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就是骂你了,怎么滴?
铁血自然不是放嘴炮的脑残。
自从普丹战争结束之后,铁血先生就与摄政王商量对付奥地利的计划。
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北德意志邦联,将奥地利从北德意志邦联中给剔除。
只有这样德意志才能够完成统一。
拥有奥地利的德意志是不可能走向统一的。
在哈布斯堡家族旗下就只能一直这样一盘散沙。
这与哈布斯堡王朝的政治模式有关。
之前让荷尔斯泰因地区加入到普鲁士,就是铁血先生运作的结果。
那里对于现在的普鲁士来说就是一块飞地。
说实在的,价值并不是很大。
但是铁血先生知道,这样能够刺激奥地利主动动手。
早在铁血先生就职之前,威廉一世就已经任命老毛奇担任陆军的总参谋长,组建了新的总参谋本部。
这个总参谋本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总结普丹战争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完成对普鲁士军队的改革。
一些新的武器进入军队,并且开始列装。
这要求军队要熟悉新的战法。
就在去年,普鲁士陆军还派遣了一个军官团到复兴军那里学习。
现在复兴军的陆军被公认为是最强的陆军。他们已经完全脱离了那些老旧的战术。
对复兴军的访问让普鲁士的军队受益匪浅。
老毛奇作为带队的将军,深刻地认识到,以后的战争将是双方军队火力上的比拼。
胜负的关键在火炮的威力数量以及枪支的射程和射速。
机关枪密集而快速的射击深深地震撼了老毛奇。
他意识到普鲁士军队原本那种不怕死的冲锋战术。
在机关枪那密集的射击之下,与送死无异。
所以普鲁士一直在从复兴军那里寻求机枪的制造技术。
现在这些,普鲁士都有了。
这次复兴军能够向普鲁士转让机枪以及无烟火药的制造技术,让普鲁士战胜奥地利的信心大增。
而铁血先生已经为这场战争寻找好了盟友。
不仅梅伦堡、奥尔登堡和北德意志的其他各邦,以及汉堡、不来梅和吕贝克3个自由市全力支持普鲁士对奥战争。
铁血先生最近还去了一趟意大利。
在年初的时候被弗兰西人摆了一道之后。意大利的各个邦国开始为自己寻找新的外援。
那么奥地利的另外一个对头普鲁士就成了意大利人的天然盟友。
果不其然,铁血先生去意大利转了一圈,立马与萨丁、西西里等意大利邦国达成了军士同盟。
只要普奥战争打响,意大利的各个邦国必然会从奥地利的南部发动进攻。
此外,铁血先生还与戈尔恰科夫会面,获得了沙俄保持中立的承诺。
当然了,普鲁士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比如帮助沙俄建造铁甲舰。
同意沙俄舰队在波罗的海自由地进出。
……
在沙俄申请恢复黑海权益的时候。普鲁士会表示支持。
最后,只有弗兰西人的态度比较暧昧。
铁血先生对拿三再了解不过了。
这就是一个政治投机分子。不过他并不像自己的叔叔那样了解战争。
弗兰西人在战争的初期一定会观望。
只要普鲁士人打得足够快,足够有决心。
那么弗兰西人就没有机会插手尽进来。
另外,铁血先生还准备给拿三开一个空投支票。
那就是莱茵河以西地区。他知道拿三一直觊觎这块地。
如果铁血跟拿三承诺用这块地换来弗兰西对普奥战争的中立。
拿三是一定会相信的。
为什么拿三会相信普鲁士人的口头承诺呢?
因为拿三对自己足够的自信。此时弗兰西的国力已经恢复到了其鼎盛时期的规模。
无论是国内的生产总值,还是工业实力都甩开了普鲁士一大条街。
因此他们不用担心普鲁士人会食言。
普鲁士要是食言了,正好就给弗兰西开战的理由。
他不知道的是。铁血先生早就已经计划好了与弗兰西的一战。
就像他在就职典礼上所说的——德意志的统一,不可能依靠外交来实现。
能够让德意志走向统一的唯有“铁”与“血”。
这段演讲让很多年老的议员都听得热血沸腾。
铁血先生就职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他的搭档老毛奇商量。
他们两人一个主政,一个执掌军队。可谓是将相和的典范。
“毛奇,现在外交和后勤上的准备工作,我都已经做好。不知道你那里准备的怎么样了?”
“奥拓,军队方面你完全可以放心,战场将会放在萨克森、波西米亚方面,我会用铁路第一时间将人给输送过去。集中优势兵力和火力一战击败奥军的信心。”
奥拓是铁血先生的名字,毛奇这么称呼,可见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友好。
不过,接下来,毛奇一脸遗憾地说到:“不过到时候,你必须能够征用到足够多的火车皮。只是有一件事情比较可惜。”
“怎么,还有什么没有准备好吗?火车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我们是有准备的一方。”铁血先生刚才已经说了,后勤问题,他会处理好的。
这是他升任首相之后的第一仗,是考验他执政能力的时候了。
多少双眼睛都在盯着他,包括那些反对他的人。
大部分支持他的人都是因为普丹战争中他突出的表现。因为在那场战争中,普鲁士获得了巨大的好处。
不仅仅增强了对北德意志地区的控制力。
还从丹麦手中夺取了波罗的海的海上霸权。这对于普鲁士海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所以获益最多的就是那些普鲁士的新兴工厂主和贸易商人。
这些人也是铁血先生最坚定的支持者。
除了这些人,军队也是铁血先生坚强的后盾。
在普鲁士,军队一直都拥有最为崇高地位。
铁血先生主导的对外战争,让军队的重要性更加的凸现出来。
同时,也让军队从中受益。
军队自然是喜欢一个支持战争的首相。
因为这样一位首相会将更多的资源倾斜到军方。
更不要说,这位铁血先生跟军方现在的大佬毛奇将军之间的关系不错。
有人会说,军政官员之间走的这么近,不会受到国王的忌惮吗?
先不要说毛奇与威廉一世之间的关系更加的亲密。
在欧罗巴这种注重血统的君主制模式下,首相可能会专权,但是基本上不会篡位。
毛奇将军一声叹息继续说道:“要是复兴军能够早些将无烟火药和机枪技术转让给我们就好了,那样的话,这次战争中我们的胜算更高,而且我们将会少牺牲很多的士兵。”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复兴军不是我们的救世主。他们有自己的考量。这次能够将这些技术转让给我们已经让我们节省了大量的研究时间了。而且他们的要价不高。”
“不过你也不要觉得他们多好。他们这是要我们尽快跟奥军开战,以吸引欧罗巴大陆国家的注意力。这样的话他们与大英帝国开战之后,大英帝国就很难再找到盟友了。”
“好在,这样对我们也是有利的,至少,现在我们在欧陆做到什么程度,大英帝国都没有能力来干预我们。”
“好吧,他们卖过来的那些转管机枪真的不错。我觉得它们以后将是战场上的主宰。”
“不过,我们以后引以为傲的骑兵可能要消减了。骑兵单单依靠速度根本无法突破机枪编织的火力网。我准备将这些机枪集中起来使用,到时候说不定能够建立奇功。”
“好了,毛奇,打仗的事情就不用跟我说了,你只要告诉我需要什么就好,还有就是等打胜了告诉我一声。”铁血先生说道。
他知道毛奇的老毛病又开始犯了。他是一个武痴。
战争在他的脑子中就像是位娇美的跳舞女郎一般令人沉醉。
毛奇的偶像是弗兰西历史上最有名的将领沃邦。
此人是路易十四时期的弗兰西将领,据说他完善了棱堡战术。
当时所有的攻城手段都对其无解,号称最强的盾。
不过他后来又发明了沃邦攻城法,专门用来攻克棱堡。
据说当年路易十四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带着一帮贵族远远地看着沃邦将军打仗。
因为沃邦将军的指挥就像是交响乐团的指挥大师。
他指挥的战争就像是艺术表演一般令人着迷。
第六八六章 闪击战
就在复兴军对大英帝国宣战的半个月后,又一则新闻轰动了整个欧洲。
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一世对普鲁士宣战。
此时,大部分德意志邦国都支持奥地利,把普鲁士当作侵略者。
这些支持奥地利的邦国包括:萨克森、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汉诺威、黑森…卡塞尔、黑森…达姆施塔特及拿骚。
故此,普鲁士及其盟友几乎是与德意志邦联对敌。
只有一些北方的邦国支持普鲁士。
这些邦国包括奥尔登堡、梅克伦堡…什未林、梅克伦堡…斯特雷利茨及不伦瑞克以及汉堡等自由市。
此外,萨丁王国与普鲁士结盟,希望夺回被奥地利占领的威尼斯; 统一意大利。
此时的意大利内部一直在推进成立意大利王国。
之前的三国战争意大利人虽胜犹财。作为胜利一方,撒丁王国在最后被拿三摆了一道,没有收回威尼斯。
反倒是作为同盟国的弗兰西军队进驻了罗马,成为了教皇的保护者。
让意大利人收复罗马的希望再次变得渺茫。
这让意大利内部的进步势力非常的失望。
他们开始明白意大利必须要走上统一自强的道路才能够不任人摆布。
所以一些邦国呼吁以撒丁王国为主体组建意大利王国。
驻军罗马的弗兰西此时却出来唱反调,阻止这种统一的趋势。
完全不顾及双方刚刚还是盟友关系。而且意大利的军队在之前的三国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奥地利北线似乎是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实际上,他们面临着双线作战的窘境。
虽然已经宣战,但是双方都需要时间准备; 战争到现在还没有打响。
意大利撒丁王国卡利亚里港,是撒丁岛上最大的港口。这里的地中海气候,让人感到非常的舒适。
港口的东边十公里外有一座葡萄酒庄园。
庄园的中间是一栋白色的巴洛克式建筑。
碧绿的葡萄藤将整个庄园点缀成迷宫一般。
一辆黑色的马车缓缓停靠到了这栋白色建筑前。
身穿燕尾服的华人男子在护卫的加持下从马上上缓缓走下。
他带着一顶黑色的礼貌,配上青色的燕尾服显得非常精神。
别墅的门口两排士兵列队两边。
一个留着两撇胡子的军官站在队列的前方。
这人身材不高,一头棕色的卷发齐肩。右脸颊处有一道疤痕。
不过从他的身上能够感受到那种百战将军的独特气质。
“很高兴见到你,加里波第将军。”王韬面带微笑,用纯熟的意大利语招呼道。
“王先生,你好。”加里波第也非常客气地问了声好。
“王先生请进!”
王韬随着加里波第一起向房间内部走去。
王韬的后面还跟着几个年轻的男子。这几位都是他的助手。
“很早就听说王先生是一位极有学问的东方人,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
“哈哈,我对加里波第先也神往已久。先生一生征战,只为民众的自由,从不考虑自己私利。整个欧洲的自由势力都说您是一位自由将军。”王韬抿了一口加里波第递过来的红酒,毫不恭维地说道。
王韬很早就开始关注了加里波第这个人。
都说意大利人并不善战,但是这位加里波第却是一个异类。
朱塞佩·加里波第1807年7月4日出生,他于1833年参加青年意大利党。
1834年起义失败,逃亡南美,参加巴西南部共和主义者起义和维护乌拉圭独立的战争。
1848年意大利独立战争爆发后回国,组织志愿军参加保卫罗马共和国战斗。
他在意大利的自由派当中拥有很高的威望。每次打仗,他都能够一呼百应; 快速组织起一支军队。
1858年; 他获撒丁王国少将衔。
之前的三国战争中,加里波第率领的志愿军在北部的安第斯山脉同奥军打游击战,多次击败奥军的偏师。
牵制了大量的奥军。
就连弗兰西人都非常佩服这位意大利将领。
“王部长,听说你们复兴军也是实行的共和制,你们的那位年轻的总统拒绝了称帝。”
“他的这种品德令人非常钦佩,要知道没有几个人能够够抵挡得住权力的诱惑。所以我非常愿意跟贵国结下友谊。”
“是的,加里波第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