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亚历山大二世猜对了,他等到了自己现在最缺的东西——钱。
  至于起义拖延了这么久,沙俄的地方上要死更多的人,在这些统治者的眼中只不过是再微不足道的事情了。
  这些起义农奴到底是缺少训练,那些从克里米亚战场尸山血海之中回来的正规军一个照面就将起义军打的分崩离析。
  车尔尼雪夫司机只能带着剩下的人到处流窜。
  现在已经要到春耕的季节了,亚历山大二世希望能够在春耕之前结束战争,这样还有可能缓解国内的粮食危机。
  趁着这次大胜的机会,亚历山大二世准备提前推出他一直在思考的农奴体制改革。
  四月底,亚历山大二世在沙俄军队打败了农民军之后宣布了《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一般法令》。
  这个法令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有权拥有财产。
  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这种赎金大大超过了土地的实际价格)。
  农民在签订赎买契约之前还要为地主服劳役或缴纳代役租。
  同时还有一部《地方法令》规定,当农民使用的份地超过“法令”规定的数额时,或者分给农民份地以后,地主剩下的好地不到全部土地的1/3时,地主有权向农民割地,即剥夺农民原种地的1/5~2/5。
  为管理改革后的农民,设置了地方贵族控制的村社和乡组织,并建立了监督农民的连环保制度。
  这个制度实际上改革的并不彻底,也没有满足农奴的要求。
  但是他毕竟给了农奴自由的希望。
  只是,亚历山大二世在在法令中也考虑了地主的利益。
  这就是那个赎买政策。这是沙俄政府希望能够一次性的将农奴掌握的财富全部榨取出来。
  但是这个法令配合残酷的镇压活动,却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边是残酷的镇压,一边是花钱赎买自由。没钱还可以分期付款。
  至少在名义上沙皇政府开始承认这些农奴是自由民了。
  这给了很多起义军以放弃抵抗的借口。
  到了五月份,很多领导起义的自由派领袖流亡海外。
  沙俄的起义渐渐平息。
  消息传到董叔恒的耳中让他大为惊讶。
  因为历史的进程加快了。虽然不是很清楚这些历史事件的时间点,但是董叔恒还是知道普丹战争还有沙俄的农奴制改革都不是这几年的事情。最起码要到六十年代吧。
  也许是自己的出现,让普鲁士的实力提前增长了。
  而刘青南的计划加剧了沙俄国内的农民起义。
  还有董书恒在东方战败沙俄,让亚历山大二世的危机感更强了,所以提前祭出了这个改革方案。


第四六七章 移民才是关键
  在普鲁士和沙俄发生的违背历史的的变化,给董叔恒提了一个醒。
  原本的美国南北战争是不是也会提前开始呢?
  蝴蝶效应的威力,董书恒自然是知道的。
  但是,这是董书恒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必须要面对蝴蝶效应。
  有很多的事情的不能再根据的自己的那点模糊的记忆去推断了。
  更多的是要根据现实的情况去判断,还好现在复兴军已经基本上铺开了自己的情报网。
  “玉祥,召集内阁开个移民会议。让移民局的人将移民的情况在会上通报一下。”董书恒看完欧洲传回来的报告,对魏玉祥说道。
  董书恒现在其实最关心的还是美洲的事情,而美洲的事情关键在于移民。
  北美那边安第斯山脉以西的无主地要占据下来需要迁移大量的人口过去。
  董书恒很清楚,英国人得知复兴军要占领那里,一定会让他们加拿大领地上的民众向西渗透的。
  如果不想现在就跟英国人干仗的话,最好还是尽早建立据点,将领地的边缘给占领下来,确定好双方的分界线。
  这需要大量的移民,董叔恒觉得最少五十万以上的人口才能够在加拿大中部南北方向建立一条移民定居带。
  还有南美那边,董书同许久没有消息了,大哥究竟在干什么呢?
  南洋水师也有一段时间没有消息传回来了,现在按时间来算的话,水师应该已经横穿大洋到了美洲了吧。
  不一会儿移民局的人就来了。随后内阁的人也到齐了。
  “总统,您回来了?”曾宪风说道。
  话说董书恒最近又开始经常旷工了,他这一段时间光是滦州那边就已经跑过去了好几趟。
  作为内阁总理,曾宪风都不知道董书恒具体在什么地方,这让他心中有些不安。
  董书恒现在可是复兴军的定海神针,现在还没有一个人能够将复兴军凝聚到一起。
  其实这么说,董叔恒既是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只是董书恒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
  “老曾,对不住了,让你受苦了。”董书恒不好意思地说道。
  有曾宪风总理后方,董书恒轻松多了。至少他到处跑,也不用担心内政的问题。
  董书恒渐渐放权之后,现在感觉已经自由多了,不需要再埋在故纸堆中,能够空出大量的时间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比如说发展一下复兴军的科技树,就在前几天徐寿已经乘船回到了国内。
  他一回来就结束到了电力实验室去。虽然他许久不在,但是这个实验室却是他打造的,里面的很多实验设施都是徐寿从欧洲买的。
  所以回来之后,徐寿一刻都不想停下。一头扎进了实验室中。
  董书恒最近没事儿的时候也会过去厮混。
  两人不知道准备要捣鼓一些什么。
  实验室的事情大家不知道。只是最近在新京城新成立了一家复兴电力公司。城内的道路上开始竖起一根根电线杆。
  在新京城的新城和老城之间正在铺设一条轨道。
  ……
  “总统啊,我差不多也快为复兴军服务三年了,咱们可说清楚了,再干两年,我肯定要退休了,要不然我的阳寿就要折没有了。”曾宪风话虽然说的随意。但是董书恒是能够听出他话中的意思的。
  曾宪风这是为自己功成身退打好伏笔。
  曾宪风在高邮的时候加入复兴军。此人擅长处理政务,做事细心谨慎,为官清廉而无私心。
  可以说曾宪风不仅是政府长官,同时还是政府官员中的标杆。
  他本身就是贫寒出身,不然也不会以举人之身成为他人幕宾。
  现在曾宪风相当于已经位极人臣了。从内心中来讲他已经非常的满足。
  家中的子弟也都有了不错的出路。
  董书恒不知道他为何这个时候提出隐退的想法。
  莫非是老曾意识到了什么?
  董书恒最近也没发现复兴军有什么不对劲啊。
  “老曾,你还没到退休年龄呢!要是提前退,退休金可是要减半的哦。”董书恒开玩笑道。
  曾宪风笑着摇了摇头,径直向会议室走去。
  “总统,诸位大人,去年的移民情况在这里我就不重复汇报了。我主要的说一下第一季度的移民情况以及刚刚发现的一些新情况。”
  “第一季度,因为天气的原因,向远东、月湖地区的移民还没开启。但是今天去关外还有远东的主动报名的移民已经非常多了。我觉得我们不用再安排了,今年两要迁过去的人已经够多了。”移民局的局长赵鞅介绍道。
  “今天为什么一下子去北边的移民突然多起来了?你们移民局难道又出了什么新政策了吗?”董书恒问道。
  现在很多政令的出台都是内阁自己做主,不需要经过董书恒的同意,所以他才会这么问出来。
  “总统,是这样的,北方冬天的时候太冷,很多部门都处在停转状态,那时候农场会给很多的工人放一个长年假。”
  “是跟这个长假有关?”
  “正是,许多南边的移民选择回乡探亲。您知道的农场的生活条件总比他们原来的家里要好。尤其是山东、河北、河南过去的移民。他们回家大都带了很多东西。自然也是要讲一些在农场工作的好处。”
  “这一下子就帮我们动员了很多人。而且这次报名移民的人员结构非常的好,男女都有,而且基本都是刚到婚龄的年轻人。”
  “老赵,你是不是有什么启发啊?”董书恒笑着说道。
  “是的总统,我们觉得这种以老带新的方式非常的好。效果比我们政府单方面做宣传要好的多了。”赵鞅说道。
  山东莱州府,刘栓柱的母亲正在抹泪,因为她家中的大丫头马上也要去北边的黑龙行省了。
  “哎呀,栓柱她娘,快别哭了,有栓柱在那边照应大丫,你怕啥?大丫是过去享福的哩。”栓柱的父亲在一旁劝道。
  栓柱在春节之后就回农场去了。不过这次他回到村子里着实是风光了一把。
  也让村子里的乡亲们羡慕不已。虽然现在的复兴军的税收比以前少了很多。
  百姓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免费服徭役。所以大家的生活多少都改观了一些。
  但是,山东这个地方,本就是地少人多。山东的汉子是很勤劳,但是能够赖以为生的土地却不够他们发挥。
  去年黄河改道,莱州这里也受到了一下影响,收成并不是很好。
  现在大家看到也移民出去的刘栓柱在外面混得那么好,自己在外打拼,不仅仅有了稳定的工作,甚至连媳妇儿都取了,这可没有花刘家一分钱。
  很多人都围着刘栓住打听怎么移民出去。因为刘栓柱在黑龙行省那边工作,所以大家都琢磨着去海龙行省。
  百姓家中一般都不是一个儿子,大家寻思着学着栓柱家,送一两个出去。
  一下在村里就有几十个后生要报名移民,县里的移民官员知道后可乐坏了,这省了他们很多做动员的功夫。
  而且其他的村子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村子之间像这样的事情船舶的还是很快的,口口相传之下就形成了一个移民的热潮。
  “刘老根,这是你家大闺女的移民补助金,你收好了。”一名移民官员将一叠银元当着村长的面交给了刘栓柱的父亲。
  按照政策,适龄的女性移民落户当地的话是有补助的。就像是刘栓柱的媳妇儿一样。
  因为的普通老百姓不愿意让闺女移民,闺女留在本地嫁人也是可以的得到彩礼钱的。
  于是政府就对这些适龄的女性移民进行补助,金额就相当于当地的彩礼钱。
  这样的情况下,大家才愿意将家中闺女移民。
  “刘老根,你清点一下,确认之后按个手印。村长您是见证人,也要签字画押。”那个移民局官员说到。
  因为涉及到钱,所以手续比较繁琐。不仅仅当事人要签字,还要有识字的见证人,这个村子就村长识字。
  “嗯,没错,十五个华元。”刘老根仔细地数了好几遍。大丫的娘亲这会儿也不哭了,专心地看着丈夫数钱。眼睛里面都是对丈夫的不信任。
  “大丫,到了北边之后,你就去找大哥,什么事情都听你大哥的,找婆家的事情,娘已经让你大嫂帮着做主了,女人家的事情,有什么不懂的就问你大嫂。”大丫的娘亲又去对闺女一番嘱咐。
  现在已经四月份,现在他们这些移民出发,正好可以赶上黑龙行省那里的春耕。
  赵鞅觉得以后那些移民目的地最好每年都能够给职工放一个年假,让他们回家探亲,而且最好是在放假之前提前发一笔奖金。
  中国人都讲究衣锦还乡,要让这些工人体面地还乡,这样以后想要出去的年轻人就越来越多。
  这样的话,原本当地的生存空间就能够宽裕起来。
  说完这件事情,赵鞅继续介绍起来南边的移民情况:“中南半岛的新三省(指的是南掌、真腊地区的澜沧、湄公、金边三个行省)全年移民计划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七十。”
  “在南部的广西、贵州、广东、福建、云南地区有很多百姓的移民意愿很强烈。”
  “这可能与当地原本就有下南洋的传统有关吧。”
  “另外,今年临时新加了一个移民目的地——吕宋。我们准备以招工的形式满足这些移民漏洞。”
  “吕宋给我们的报告中说明要招募大量的教师和医生。我们准备将这些人直接以移民的形式直接落户过去,只是动员工作比较麻烦。”移民局的局长赵鞅说道。
  “如果动员不好做,那就给他们加条件,提高待遇,还有增加分配的土地的数量。总有人心动的。”董书恒道。
  “是,总统,另外吕宋那边新成立的国属农场以及矿山也需要大量的工人。这些人同样将采用就近落户的方式移民过去。”赵鞅继续说道。
  “那这样的话,吕宋今年可以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