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几乎都是新军舰。只是他们刚刚生产出来就已经落伍了。
弗兰西人正好趁机脱手。
北方人知道了,阿伯拉罕多次表示抗议。
不过没人理睬。这种姿态让北方人在初期武器上明显不如南方。
亚伯拉罕已经入住总统府好几个月。
这几个月时间里,他可谓是日理万机。
从来没有哪一位总统一上任就面临这样的危机。
先是南方各州在他宣布就职的同时,宣布退出联邦,给他的上任送了一份大礼。
接下来,他们就开始要武力收回联邦政府在南方的几个堡垒。
阿伯拉罕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做出了妥协的决定。
但是南方那些自私自利的奴隶主们将这种为了国家统一而做出的妥协当做是一种软弱的表现。
是可忍孰不可忍!既然南方人不识好歹,那么只能用铁与血去见证什么才是真正的公理。
总统府奢华的办公室中,亚伯拉罕正在召见联邦军的总司令斯科特将军。
亚伯拉罕并不喜欢这种奢华。不过他没有让人调整,那意味着要浪费资源。
自从他入住之后,总统府的花费已经降到了最低的水平。
斯科特将军是一员老将,他是拓疆战争中的英雄,长期担任联邦军要职。
亚伯拉罕用他的目的是想以他的德高望重来增强北方的凝聚力并鼓舞士气。
斯科特将军有一个习惯,他很喜欢去西点军校参加毕业生的阅军,格兰特、谢尔曼、汉考克、罗伯特·李、杰弗逊·戴维斯等都曾接受他的检阅。
还是这些当年的毕业生,在他的麾下参加了墨西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他们逐渐成长起来。
只是当时谁也没想到现在同样是这帮子军校中的优等生,他们会在战场上兵戈相见。
而斯科特这个老师现在要带着一部分学生去攻打另外一部分学生。
“斯科特将军,有些话,我之前已经说过,但是现在我还要再说一遍,也请您转告底下的将领们。”
“我们现在拥有二十一个州,近1900万人口,拥有全国五分之四的工厂、70%的铁路线、占有粮食产区,得到人民的支持,占有道义与经济实力上的绝对优势。”
“我们要以强大的实力迅速碾压南方的叛军,迫使他们投降,绝对不能让战争拖的时间太久,那样我们米利坚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就会被拖垮。”
“另外,我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米利坚的统一。至于解放黑奴,暂时还是不要提了,要不然密苏里、肯塔基、特拉华、马里兰四个愿意留在联邦的蓄奴州就要被推到南方去了。”亚伯拉罕特意强调道。
他跟斯科特将军说这些就是为了先统一军队的思想。
最近外面很多报纸都在鼓吹这是一场废奴战争,这让蓄奴州都感到恐慌。
但是亚伯拉罕在发表讨伐宣言的时候并没有提出要废除奴隶制。
这让民众们的心中非常不解。
大家本来是满怀着一腔热血参加军队要推翻这万恶的奴隶制。
但是现在做为领袖的亚伯拉罕却又对此事闭口不提了。
这让一部分民众感觉到自己被背叛了。
听着亚伯拉罕的说话的斯科特将军,忍不住插话道:“总统先生,我知道您不提废除奴隶制是为了团结更多的力量。但是我不得不提醒您这也让我们失去了很多助力。”
“民众们的不满已经让我们的征兵工作面临困难。因为反对奴隶制,原本军队中的那些爱尔兰和德意志血统的军士长都站在我们这边,这让我们的士兵能够得到比南方人更多的训练。但是现在这些人都开始不满。”
原联邦军中负责训练的军士长大都是德意志与爱尔兰血统。这是米利坚数量少的可怜的正规军数量造成的。
而当时米利坚的德意志与爱尔兰移民大都是亚伯兰罕的支持者,因为他们这些新移民希望得到土地,所以这些军士长中的很多人仍忠于联邦。
由此也可以看出这场南北之间的战争是新旧移民之间的较量。
旧移民觉得整个新大陆都是他们的。他们理应占有大量的土地。
他们的种植园模式,只要拥有土地以及奴隶就能能够一直复制扩张下去。
从而维持他们奢侈的生活。
曾经有有一个奴隶制的支持者写了一本书叫《纯粹的野蛮人》。
作者认为“欧洲西部的自由社会是种错误,即使在美国它也逃脱不了崩溃的下场。对此,北方也表示默认。”
作者甚至建议去奴役白人,分给主人们新的土地,而后再将白人失业者作为农奴分给他们。
“拥有一千美元的人可以成为一个一般的贫穷白人的监护人,谁有一万美元,就可以获得十个农奴,一百万美元便可获得一千个农奴。”
这充分暴露了奴隶主以奴役除自己以外所有人为终极目标的险恶用心。
那些新移民自然不想被人奴役,他们万里迢迢来到新大陆就是来寻找幸福生活的。
但是,现在米利坚的工人的生活条件跟欧罗巴的一样困苦。
他们要自己的土地。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生活上的自由。
“斯科特将军,你说的这些事情,我都清楚,但是我们必须要做出取舍,不是嘛。再说,我们现在拥有的兵力应该已经能够击败南方叛军了,不是吗?”亚伯拉罕看着斯科特花白头发下的眼睛说道。
这个话可不是亚伯拉罕自己说的,而是斯科特将军之前就保证过的。
“将军,我相信您带着我们的军队,很快就能够越过波托马克河,攻下里士满,到时候我会在里士满城下接受戴维斯的投降。”
由于战争开始后不久弗吉尼亚州就加入了南方同盟,所以波托马克河便成了南北双方对峙的边界,从华盛顿向外就可看到前线,而南部同盟的首都里士满也在距华盛顿不远的南方。
交战双方的首都如此地接近,使东部战场成为南北战争的决胜战场,全世界的眼光都聚焦在东部战场。
由于这里地势狭窄,密布着一些双方都不可能放弃的要地,在这里开展的军事行动很多是笨拙的以兵力和火力决胜负的正面决战,少有大纵深的机动作战。
而在地势广阔的西部战场进行的战斗的机动性则强得多,充分体现了双方指挥者高超的军事造诣。
正事因为东部的重要性,所以林肯会在这里提到波托马克河。
现在战争才刚刚开始,亚伯拉罕同南方的那些将领一样将目光放在了东部战场。
他这里可没有华尔的提醒。
第七四五章 初次碰撞
说实话,亚伯拉罕并不是很喜欢斯科特将军。
这个老头身上的贵族作风很浓,喜欢夸夸其谈。
他更像是一个南方人。
不过现在的联邦军队严重缺乏领兵的将领。而斯科特将军在军官阶层中非常有威望。
只有启用斯科特将军担任总司令,才能够笼络住一批指挥官。
相比于斯科特将军,亚伯拉罕更喜欢性格坚毅、执着、内敛的格兰特将军。
只不过格兰特因为妻子的缘故,家中还豢养奴隶。这让他的个人立场受到了舆论的抨击。
现在的亚伯拉罕对于战争的胜利还充满着信心。
他相信战争最终还是实力的对抗。
现在华盛顿已经集结了一批军队,他们很快就会向南方进攻。
此时,皮埃尔·博雷加德将军已经率领军队攻占了萨姆特堡,联邦在南方的势力已经完全覆灭。
而守卫萨姆特堡的罗伯特·安德森在陆军学院作为教官曾经教授过博雷加德炮兵课程。
内战使得师徒之间兵戎相见,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约翰·巴富德出身于美国历史最为悠久并有显赫贵族背景的巴富德家族,他祖父在独立战争时期曾在罗伯特·李的父亲亨利·李的骑兵团里服役。
作为一个南方奴隶制庄园主的儿子,巴富德在国家面临分裂时陷入了两难困境,经过反复思考。
巴富德正式声明:“我,约翰·巴富德,是米利坚合众国的一名上尉,我以此为豪也要继续保留这个称号。”
从此,巴富德与他历史悠久的家族决裂,投身到解放奴隶的伟大事业中直到病故。
温菲尔德·斯哥特·汉考克在陆军学院读书时结识了罗·阿米斯达,两人成为挚交,以后他们又在拓疆战争中一起出生入死,友谊进一步加深。
但当战争来临时,他们却无法置身事外,汉考克必须忠于联邦,而阿米达斯也不能背叛他的家乡,两个在拓疆战争中的好朋友就这样被内战分开了。
直到阿米达斯战死,他们都再没有见面。由于交战双方的中高层指挥官大都是陆军学院毕业的。
所以后人评价说陆军学院生输掉了这场战争,也赢得了这场战争,他们打的败仗与胜仗一样多。
在会见了各级将领之后。
为振奋北方的民心,亚伯拉罕在议会上作了一次出色的演讲为联邦政府的行为正名。
演讲中他谈到自己是如何从道德以及历史意义上理解这场南北之间的战争。
他先要求各州向政府提供四亿美元和四十万士兵,他说:“这笔钱对那些似乎准备捐出全部财产的人来讲,尚不及他们所拥有财产总额的二三十分之一。”
他暗示要是南方胜了,那么很多人的财产可能都会保不住。因为奴隶主对土地的贪欲是无止境的,
他说:“国家当初是花钱买下了这片土地,南方才得以在那里建立了家园的。而如今,他们要脱离联邦却连一个子儿也不拿出来,这公平吗?”
他从南方新制定的宪法中总结出了南北两派之间的区别:“我们的对手已经通过了一部《独立宣言》,其中删去了杰弗逊‘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字样。为什么呢?他们还通过了一部临时宪法,在其前言中,他们删去了‘我们,合众国的人民’这句话,与华盛顿所签署的老宪法的前言不同,代之以‘我们,各个有主权的独立州的代表们。”
从中他总结了这场战争的本质:“在联邦这方,斗争是为了在这个世界上保存这样一种政府的形式和实质,它的主要目标是改善人的生活环境,从一切人的肩头卸去人为的重负,为一切进行高尚的劳动的人扫清障碍。”
“我们人民的政府经常被称作是一种尝试。现在我们的任务在于,有效地维护政府,使它能抵御内部强大势力想要推翻的企图。”
“我们必须向全世界证明,能够公平选举的人也完全有能力平定叛乱,我也必须向全世界证明,选票是枪弹的合法继承者,一旦选票公平地,符合宪法地做出了决定,就不允许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再次使用暴力!”
“这样,我们就可以向世人证明,凡是通过选举无法得到的东西也无法通过战争获得;这样我们也就能让世人明白,发动这场战争的人是何等愚蠢和狂妄!”
亚伯拉罕还论述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但事实上,资本和劳动之间并不存在他们所设想的那种关系。也没有哪个自由人会去终身当雇工。这两种假设以及所有由此而得出的结论都是无稽之谈。”
“劳动先于资本,资本只是劳动的产物,如果没有劳动,就根本不可能有资本。劳动超出了资本,因而应当比资本得到更多的重视。”
“资本有其自身的权力,它也应该像其他权力一样受到保护。无可否认,在劳动和资本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利的关系。那种观点的错误仅仅在于认为社会的全部劳动都存在于那种关系之中。”
“我们的社会里只有少数人拥有资本,他们害怕劳动,愿意用他们的资本去雇佣或者买下另外一些人来为他们劳动。而一个为数众多的第三等级不属于这两个人群,他们既不为别人劳动也不要别人为他们劳动。”
“在大多数南方州中,大多数人既不是奴隶也不是奴隶主。男人们和他的全家在自己的农场上、家里和店铺中为自己劳动,收人也归他们自己所有。他们既不依靠资本也不雇工或奴役别人。”
他还提出了他理想中的劳动关系:“一些刚踏入社会的人,手脚灵活却不名一文,在这世界上,起初只为了挣些工资而干活;然后设法积攒一些钱给自己买土地和农具,开始为自己劳动;最后他们又雇佣一些刚刚步入社会的人做他们的帮手。”
这是北方的很多向西移民的自由民的发展模式。
“这才是公正、合理和繁荣的制度,它会给所有人带来活力,让一切人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在我们当中,谁也比不上那些靠劳动白手起家的人更值得尊重。”
“不是靠劳动创造的东西,他们连碰也不碰一下。在这一点上,他们比其他任何人做得更好。这些人不会把自己已经享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