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5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书恒又拿起了另外一份情报。
  这是一份关于印度北部战局的最新情报。
  之前陈玉成策划的对东线印度军队的夹击计划已经有了结果。
  陈玉成以手中原本的两个军团,将近四万步兵对英国人设置在赖根杰的阵地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英国人以为圣军这是发动总攻,是为了西边的叛军解围。
  考虑到圣君的兵力,布朗将军果断地将驻守在恒河边上的第二梯队后备兵力给调了上去。
  在圣军与英印军作战焦灼的时候。
  廖祥东率领廓尔喀军队极速南下。
  他们从廓尔喀的特兰城一路急行军,直接插到了英印军的后方。
  这些廓尔喀步兵的脚力真不是盖的,在山地行军,每日还能够前进百里以上。
  布朗将军完全没有想到廓尔喀人敢于插手印度殖民地的事情。
  他知道廓尔喀人跟复兴军眉来眼去,但是复兴军毕竟太远,而英印军就在廓尔喀的边上。
  一直以来,廓尔喀都是比较听话的,除了前两年廓尔喀人召回了那些在英印军中的雇佣兵。
  廖祥东先是带人袭击了赖根杰后方的英印军大本营,消灭了留守在这里的三千英印军,缴获了大量的粮草辎重。
  廖祥东很大方的将所有的财物都分给了那些士兵。
  这让廓尔喀新军士气大震。
  廖祥东并没有把东西发到士兵的手中,那样不仅仅不会提升战斗力,还会因为拥有了财物拖累行军,还会让士兵产生求生的欲望,因为大家都担心自己死了,身上的财物就没了。
  于是廖祥东想了一个办法。他当众保证会将这些财物在战后送到他们家中。这就是意味着每名廓尔喀士兵即使是在战场上牺牲了,他们的家人也能够在抚恤金之外在获得一笔财富。
  但是如果有人在战场上逃跑或者违抗军令则不仅仅失去了这些奖励,还要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是他们的家人都要受到牵连。
  因此,在战场之上,这些廓尔喀士兵作战勇猛,悍不畏死。
  他们装备的线膛枪丝毫不逊色于英印军,虽然火炮的数量很少,但是他们敢于顶着英印军的火炮不顾伤亡地靠上去。
  靠近到一定距离之后,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与英印军近战拼刺刀。
  不过大部分的廓尔喀战士还是喜欢用他们的弯刀。
  他们现在用的弯刀也是复兴军兵工厂专门给他们用特种钢材打造的钢刀。
  这种刀势大力沉,甚至可以直接劈断英国人的火枪。
  在近战的侍候,英印军的战士习惯性会横着火枪去格挡廓尔喀人的劈砍。
  力气大的廓尔喀战士可以一刀劈断对方火枪。然后顺势将对方给砍倒在地。
  因此,在近战的情况下,英印军完全不是廓尔喀战士的对手。
  以前他们之所以打不过英印军,除了他们的训练落后之外,还有他们缺少远程的火力。
  现在他们有了火枪,还学会了新的战术动作,知道如何去规避敌人的火炮和火枪射击。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战力已经能够与英印军相当。
  廖祥东对那些底层的廓尔喀士兵非常同情,他没有那些贵族军官高高在上的架子。
  在廓尔喀军中,那些底层的士兵对他非常的尊重。
  而那些贵族军官因为他是华夏人,也不敢小看他。
  就这样,廖祥东作为一个异族,指挥起这支军队倒是非常的顺手。
  廓尔喀人的加入,让布朗有些措手不及。
  原本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赖根杰的军队还能够退到恒河边上沿河撤退。
  但是现在他们只能向南沿着陆路撤退。
  不过陈玉成部圣军现在对英印军的进攻非常的猛烈。
  撤退是肯定不是能撤退的。
  布朗只能选择从西线抽掉部队,暂时放弃对北方联盟起义军的进攻。
  英印军援军在东进的时候,一开始一切顺利。
  但是就在他们靠近到赖根杰的时候,突然遭到廖祥东部的伏击。
  原来廖祥东假装去赖根杰与圣军前后夹击英印军。实际上只是留了少量的军队挖掘阵地迷惑敌人。
  英军不敢主动出击,自然也就发现不了廖祥东是故布迷阵。
  而他自己则带着手下主力重新反到了西边,他利用廓尔喀人擅长走山路的特点避开了平坦的大道,躲过了英印军的眼线。
  然后选择英印军援军刚刚离开岸边炮艇的掩护范围,就开始进攻。这个时候英印军刚刚离开掩护他们的炮艇,警惕心还没有提起来。
  这次布朗调来的援军有两万多人,几乎是西线军队的一半。光是廖祥东一部是没办法吃下的。
  廖祥东之所以敢伏击英印军。是因为圣军的李天茂带着飞龙军已经秘密迂回到了这里。
  这支军队的存在,布朗甚至都还不知道。
  陈玉成猛攻赖根杰的英印军主力防线,除了要为廓尔喀新军打掩护之外,也是在为飞龙军的迂回打掩护。
  一开始的时候,面对廓尔喀新军的伏击,拥有人数优势的英印军并没有慌。
  他们不仅仅没有后退,反而对山坡上的廓尔喀新军发动了反冲锋。
  在英军正规军带领下的仆从军还是敢打敢拼的。英军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布朗将英军打乱了,将英军和仆从军搭配在一起作战。
  令英印军感到疑惑的是这些廓尔喀人也冲了上来,他们连山坡上的地形优势都不要了。
  当英印援军的指挥官在嘲笑这些廓尔喀人是不是一个愣头青在指挥的时候。
  英印军的后方传来了隆隆的马蹄声。
  那声音有些低沉,就像是雨季连绵不断的闷雷一般。只有大规模的骑兵集体冲锋的时候才会发出这样的声音。
  反观这支英印援军以步兵为主,只有少量的骑兵。
  他们的骑兵部队主要都留在西边用于警戒那些叛军。
  因为叛军中的詹西军有大量的骑兵,所以英印军要留下大量的骑兵监视对方。
  援军的指挥官还没有等到后方军队的报告,飞龙军就已经杀进了英印军的后对。
  英印军的援军本来就是在行军的状态中,没有任何的防御设施。
  遭受伏击之后,注意力又被伏击他们的廓尔喀新军完全吸引住。
  在他们的情报中,这支骑兵是根本不应该出现的。
  因此他们不得不在仓促的状态下迎战这支骑兵。
  但是在前后夹击的情况下,又是被骑兵爆了菊花,英印军的失败已成定局。
  与此同时,一支由三十几艘炮艇组成的内河水师也沿着雅江来到了达卡城外。
  在达卡城西,五万缅甸军队已经准备好蓄势待发。
  这次圣军算计东线的英印军,发动了这么大的阵仗,怎么能够少的了伽罗亚这个反英同盟的中坚力量呢?
  事实上,英军撤走之后,伽罗亚就一直在想着反攻了。
  当阿瓦城的那些大臣们上书催促他班师回朝的时候,伽罗亚不仅没有回去,反而调集了更多的兵力人力到达卡。
  现在的达卡以及周边的地区已经聚集了上百万的缅甸人。其中光是士兵就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人。
  有了这么多的人口和兵力让伽罗亚的信心渐渐膨胀起来。
  这次的计划,石达开也事先找到了伽罗亚。
  但是伽罗亚此时要袭击英军就必须要渡河。
  这条河流本就是英国人重点监控地方。
  缅甸的沿海都已经被英国人肆虐过了,伽罗亚现在手中不要说战船了,就连运输船都没有多少。
  如果要用浮桥或者是竹排渡河的话,不可能逃过英国人的眼线,被人家半渡而击的话,那就成了送人头了。
  好在圣军的苍龙军已经初步成军。
  在复兴军的支持下,丁苏吉亚的造船厂已经交付几十艘炮艇,其中有好多还是铁壳的炮艇。
  这次机会难得,石达开为了能够重创英军,也是下了血本。
  两支新建的军团都拿了出来。
  而苍龙军的主要任务就是掩护缅甸军队渡河。
  不过苍龙军能够到达达卡城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达卡的上游还有英国人的炮艇巡逻。
  但是这些英国炮艇没有想到圣军也有自己的炮艇了。
  要知道对方可是一支叛军,枪炮可以购买,但是炮艇可是搬运不了的。
  他们很难想象到一支叛军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就建立起了自己造船厂,甚至都造出了这么多的炮艇来,还是非常先进的铁壳炮艇。
  就这样,苍龙军第一次出动就跟英国人的炮艇在内河中干了起来。
  苍龙军到底是有备而来,数量上有绝对的优势。
  火力上也一点都不比英国人的炮艇差。
  而英国人的炮艇大部分都在恒河支援陆军作战,在雅江流域的数量并不多。
  这才让苍龙军旗开得胜,打赢了出师以来的第一场水战。
  一路过关斩将,到了达卡城西之后,炮艇编队与河中沙洲上的要塞配合终于掩护着缅甸军渡过大河。
  缅甸军渡河之后在苍龙军的配合下击败了对岸监视缅甸军的英印军。
  这一部英印军的数量只有一万人不到,面对五万缅甸军进攻,还有河中炮艇的火力支援,没有坚持多久就失败了。
  接下来,缅甸军并没有直接杀向加尔各答,虽然那里非常的诱人。
  伽罗亚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手下的缅甸士兵是什么德性,他非常的清楚。
  让这些士兵去进攻英国人驻守的坚城,无疑是去送死。
  伽罗亚听从王振友的建议,让军队向西北方向开进,先攻克了小城巴布纳,然后继续西进,杀向北方地区与加尔各答之间的交通要地拉杰沙希。
  拉杰沙希一直是加尔各答北部防线的后方大本营。
  这里储备着大量的军用物资,但是此时这座城市中的守军只有不到五千人。
  不过拉杰沙希城的城防工事非常的完善。
  缅军要想占领这里并不容易,但是只要能够占领这里,则相当于截断了北边英印军的退路。
  如果从地图上就能够发现,此时廓尔喀新军、陈玉成的主力军团以及缅甸军已经从三个方向将东部防线上的英印军给包围了。
  赖根杰这个小城根本就容纳不下那么多的军队。
  亲自在前线指挥战斗的布朗在得知援军被伏击消灭之后,知道大事不好了。他已经没有更多的援军可以调动了。
  他下的第一道命令不是给东部防线上的士兵,而是送给西部监视叛军的那一部分英印军。
  布朗命令他们绕道退会加尔各答。
  然后,他留下一万多仆从军留守在这里,带着剩下的军队向拉杰沙希方向撤退。
  这留下的一万人实际上是布朗的弃子了。


第五九八章 前方加尔各答
  有了那一万炮灰在后面拖着陈玉成的军团,布朗终于带着五万残兵脱离了战斗。
  陈玉成可不会就这样将布朗给放跑了。
  刚刚解决好战斗的飞龙军马不停蹄地追了上去。
  飞龙军的后面是廓尔喀新军跟着,两只军队一前一后跟在布朗的后面。
  布朗不得不再次分兵一万堵住后面的追兵。要不然他率领的步兵根本就跑不过圣军骑兵。
  原本他应该从河边撤退的,那样就不用担心追兵。
  但是飞龙军和廓尔喀新军恰好就挡在英印军退往河边的必经之路上。
  无奈之下布朗才从陆路撤退。
  再次留下一万人殿后之后,布朗手中的士兵不到一万人了。
  得知拉杰沙希被缅甸人五万大军给包围了,布朗带着手下退到了沿河的英吉利巴扎尔城。
  配属给他的船队也集中到了这里。
  到了这个时候,布朗才放下心来。通常在河边的时候,因为有炮艇的支援,圣军是不会主动进攻他的。
  这次的战斗,圣军层出不穷的后手让他应接不暇。英印军的损失惨重,他手中损失的兵力已经将近六万人。
  这样的失败要是传回到本土去,他布朗的名声可就要烂大街了。
  说不定自己还要进军事法庭,接受那些带着假发的道貌岸然的家伙的审判。
  想到这里,布朗心中有些后悔,当初为什么选择到北线来。
  像罗伯特将军在南线,只有泰米尔人一个敌人,那样的仗打起来就简单多了。
  在这里,他不仅仅要应对印度叛军,还要应对那些狡猾的华人军队,以及那些凶残的缅甸军队。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战争原本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情。
  英吉利巴扎尔也是守不住的,他手上的兵力不足,后面足足有五六万的军队在追着他。
  在城内草草修整了一下,布朗带着手下的残兵上船准备继续向加尔各答前进。
  城内的百姓知道了英印军打了败仗,都争先恐后地向城外逃去。
  当布朗带着手下上船的时候,不知为何涌过来了一群当地百姓。
  这些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