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德帅的心中甚至有一些小小的骄傲。
此时达卡城的攻防战已经进行了半个月时间。
虽然之前英法联军攻打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打了两年时间。
但是,这种土著小国怎么能够跟沙俄相比呢。
罗伯特将军对军队进攻速度太慢已经失去了耐心。
尤其是那些孟加拉军团的仆从军们,现在表现的越来越消极。
这真是一群老爷兵。
但实际上也是人之常情,换了谁知道上去肯定是要送死,也不会愿意向前冲的。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觉得有英国人在后面压阵,要取得胜利一定很容易,所以参战的土兵士气高昂,悍不畏死。
但是现在,仗打了这么多,大家发现英国人无敌的舰队和炮兵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厉害。
仗打到现在这种程度,靠的全是土兵的性命往里面填。
这样子土兵们自然是不乐意了。
孟加拉陆军热衷于招募高种姓印度教徒和富裕的伊斯兰。
这主要是因为孟加拉是英国最早征服的地区,而当时反抗者以低种姓为主,所以孟加拉陆军形成了限制招募低种姓的传统。
英属殖民当局,对于孟加拉陆军的高种姓“老爷们”相当宽容。
当局承认印度教以及伊斯兰教的节日,允许士兵按照自己的宗教在不同的区域用餐,安排军事行动的时间也要“将就”士兵们的宗教仪式,
那些伊斯兰步兵团的士兵每天都要朝拜。有很多次进攻到了关键的时刻就被他们的朝拜活动打破了。
为此罗伯特感到非常的无语。让他懊恼的是对这些人还不能完全按照军规处理。
经过了半个月的战斗,英军虽然没有突破河上的要塞。
南城的进攻倒是已经到达了城下。
这么多天,双方损耗了士兵加在一起超过了六万人。
时间越往后,给进攻一方带来的心理压力就越大。
那些印度仆从军的进攻变得机械而麻木,他们的动作变得缓慢。
第34孟加拉土著步兵团位于河边的营地中,士兵们正在围坐在篝火边吃饭。
第34孟加拉土著步兵团都是由伊斯兰组成。他们伙食是面饼和洋葱、土豆。
“你们有没有听说,这个弹药纸壳上面的抹的是猪油,太恶心了,这些英国佬竟然让我们用嘴巴咬猪油。”一名名叫潘迪的孟加拉士兵说道。
“不会吧,不是说是牛油吗?”另外一名士兵说道。
“怎么可能,要是牛油的话,那些印度教徒会用嘴巴去咬吗?”潘迪说道。
这么多天高强度的进攻,已经让整个军营怨气丛生。
毕竟送死的都是他们这些仆从军。大家讨论到这个话题也有发泄的意味。
不光是潘迪他们这里,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个问题。
那些印度教的士兵也在讨论相同的问题。他们的出的结论是上面是牛油。
理由是那些伊斯兰也是用嘴巴去咬的。
11月27,跟往常一样。军官们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哪支队伍对城墙展开进攻。
达卡南城的城墙已经被火炮炸开了一个缺口,形成了一个缓坡。
士兵们顺着缓坡就能够冲进城去。
双方对这个缺口进行了反复的争夺,伤亡再次增加。
罗伯特觉得破城大概就在这几日了。
所以今天他决定让五个步兵团发动连续不断的进攻。
孟加拉土著第22步兵团和第34步兵团都被选中。
但是,这些仆从军们今天突然间拒绝执行军令。
这些人呈上一封请愿书给罗伯特将军。
说明了他们决绝使用涂抹猪油(牛油)的纸壳弹药。
罗伯特知道了之后大发雷霆。但是那些殖民地的军官了解这些土著,在宗教信仰上这些土人士兵很容易钻牛角尖。
在军官们的劝解下,罗伯特才放弃使用武力处理这土著士兵的打算,那样只会让这些士兵这的哗变。
但是战事也就此被耽搁下来了。英军的后勤部门开始对这些纸壳弹药进行改造,让士兵们用手就能撕开纸壳。
这一举动反倒是坐实了士兵们之间的传言。
“英国人果然是给我们用了沾了猪油的弹药。天哪!这些天我们的嘴巴上沾了多少的猪油啊!兄弟们,我们还能够得到真主的宽恕吗?”
“我们要杀了那些让我们吃猪油的英国人,只有这样才能够的到真主的宽恕。”潘迪向周围的士兵劝说道。但是这些人的心中早就对英国人畏惧到骨子里了,没有人敢于附和。
潘迪对英国人发出了愤怒的言论,这个事情被管理仆从军的英国军官报了上去。
当上级派人来调查时,潘迪竟然向那人开枪,不过只击中了那名英国军官的坐骑。
指挥孟加拉陆军的约翰·赫西将军对此大为恼火,下令逮捕潘迪。
但该团几乎所有的孟加拉官兵都拒绝从命。
不过有趣的是,他们也拒绝了潘迪发动起义的言论。
潘迪在自杀未遂后被捕,并在12月7日被绞死,他的班长普拉萨德也在12月12日被绞死。
同时整个孟加拉土著第34团被罗伯特下令解散,剩下的士兵并入其他各团。
这件事情暂时平息了下来。但是战事因此又拖延了半个多月。
利用这段时间,伽罗亚派人赌上了南城的缺口。
沙洲和河边的要塞也的到了修补。
缅甸的国内甚至又派来的三万联军。这批士兵是从刚刚收复的下缅甸地区征募的。
这些人虽然战斗力上比不上伽罗亚原本带出来的军队,但是在这样的防御战中还是能够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哪怕是作为炮灰,他们也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王将军,英军中的那个传言,是咱们这边传过去的吗?这一招真是神了。现在我们至少能再抗住英国一个月。”伽罗亚试探地问道,英军这些填只围不攻,伽罗亚这边自然是得到了消息。
原本伽罗亚手下损失了那么多的士兵,已经渐渐丧失了信心。
但是英军中突然发生的变故。给了缅军这边喘息的机会。
虽然这件事情,王振友没有明说,但是伽罗亚知道这很可能就是复兴军做的。
这件事情非常符合复兴军情报部门的风格。
复兴军有一个可怕的情报部门,伽罗亚是知道的。
当初他能够上位,那些在阿瓦的复兴军情报部门气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他篡位之前,他甚至都不知道阿瓦成有这些人的存在。
“国王陛下,这个事情可不归我管,但是我直到很快还会有好消息传来的。我想这个春节,我们应该可以在达卡渡过。”王振友故作神秘地说道。
经过这半个月的休整面军确实改观了很多。
尤其是英国人进攻了这么久都难以破城,让守城的缅甸士兵对于守住城池更加有信心了。
第五四九章 泰米尔王国
罗伯特带兵攻打达卡城已经一个多月了。
处在后方的拉姆齐一直紧张地关注着战场上的形势。
原本意以为这位牛气冲冲的名将过来之后就能够很快有所建树。
可是,事与愿违,不仅仅毫无寸进,而且损失惨重。
仆从军死伤的士兵几乎达到了半数。这些也是人命啊,虽然这里的人口很多,但是征募仆从军可是要花钱的。
仆从军战死也需要的抚恤金啊。不然地方上那些仆从军的家属不是的要造反吗?
为了补充前线的仆从军,拉姆齐不得不从孟买紧急调来五万仆从军。
拉姆齐现在已经不敢算,这场战争花掉多少钱了。
光是殖民地这边投进去的资金就已经达到了两千万英镑,殖民地多年的积蓄为之一空。
拉姆齐也知道因为提高税收,底下的各个土邦与殖民当局矛盾加重。
仆从军中爆发了对纸壳弹药的抵制,这件事情也传到了拉姆齐的耳中。
对罗伯特这种简单的处理,拉姆齐并不认同。在拉姆齐看来这样处理并不能完全根除问题。
要是拉姆齐在那里根本就不会像罗伯特这样简单的处理的,他会站在仆从军的角度,用他们的方式去处理。
罗伯特对于这些殖民地的仆从军太不了解了。
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任由他驱使的牲口或者是机器。
既然要使用他们,就要了解他们的想法,知晓他们的需求。
英国人殖民印度一直用的一个办法就是借力打力。
首先利用伊斯兰和印度教徒之间的矛盾,分而治之。
进而让两者相互监视。
其次是利用印度地区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用高种姓的人的去压制那些低种姓的人。
他们吸取了葡萄牙殖民印度失败的教训,没有试图将这里的人全都变成基督徒。
这里的统治者换了很多,但是宗教文化的改变一直很小,每一任统治者都将当地的宗教给继承下来,顶多是加以发展。
英国人都是实用主义者,他们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至于这件事情爆发出的原因,拉姆齐没有去深究,但是他知道肯定不是那些士兵自己发现的。
为此他专门派出了多名巡查员去各地的仆从军驻地,看一下那些地方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流言。
巡查专员刚刚派遣出去,坏消息就传了回来。
西南方向泰米尔造反了。
当然泰米尔造反不是什么新闻,事实上他们一直处在造反的状态中。
但是这次不一样。
泰米尔人从他们老巢塞勒姆出发,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攻克了英军设置的封锁线。
往常,他们每攻破一个小型堡垒的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甚至出现过一个驻守几十名仆从军的小型堡垒可以阻挡住上千泰米尔人反抗军。
但是这次,这些小型堡垒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泰米尔人拥有了攻打堡垒的神器。
他们这次的进攻丝毫没有征兆,利用夜色的掩护,泰米尔人反抗军摸到堡垒的下方。
用准备好的炸药包炸毁堡垒的大门,然后躲在远处的反抗军一鼓作气冲杀进去。
普维基利这次派出了多支队伍对英军的封锁堡垒同时发动了突然袭击。
这样快的进攻,让这些堡垒很难将消息传递下去。
英国人精心构筑的堡垒封锁线,顷刻间就瓦解掉。
数万名泰米尔如同逃出牢笼的猛虎一般,向四面出击。
封锁线在的泰米尔人村庄见到是普维基利的队伍都是夹道欢迎。
那些充当英国人狗腿子的泰米尔人贵族被反抗军拉出来清洗。
最近一段时间英国人加紧搜刮地方,这些殖民者的狗腿子更是变本加厉地搜刮百姓。
当地的泰米尔人自然是生出了种种不满。现在起义军要过来赶走英国人,大家自然是双手欢迎。
不仅仅如此,普维基利灭掉了英国人扶持的管理者,没收了他们的财富,将他们的土地拿出来一部分分给当地人。
这也让普维基利赢得了人心,很多当地人加入了反抗军的队伍,同反抗军一起杀向金奈。
普维基利带着三万人的主力部队半天时间就拿下了韦洛尔,然后用一天时间杀到了金奈城外。
此时的金奈港中只有一支小型的海岸巡逻舰队。
这支巡逻舰队拥有三艘护卫舰以及四艘蒸汽炮艇。
另外在城市中驻扎了五百英军以及三千土著仆从军,这些仆从军也大都是泰米尔组成。
因为泰米尔人反抗军这次突袭的太过迅速。
所以金奈港也只是提前半天知道泰米尔杀来了。
以往泰米尔人很少能够杀到金奈。通常是在丛林外围的堡垒就被驻守的军队挡住了。
这次一线堡垒的士兵竟然都来不及发出预警就被消灭了。
主要是这次泰米尔人换上了大量的火枪,这让守军大感意外。
以前他们大部分人都是拿着冷兵器或者是简陋的燧发枪冲锋的。
这次普维基利带来的三万人种至少有一万把线膛枪。
他们在之前攻破的堡垒和城池中还缴获了大量的枪支。
不仅仅如此,之前他们俘虏的一些属于英国人的泰米尔人仆从军现在也都向普维基利投降效忠。
所以一路杀来,普维基利的实力就跟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强。
不仅仅如此,他还缴获了大量的财物。
现在他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
张德帅跟自己说的十天拿下金奈的目标似乎真的可以拿下。
到时候拿到张德帅提供的军火,无论是坚守金奈,还是退守韦洛尔都将成为可能。
泰米尔人的反抗形式从来没有这么好过。
普维基利让手下的士兵集中在一个方向进攻金奈。
这座城市是后来由殖民者在原来城堡的基础上,扩建起来的,并没有外墙,这给进攻带来的方便。
英军和仆从军设置了街垒,在城市的入口的挖掘了壕沟。
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