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大人,属下命令士兵在城外挖掘壕沟,向城墙推进,进而依托壕沟的掩护占领了太平军城外的壕沟工事,太平军几次反击都被打了回去。属下又命人在城内偷偷张贴告示,城内人心不稳,发匪遂向南遁走,属下派兵衔尾追击,大败贼军,奈何发匪镇江水师来救,曾立昌乘船逃跑……”
  “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妙!你这仗打的不错。”
  “都是大人您指挥有方,大人您看一下这请功的折子。”说着董书恒将手上拟好的请功折子递给了琦善。
  “你这娃娃,就是会做人,这大把的功劳都送出去了,你自己可什么都没捞到啊!”
  “大人,都是您的提携才有属下的今天,属下不敢居功。等消灭了发匪,属下还要回去继续做盐商呢,取十几个娇妻美妾,家母还等着我为董家开枝散叶呢!”
  “在老夫面前,就别虚头巴脑的。”
  “呵呵,大人,您又调笑小子了。哦,对了,下官准备在扬州建一座大型的商品交易市场,这样物资就能够直接从扬州发往京中了。想必可以解京中物资短缺之困。”
  董书恒没说,他已经通过青帮控制了整个运河的运输,控制了运输,再控制商品源头,每年流入北京那么多银子,都得乖乖再流回自己的手中,哈哈!
  “大人,这是市场两成的干股,还请大人收下,补贴家用,另外,营中的每一位将军,在下都会送上市场中的一个商铺。”
  “呵呵,你小子这么有经济头脑,还真应该去做一个商人。这长毛阻断了南北交通,南货要想北上,还不都得从你这个市场集散啊!这可是一只下金蛋的鸡啊!你这么大方送出这么多份额。说吧,什么事儿?”
  “不是下官的事,是支持下官的魏大人、还有一些士绅以及军中的一些下属。下官想给他们求个出身。”
  “拿给我看看吧。”琦善伸手说道。
  董书恒把保举的折子递了过去,他知道太平天国起义后期,曾国藩的湖南集团很多人都是通过保举担任了各地大员,这些人的出身也不高。所以他想在琦善这里试试水。
  “哼,你小子的胃口倒不小,不过你还真没给自己的求官啊,看在你没私心的份儿上,老夫就拉下老脸,帮你去试试,不过京中的大佬们同不同意,就不是老夫说的算了。”
  琦善的意思是,你这事要想成功,京中的官员你还得自己活动。不过董书恒对此也是门儿清,无非就是花些银子罢了,反正回头还能赚回来。
  “好了,你这仗一打,老夫的北大营又得挪地方了,你去浦口新建一个北大营,我会让各家派些兵去进驻,本官年纪大了,受不了舟车劳顿,就赖在这个园子里了。你要帮老夫守住新营。”
  “杨文定下职后,苏南几个州府也给你折腾,但是你要想办法尽快拿下江宁。”
  “好了,老夫累了,知道你事情多,先回去忙吧。”
  说罢,琦善摆摆手,这是要送客了。
  琦善这个人除了理政、打仗的能力不行,做官、做人还是很上道的,他拿了自己该拿的,就会帮你办他能帮你办的事儿,信誉上没毛病,而且还不会随便给你加码。而且他资历深,遇到事情也能帮你扛一扛。
  董书恒就喜欢跟这样的人打交道。
  扬州新收,要处理的事情很多。
  现在的摊子大了,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亲自过问。这些天出征,积压了很多事情,曾宪风都一一整理好,等着他处理,忙到了大半夜都没处理完,董书恒索性先去睡觉,好学生偶尔也有完不成作业的时候。
  第二天,董书恒处理完政务,抽空回了一趟董家在扬州城的老宅。他突然想起了在东台的母亲和慧儿。
  “出来大半年了,是该回去看一看了。”董书恒在心里想到。他还得回一趟东台的兵工厂呆一段时间,近期都不会有太大的战事,他要回去跟技术人员一起努力,为几款武器定型。
  要想练就一直强大的军队,在武器装备上必须要做到自给自足。
  这时候曾宪风找到董书恒。
  “总统,扬州城中的房产都已经清点归还完毕,但是还有一些房产的主家已经不在了,这些怎么处理。”
  “有面积大一点的吗?”
  “嗯,有几个园子,主家已经被发匪杀害。”
  “这样,我之前不是说要建少年军校、孤儿院、敬老院嘛,把这几个园子改一改,增加一些房舍,可以先用起来。”
  “命人把之前集中在高邮的孤儿都转移过来。另外,你们行政总署搬到扬州府衙办公,我已经保举你为新的扬州知府,以后曾公你领着扬州知府的衔,继续做总署的事情。另外再找两处地方一处给警察总署使用,一处给高级法院使用。所有人员全部搬到扬州办公。”
  曾宪风听到这个消息,大为吃惊,他只是一个举人,大人竟然保举他做知府。虽然也有很多举人通过捐官的形式成为知府一级的地方官员,但是着实不多,况且他自己家境并不是非常宽裕。
  “属下多谢大人举荐之恩!”曾宪风也没有假意推脱,而是发自内心地向董书恒表示感谢。
  “这是你应得的。另外,令张德邦为警察总署总长。”董书恒继续道。张德邦以前是高邮的捕头,工作经验丰富,虽然是旧官僚,但是此人本性不坏,人也不迂腐,跟董书恒合作过,后来就调入了行政总署工作,现在正好把他拎出来干老本行。
  “在扬州城成立行政学院、警察学院,培养行政人才、新式警察,同时要对现有的行政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这两个学院我亲自兼任院长。”董书恒继续吩咐道。
  天京城,天王府内,曾立昌低头跪在大殿之下,正在承受着洪秀全暴风骤雨般的训斥。扬州放弃了就算了,曾立昌竟然把好不容易搜刮的财物都丢了,损兵折将就这样灰溜溜地回来了,对手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团练头目,太平军什么时候沦落到随便一个团练就能欺负的份儿上了。
  一个曾国藩、一个江忠源,现在又冒出来一个董书恒,为什么同为汉人,他们都要与自己为敌呢?一起沐浴在天父的圣光之下不香吗?他也不想想,自己坐拥三千佳丽,让自己的手下都成了单身狗,谁敢跟他混啊!
  “你收拾一下,明天就到江西前线效力,到南昌城下做一个攻城先锋,朕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洪秀全撂下一句话,甩袖离开了大殿。
  东王府,杨兮妹已经回到了天京城,兄妹久别重逢,杨兮妹向杨秀清讲述了自己在高邮的见闻。讲述了董书恒的作为,令杨秀清唏嘘不已。
  “如此青年才俊要是能为我天国所用就好了。我等在这天京毕竟是外人,这江南之人都极为排外。想要拉拢人才难啊!”
  “哥哥,这江南读书人甚多,我们也可以组织考试啊,读书人总要考试做官的。”
  “咦?妹子,你这个注意甚好,我天国也可以组织科举考试。而且咱们这儿男女都可以参加考试。”
  “哥哥,那董书恒说的开展贸易的事情怎么说?我们太平军一直在打仗,总要有自己的财源,不然长此以往天国子民连吃饭都成问题。”
  “嗯,你说的也是,这个董书恒只要不主动攻击我们,和他贸易也无妨,我们现在的敌人主要是西边和南边的清军,北边毕竟还隔着长江,远交近攻嘛,要不妹妹你负责此事,我把江宁女营划给你管,你来抓生产还有贸易的事情,最好能够交易到兵器,这才是我们目前最紧缺的。”
  不一会儿,一个亲兵从外面走了进来,在杨秀清的身旁耳语了几句。
  杨秀清听了之后博然大怒。
  “洪秀全,你欺人太甚!”
  “哥,发生了什么事情?”杨兮妹在旁边关切地问道。


第五十六章 复活的扬州
  董书恒很想给自己放个假,就像前世一样交个假条给领导批一下,回家休息,把工作手机关闭,打开电脑,彻底放飞自我。
  但是他悲催地发现,自己现在就是大老板,就是领导,其他人好像都在帮自己打工。
  他在扬州忙碌了好多天,把手头上积压的事情都处理了。突然感到一阵的空虚,大家都运转起来了,仿佛又没有自己什么事了。
  有了现成的地方,学校、孤儿院的建设速度很快。警察总署的架构也很快架了起来,董书恒从军队中抽调了一些军官支援到警察总署。等警察学院建好之后,就会源源不断地向警署输送警力。接下来就是在各个地方建立分局,接管地方治安,名头很好找,就说缴匪需要就好了。
  军队方面,两个方向都达到了预期目标。西边的教导团和101团在仪征县城受到了守军的阻击。但是仪征只是小城,守军不多,在一通炮轰之后,城墙被炸出了缺口,淮海军冲了进去,消灭了这股顽抗的太平军。
  现在大军已经到达浦口,与太平军隔江对质,接下来董书恒在在此处建立一个新的北大营。堵住太平军从江宁直接北上的道路。
  他的目标是将原来北大营的军队彻底变为一个商业组织。这个北大营确实给董书恒商业上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里面汇集了山西、陕西的绿营,蒙古的八旗、关外的都统,清廷能从各地把这些人集结起来还真不容易,现在这些人无形中帮助董书恒打通了整个北方的商路。
  瓜洲的炮台,董书恒是当做一个要塞来建,未来他还会在江阴再建一座要塞,从克虏伯工厂进口的岸防炮会安装到这些要塞上。以后要是再和西方列强开战的话,即使海上打不过也能够守住长江水道,凭着中国的巨大纵深,虽不能胜,也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扬州城内现在就是一个大工地,一些靠近路边的棚户被拆除,街道被拓宽,路边正在开挖下水道。
  主干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根木头柱子,柱子上是一个玻璃做的煤气灯,下方是一个安装煤气罐的木箱,炼焦产生的煤气被用铁罐子收集起来,通过管道输送到上方的煤气灯上,到时候扬州将是中国第一个拥有路灯的城市。
  这些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为工坊还有各种商业活动还没完全恢复的扬州提供了大量的临时工作岗位。
  随着大量行政人员的入驻,以及当初逃离扬州的富户的回归。街面上一些商铺开始慢慢恢复营业。首先开张的是一些酒楼茶馆小食店,还有一些以前在路边摆摊的小商贩、手艺人也重新出来了。
  街面上渐渐又有了生气。看到这个渐渐活过来的扬州,董书恒心中倍感自豪。
  何园,因为原来的主人已经没了,董书恒把这里的房舍改成了少年军校,前面的园林则变成了扬州市民公园,免费对外开放。
  少年军校现在有1000多名学生,男女都有,这些孩子都是孤儿,没有那么多忌讳,董书恒索性不分男女校。
  董书恒来到学校也没提前通知。所以,当他到达学校的时候,学校里还在上课。这些孩子都没有什么文化基础,他们要从识字开始学习。董书恒在各地建立学校之前就编了一套小学教材。
  小学的基础学科一共就两门,《语文》和《数学》,语文教材被董书恒加入了后世的拼音,这样能够提升孩子们学习汉字的速度,让孩子们快速地完成识字阶段,提高学习的效率。
  当然语文课文还是会选取很多古诗词,《三字经》、《千字文》《韵律启蒙》中的片段。为了增加趣味性,董书恒还令人将一些古代民族英雄的故事写成白话故事放在教材里面,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们的民族意识。
  另外董书恒还编了一本数学教材,引入阿拉伯数字,教孩子们一些加减乘除、度量单位、图形认识、以及一些简单的解决问题方法。虽然董书恒不是教师穿越过来的,但是这些小学教材他编一编还不是很难。
  学校里的老师大多是一些生活困难的读书人,学校给他们开的工资足够他们读书养家。而且,淮海书院还对这些老师有优先录取的政策,所以许多年轻学子选择去新式学校做老师。
  这些学校的老师都要参加专门的培训,通过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才能够上岗。他们必须得学会怎么使用这些新教材,而且学校会安排他们集中备课,避免了有些老师还使用老套路教学。
  董书恒路过一间由祠堂改成的大教室,里面塞满了将近一百个学生,虽然有些拥挤,但是里面倒是很亮堂,这是一个大班级,学生们正在上数学课,学的是教材上第二单元的十以内的加减法,他们第一单元的课程是学习了阿拉伯数字的书写。
  董书恒的计划是让他们用两年的时间认识3000以上的汉字,能够熟练书写,完成算术加减乘除的学习以及基础几何应用。然后他们会进入专业学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