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商队这么多人要想一个不漏地药倒也是不可能的。
还是有几个身强体壮的商队成员保持清醒,他们看到土匪来袭。试图反抗,结果当然是被龙一他们当场消灭。
龙卜寨的人一起动手,把所有商队的人和货物全部拉回山寨。
回到山寨后这些人陆续醒来,龙一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这些商队的人全部留在山寨为奴,护卫全部杀掉。就这样顺理成章地把两百名雇佣的火枪队护卫和商队的人给分开了。
护卫们自然是一阵挣扎反抗,在商队成员怜悯的目光中,被寨子里的人连打带踹地带到了后山。
……
“龙一,你的人就不能轻点吗?看把老子打的都要毁容了。”后山一个关押犯人的地方,彭兵一边用酒精擦拭嘴角的伤口,一边抱怨道。
“既然说好了做戏,当然要做得真一些,不管如何要把戏演完啊!好了,现在你们解放了,可是老子还要继续呆在这个穷山沟子里。还不你知道啥时候是个头!”龙一说道。
彭兵他们现在已经是“死人”,安保公司是不能回了。他们要回归淮海军野战部队。
“切……要不咱俩换换,你以后就是这里的主官了,等到有一天咱们总统身居大位,你也是一方总督大员。”彭兵说的没错,像龙一他们这样独掌一方,以后的发展确实会更好一些。
“而且,你放心,总统腾出收来,一定会给你们支援的。现在我们的装备留给你们了,不过你得给兄弟们留点防身的东西啊。”
“再帮兄弟们准备些干粮,商队的货物里有现成的,其他的东西,按照总统的意思留给你们做启动资金。我想用不了多久,这周围的几个县都是老哥你说得算了。”
龙一此时心里确实很舒坦,干完这笔买卖。手上这批货还好,只能慢慢变现。但是火枪队的装备就对他太有用了,有这这批装备,他能迅速组织起一支精锐,拿下周围几个县是轻而易举。
而且这里的位置相当的好,地处云南东部和广西的交界处,有足够腾挪的空间。
最重要的是现在云南各处爆发了回民之乱,云南的官军怕是分不出多少兵马来剿灭自己了。
第一百章 收获满满
送走了安保公司的人。龙一他们八人开始分工,全力发展山寨。
龙二、龙三负责练兵,他们从山寨中挑选了五百人组成了一支精锐,全部使用火器,火枪队还有商队护卫自己配备的火枪刚好够用。
龙四、龙五负责联系马帮,慢慢将手中的货物变现。
龙六、龙七负责管理民政,带领寨民发展生产,开发山寨周围的土地,云南多山地,可以种植玉米、红薯、马铃薯等作物。山寨也不能总是靠抢劫吃饭。
龙八最有学问,他在寨子里建起了一座学堂,教授寨子里面的孩童知识,同时还要帮寨民扫盲。这个是淮海军的一贯作法。
龙一作为寨主当然是总领全局。龙卜寨在八位的带领下,迅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
回到上海。
在经过了焦急的等待之后。吴健彰他们最终还是等到了噩耗。
“嘭!”一个茶杯被吴健彰摔的粉碎。
“这件事一定有阴谋,怎么会五批货物被劫了四批?”吴健彰歇斯底里地叫问道。
这次十三行采用集中转运的方式,全部是千人规模的大商队,就是为了确保安全,结果从云南运出的两批全部被土匪劫去。从四川运出的两批被劫了一批,从河南运出的瓷器据说被捻匪劫了。
这件事情处处透着诡异。谁有能力能控制全国的土匪啊?
“会不会是淮海军?”一个广东商人小声地说道,:“听说这次商人囤货就有淮海军的份儿。”
“如果是这样,淮海军也太可怕了,这个董书恒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都有点看不透了。”
“大人,这解铃还须系铃人,要不您走走淮海军的路子,探一探?”那个商人提醒道。
“只能如此了,我估摸着这两天消息就会传出去,到时候再没货,我们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来人,给我向淮海军董大人下帖子,备上厚礼!”吴健彰对家里的仆役吩咐道。
如果这件事都是董书恒策划的,那么自己与他为敌真的不明智。
吴健彰深得明哲保身之道,他不准备再抗争,这次找董书恒就是要去投降的,只是不知道董书恒会开出什么样的价码。
洋人自己惹不起,董书恒自己也惹不起,那干脆就认怂,让董书恒跟洋人去杠吧。这局博弈,广东十三行退出。
董书恒也没继续吊着吴健彰,当天晚上就在豫园接见了他。
“吴大人,上次筹建南洋水师,还要多谢吴大人帮忙向朝廷上书。”董书恒笑着说道,伸手不打笑脸人,董书恒自觉心中理亏,一上来先缓和一下气氛。
“哪里,吴某只是动动笔头子,朝廷最后是一点经费都没给,吴某何来的功劳。倒是董大人忧国忧民,自筹经费建立水师。”
“不知道吴大人登门,有何贵干?”见吴健彰不说,董书恒只能帮他开这个头。
“实不相瞒,在下受粤商所托,想请大人代为说项一下,从苏浙商人处购买一批货物。”
“吴大人指的是丝绸、茶叶、瓷器?”董书恒问道。
“正是,哎……下官也是没办法了,都是广东同乡,不能眼看着他们破产,这交货期眼看着马上就要到了。”
“吴大人,你不是第一个来找本官的,这事儿真的很难办啊!大家都知道我跟扬州的商人交好,可是这不是说我能随意干预人家的生意。”
“大人,这该如何是好?还请董大人务必给在下指条明路。”
“哦,吴大人觉得长江集团的董事会制度如何?”
“自然是非常好,公司决策不从一人而出,采众人之意见,如此不容易出现失误。”吴健彰不知道董书恒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能顺着他的话往下说。
“吴大人,前些天有商人跟我说,海关既然是从商人处收税,自然是要服务中国商人。所以应该在海关中成立一个董事会,负责决策海关重要事项。”
“这会不会违背朝廷的规矩?”这是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了。
吴健彰这才明白,原来董书恒还是看上了自己手中的海关了。
这也难怪,上海现在是洋人在中国最重要的贸易港,这里有洋人的租界,还可以通过长江联通上游。
上海海关的收入占了全国海关的三分之二还多。这么大一块肥肉谁不心动呢?
可是海关的权柄要是交出去,自己怎么跟上面的人交代呢?
吴健彰突然心中一阵明了,也许交出海关的权力,也不失为一步好棋。
上面的人要追究也得先追究董书恒啊,自己怎么没早点想到呢?
“董大人,只要朝廷不怪罪,下官是没有意见的,这样下官也能轻松一点,苏松太道的事情可是不少。”
“具体的方案,我也说不准,得找商人们问问。”
“刚才你说的货物问题,我之前也问过他们。他们给出的价格比去年高出五成,毕竟今年货少,这成本高出了不少。吴大人你回去问一下,粤商如果感觉高了,那就算了。”
“不用问了,下官代表粤商谢谢大人了。”吴健彰的心在滴血,他们跟洋人签的合同是溢价两成,这一下子就损失了三成。不过这样总比交不上货要好多了。
董书恒给的价格恰好在他们的接受范围之内。让吴健彰无法拒绝。
第二天,十三行的洋行对外公布了商品被劫的事实,但是承诺所有牵过合同的交易都会按时履行,这下子上海的洋人不干了,还有这么多船在这里呢!
于是一些商船主组织水手去上海海关闹事。当天晚上,竟然有水手对着海关丢火把,点燃了海关周边的一些木质建筑。
一些英法水兵也加入了进来,上千人试图冲入海关。这时候海关雇佣的安保公司士兵及时开枪警告,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开枪打死多人,这才让众人散去。
第二天的长江商报详细地报道了这起抢劫事件,一时间华洋震动。
英法的军舰开到了海关边上,扬言要炮轰海关关城。
事发后,董书恒连夜将彭玉麟的长江水师调到了上海,一同到来的还有一个团的陆战队。
还好这次英法也觉得自己理亏,没有第一时间开炮。不然光凭着长江水师,淮海军这边估计要吃亏。
吴健彰早就吓破了胆子,再次求到了董书恒的门上。董书恒知道这种事情,像吴健彰这样的人是处理不好的,他们的骨头太软。
作为两江总督府的全权商务谈判代表。董书恒紧急约见了英法公使。
都是老熟人,董书恒也不客套。
“两位大使先生,对于昨晚的暴徒打砸抢事件,我深表遗憾。”董书恒开门见山地说道。
“哦,董将军,不能这么说,这只是一群水手在表达自己的正常诉求,你们海关的人居然向一群无辜的水手开枪,必须要负全部责任。”文翰站起来说道。
作为一个外交官,有时候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说说瞎话都是家常便饭。
“好吧,请公使阁下去看看被烧毁的房屋。况且他们有什么合理诉求,我们大清又不负责给他们发工资。”董书恒冷笑道。
他不是一个外交官,对这种睁眼说瞎话的伎俩可没有什么忍耐力。
“将军阁下,要知道这么多商船滞留在上海,你们也有责任,许多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难道大人不该管管吗?”法国公使说道。
“哦,这完全是市场规律,相信二位知道,今年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了货物短缺。”
“将军阁下,我们相信你一定会解决这个问题的,不然这么多商船在这里,我们也不敢保证会不会发生新的冲突。你知道海上的水手都是些桀骜不驯的人。”文翰说道,话里话外还带着威胁。
“对于暴徒,我们一定不会手软的,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说了算。”董书恒斩钉截铁地说道。不过他现在也不想跟英法开战,英法即使双向开战,也不是现在的大清能对付得了的,尤其是海军。
所以他缓下语气继续说道:“当然,至于贵使提出的要求,我也会考虑的。我会做好我方商人的工作,回头由双方商人派出代表进行谈判,商讨具体的办法。”
文翰二人对董书恒的提议非常认同。既然董书恒愿意撮合双方商谈,那么就还有解决货源的希望。只是双方要在价格上扯皮,这就不是他们两位公使所要关心的了。
“不过,公使先生,这次打砸事件必须要有人赔偿,死的几个印度水手完全是罪有应得。海关的护卫已经提前鸣枪示警了。”董书恒还是没放过这件事,这毕竟关系国家的颜面。
“好吧,将军阁下,我想你应该跟那些商人追偿。”两位公使的目的基本上已经达到,所以不会继续在这个问题上跟董书恒纠缠,反正他们不会以国家名义道歉或者赔偿的。
那几个印度水手只不过是这些英国商船找出来的替死鬼。这些替死鬼的价值就是为了现在拿出来跟董书恒讨价还价。
董书恒也不好对英法两位公使逼的太紧。以这两家的尿性,就昨晚的事件,就够他们对清廷开战的了。
只不过他们现在准备在克里米亚跟俄国人干仗。这二位公使在此时也不敢拿这种小事去惹国内不开心。
第一零一章 夏威夷岛的邀请
10月10日,华洋双方的商人在上海县城和平饭店,展开谈判。最终确定了在去年价格基础上溢价五成完成今年的交易。
华方从今年内销的货物中挪出部分,满足出口的需要。
上海海关也派人参加了这次谈判,就海关被烧事件,追责英法商人,最终英法商人分摊了两万元赔偿金。没办法,如果不赔付,海关将拒绝办理通关手续。
为了避免这种交易矛盾再次出现,董书恒提议在上海建立丝绸、瓷器、茶叶三大期货交易所。英法商人可以派代表常驻上海参与期货交易,提前锁定货源。
当然此时的期货交易所还比较简单,就是用来交易转让货物合同的。还没有那么多衍生的玩法。不是董书恒不知道怎么玩,而是担心玩脱了。
没过多久,三大交易所就在上海成立。这更加确立了上海作为全国货物贸易集散中心的地位。
上海海关方面,经过磋商最终确定设立5个董事席位,淮海军、淮海集团、长江集团分别派一名代表、浙商得到了一个名额、还有一个名额留给了吴健彰。
这样,董书恒完全掌握在手中的票数就有三张,基本上了掌控了上海海关的话事权。
海关董事会成立后的第一件事请就是成立专门的海关缉私队。
从海关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