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018章 重启人生更名宁随(求推荐票)

    ps:本书已建读者群,群号1028927441,欢迎大家加群

    二人在这座凉亭聊了很久,马谡不仅仅在和姜维谈论关于国内的矛盾,而且他还在想,是不是应该重启他的人生了?

    沉思良久,他终于决定了一件事情,他转过身来意志坚定地对姜维说道:

    “有伯约如此好友相伴,宁随定然以死相报!”

    宁随,将这个名字划分意思就是宁死相随,现在的他换了一个新的身份,也就代表了他将作为姜维的挚友在这个大争之世中获得了新生。

    看着眼前的他,姜维先是一愣,而后恍然大悟,他拱手抱拳拜道:

    “有宁先生相助,维有何忧?”

    趁着春风,二人站在月夜之下哈哈大笑,他们的笑是真诚的。

    ………

    与此同时,在姜维府邸旁的丞相府,诸葛亮还在政事厅处理丞相府遗留下来的政务。

    嗒嗒——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诸葛亮闻声而起,看向眼前的大门,不一会儿,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伯苗?”

    “邓芝深夜叨扰,还望丞相见谅。”

    定睛一看,原来是扬武将军邓芝,他踏进政事厅,深夜前来拜访,诸葛亮有些诧异。

    “丞相,您觉得姜维这个年轻人可以值得托付大事吗?”

    邓芝单刀直入,这段日子对姜维的观察和考察也有了一些结果,诸葛亮的破格任用和带他认识荆州集团以及益州集团部分官员,已经是朝着培养接班人的路在走了。

    坐在那里手执毛笔签下署名的诸葛亮微微一怔,然后坦然一笑,他放下了毛笔看着眼前疑惑的邓芝反问了他的问题。

    “你觉得,伯约可值得托付大事吗?”

    一边说着,诸葛亮一边让他坐下和他说话。

    坐下后,邓芝定了定脸色,开始客观地分析关于姜维的问题,他究竟能不能被托付。

    “通过这段日子的交往和观察,姜伯约有着让人难以置信的包容力和容忍度,这是我们中间所有人不可比拟的。

    并且他晓畅军事,武艺高超,丝毫不下于文长和子龙将军,但他初出茅庐,终究是太过年轻,只要悉心培养,一定能够成为统一方大军的统帅。

    但,他身为凉州人,并不属于荆州和益州两大集团的任何一个派系,因此……若引领不当,很有可能会纵火焚身。”

    对于邓芝所言,诸葛亮摇着羽扇,胸中早有定数,其实他说的话不无道理,在重用姜维前,他也仔细思考过这些问题。

    但姜维的出众才能和他的天赋优势,让诸葛亮心中下定决心,姜维的确适合担任他的接班人,只不过他年龄太小,还需要种种历练才能担得起大任。

    见诸葛亮沉默,邓芝将这个话题继续下去,把说姜维的话题,又扩大到了一个人。

    “而丞相你把幼常安排在伯约军中,其实是想培养他,我大汉各个人才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所以,只有幼常这个败军之将最为适合。

    若伯约在街亭一战没有言语,说要救援幼常,您也不会将如此重任托付给他,因为幼常本就是你悉心培养的接班人。”

    随着邓芝把话题的范围面扩大,诸葛亮点点头,他说的话都是诸葛亮内心所想。

    马谡心气高傲,街亭战败定然让他晴天霹雳,但姜维力挽狂澜挽救了战局,又救下了马谡,在某种意义上来看,马谡是不会接受他的任何施舍和救助。

    但是从街亭回到诸葛亮大军后,马谡全身上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言谈举止,以及各种各样的行为,都收敛了很多。

    “幼常的变化,的确让我吃惊,这个变化我是没有想到的。”诸葛亮挥着羽扇平淡地说道。

    坐在那里的邓芝也十分诧异,究竟是什么让马谡转变这么大,姜维的到来对他的威胁有多大,难道他都忘了吗?

    “明日把幼常唤来,或许就能看出个眉目。”

    “伯苗,这段日子还要劳烦你去趟叔至(陈到)那里,文伟已经退出了对东吴外交的出使任务,现在由你来担任和东吴外交的工作。”诸葛亮突然想起了这些日子要再去一趟东吴与孙权接洽关于盟交事宜。

    说到这里,邓芝想到了刚刚从天水投身蜀国的尹赏,对于尹赏这个人,平常性格比较火爆的他,一见到他心情就变得异常冷静。

    “有关于尹赏随我出使东吴的官职任命,可以下达了,我感觉他比较适合与我搭档。”

    尹赏此人性格爽快,善于结交,并且在言谈举止间让人感到他十分的信赖,这也是邓芝要用他跟随自己前往东吴的原因。

    “嗯,尹赏这个人,可以多加培养。”

    ………

    次日正午,阳光正盛,光线射进丞相府内,官员们都热火朝天的在官邸内处理政事。

    而马谡和姜维二人也被邀请过来参观一下丞相府,顺便认识一下益州的部分官员。

    “幼常啊,你……”

    正当诸葛亮叫马谡的时候,而马谡则是转过头来向诸葛亮拱手行礼,说他已经不叫马谡,已经更名为宁随,从现在开始,曾经的马谡已经不在这个世上,现在站在面前的是姜维麾下参军宁随。

    “丞相,我愧对您的培养,街亭一战我为自己算了一卦,大凶,飞蛾扑火……”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马谡性格突变的原因,诸葛亮精通阴阳晓八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跟随他的时候,就经常看到他卜卦,所以在出征前,他就为自己算了一卦。

    大凶,飞蛾扑火,寓意着他这是去自取灭亡,但是后续的卦象他没有细看,姜维的到来成了卦象的变数,这飞蛾扑火卦,指的是街亭会在他手中丢掉。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逢凶化吉卦,却在这飞蛾扑火卦中成了变数。

    “也罢,既然你已经这么决绝,亮尊重你的想法。”诸葛亮看着站在身旁的宁随,一阵感叹。

    在这里,姜维认识了蜀中名士张裔,在当年随邓芝出使东吴的时候,他被扣留在了那里,后来回到蜀国,诸葛亮依旧让他担任朝中官职,并且现在已经是射声校尉,兼领丞相府政事。

    “姜将军,你还需努力啊,志向虽大,但你的才能相比之下,还是有些差强人意啊。”

    历史上的姜维,志大才疏,志向已经大过了才能,所以这一世的姜维,要拿掉这志大才疏,外宽内忌的名号,张裔所言,也让他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维,谨记教诲。”

 第019章 初入成都熟悉环境(求打赏)

    ps: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已经建群,群号1028927441!

    “君嗣的性格比较直率,说的话都比较有用处,伯约你要多多往心里去啊。”诸葛亮在夸赞他才能出众的同时,也劝勉一番,张裔所言的确真切,这些日子在观察姜维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问题。

    几人站在一起,姜维笑了笑,这种笑容不是尴尬的笑,而是发自内心的笑,志大才疏,外宽内忌的确是姜维的弊端,所以他要把这弊端给解决掉。

    已经被征为丞相府仓曹掾属的姜维,除练兵以外,他要到这里处理丞相府公务以及相关军事事务,因此他的担子很大。

    诸葛亮坐在案几前,看着站在面前的张裔,姜维和宁随三人,他指着左侧的位置对姜维缓缓说道:

    “伯约啊,从今天开始,丞相府政事厅这个位置就是你在这里办公处理政务的地方,你身为丞相府仓曹掾,掌管的是仓谷之事。

    然,你如今掌管一支军队,你有权利在这里处理军务。”

    “谢过丞相。”姜维转身看向自己的位置,然后向诸葛亮拱手拜道。

    一旁的张裔对姜维颇为欣赏地点了点头说道:

    “日后我们就一同共事了,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

    “啊,多谢张大人!”姜维能被这蜀中名士看重,着实是他的荣幸,在他投身蜀国后,虽然看似风平浪静,但与此同时风浪也在暗流涌动。

    ………

    此时,在李严府邸中,李严厉声怒色地正在训斥他的儿子李丰。

    “混账东西!不是让你在家待着吗?怎么跑去汉中去接诸葛亮了?!”

    站在李严对面的李丰一声不吭,他心里清楚自己的父亲究竟做了什么事情,粮草不足的原因全是因为句安暗中将粮食藏匿起来,对外宣称说北伐战争运输粮草过多,导致国库亏空。

    “父亲,您自己做了什么您自己不清楚吗?如果儿子有错,您可以拿起刀砍了我,但我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汉,而您呢?为了排挤丞相不顾一切,哪怕损失国家的利益,也在所不惜吗!”李丰彻底忍不住李严的怒火辱骂,他怒目圆瞪,指着李严的脸叫道。

    在对面指着李丰一顿骂的李严听到自己儿子竟然会反过来说他父亲,他脸色顿时通红,怒火心中烧,迈着大步转过身去拿起剑架的剑。

    唰——

    宝剑出鞘,李严怒指自己的儿子李丰大声训斥道:

    “你,逆子!逆子!!”

    而李丰却丝毫不为所动,也瞪大了眼睛朝着李严叫道:

    “我做的没错,若父亲看我生气,您可以大义灭亲!但您这不是大义,是大奸!”

    正当父子二人相持不下的时候,府外突然走进一人,定睛一看,原来是丞相府长史蒋琬。

    “正方,丞相召你!”看着眼前的状况,蒋琬满脸疑惑,这父子二人究竟发生了什么?

    李严看向站在府外的蒋琬喘了一口气,然后放低了声音对蒋琬说道:

    “好,我马上去……”

    姜维在熟悉丞相府事务后,张裔又带着他在丞相府周围转了转,认识了一些丞相府内的官员。

    然后诸葛亮又让姜维在成都城内走走,今天暂时先休息一天,明天再进入丞相府正式处理政务。

    而宁随则是充当带路人,在成都城内的大街小巷来回转转,熟悉熟悉当地民情,毕竟他是刚刚投身过来的,还不了解这里的情况。

    走在成都正街,映入眼帘的是市井风情,卖物件的,卖菜的,卖谷物的,打铁的,卖酒的竞相呼喊叫卖,场面异常热闹。

    “这成都城啊,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很多从北方和南方迁入的人口都在这里做一些自己的营生,并且在天下最为盛名的蜀锦也在各地热卖。”宁随指着眼前的市井百态的场面笑着对姜维介绍道。

    于是二人来到了一家蜀锦店铺,蜀锦素来名扬天下,店掌柜走上前来笑呵呵地询问姜维二人要买什么,宁随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带着姜维来到放置一匹红色蜀锦的架子旁。

    “凉州地大贫瘠,蜀锦自然少得再少,你穿着的袍服都是粗制布匹,你摸摸这蜀锦。”宁随捻起蜀锦,这软绵绵的手感,的确让人称道。

    而姜维也跟着宁随抓着那匹蜀锦,摸了摸,果然软绵绵的,并且那种柔性是平常绸缎不可比拟的。

    “如此柔软,这蜀中锦缎,果然名不虚传,天下传闻蜀锦吴绫,今日一见,长见识了。”

    紧接着,宁随看向站在那里的店掌柜,又掏出一袋钱,递给了他,让店掌柜把这匹蜀锦制成一身袍服。

    并且又让姜维站在店掌柜那里量测身高和宽松程度,量定后,店掌柜露出了“很容易”的笑容。

    “等三天后我们来取!”宁随很亲切地对店掌柜说道。

    告别店掌柜后,宁随带着姜维在大街上逛了逛,这一路上,二人交谈了很多,有关于成都城的风貌,宁随都做了全面具体的介绍。

    成都城内的市井百态,百姓们的融洽生活,还真的看不出来这其中还暗藏着一些秘密。

    紧接着,他们又转身向东城走去,这里是蜀国兵营,分为六个大营,因为姜维的到来,又在六个大营中央设了一个营。

    二人来到姜维军营前,守营士兵看到姜维和宁随二人来到,顿时行礼道:

    “参见将军,参军!”

    看到这些精神抖擞的士兵们,姜维连连点头摆手道:

    “嗯。”

    走进军营后,这一大片的营地就是属于他们的军营驻扎地。

    “伯约,你来了!”正在商量大军训练计划的句扶和柳隐二人看到姜维和宁随回来,赶紧迎着他们走上前来。

    “大军驻扎在这里,没有什么其他问题吧?”姜维比较关心的是这个,因为增设了一个营区,也让成都东城兵营的地方越来越紧张。

    站在旁边的柳隐一脸满意地笑道:

    “放心伯约,丞相把这最后一块大地方都给我们了,这个位置本来是给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