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4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鲁士北部的一个海湾内,普鲁士海军两艘铁甲舰正在和华夏的两艘铁甲舰一起编队演练。
  普鲁士虽然在复兴军的指导下造出了军舰,但是他们对于这种新舰的战术还一无所知。
  英法在克里米亚使用蒸汽动力的战舰虽然摸出了一些新战法的门路。
  但那并不是铁甲舰的真正战术,铁甲舰在战斗的时候要将自己的速度,装甲的防护力以及火炮的轰击力完全考虑进去。
  以前的风帆战列舰时代,战舰更加注重输出能力。所以战列舰都是按照火炮的数量来划分等级。
  因为火炮的威力问题,战列舰要想被击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必须要集合更多的火炮。
  但是现在,铁甲舰的出现让一切都变化了。克虏伯的后装火炮已经可以发射尖头的穿甲弹。
  爆破弹的威力也比以前更强。那是普鲁士人还没有无烟火药,要是拥有了无烟火药,克虏伯火炮的威力将更大。
  铁甲舰的装甲可以防护大部分从木质战舰上射出的炮弹。而他们的速度让他们可以在战斗的时候抢先任何的阵位。
  到现在为止,普鲁士制造铁甲舰的消息都还没有传播出去。
  大家都知道的普鲁士的枪支和大炮造的不错。但是普鲁士的造船业英法这些国家根本就看不上。
  现在普鲁士手中掌握的那支德意志海军舰队还是从英法东拼西凑买来的。
  现在普鲁士海军历史上的转折点来了。他们终于走了领先于整个欧洲的铁甲舰。
  普鲁士的两艘铁甲舰被命名为“荷尔斯泰因”号与“石勒苏益格”号。
  这两个名字非常的有象征意义。他们就是为了这次战争而诞生的。或者说这次战争就是用来给他们试水的。
  这表达了普鲁士对于第一次普丹战争中,丹麦仗着海军强大对普鲁士进行封锁的耿耿于怀。
  这支全新打造的舰队将是一支复仇舰队。
  复兴军的两艘战舰被划归为驱逐舰的序列。分别命名为“抚远”号与“招远”号。他们与复兴军正在建造“镇海”级驱逐舰并不是一个样式。
  镇海级因为设计定型的较晚吸收了很多江河级身上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所以说“镇海”级驱逐舰是“招远”号姊妹舰的2。0版本。
  “招远”号和“抚远”号两艘军舰当初就是都对江河级的图纸进行了放大,并没有多少改进。
  她们的排水量都达到了三千多吨,使用复兴军自己研制的三胀式蒸汽机,四台锅炉。主机输出功率达到12000马力,可以的让这两艘的铁甲舰达到最大20节的航速。
  这个速度比现在绝大多数的战舰都要的快的多。
  另外上面装备的火炮都是克虏伯最新研制的后膛炮。
  无论是射速还是威力都远远强于现在的木制战舰。
  木制战舰因为自身结构的问题,即使有更大威力的舰炮也无法安装上去。
  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工厂也已经研制出了的后装火炮。
  他们就发现这种火炮只能放在新研制的装甲舰上。
  当他们尝试着安装到的木制战列舰上时,无一例外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继续说一下“招远”号上的火力配置。
  她的主炮是20倍口径240毫米炮,双联装炮塔2座,是德国的克虏伯公司生产的后膛填装炮。副炮是150毫米单装炮,在舰艏与舰艉各有1座,并在舰只中间较后方的两舷各加装了150毫米单装炮1座。
  这样,这型铁甲舰上一共有八门火炮。为了发挥该舰的远距离打击能力,军舰上并没有加装小口径的速射火炮。
  既然有射程的优势,那么就要充分发挥好,也就没有必要再去安装小炮占用空间了。
  另外华夏的两艘军舰在回国后还要加装鱼雷发射装置。
  根据复兴军与普鲁士的协议,在普丹战争期间,复兴军的这两艘铁甲舰会暂时划入德意志海军的编制。
  协同普鲁士人完成这次普丹战争。
  普鲁士人准备靠着这四艘军舰去偷袭歼灭丹麦人的海军舰队。
  复兴军在菲律宾战胜西班牙人的经典案例给了普鲁士海军极大的信心。
  复兴军依靠八艘护卫舰,成功地击败了拥有二十几艘主力战列舰的西班牙舰队。
  这在欧洲的海战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这场海战极大地刺激的了欧洲的各个海军强国。
  一直引领者世界海军发展潮流的欧洲海军强国怎么会愿意被别人抢走这样的风头呢。
  于是欧洲各国都开启了建造铁甲舰的热潮。
  普鲁士一看,大家都开始造铁甲舰可,那么自己手中的铁甲舰很快就要丧失优势了。
  所以普鲁士对发动这场普丹战争非常的急迫。
  本来历史上几年后发生的事情。也许就是因为这四艘铁甲舰的服役而被硬生生地提前了。
  当然了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第一舰队胜利带来的信心。
  第一舰队的总吨位加在一起还比不上这四艘铁甲舰。
  而且丹麦海军的实力也远远地弱于西班牙的海军。
  德意志波罗的海舰队,是这支由四艘铁甲舰、三艘风帆蒸汽混合动力护卫舰以及几艘补给舰组成的舰队的新名字。
  之所以要冠上德意志的称呼而不是普鲁士,是因为这支海军是由德意志共同出钱建立。
  海军的经费也是由德意志邦联来出的。
  这个就要从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说起。
  那时候丹麦海军欺负德意志邦联各国没有称规模的海军,毅然派遣舰队封锁了整个德意志邦联的波罗的海的沿海部分。
  于是普鲁士的阿达尔伯特亲王站出来提出要成立一支海军。这件事情很快就得到了邦联议会的支持。
  因为之前丹麦人的封锁让各个小邦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再加上以前法国人对德意志各个小邦的侵略,也让这些德语小国家渐渐明白了,联合起来的重要性。
  于是这样一支冠着德意志前缀的舰队就成立了。
  阿达尔伯特亲王为此倾注了巨大的精力。他建立了海军学校,购买舰船,从无到有建立了这支海军。
  蒂尔皮茨一直以来都将阿达尔伯特亲王当做自己的偶像。
  作为德意志海军的开创者,阿达尔伯特亲王值得所有的海军将领尊敬。
  此时蒂尔皮茨就站在德意志波罗的海舰队的指挥室中。
  他的脚下是指挥室中安装在金属底座上的木地板,作为旗舰这艘军舰的指挥室进行了专修,明显更加豪华舒适一些。
  海面上风平浪静,四艘战舰排成了一字型,巨大的烟囱在向外冒着黑烟。
  四周没有一艘船只。为了海试,普鲁士海军早就已经将这片海域给封锁起来了。
  “聂将军,您能详细跟我说说你们是怎么在菲律宾战胜西班牙舰队的吗?”蒂尔皮茨很客气地问道。
  聂大华是复兴军派来接收这两艘舰队的指挥官。他以前在北海水师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舰长,又在第一舰队中训练了一段时间。
  接下来才被派到普鲁士来接收这两艘复兴军的新战舰。
  聂大华没有参与这两艘铁甲舰的建造。
  但是他在新式军舰上呆过。
  聂大华感觉这两艘铁甲舰就是放大号的江河级。
  只是大了一圈,防护装甲的厚度得到了加强而已。
  主炮要也比江河级要高一个等级。
  随他一起接收战舰的还有很多早期派到欧洲各国的留学生。
  这些年轻人很多都拥有丰富的航海理论知识,有些人还在欧洲人的战船上实习过。
  这是一帮高材生。带着这帮子人聂大华有些紧张。
  他自己就是野路子出身。本身的理论基础不行。唯一的优点可能就是自己的经验以及自己对新式战舰的了解了。
  不过他因为到欧洲来了,所以也没有赶上马尼拉海战。
  蒂尔皮茨问他这个问题是因为觉得聂大华作为复兴军海军的人应该有渠道得到更加详细的海战信息。
  “蒂尔皮茨上校,对于这次马尼拉的海战,实际上我们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首先,敌人并不知道这支舰队的存在,我们为了迷惑敌人,甚至提前曝光了我们当时主力舰队的动向,甚至使用了一些手段让西班牙将所有的舰队集中在了的马尼拉。”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第一舰队,星夜奔袭,在天未亮之前就在马尼拉港口外完成了部署。”
  “在黎明时分,第一舰队突然对马尼拉港发动了的突袭。炸沉可靠近航道的西班牙人战列舰,堵住了航道。接下来,西班牙人就只能被动挨打了。”聂大华说道。
  “当然,登陆部队的作用也非常的大,要不是登陆部队占领了炮台,我们还没有办法那么快让西班牙人投降呢!”
  “你们是怎么样快速地击沉敌人的战列舰的呢?要知道那些战列舰虽然是木壳。但是也都是皮糙肉厚。”蒂尔皮茨这么问是想要知道一些细节问题。
  比如复兴军在马尼拉使用了一种类似与水雷的新式武器,只要一颗就能够将巨大的战列舰击沉。
  这个消息是没有办法完全瞒住的。
  但是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武器,所以欧洲人称之为“移动水雷”。
  “蒂尔皮茨,你应该是听说过,我们确实是拥有一种新式的海战武器,不过就连我都不是很了解。”聂大华听出了蒂尔皮茨话中的意思,打着哈哈应付道。
  蒂尔皮茨也知道这样问题让人没办法回答,于是将话题重新拉回到了与丹麦的战争上。
  “聂将军,你认为我们能够在与丹麦对战的时候复制这样的战术吗?”
  聂大华思考了一下说道:“我认为是可以的,不过要做出一点小小的改变。我想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留到作战会议上讨论。先让我们完成接下来的演练科目吧。”


第四七五章 备战的普鲁士
  聂大华告诉蒂尔皮茨马尼拉的战术可以移植到和丹麦的海战上。这并非是信口开河。
  普鲁士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海军弱国。
  甚至普鲁士拥有海军也是最近一段时间的事情。
  普鲁士从建国开始就是一个传统的陆战国家,历代国王发展的都是陆军。
  他们缺乏对海洋的认识,因此对海军的建设毫无兴趣。
  一直到19世纪初期的时候,普鲁士被拿破仑击败,痛定思痛的普鲁士军队开始改革。
  在1811年的时候普鲁士计划建立一支小规模的近海海军,这支海军将有3艘大型军舰和12艘小型军舰组成。可惜这项计划只停留在了纸面上,1812年的时候普鲁士忙于参加第六次反法战争,就把海军的建设搁置了。
  1815年欧洲反法同盟击败拿破仑以后,大家就在维也纳重新划定了势力范围,其中瑞典就把西波美拉尼亚割让给了普鲁士。
  之后普鲁士就接受了西波美拉尼亚,同时也接受了瑞典留下的波美拉尼亚海军。,这是一支由民兵组成的海军队伍,他们拥有6艘无法使用的65吨级单桅小炮船和2名海军军官。
  虽然弱的一比,但是好歹普鲁士有了自己的海军,毕竟有点总比没有强,这算是德意志海军的起源吧。
  普鲁士在留下的两名海军军官中,挑选了一位叫迪特里希。约翰。朗格的中尉,让他成为了普鲁士的第一位海军军官,而后在迪特里希中尉任职的时间内对普鲁士的海防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说实话,普鲁士的海军在统一德国以前发展得尤为悲惨,虽然普鲁士拥有军事传统,但是那是指陆军,海军并没有受到重视。
  另外,当维也纳会议结束后,欧洲就进入了和平时期,普鲁士的工作重心就开始逐步的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军队的军费则被大规模缩减了,而不受重视的海军,更是没有多少军费了,所以几乎谈不上发展。
  1823  年,波美拉尼亚的省府向普鲁士王室提交一份关于建设普鲁士“海防军”的建议,因为波美拉尼亚省靠海,它的港口需要海防军的保卫,在西波美拉尼亚属于瑞典的时候,他们的海岸线是由瑞典海军保护的。
  自从波美拉尼亚全都归属普鲁士之后,波美拉尼亚的海防安全就出现了漏洞,因为普鲁士的海军几乎等于没有,因此这一时期的保卫工作大多都交给其他国家的雇佣兵。
  普鲁士的太子弗里德里希。威廉接受了波美拉尼的建议,在1824  年,威廉太子成立了一个关于发展海军的委员会,并且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海军发展报告,但是由于申请不到军费,而且没有得到军方的支持,最终这个计划不了了之。
  1829年6月8日,普王威廉三世突然性的开窍了,竟然开始发展海军了,他要求军队尽快建造几艘像样的大型军舰,对于这些军舰的使用,普王认为在和平时期可以用于训练海军学员、也可以用于物资的运输,到了战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