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6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瘦长的脸颊,修阔浓密眉毛,单眼皮的眼睛,眼角微翘,鼻梁高挺,嘴唇饱满。
  放出去不知道要迷倒多少少女。
  “总统好。”郭岩一脸崇拜地在董书恒的面前敬礼。
  他们这些少年军校出来的孩子对董书恒最是忠诚。
  是董书恒救了他们,建立军校将他们培养成才。
  原本那些孩子已经有很多都走上的工作岗位,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他们虽然是从少年军校出来的,但是并非都去当兵了。
  少年军校中的孩子在进入高年级之后就会根据孩子的特长爱好给他们进行分流。
  他们会进入到社会上的书院读书。
  当然也有一些孩子的资质不高,直接就进入工厂成为学徒,或者进入半工半读的技术学校学习。
  还有一些立志当兵的孩子,考不上军校,就直接在成年后去当兵。
  郭岩自然是所有孩子中的佼佼者,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好久不见了,郭岩,变结实了,也边帅气了。”董书恒笑着说道,这些孩子中有很多年龄其实比董书恒小不了几岁。但是董书恒却都将他们看成自己的孩子一般。
  看着他们成长、成才,董书恒也会感到开心。
  被董书恒这么一表扬,郭岩有些害羞。
  “你妹妹现在在哪儿啊?”这个时候没什么事情,董书恒有时间跟郭岩闲聊几句。
  “我妹妹还在护理学校读书,她毕业后要去医院工作。”郭岩答道。
  “是南丁格尔女士建立的那个护理学校吗?”
  南丁格尔当初被刘青南拐到了本土,董书恒为了帮自己老兄弟,特批她建立了一座护理学校。
  完成了自己的人生梦想的南丁格尔女士终于愿意接受刘青南的求婚,两人成为了一对夫妻。
  不过现在南丁格尔女士已经跟着刘青南去加华。
  她现在正在金城建立新的护理学校。
  她还成立了阿米利亚红十字救护队。
  在堪萨斯的战场上,这支救护队拯救了很多双方战士的性命。
  这种无私的举动,让他们获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以至于每当红十字旗帜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双方的士兵都会自动地停火,并且向他们致以问候。
  即使是最凶残的人也不敢对救护队动手。否则就要遭受到所有人的怒火。
  这些事情让南丁格尔女士获得了很高的声望。
  以至于刘青南更加的低调。生怕自己会影响到自己妻子的声誉。
  刘青南原来可是有一个刘屠夫的称号。
  ……
  “嗯,是的,总统。”
  “不错,你们兄妹俩都很优秀。”
  这个时候,一旁的邓工不耐烦了:“总统,我们过去吧,郭岩过来,定是那边都准备好了。”
  “是的,总统,老师,第一潜艇支队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检阅。”郭岩立正报告道。
  “好,走吧。”
  董书恒在郭岩的引导下向潜艇停靠的码头走去。
  “邓工,这次我们的潜艇还需要运输船拖拽,但是我理想中的潜艇是能够在大海中自由的航行的。”
  路上董书恒将自己的想法跟邓工以及郭岩说了。
  “总统,这是必须的,要不然我们的潜艇永远成为不了主力。不过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将潜艇做大,这样它才能够携带足够的油料,我们的柴油机的性能也存在一些问题。”
  “现在的柴油机长时间工作后故障率太高,远距离航行之后,潜艇很可能就会在海面上趴窝。”邓工对自己潜艇身上的问题最了解不过。
  “邓工,我们的柴油机一直在改进,现在海军不止你们在用柴油机,鱼雷艇也在用,用的多了改进的就会更快。”
  “实际上,我最担心的还是电池的研究跟不上,电池直接关系到潜艇潜航的性能。”
  “总统,潜航这一块,我们暂时足够用了,毕竟我们现在只要在作战状态下潜航就好了。而且我们都是内线作战,也没必要一直潜行。”
  “我刚才说要将潜艇做大,实际上也很困难,我们现在制造潜艇用的钢材还有问题,耐压性不足,很难建造出太大的潜艇。”
  “是啊,虽然潜艇只是一样东西,但是他涉及到了各个实验室的课题。”
  前边引导的郭岩听的云里雾里。
  他在心中庆幸,还好自己当初没有去靠考理工科书院。
  搞研究工作真的好伤脑筋。还是带兵打仗来的潇洒自在啊。
  “所以,我说邓工啊,跟过去研究研究就早点回来,不要在外面呆太久。”
  “说不准材料研究所哪天就研究出了新材料,又或者是动力研究所的柴油机有突破了。这些都要等着你回来放到新艇上实验啊。”
  ……
  很快三人就来到了潜艇停靠的码头上。
  二十艘潜艇整齐地漂浮在水面上,就像是二十只玄龟列队一般。
  水兵们穿着水手服站在潜艇的艇壳上,每艘潜艇上都整齐地站着两列人。
  在此之前,复兴军实际上已经造出了好几款实验艇。
  这一款潜艇是第一款定型批量生产的潜艇。
  海军给的代号是“鱿鱼”级潜艇。
  这款潜艇已经跟董书恒认识中的潜艇像多了。
  依然是两个鱼雷发射管,分别在艇首的下方两侧。
  水下航行的时间和速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即使没有牵引船,这种潜艇也能够自己航行到上千海里之外。
  这也是为什么董书恒这次要将他们放到印度洋战场。
  倘若联合舰队能够自行解决大英的大白舰队,潜艇就不一定会露面。
  他们相当于是给这次战斗加了一层保险。


第七一一章 北线军议
  “将士们,你们是初生的蛟龙,是复兴军海军的水下利剑,是海军未来的希望。”
  “现在你们就要走上真正的战场了,我知道你们中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走上战场,你们害怕吗?”董书恒慷慨激昂地问道。
  “不怕!”
  “不怕!”
  ……
  潜艇部队的人数虽然不多,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身材也不高大。
  但是他们声音却非常的嘹亮;  似乎周围的湖水都随之震颤。
  那向四周跑去的波纹就像是被将士们的声音震荡开的。
  潜艇部队从第一艘实验艇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两年多时间。
  在此期间,他们只是出长江口进行过几次海试。这次是他们第一次闯荡大洋。
  第一次远海作战。
  其中寄予了董书恒殷切的期望。
  今天,董书恒难得的对他们讲了很多话。
  有的是鼓舞打劲,有的是敦敦教诲,有的是关怀慰问。
  这即是在给这些官兵打气,也是在给自己鼓劲。
  他希望自己能够坚信战胜大英帝国的信心。
  当我们面对一个比自己还要强大的对手时;  除了要比对方准备的更加的充分以外;  还要有足够的勇气;  有必胜的信心。
  动员大会之后,董书恒将郭岩叫了过去专门交代了一帆。
  除了让他监督好邓工,不要让邓工以身犯险。
  也叮嘱郭岩自己注意安全。
  接下来就是战斗上的一些事情,潜艇战的一些知识,董书恒所能够掌握的,很早就已经跟他们讲过了。
  他要交代的是潜艇部队是复兴军底牌,不到关键的时候不要用。
  董书恒刚才没有当着所有官兵的面讲。实际上潜艇部队更像是刺客的剑。
  刺客的剑要藏在暗处,不到关键的时候是不能出窍的。
  董书恒已经提前让南下军团在保克海峡的贾夫纳给潜艇部队建造了一个基地。
  那里多的是隐蔽的港湾。潜艇的吨位不大,对港口的要求也不高。
  这道海峡里的地形非常适合潜艇搞伏击。
  因为续航里程的原因。这种航道狭窄的海峡能够让潜艇部队守株待兔。
  为了确保潜艇的正常指挥。董书恒这次甚至将刚刚研制,价格昂贵的无线电台都给搬上了潜艇。
  这些黑乎乎的小家伙可以说是融合了复兴军所有的黑科技。
  经过了几个月的平静对峙之后,那格浦尔的战斗终于打响了。
  次大陆联军依然是防守的一方。
  彭玉麟用兵谨慎,他这次指挥的军队并不是复兴军。所以承受失败的能力较弱。
  他对手底下的这些士兵以及自己的对手都没有太直观的了解。
  所以,防守才是他最佳的选择。
  韦恩河从北向南流经那格浦尔,发源于北边的萨特普拉山脉,是一条天然的屏障。
  次大陆联军的防线就沿着这条河流构建。
  这样为他们构筑防线节省大量的时间。
  这次英军的指挥官变成了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坎贝尔将军。
  坎贝尔将军非常擅长攻坚战。他可能是最早研究步炮协同作战的将军。
  因为指挥作战失败,罗伯特将军甘愿居于人下。
  不过坎贝尔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还征求了罗伯特将军的意见。
  罗伯特至少有一条建议是对的,那就是次大陆的联军,军队之间的战斗力参差不齐。
  至少那些土著士兵的战斗力;  大英人是不放在眼中的。
  一月初;  在经过了几个月的修整之后,坎贝尔派出十万英军并二十万仆从军组成了中路兵团压向了联军那格浦尔方防线。
  英军要趁着旱季发动一波进攻,试图在雨季来临之前将战线推进到东部地区。
  不过这不是全部,因为坎贝尔知道自己在中路的对手不是那么简单。
  联军在中路集中了一半主力军队,配备的仆从军也是质量最高的。
  所以英军派出了一支偏师,这支偏师沿着古吉拉特邦向詹西方向进军。
  英军知道詹西是北方联盟的核心。
  攻下了这里,北方联盟可能就会瓦解。
  这一路偏师,英军一共派出了五万英军以及十万仆从军,这已经是非常看得起北方联盟的这些土著了。
  彭玉麟的判断显然也有一些问题,他认为英军会全力向加尔各答方向进攻。
  因为英军是骄傲的,骄傲的他们会为了自己的首要目标不惜一切地前进。
  彭玉麟低估了自己手下这几年取得的战绩,这些战绩得到了英国人的承认。
  所以他们没有指望一举突破彭玉麟率领主力驻守的中部防线。
  在英军出动偏师的消息还没有传来之前。
  中线的战场率先开打,英军并没有佯攻,而是打动了真正的进攻。
  一上来,英军就集中了两百多门火炮对联军的防线进行猛烈的轰击。
  短短时间内在联军的阵地上倾泻了大量的炮弹。
  联军的火炮却保持了静默。
  直到英军的炮兵结束自己的表演,陆军开始发动冲锋时,联军的火炮才开始轰击。
  第一波进攻;  英军就投入了近十万人的仆从军,在上百公里的战线上同时发起冲击。
  这次坎贝尔指挥官见识到了比塞瓦斯托波尔更加坚固的防线。
  从敌人的火力密度来来,英军之前的持续炮击取得的效果一般。
  坎贝尔不知道,联军的堑壕都是由专业的工兵指导建设的。
  而且经过了几个月的加固完善,里面的防炮洞都经过了木板加固,减低了坍塌的风险。
  还配备有完善的观察哨、交通壕、火力点,甚至连就餐都有专门的地方。
  这样的堑壕工事不是简单的火炮轰击能够破坏的。
  联军的士兵也很庆幸,要是没有复兴军教他们挖掘堑壕,挖掘防炮工事,告诉他们怎么躲避炮击,这会儿死多少人啊?
  每次敌人要开始炮击的时候,热气球上的观察兵都会用旗语告诉下面,让步兵能够及时地躲避。
  这些联军的士兵从来都没有这样高级的战术。
  仅仅一波进攻不到半个小时,英军就损失了上万仆从军。
  这些人命虽然不值钱,但是也是英国人花了大把的钱武装起来的。
  也可减少己方的伤亡,坎贝尔改变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
  他选取了联军守卫相对薄弱的地方开始进攻。
  不过彭玉麟调度有方,每一段防线都有预备队,总是能够化险为夷。
  这样的战斗一直持续了很多天。
  相对于中线的停滞不前,北路的英军偏师却是是势如破竹。
  北方联盟之前占领的城池相继失守。这些土邦兵守卫的城市根本抵挡不住英军的进攻。
  有很多城池甚至在看到这么多的英军之后直接就投降了。
  更有甚者倒贴上去做了带路党。
  他们早就看不惯章西女王一个女人来掌控北方联盟。
  尤其是章西女王出台了一些善待农夫的政策,让那些地方上的贵族颇为不满。
  他们甚至怀念大英帝国的统治,至少那个时候大英人不会限制他们压榨剥削普通人。
  章西女王的做法并没有错,她必须要在那些贵族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