上的印度士兵根本就没办法用枪打到突击队。
迎面过来的孟加拉步兵应该是一个团,在仆从军的编制中有500人。因为街道狭窄,这些孟加拉步兵只能够排出极厚的线列阵型。
“炮手,准备!”此时城门洞内还有两门六磅炮呢。
随着营帅一声令下,两门炮同时开火。炮弹直接打进了孟加拉步兵的方阵之中,犁出了两道血路。
在这种笔直的石板街道上,实心弹的威力被放大了不少。
第四一八章 震惊的加尔各答
此时有英国人在后面压阵,这些孟加拉人还有印度人明知是死也拼了命地向前冲。
因为狗主人在后面嘛。
城门楼上丢下来的手雷干扰了城门洞内突击队士兵的视线。他们的只能够对着前方盲射。
火炮也在继续射击,每一次射击都能够带走大量敌人的生命。
街道上的惨叫声让突击队感受到了敌人正在快速地靠近。
而且这个时候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
城门洞限制了突击队射击的角度,城门楼上的印度士兵非常的讨厌,但是此时突击队根本没有办法拿他们怎么样。
时不时地还有印度士兵从侧面冲过来,他们试图沿着城墙摸到城门洞内。
因为摸过来的印度士兵的数量非常的少,所以每次都被突击队消灭掉。
营帅将突击队在城门内列阵,轮流上前对街道进行齐射。
冲在最前面的孟加拉步兵团早已经进入了线膛枪的射程,他们在不断地单方面承受着伤亡,因为他们还没有进入射程。
突击队的射击杀伤效率很高。
奈何敌人太多,城门洞有些窄,这限制了突击队的火力密度。
敌人的方阵依然还在靠近。
营帅向城门口的方向看去,此时还没有己方主力部队的影子。
这也难怪,现在时间还没有过去一半,主力部队是不可能这么快赶过来的。
除了他之外,其他的人都在紧张地作战,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考虑援军什么时候到来的事情。
孟加拉步兵团在损失了一半的兵力之后也进入了射程,双方开始对射。
庆幸的是城门洞内有牛车沙袋作为掩体,不然的话,此时早就伤亡惨重。
终于,英军前方的孟加拉步兵团伤亡惨重,已经无法再继续作战了。
英国人开始自己上阵了。他们不知何时也推来了几门野战跑,此时正在远处瞄准着城门洞。
刚才被孟佳来步兵团,还有爆炸的手雷烟尘挡住了视线,突击队根本就没有发现英军的动作。
“轰……”英军的炮手非常的有经验。一炮就轰在了城门洞内的牛车工事上。
炮弹巨大的动能将牛车给推翻了,几个正在射击的突击队被压住,此时眼看就要不行了。
这个时候没有时间救人了,还好英国人用的不是开花弹,否则刚才那一下,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突击队也不管翻倒的牛车了,直接用边上的沙袋给这个翻到的牛车加固。
在这个城门洞内要是没有掩体的话,他们这些突击队就成了敌人的靶子。
门洞内的两门火炮也在向敌人还击。
英国人的阵营中也出现了大量的伤亡。
费尔少校终于开始重视起这队敌人了。
“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费尔向身边的一名军官问道。
“不清楚,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敌人,但是他们的肯定不是当地的土著,似乎是东边的缅人。”东方人的面孔在这些英国人的眼中都差不多,他们并不能分辨出华夏人和缅人或者阿萨姆人的区分。
“派人去城头上密切监视城外的一切,这伙人呆在城门洞内不出来,显然是要等待他们援军。我们必须尽快将他们赶走。”费尔显然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
他此时还能够做出冷静的判断。
“大家注意隐蔽,降低射击的频率,将他们放近一些。”突击队营帅显然也意识到不能够继续跟对方进行炮战,自己这边只有两门炮,而敌人随时可以拉来更多的火炮。
唯一的办法就是拉着对方肉搏,现在自己的前方只有几百的英军士兵,可以一博。
两个人想到了一起去了。英军的步兵营很快冲到了城门洞向突击队发动了白刃冲锋。
“少校阁下,城外出现了大量的敌人,总数有四五千人。”这是一名传令兵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汇报。
此时,费尔正在观察着城门洞内的肉搏。
突击队员们大都是肉搏的高手,他们使用着自己趁手的兵器,并没有全部用刺刀。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擅长刺刀战术。
不过此时他们面对的是英国士兵,这些人跟那些印度士兵完全不同。
英军士兵更加注意配合,他们的刺刀战术使用的很熟练。
这让突击队终于感觉到自己遇到了对手。
同样的,这些英国士兵也在感叹这些不知来历的东方战士。
这些人跟他们之前见到的土著士兵完全不一样。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