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突袭虽然是在冬季结束后,没有影响到对方过冬。
但是却让对方原本计划的春季攻势泡汤了。
按照正常的情况,只要南方军发动了袭击,自由派这边就必然会进行反击。
华尔恰恰利用了这一规律,他组织所有长江安保的主力展开了一次漂亮的伏击战。
这次伏击作战歼灭了敌人五千多人。
已经算是开战以来较大的一场胜利了。
作为南方军的副司令,二把手华尔受到了南方各个势力大佬的一致好评。
也让他们看到了堪萨斯战争结束的曙光。
于是,南方军组织动员了五万兵力在夏初,也就是华夏历六月初的时候,对堪萨斯城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
这次攻城,长江安保就出动了将近两万人。五千多人的仆从军全部被拉了上去。
南方军这次甚至将购买到的新式后膛炮都用上了。
他们的炮火准备工作做的很足。
战斗一开始,双方的炮兵就开始了无休止的对射。
报告上说双方动用的火炮数量达到了五百多门。
这个数字让董书恒都叹为观止。
美利坚的工业实力绝对不是吹出来的。
炮弹让堪萨斯城的城防工事损毁严重。
这个成果的代价是南方军的火炮损失掉一多半。
后面的冲锋中,长江安保这边派出了扶桑仆从军。
南方白人那边派出了德克萨斯骑兵。
在这两支军队南方军一路杀进了城中,双方在城中展开了巷战。
战况十分惨烈。
自由派军队因为长江安保之前的袭击已经处于劣势。
所以最终自由派军队寡不敌众,残余的军队向北变撤到了得梅因。
整个堪萨斯地区落入到了蓄奴派的手中。
这场战争的时间不长。从攻城到堪萨斯城陷落只有半个月时间。
但是战斗非常残酷。尤其是城内的白刃战。
最后城内搬出的尸体就有两千多具。
而且城破之后,作为攻城主力的德克萨斯佣兵以及扶桑武士随即对城市进行了洗劫。
这也是联军上层纵容的结果。这里的居民基本上都是心向自由派。
蓄奴派自然是要打压他们。
扶桑武士做的更加过火。他们不仅仅抢劫财物,甚至将那些白人男子杀死,抢走他们的妻子。
华尔早就已经给那些仆从军定下了规矩,战场上缴获的东西全都交给他们支配。
这些人也可以在加州定居。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开始给自己积攒家当了。
战争结束后,蓄奴派立即在堪萨斯成立新的州政府,并且向联邦政府申请以蓄奴州的身份加入。
布坎南总统一直在和稀泥,为了不激化南北双方的矛盾,暂时没有接受这个申请。
但是布坎南在立场上是站在蓄奴派一边的。
这两年他已经向南方各个蓄奴州偷偷转运了很多物资。
毕竟南方才是他们民主党的大本营。
第六一九章 亚伯拉罕
蓄奴派在堪萨斯地区的胜利,并没有像联邦政府想象的那样,在分出胜负之后,失败的一方就自动退出。
布坎南在这方面犯了政治幼稚。
北方自由派代表的工厂主、资本家。他们会在意那些奴隶的生死吗?
他们只是为了争夺产品的销售市场。美利坚没有自己的殖民地。
那么争夺销售市场靠什么。只能够靠廉价的劳动力降低人工成本。
美利坚的技术基本上都是从大英帝国那里偷来的,比生产效率显然也是比不过人家的。
所以南方的人口和市场,是北方的工业资本家必须要弄到手的。
也就是说自由派和蓄奴派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他们一个想要守着肥沃的土地,养着一帮子干活不要钱的奴隶,过自己的小日子。
一个在资本的驱使下要将自己的工厂给做大做强。
利益驱使下的矛盾,往往是最不可调和的。
这种矛盾从美利坚政党的演化就能够看的出来。1854年7月,辉格党与北部民主党和其他反对奴隶制的派别联合组建共和党,并且将党的价值奠基于“个人自由”、“国家团结”。
1856年,此时一个名叫亚伯拉罕的中年政客因为强烈反对扩大奴隶制而退出了辉格党,参加了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并且很快成为了该党的主要领袖。
此时亚伯拉罕已经被推举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开始了自己的总统竞选之路。
他提出的竞选口号是反对奴隶制,支持自由经济发展,提高关税保护本土工业发展,维护自耕农利益,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土地分配问题……
这些主张得到了北方资本家的大力支持。
这让林肯获得了大量的政治献金可以用于竞选。
这次北方的资本家们可谓是下了血本,一定要将共和党候选人送上总统的宝座。
连续两任民主党总统,皮尔斯和布坎南,让北方人吃了不少亏。
南方的蓄奴派自然是无法容忍亚伯拉罕这样激进的反对奴隶制份子做上总统的宝座。
他们也支持自己的人在选举中与林肯进行竞争。
这次蓄奴派在堪萨斯的胜利,给自由派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但是这对于亚伯拉罕的竞选之路却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因为原本还在观望的北方州,现在也对南方蓄奴派的扩张感到恐惧,转而支持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
那些以工业生产为主的州都不希望奴隶制继续的扩大。
很多有识之士都站在了亚伯拉罕一边。这些人可都是掌握着社会的舆论。他们的发声对亚伯拉罕的竞选之路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双方在竞选场上斗的不可开交的时候。
长江安保已经利用维护的自己的运输线的机会。
在后世的特立尼达、丹佛、夏延、盐湖城等地建立了自己的据点。这些据点几乎控制住了中部平原的进入落基山脉的主要通道。
这样,整个西部地区,除了墨西哥人口占据多数的新墨西哥地区之外都已经落入了加州的实际掌控之中。
等到长江安保,这个实际上的加州军将这些控制要道的堡垒给经营起来之后。
就是董书恒直接宣布在这里建国,联邦政府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当然了,现在还不是时候。最起码要等南北双方打起来之后才行。
现在的加州还是联邦的一个加盟州,一个在政治立场上支持蓄奴制度的州。
虽然在加州基本上没有什么奴隶庄园。
有的只是集体农场或者是汉人的自耕农场。
同时,这里与北方地区一样重视发展工商业。
长江安保也只是南方蓄奴派的雇佣军,而不是加州派出的志愿军。
原本这样一个州应该是反对奴隶制的。
费城,共和党的总部就设在这里,该党的中央委员会正在召开一场重要的会议。
作为反对蓄奴制的党派。共和党一直是堪萨斯内战的重要支持者。
他们游走在的北方各州。说服那些州议会选派志愿军到堪萨斯地区作战。
同时他们还要说服那些资本家为堪萨斯地区的战斗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这次堪萨斯地区作战失力,自由派在堪萨斯已经没有立足之地。
只能退到北方的内布拉斯加地区。
但是,自由派不可能就这么认输了。
几万人的损失根本不算什么。甚至是失去了堪萨斯这块地盘也不算什么,那里本来就没有多少人。
“诸位,堪萨斯地区的失败,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南方奴隶主的野心。终有一日他们要将奴隶制扩张到整个美利坚。”
“树立着自由女神像的美利坚,竟然遍布着奴隶制,如此下去,美利坚将会成为全世界的笑话。”
“我们是一个自由的国度,不自由,毋宁死。是时候和这些敌人彻底地划清界限了。”
“那些致力于发展奴隶的州必须要得到清理。我们必须要号召更多的自由斗士到堪萨斯去,去发动反攻,将那些蓄奴派的帮凶从堪萨斯赶出去。”
……
亚伯拉罕对党内主要人员发表了一个重要的讲话,这相当于是自由派吹响了反击的号角。
亚伯拉罕也利用竞选的机会将自由派的实力不断地扩大。
各州的志愿兵不断地向密苏里州以及内布拉斯加地区集结。
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即将来临。
堪萨斯地区。占领这里全境的蓄奴派,组建了新的政府。
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分地。
第一批的土地分给了那些出力最多的南方庄园主。
长江安保也在堪萨斯的西部分到了一块不小的土地。
毕竟在南方联军的几支队伍中,长江安保是最能打的一支队伍。
火力强悍的长江安保正规军先不说,那些扶桑武士在冲锋的时候,悍不畏死气势也让白人志愿兵和雇佣兵感到佩服。
一位蓄奴派志愿军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那支华人军队中有一批身材更加矮小的军人,他们的服饰有些不同。那些人很少说话,远远看去让人觉得他们都是哑巴,他们最常做的动作就是点头,或者是鞠躬。在进攻的时候,他们常常放弃步枪,换上自己的长刀。他们虽然身材不高大,但是总能够将长刀砍到敌人的要害处。哪怕是鲜血溅到了他们的脸上,这些人也好不动容。如果下次再有孩子问我魔鬼长什么样子,我会告诉他,魔鬼是一群小矮子。”
……
自由派在丢了堪萨斯城之后,他们的武装人员就近退到了东边的密苏里或者是北边的内布拉斯加地区。
但是已经在这里安家的自由民可没有那么容易撤走。
他们还要守着自己的土地。他们以为依靠联邦的法令还有自己手中的火枪就能够保护自己的财产了。
这些人过于幼稚了,即使是联邦政府此时也管不了他们。
堪萨斯新成立的政府直接出台了一项法令,要对那些支持叛军的人进行清算。
接下来军队被撒了出去。长江安保也派出了之前伤亡惨重的仆从军。
这算是对他们的补偿了。
可以预见,在清理了堪萨斯地区之后,这些人中很多都可以回去置产置业了。
这也可以为接下来新的一批仆从军做好示范作用。
这次大清理的很多细节都被北方各州拿出来放到报纸上炒作。
一时之间报纸上到处都是“屠杀”、“强盗”、“残忍”等字眼。
这让北方各州征募志愿者的速度快上了很多。
话说,南方的蓄奴派的吃相确实不怎么样。
那些平民哪怕不敢走,他们也就那么点人,能够占据多少土地啊。
大不了可以给他们限制土地的数量。
这样直接清理掉,实在是过于残忍。
只是这恰恰是加州希望看到了。
南北双方的矛盾越深,自然是对加州越有利。
华尔现在已经可以站在加州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了。
他对董书恒今后的打算也已经知道。
华儿知道自己今后一个贵族的头衔是跑不掉的。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将自己安插在南方,从中鼓动南北双方将战斗持续进行下去。
在船上的董书恒写好了几分命令,将其封好,让人再转给刘明远。
接下来的事情还是由老刘去执行。
船队沿着澜沧江继续向下游行驶而去。
原本的琅勃拉邦现在已经属于澜沧行省。
因为南康河、南森河、南乌河三条河流在此注入湄公河。
所以董书恒给这里起名叫三河府。
三河府就是澜沧行省的省会。
府城在原本王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没有建造新的城墙。
而是在河边的位置依托新建的码头区域建造了一座新城。
隔着老远的距离,董书恒就看到了一些砖石结构的建筑。核心的区域有一些两三层的小楼。
澜沧行省的总长庞博带着一群人已经在码头上等候。
庞博十分年轻,今年只有三十出头,他是从当初的淮海军政府中一步一步做起来的。是一个会做事的年轻官员。
“总统好。”见到董书恒下了船。
庞博领着人迎了上去。
“庞博,你可是黑了不少啊。”董书恒一只手跟他握着,一只手拍着他的肩膀说道。
“嘿嘿,是的呢,总统。这里的太阳实在太毒了,想不变黑都不行。”
董书恒又跟后面的随员一一握手。
这里站着的几乎都是年轻官员。
这种新开拓的地方,虽然工作苦点、累点,但是却是锻炼年轻官员最好的地方。
在队伍后方,董书恒还看到了几个穿着袈裟的大和尚。
中南半岛大都信奉小乘佛教,佛教的势力在此根深蒂固。
当初复兴军进驻这里的时候,就跟这里的寺庙达成了协议。
复兴军允许他们继续传教。但是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