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也不能管是否有仇了,保证生产才是正道。三大伯爵下了狠手,把亚当斯家族和潘迪家族的人以及查理对付公司时出了大力的心腹都给绑了起来,加上价值十万英镑,到了21世纪价值20亿人民币的古董和金币当做礼物,由一支骑兵带着,来到了公司的浣熊市,求见肖林,希望能够得到公司的谅解和支持。
第一百九十四章 英国人的惊叹
浣熊市,因为附近有着数量庞大的野生浣熊生活而得名。虽然才到了公司手里仅仅两个月,但是依旧显示除了足够的潜力。浣熊的毛皮,不管是对于18世纪的欧洲白人,还是对21世纪的华国人,都是非常珍贵且稀有的毛皮。本来北美这边还是很多的,价格也足够,可是这段时间,因为肖林大量收购,这些浣熊皮的价格,两个月就翻了好几番。
连带着,这里发展成了公司最新的毛皮交易集市。肖林所幸就把公司所有的毛皮生意转到了这里,既然如此,那么他也不会不把这里好好建设一番。要知道,公司发展到现在,大部分都是靠肖林倒卖毛皮黄金和古董三种物品支撑起来的。对于毛皮生意,肖林还是很看重的,相比黄金和古董,还是比较容易脱手。
在公司强大的建筑队的努力下,浣熊市已经发了极大的变化。这些,从波士顿走来的科林斯,感受非常清晰。科林斯…林曼,林曼家族的接班人,新生代最为优秀的人,不能说文武双全,但是敢打敢拼,思维缜密,筹划严谨,都是别人夸赞他的词语。林曼伯爵,和其他两个伯爵一起,顺应民意罢免了查理,想要派人和公司讲和,曾经在浣熊市带过的科林斯主动报名了。
虽然很不放心,但是林曼伯爵也改变不了自己这个极有主意的儿子的决定,反正这次是去释放善意的,应该也没有多大的风险。科林斯进入浣熊市的时候,发现这里基本上完全变了样子。原本低矮乱杂的建筑,都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三层五层的小楼,样式相同,装修相同,大小很多也都一致,也不是木头制造的了,而是一种不是石头却和石头极为类似的材料制作而成。
而顶部,也不是各种木板搭建,而是一种奇怪的凹凸石片,他们不知道,那是瓦片。肖林不喜欢纯粹的白人样式建筑,而纯粹的华夏风格的建筑又太过复杂,建设起来费时得很,所以,就采用了现代社会中西结合的样式。看起来是没有什么文艺气息,但是充满了现代气息。独特的风格,反而让科林斯看起来更加地舒服,至少井然有序。
而道路,也不是以往的烂泥路,主干道都是水泥铺就的水泥路。因为施工期太短,所以,只能达到21世纪乡村公路的水平。当然,这个时代,就是公司也没有用上五吨以上的运货车,自然也就不怕水泥路被压坏的情况出现。而各个分路小道,就是碎石子铺就的碎石路,踩上去鞋底薄了可能会觉得膈脚,但是起码比踩上去就是一脚稀泥和屎尿好太多了。
科林斯发现,这里的民众都抛弃了传统的欧洲服饰。少部分人,穿着整套的西装,提着一个不大的的皮质手提包。而另外部分人,就是一身服务员的小西服夹克,鞋子是一种他完全不知道的帆布鞋,也是公司自己制作的运动板鞋。还有一部分人,穿着的就是一身的工作牛仔,结实耐用,也挺方便的。
科林斯的使节队穿过了原本留下的浣熊市大门,已经不能继续前进了。科林斯看了一会儿,双方才终于协商好了接下来的行动安排。作为正使的科林斯,将会带着三个押运珍贵宝物的随从一起往行政大楼赶去,肖林就在那里等着他的到来。而大部分使节团的人,将会在公司官员们的带领下,一起到落脚地,据说是浣熊市最好的旅馆下榻。
而他们押运的亚当斯家族潘迪家族的人,就会交给公司的部队进行看管。因为早就收到消息,为了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肖林特意把亲卫团的人调了过来。这边一谈好,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就传来。科林斯顺着声音看过去,一队一看就是铁血精锐的士兵齐步小跑着走了过来。对于使节团中很多人来说,这还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公司的军队。
这是亲卫团中最顶尖的精锐排,一半白人,一半印第安人,还有几个是最新加入的华人。看起来只有两个人种,实际上是三个。都穿着华夏的03式野战特种军服。03式也是前几年才完全淘汰,都是质量极好的衣服,浪费太可惜了。为了让亲卫团区别于普通部队,肖林就采购了一批,用来装备他们。
科林斯虽然好奇为什么不是传说中的黑森军装,但是不得不承认,穿着这种军装的战士,反而更加英武帅气。背后别着一把五六式冲锋枪,腰带上挂着一把正式的21式7发9。1mm口径手枪,仿制从经典手枪沙漠之ying(这还和谐),性能大概有百分之七十五,已经够用了。手枪旁边,是一共五颗手雷。三颗爆破手雷,一颗闪光手雷和一颗烟雾手雷,除了爆破手雷是肖林买来的华国的67式,其它都是公司自产的。
一双军靴,底子看起来很厚,应该会非常舒适。一个头盔,看起来非金非铁,但是基本上把脑部都给保护好了。一对肩章,看起来宛如点睛之笔,非常合适。肩膀到手肘中间,有公司的独特标记,一把火枪一把锤子,代表着公司的军人和工人阶层,也是公司的两大顶梁柱。这就是盗版华国的党旗,这还没立国,以后的国旗以后再说。
这支军队极为有效率,简单有效地接过了两个家族人口押运的任务,然后走开了。全程一句废话都没有,一个潘迪家族脱离科林斯他们的控制时还想要挣扎一下,被一个战士逮住一个过肩摔,然后单膝压住,一手拧住,直接让其失去了反抗之力。科林斯从这些人身上,感受到了绝对精锐的力量。这种气息,只有他小时在英国皇家卫队上看到过。还不是那种礼仪性的护卫队,而是那种历战老兵组成的护卫队。
科林斯没有办法多看,公司的官员们已经拉着他们到了公共马车战。作为一个合格的城市,怎么可能没有公共交通。公交车和电车是不可能了,但是公交马车还是可以的。缴获的马匹集中起来,三匹大马,拉着一架足以容纳二十五人的大车厢。因为采取了科学的结构,减震的弹簧和橡胶轮胎,三匹普通的驽马都能拉动。
肖林也没有特意包什么马车,直接让他们和普通人一起搭乘一辆车。公司的官员们倒是有一辆自行车,可是也不能人家看着你们骑自行车走吧。还好,因为是政务楼,周围最好保持安静,很少有平民会搭乘往政务楼走的1路公共马车,只是一些商人,要去报税交税,才会坐上1路,往政务楼方向走。
科林斯还想先挤上车,不过被官员们拦下了。就算是当官了,公司的官员也不能坐霸王车啊。坐车全程一次两毛钱,对于这些公司公务员的薪酬来说,真的是九牛一毛。科林斯还好奇,既然这种特权都没有,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当官,大家都笑笑不说话。公司实行的是高待遇政策,当官真的是比做生意还要发财一点。丰厚的薪酬和多种多样的福利,公司的人拼命都想当官,再说了,这也是他们能力强大的证明。
随着马车慢慢走来,科林斯也一路看到了很多的风景。这里人山人海,才早上八点,每个人都仿佛在争分夺秒,这不是谁逼的,也不是做的样子,而是真的是为了利益在争分夺秒。这种场面,在英国殖民地里已经基本看不到了。有背景的人,就算拖得再慢,也能得到足够的利益。没有背景的人,就算再努力,每天也只能得到点裹腹的食物,有的时候,甚至连拿点食物都得不到。科林斯看得到每个人的神情,都充满着对未来的期盼。
每个人都很有自信,面色红润,一看就是吃饱穿暖了的。科林斯手里有足够的情报,在浣熊市落入公司之前的样子他都知道。就是最鼎盛时期,也不及现在的五分之一。科林斯心中不停地惊叹,这炎黄贸易公司是在太可怕了。公司不是一个侵略者,而是一个征服者。这两者是不同的概念,行事风格也是不一样的。
侵略者,只会烧杀抢掠,就算实力再强大,也呆不长。因为侵略者不得民心,人们表面服从,心底里却在计划着反抗,计划着起义。这种人再多,科林斯也不担心,因为总有一天,他们会打回来,在民众的配合下,推翻他们的通知。而征服者,实力虽然依旧强大,可是他们有纪律,不会侵害平民。他们更有政策,能够让被占领区的平民生活得更好,从而获得他们的民心。
有了民心,自然他们的统治就能长久。如果想要反攻,英国人也没有了内应,就算想要在里面安插一些间谍,说不定也会被平民们举报。
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司的决意
科林斯在政务楼五楼一号会议室正式和肖林见面了,全程都抱着极其恭敬的态度。肖林本来还想给科林斯一个下马威的,可是这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姿态已放得极低了,你再去损人家,那就不是下马威不下马威了,而是素质高低的问题了。科林斯是觉得,一直以来都是英国人主动招惹的炎黄贸易公司。
因为满清的闭关锁国政策,西方对于华夏的了解非常少,也不知道炎黄到底是怎么传来的。肖林的印第安人身份,一直以来外界都没有任何人怀疑。亚当斯家族的人抢占雄鹰部落的地盘,被攻击也不能说雄鹰部落有错。而亚当斯家族的继承人虽然是逃亡途中丧命于豹口,但是归结到雄鹰部落上也没有错,派兵报复也是正常的。
只是,亚当斯家族太过大意了,在他们弱小的时候没有直接扑灭他们。等到后面,反而被公司车翻了。这就是亚当斯家族的错了,而查理为亚当斯家族出头,一开始也没有太过重视,也就是整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错了。既然犯错,想要解决这个错误,那么放低姿态也是必然的。科林斯作为一个优秀的贵族子弟,自然对这一套知之甚深。
可是,肖林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和英国北美殖民地的争端,其实是他先动的手。如果不是他图谋托尼…亚当斯带来的三百白人拓荒者,要不是他想要靠这些人做出一番事业,托尼也不会死,亚当斯家族恐怕也不会派军队前来报复。虽然最后肯定还是会因为扩张而和英国人起冲突,但是起码亚当斯家族和潘迪家族不会这么凄惨。
如果没有公司,英国人会慢慢独霸北美大陆。直到没有外敌,自己作死压榨治下平民,引起美国起义,说不定北美大陆也会成为女王皇冠上一颗耀眼的珍珠。所以,肖林心理还是有点心虚的。如果他连这点心虚都没有了,那他就彻底进化成厚黑学满级的政客了。才说了没几句,肖林就自觉阻止手下对科林斯的嘲弄了,直接步入正题。
科林斯此次前来,无非就两个目的。一个是和公司达成互不侵犯协议,起码在英国人和法国人分出胜负之前,要保证炎黄贸易公司不会站到法国人一边。当然,如果能够将炎黄贸易公司拉到英国人这边,那就更好了。而这,其实也是第二个真正的目的。只是,殖民地里面对于这个目的实现是不报什么希望的,只是让科林斯尽力争取。
科林斯必须完成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争取到公司的民用和军用物资支援。对于贵族来说,尤其是在北美盘剥了几十上百年的贵族,钱财这些是不缺的。可是现在英属殖民地的情况,已经站到了悬崖边缘。民众因为被查理连着狠狠榨取了几波,加上法国人攻入殖民地的残暴行径,大多已经无心生产。
而殖民地的兵工厂,生产出来的武器,也就勉强能和法国人的武器抗衡,并不足以让他们以弱胜强。查理亲自定装的利剑一式火枪,经过这段时间的验证,根本就没有必要。毕竟是走歪了的仿制品,安全性和稳定性还不如褐贝斯。而且要经过一段不短时间的训练,一个士兵才能合格地使用它。关键是因为复杂的工艺,对钢料的高要求,一把利剑一式的成本抵得上五把褐贝斯。
在现在这种危急情况下,利剑一式根本就不适合北美殖民地的英军使用。求援的船队虽然已经出发,可要是他们支撑不到本土的支援到达,就是还有强大的舰队,也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再说了,法国人的舰队,也不是不堪一击的存在。这一来二去,最快也得一年到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了。信使到了,省去决议商讨环节,调兵和物资还有装船,总需要时间吧。
所以,英国人是想要从炎黄贸易公司采购武器和食物。公司在21世纪最先进的农业技术指导和水泵、肥料的影响下,从来都没有歉收过,一直都是丰收,早就可以实现粮食的自产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