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6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复兴军的海军必须要进入船厂修整。
  回国修整太远了,时间上太浪费。
  在南洋和次大陆,能够为三四千吨的铁甲舰提供养护服务的就只有加尔各答和星加坡两个港口了。
  所以鲍有志带着之前配合圣军作战的舰艇在加尔各答修整,而杜航则直接留在星加坡港维护自己手中的分舰队。
  实际上守卫科伦以及保克海峡的就只有贺文雄的毛淡棉鱼雷艇支队了。
  贺文雄手下的鱼雷艇毕竟吨位有限,巡航的半径也就能够覆盖到次大陆西南部的拉克莎群岛。
  对于孟买都是鞭长莫及的,更不要说北上孟加拉湾去拦截大英的船只了。
  不过鱼雷艇支队凭借自己的数量以及高航速,倒是将整个海峡封锁的水泄不通。
  同时在对过往船只的临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不到半年的时间贺文雄支队截获的大英船只就有将近四十艘,还临检扣押了十几艘他国船只,这些船只有帮助英军偷运人员和物资的行为。
  他们还协助南方联盟的军队袭击了西南沿海喀拉拉邦的一些港口城市。
  就在不久前,董书恒收到了欧罗巴站的谍报人员传回来的情报。
  大英帝国的新舰队已经出发了,他们传回的消息已经滞后了很多。
  这次,大英帝国在保密方面做的非常好。
  复兴军的情报还是葡萄牙人给的。
  这两年葡萄牙依靠与复兴军的合作开展东西方贸易大赚特赚,原本已经没落的葡萄牙经济已经有再次崛起的势头。
  因此,葡萄牙人不想失去复兴军这样一个伙伴。
  现在欧罗巴的大部分国家都在跟复兴军做生意。所以他们倒是也不用担心受到大英帝国的打击报复。
  葡萄牙在非洲西部以及东部都有殖民地,所以大英帝国的大白舰队经过根本就瞒不过他们。
  将这个消息送给复兴军,只不过是顺手而为。
  遗憾的是这支舰队的具体参数,情报人员并不清楚。
  只知道,这支舰队拥有四艘与“勇士号”相当的大型战舰。还有八艘与“镇海级”相当的铁甲舰。小型的护卫舰就更多了。
  为了对付复兴军的这些如同狼群一般的高速鱼雷艇。
  大英帝国为这支舰队配备了十几艘小型护卫舰。
  这些战舰的武器系统如何,航速的参数,这些情报,复兴军都不知道。
  但是大英帝国对复兴军的战舰性能却是了如指掌。
  国际上的事情,一个是普奥战争,一个就是米利坚的大选落下了帷幕。
  普奥战争到现在还没有分出胜负,大部分欧罗巴国家都不看好普鲁士。
  因为相比于普鲁士,奥地利一方就像是一个大个子。
  很显然,大部分的德意志邦国都是站在奥地利一边的。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在巴黎发行的普鲁士债券几乎无人问津,而奥地利的国债却被炒出了天价。
  就在人们准备看笑话的时候。
  一些神秘的白人偷偷购进了大量的普鲁士国债。
  这些人自然是王韬安排的。
  董书恒放了一大笔资金在欧罗巴,交由王韬和欧罗巴站的同志在这里运作。
  王韬和欧洲站的人并非是专业的金融人才。
  但是在欧罗巴这里有专门的犹太人团队帮助雇主运营资本。
  这些年,欧罗巴站的开支基本都是这笔钱的运营收益。
  董书恒知道普鲁士必然会取得胜利。
  到时候,普鲁士的债券必然大涨,那时再卖出去又能够大赚一笔。
  欧罗巴的局势董书恒并不担心。
  他更加在意的是米利坚的局势,因为这关系到加华以及他在北阿米利亚的布局。
  现在已经是农历12月份,西历1861年元月。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米利坚的情报不断地通过电报传到董书恒的手中。
  有了跨洋的无线电报,终于能够及时地收到情报了。
  董书恒也能够遥控指挥加华的建设。
  与东华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的紧密。
  过去的半年多时间,复兴军已经完成了到阿米利亚无线电信号塔的架设工作。
  董书恒知道在西历11月6日,亚伯拉罕正式当选总统。
  这引发了长期积累起来的政治危机。
  之前的堪萨斯内战中,南北双方实际上就已经决裂,双方已经完成了站队。
  很显然南方的实力远远弱于北方。
  根据加华收集的情报,北方实力大大超过南方,支持北方的大概有20个州,人口达到两千万。
  南方只有8个州人口接近一千万,要是再加上暗中支持南方的加华,总人口也就只有不到一千五百万。
  北方有发达的工业,年产值15亿美元,130万工人,22000英里的铁路网和丰富的粮食,而南方工业薄弱,年产值1550万美元,工人仅11万,铁路也只有9000英里。
  关键是南方的这点人口还有将近三百万的黑人奴隶,这些人还是不稳定因素。
  12月20日,南卡罗来纳州通过法令,宣称“以美利坚合众国的名义存在于南卡和其他州之间的联盟”就此解散。
  6周内,包括堪萨斯在内的七个其他南方州退出联邦,并开始夺取位于各州界内的联邦资产,包括萨姆特堡、皮肯斯堡等军事设施。


第七零六章 基建狂魔
  董书恒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些年,从西太公司到加华,他只是在一片荒凉,且还跟东部相对隔绝的西部地区发展。
  就是害怕破坏了米利坚的政治生态,从而让米利坚的发展走偏。
  万一南北双方要是联合起来将华人赶出加州呢?
  这不是不可能,到时候人家动员出百万志愿军,复兴军又要派多少军队去阿米利亚。
  如果复兴军在那里劳师动众的话;  还哪里有精力与大英帝国两极对抗呢?
  所以他一直让加华低调再低调。
  同时还让长江安保以雇佣军的身份维护着堪萨斯内战的平衡。
  尽量让堪萨斯内战的规模扩大,挑起南方人与北方人之间的仇恨。
  果然南北之间的矛盾依然还是主要矛盾,米利坚人还没有精力在意荒凉的西部地区,这几年因为华人的大量涌入而产生的巨大变化。
  南方人需要加州的华人雇佣军帮自己打仗,还需要通过旧金山的港口维持与复兴军的贸易。
  复兴军廉价且充满创意的农业机械,东华王国的鸟粪肥,这些都是南方种植园的必需品。
  复兴军这些年为了提高农业效率;  推出了很多人工操作的农业机械。
  这些东西非常适合使用奴隶进行劳动的南方种植园。因此在南方各州非常畅销。
  而北方人则需要加州的订单,加州每年都会从北方州购买大量的钢铁水泥等建设材料。
  还有一些矿山大型设备;  加华也会从北方进口。
  有很多东西,复兴军自己都很紧缺,要不然就是运输成本太高。
  就比如钢铁,因为复兴军每年的基础建设规模都比较大,所以虽然自己的钢铁产量一直在提升,但是总是处在短缺的状态中。
  没有办法,广阔的土地必须要有道路联系起来才能够稳固。
  所以董书恒这些年一支没有停止大规模修建铁路和公路。
  铁路本就是一个消耗钢材的大户,再加上复兴军每年还要用大量的钢材造船。
  加华一方面大力发展自己的采矿和金属冶炼,另一方面也从北方的工厂主那里购买钢铁和机械。
  尤其是林肯出面和加华方面达成协议之后,加华购买的东西就更多了。
  这一方面加速了加州地区在西部的发展扩张。
  另一方面也改善了加华因为为南方派遣雇佣军而与北方州之间产生的矛盾。
  利用与北方州的贸易,采用分段承包的方式,加华修建了一条从旧金山延伸到堪萨斯西部的铁路。
  这条铁路的终点就在赵四喜他们建立的新郑州城。
  当年,赵四喜刚到这里的时候就知道一定会有铁路。
  那时候跟他一起来的移民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
  那时候他们才有几千人。但是现在的新郑州已经是一座沿河而建的真正小城。
  城市还是按照汉人的习惯用围墙围起来,而且这围墙还采用了棱堡的设计元素。
  建设城市用的石头都是从西边落基山脉上采来的红色岩石。
  所以这城市整体上呈现红色。
  因此很多的白人称这里为红堡。
  新郑城是加华最东边的一座前哨城市,它在名义上还属于堪萨斯州管理。
  不过这里的居民百分之八十都是华人,城市的管理层也都是华人。
  所以看起来它更像是一个自由市。
  因为这里是西部铁路的终点和起点,所以经过这里的商旅非常多。
  为了节约城内的空间;  旅馆和商行都建在城市外面。
  城内只有居民住房、市政公共设施。
  这座城市有自己的民兵护卫队。
  而且人数达到了上千人,周围的殷地安势力要么与新郑城保持良好的关系,与新郑城贸易,要么就远远地躲开。
  那些来自莫西哥地区的匪帮在这儿吃过几次大亏之后,就再也不敢来找事儿了。
  这个新郑城成为了中西部交界处治安最好的一座城市。
  经过几年的发展,城市的华人人口已经发展到将近五万人。
  而且他也不是一座孤立的城市,而是在周围环绕着一圈农场和牧场。
  在西边的山中还有一些矿场,多以采煤为主。
  四喜的形象也早已经大变,不再向以前那样随意,而是每日里穿着笔挺的青灰色华服。
  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城墙上散步。
  看着城外一天天的变化,仿佛是在培育自己的孩子一般。
  最近半年来有一些白人移民西迁的过程中来到了新郑城,他们见到这座城市治安这么好。
  再加上这里成为了畜奴州,他们根本得不到土地。
  所以他们也希望能够加入不畜奴的新郑州城。这些人中以德意志人和爱尔兰人为主。
  他们是近些年到阿米利亚的白人移民的主力。
  南边动乱的莫西哥地区也有人迁移过来。
  赵四喜自己拿不了主意,请示了金城,最后才决定收纳这些人。
  要提一下,此时大部分的米利坚人,或者说是到米利坚来的移民家乡意识要高于国家意识。
  比如内战中南军的著名将领罗伯特·李原本并不支持奴隶制。
  但是当他的家乡弗吉尼亚参加了联盟一方之后。
  他说自己要为家乡弗吉尼亚而战,毅然加入了南方军;  成为南方军统帅。
  还有很多联邦军官辞去了自己的职务,回到自己的家乡参加联盟军。
  所以李开成觉得可以吸收一些白人移民。
  一方面可以让加华的文化更加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不会因为排斥白人而受到东部各州的警觉。
  再者;  加华境内原本就有不少白人。
  只要加华给他们公民的待遇,他们照样会为加华服务。
  这些白人大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很少去考虑民族或者政治问题。
  只要能够在律法面前给他们平等对待就好了。
  新郑州有这些白人加入,似乎也真注入了一股新动力。
  他们享受不到分地的待遇,现在这里的土地都属于华人。这些白人就在这里出卖劳动力或者从事手工业。
  弥补了很多职业空白。
  那些南边迁移过来的莫西哥人一般都是商人。他们看中了这里的安定,将家安在这里。
  然后以这里为中心向南边的莫西哥地区发展商品贸易活动,也促进了新郑州商业的发展。
  从东部以及西部沿海过来的商品,在这里集中,然后销售给本地的殷地安人以及其他的定居者,还可以南下卖到莫西哥地区。
  对于这样的发展模式,赵四喜是能够接受的。
  毕竟新郑州没有什么像样的制造业。也没有什么能够拿的出手的产品。
  这里最大的优势就是处在东西部中间的地理位置。
  还有这里作为西部铁路终点以及地处大平原边沿的便利交通。
  “市长先生,你好。”
  赵四喜路过城东的一个铁匠铺。
  铺子里的白人店主基诺·佩鲁齐主动跟他打招呼。
  这个长着一脸大胡子,四肢发达的白人,其实一点都不强悍。
  反而是一个非常胆小的人。
  他是来自巴尔干克罗地亚地区的白人移民,是一名斯拉夫人。
  赵四喜不知道他为什么要移民阿米利亚,又为什么要到荒凉的西部来。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佩鲁齐先生是一个不错的铁匠。他会打制一些工具卖给周围的人,还会帮马匹更换马掌。
  据说他的太太佩鲁奇夫人是他在移民的路上认识的。
  他们有两个半大的孩子,一儿一女,但是这两个孩子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