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6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书恒听了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彭玉麟的头脑是清醒的,没有因为海军的胜利而被冲昏头脑。
  董书恒虽然没有去过那里,但是他知道次大陆的雨季有多么的残酷。
  他能够想象出士兵们冒着暴雨穿过阵地前方由弹坑形成的一个个水塘。
  双脚因陷入烂泥而让自己行动迟缓,然后倒在敌人的枪下。
  受伤的士兵,在倒满尸体的泥水中挣扎。
  血液混入泥浆,让两个战场之间的土地都变成红褐色。
  防守的士兵也因为大雨,使得步枪的故障频发,从而减弱了火力。堑壕要依靠抽水机不断的排水,不然就要变成小溪。
  到处都是腐烂发霉的味道。
  防炮洞顶的木板上长出了菌子。士兵们裹在橡胶或者是油布做成的雨衣中,在大雨中苦苦坚守。
  甚至还可能遇到因为暴雨而产生的次生灾害。
  董书恒知道中路战线的防御是依托穿过那格浦尔的韦恩根格河建立起来。
  这就带来了更多的变数。
  “次大陆战区的选择是对的,现在强行进攻,最可能的结局就是两败俱伤,英国人现在就像是刚刚跌进陷阱的野兽,要等他们挣扎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再去结束它们。”董书恒道。
  姜玉钦又上了一课,在战争中,战略眼光同战场上的战术同样重要。
  领袖虽然不直接带兵打仗,但是他们的战略判断决定了战争的走向。
  姜玉钦工作的这段时间也发现,董书恒碰倒很多问题的时候,都会跟他解释一下,有时候会不厌其烦地向他一个秘书叙述自己为什么这么去想。
  似乎就是在教导他一般。
  “文轩,你回复军部让他们多准备一些防水装备送到次大陆战区,另外尽可能地多派出一些医疗队过去,防止发生瘟疫。”
  姜玉钦用笔一一记下,他在心中感叹,总统竟然这么细心。
  一线战区没有想到的事情,他都想到了。
  很少有上位者回去帮助下属想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
  董书恒却是有些另类。人家都是上司提出主要的思路,由下属去补全细节。
  而他却大部分时候都尊重下属提出的主要思路,而他做的却是拾遗补缺的事情。
  “文轩,你觉得我们现在能够对非洲动手了吗?”董书恒问道,语气中似乎是在考较姜玉钦。
  好在,魏玉祥在交接的时候就跟他交代过。侍从室主任不仅仅是一个大秘书,还要学会做总统的智囊,每次上报问题之前,最好自己先思考一下。
  因为董书恒每次都会征求侍从室主任的意见。
  虽然说董书恒这不是做专门的咨询。只是希望听听意见作为参考。
  但是姜玉钦还是每次都认真思考过再做回答。
  “总统,欧罗巴一直将非洲当做他们的后花园。那里的情况非常复杂,欧罗巴的主要国家基本上已经划分好了势力范围。玉钦以为我们此时还是暂时不要动非洲的好。”
  “要不然正好能够给大英联合欧罗巴各国的理由。玉钦以为这次我们与大英作战,之所以欧罗巴各国没有像克里米亚战争中那样与大英联合起来,就是因为我们与大英之间争夺的是次大陆。”
  “而大英这些年在次大陆执行的是独占的策略,这让欧罗巴各国不满,而我们在贸易上实行的利益均沾政策,所以这些国家不愿意去帮英国人继续垄断。反而更希望大英在印度洋失败,这样他们的贸易份额反而会增加。”
  姜玉钦见董书恒静静看着他,没有说话,于是继续说道:“不过我们要是现在贸然就寻求在非洲的利益,那么欧罗巴诸国必然会有反应,这会让所有国家都感到威胁。到时候,英国人就可以说服各国联合起来对抗我们。”
  董书恒的嘴角露出了微笑,微微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没错,战争只是为政治服务的,所以我们不能迷信战争。”
  “所以还要提醒一下海军,我们去非洲只是去巡航追击英军的残兵,转一圈就赶紧回来,示威的目的达到了就好了。”
  “让刘青北照会法、普、奥各国,次大陆是次大陆人的,我们复兴军不会在那里独占,除了大英之外,各国原本在那里的殖民地不变。其他地方也对各国开放市场,具体情况由他们与当地的势力谈判。”
  姜玉钦有些不解了,复兴军不在次大陆上占领土地也就算了,难倒连商业利益也都不要了吗?
  “总统,这让步是不是有些大了?”
  “呵呵,文轩,次大陆的市场今后自然跟我们是一体的,他们也是大华夏自由贸易区圈的一部分。我对他们开放次大陆的市场,其实就跟开放本土的市场没有什么区别。”
  “毕竟咱们与次大陆之间商品是没有关税的,要是论同类商品的竞争力的话,那些欧罗巴国家自然是竞争不过我们。”
  “我说开放市场,最后他们得到的只能是从次大陆自由进口商品而已。这并不影响咱们的商人在那里的利益。当然了欧罗巴那些国家如果觉得这样不公平的话,也可以加入到咱们的大华夏自由贸易圈了。不过他们就要将自己本土的市场向我们开放了。”
  姜玉钦就像是个认真听讲的学生一般微微颔首,然后略带感激地说道:“总统,今天又跟您学到了一课!”
  “文轩啊,你这话听起来恭维的味道很浓啊,哈哈……”
  “你是个聪明人,做事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很强。以前我也常跟存训和玉祥说,上位者不需要面面俱到,但是你去看待一件事情绝对不能用单一的眼光去看。哪怕是战争,也要与政治和经济联系起来解读。”
  “是,多谢总统教导。”姜玉钦这次是真的服了,董书恒对自己人是真心去培养。
  “文轩,你不要妄自菲薄,以后遇到什么事情,大可以自己先思考,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跟我说。有的时候,自信也是一种能力,自信能够让人变得更加的睿智。”
  ……
  ……
  “总统,这里还有东华传来的消息,东华已经决定出兵纽西兰和马尔维纳斯群岛。几乎完全同意了我们提出的计划。”
  “南洋水师正在南下的途中,已经击沉了四艘英国人的破袭战舰。”
  董书恒点头道:“杜德生是老将了,带兵稳重,东太的事情,我不担心。现在我们击败了英国人的大白舰队,想必东华那边的压力也会变小。”
  姜玉钦颔首道:“是的,东华这次调兵遣将,速度都很快,两条战线在一个月内要同时展开。”
  “不过听说英国人调了五万陆军到格里纳达,还在加勒比海部署了一支小规模的铁甲舰队。东华对此还是有顾虑的,所以这次他们的陆军基本上没有动。”
  董书恒抬起头,这个小姜还卖起关子了。
  他接着姜玉钦的话问道:“哦,那他们的兵力从哪里抽调的啊?”
  姜玉钦赶紧解释道:“是这样的总统,东华以土地为报仇,在东华内部的各个势力征募志愿军,然后将他们派到纽西兰去作战。”
  董书恒哈哈一笑:“这倒是一个好主意哈,东华帝国现在也是有小弟的国家了。”
  东华帝国现在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复兴军啊。
  “对了,你的前任老魏现在到哪儿了啊?”
  ……


第七三零章 米利坚风云
  远处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雪山。
  雪白的峰顶仿佛是一个一个个石头巨人带着白色的羊羔皮毡帽。
  头顶上湛蓝的天空,是那样的空旷。
  骑马走在绿油油的高原草甸之上,魏玉祥有一种感觉,自己仿佛是在天空中飞翔一般。
  在他印象中,这里的气候恶劣,空气稀薄,条件艰苦。
  不过他正好在一个极好的季节来到了高原之上。
  此时的高原上正是一年当中最生机盎然的时候,活生生一个人间天堂。
  因为德里以西的地方还在英国人的控制之下。
  所以魏玉祥只能走高原去列城。
  他乘坐火车先到了汉阳,然后乘船逆江而上。走川西入高原。
  此时他已经在高原之上了。
  川西入高原已经有了简单的土路,虽然还有些简陋,但是却是实实在在的路。
  而在此之前只有鸟道兽陆可以通行。
  这都是这五六年来复兴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通的。
  董书恒一直觉得修一条畅通的道路胜过在高原上驻扎十万大军。
  这条道路可是花费巨大。
  为了开辟这条道路,先后征募了五万以上的修路兵。
  这些修路兵中有百分之九十五是从高原上的农奴中征募的。
  在高原上这些人跟奴隶差不多,只能算是头人老爷们的财产。
  复兴军要征用这些人还要给头人姥爷一定的补偿。
  不过这些补偿在复兴军看来算不上什么。
  反正这些头人老爷拿了钱之后,回过头又去买从内地运来的商品。
  一开始,这些头人也觉得没什么,农奴能够用来换钱,似乎比以前更有价值。
  但是当这些人从筑路兵退役成了自由民之后,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让这些头人老爷都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
  复兴军在筑路的过程中顺便开辟出了很多新的土地。
  这些土地都用来安置筑路兵。那些依然做农奴的人看到曾经一起受苦的人现在过上了拥有自己土地的幸福小日子,一个个羡慕不已。
  于是就开始有人偷偷地逃走去投靠复兴军。复兴军的筑路部队也是来者不拒。
  这些人得到了复兴军庇护,那些头人老爷没有任何办法。
  他们躲着复兴军还来不及,哪里敢去招惹。
  曾经有一个土人老爷跑去将一名退役的筑路兵从新抓回去当农奴。
  结果,第二天,附近的筑路部队就全副武装地杀到了这个土人老爷那里,将那个土人老爷给抓了起来,家产全部都没收了。那个土人老爷家的农奴也全部都被解散。
  后来大家发现,只要不去主动招惹复兴军,复兴军绝对不会找他们的麻烦。
  当然了,现在他们不能随意打杀农奴,否则复兴军安排在当地的官员也会找到他们。
  复兴军在手中掌握了一定的当地人之后。
  政策也越加的严格。这些土人老爷渐渐发现自己根本就惹不起复兴军了。
  因为他们的兵大都是曾经的农奴,对土人老爷心中只有恨。
  以前他们赖以依靠的熟悉地形和气候现在也没有用了。因为那些农奴组成的复兴军比他们更熟悉。
  有一些开明的土人老爷开始主动给予手下的农奴自由。
  然后将自己原本的土地改成农场或者牧场。有些人开始利用新修的道路与内地地区通商。
  一个开明的地主和商人阶层开始在高原上形成。
  再加上那些获得自由的农奴阶层。整个高原开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高原上的原生社会结构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质的变化。
  “扎西,那座山叫什么名字啊?”魏玉祥向身边一位穿着复兴军少尉军装的青年汉子询问道。
  这个汉子除了脸庞有些黝黑,鼻梁微微耸起之外,与普通的复兴军士兵没有什么区别。
  “魏大人,那是桑吉拉儿山,山下的湖泊叫次旦格尔湖。”名叫扎西的少尉军官骑马跟在魏玉祥身后,双方错开了半个马身子。
  这个名叫扎西的高原少年曾经也是一名农奴,不过他加入复兴军已经有五六年时间了。
  他是复兴军在川西征募的第一批农奴筑路兵。
  后来扎西因为头脑机灵,聪明好学,从诸多筑路兵中脱颖而出。
  当其他的同伴完成了服役期分到了土地,成为了平民之时。
  他却被军队保送进了军校学习,并且成为了一名军官。
  这次就是他的连队负责护送魏玉祥。
  一个连的正规军骑兵,在高原上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再能够对魏玉祥构成威胁。
  魏玉祥笑着赞道:“呵呵,扎西你还真是一个活地图啊。”
  这个时候,要是一个普通高原人早就跪在地上感谢老爷了。
  不过扎西在军校学习过,已经完全是一幅军人做派了。
  他黝黑的肤色下面还带着点红,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夸得脸红了。
  “魏大人,我原本也不知道这么多的地名,都是修路的时候知道的。那个时候跟着部队几乎走遍了每一个山谷。”
  “军队还真是一个培养人的地方呢!”魏玉祥感慨道。
  他从未在军中呆过,但是他知道复兴军从一开始成立的时候就非常重视士兵的教育。
  这个时代在军队中给士兵们开文化课的可是不多啊。
  复兴军的士兵也是少数几个退伍之后可以转到地方上做文官的。
  复兴军治下有很大一部分基层的官员是从军队中转出来的军官或者是优秀的士兵。
  这解决了基层官员短缺的问题。
  军队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