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哈哈哈哈!有何不敢?蜀贼等着,某即刻便来!”苏宁抬头提着轩云剑指着那喊话的上官雝大声回应道。
说罢,双方又一次调整彼此兵力,上官雝利用檑木炮石来打算击退魏军第二轮攻势,而苏宁则是打算以自己为先锋来带领身后的将士攻城。
“传令下去,攻城!”
第383章 朝堂之上团结一心
这时,成都城所有大小官府内依旧没有任何停下他们处理事务的迹象,而且负责丞相府所有事务的侍中董允累得已经直不起腰来,大家都劝他换个人替他,但其性格执拗,说什么也不换人。
这让丞相府所有官员对于他那认真勤政的态度都为之动容,于是以尚书仆射李福,侍中郭攸之以及蜀郡太守张裔等数十名为首的大小官吏一致上书刘禅,请他亲自降诏让董允休息几天,换个人替上董允的事务。
“诸公心意,我心领了。然丞相北伐大军与魏贼之战事紧张,我身为丞相府侍中又怎能脱离一线独自休息?”董允托着那已经直不起来的后背面向眼前周围数十名官员颇为激动地说道。
只见郭攸之走在人群中来到其面前很是感性地对董允劝说道:
“休昭公,我等都知你自丞相北伐以来勤勤恳恳一心为北方战事而操劳,但你这身体如此状况,让我等怎能安心?
况且,倘若你倒在了我等前头,那这些事务交由谁来处理,又让谁来总领全局事务?你想到自己一心为大汉北伐克定中原费心费力,但你想过没有你倒下该当如何?
而且……孙德公与我还有在场诸公联名上书陛下,让他降诏命休昭公休息几日,待身体状态恢复即可带领我等继续处理北伐事务!”
“………演长!你知道不知道如果我休息下来,对于整个事务的影响会有多大,公琰被丞相调到汉中接替李严那个背主忘恩的小人,诸葛姑娘又赶赴前线,丞相夫人又因公务生病,我身为朝廷重臣,此举不妥!”董允脸色颇为苍白,口气中蕴含着不服与坚定的意味,说什么他也不会离开这里的。
此刻,蜀中正值大雨倾盆,成都城内暴雨如注,却见这密集雨滴之中闪出一人,却见来人正是尚书张翼,其掌中还攥着一封诏书匆匆跑进政事厅内来到他们的面前高声叫道:
“陛下圣旨在此,请休昭公接旨!”
“………老臣接旨!”董允见张翼手持一封诏书连忙托着后腰跪倒在地准备接受来自刘禅的旨意。
结果张翼却连忙走上前来向周围众人使了眼色搀扶董允起身坐在上座休息,一旁的李福等人瞬间明白刘禅的圣旨究竟是何意思,于是也连忙劝着董允赶紧起来坐在那里休息片刻。
而后站在那里拿着圣旨的张翼只是把它呈给董允,并且还说陛下得知此事顿感震惊,当即下诏让休昭公歇息五日,把总领全局的事务暂时移交给李福与郭攸之等人,待五日之后董允歇息完毕即可回到丞相府继续总领事务。
脸色苍白与无奈的董允看着眼前众人连连劝说自己回去歇息五天再回来继续主掌大事也不再反驳,但是他突然抬起双手示意这些人暂且安静下来,并且只提了一个要求:
“诸公心意,老夫铭记在心,但这五天实在是长!度日如年啊………伯恭,烦请你去转告陛下,老臣虽年老体衰,但就凭这为大汉抛头颅的满腔热血,只歇息一日即可!”
“这……这万万不可,休昭你的身体不能再这么折腾下去了,倘若丞相知道这件事,他也会这样做的!难道你还不服从丞相的命令吗?”张裔这时走了过来对固执的董允搬出诸葛亮这位最后的靠山向其继续劝说道。
这下董允不再反驳,众人眼见这件事情已经成功,站在一旁的李福这时看向周围的官吏们指着面前托着后腰疲惫不堪的董允很是担心的说道:
“诸公,搀扶休昭公回府歇息,并且请城中最有名的医师来为休昭公诊治一番。”
“哎……那此地就交给诸公了,老夫几日便回,倘若北伐军务紧急,定要汇报于老夫!”董允托着腰缓缓起身面向周围的官员们连连道谢,并且又看着站在跟前的郭攸之等人说道。
说罢,在众人的簇拥与送离之下,董允暂时离开一线,而当其走后,时任议郎兼领成都城门西军校尉的刘敏来到此地,由于他是蒋琬的表弟,而且才学与军略也是极其显著,因此丞相府诸多官员都颇为欣赏他。
“拜见诸公。”刘敏站在众人面前着装得体,相貌昳丽且又不失英雄气概,只听其开口拜道。
看着面前到访的刘敏,靠在他最近的张裔有些疑惑地问道:
“咦?你不是应该正在西城门镇守吗,怎么跑这里来了?”
“那个……丞相有信送到,还请诸公查看。”刘敏这时拿出腰间中夹着的书信递给眼前的张裔说道。
紧接着,张裔接下书信,周围的官员们都围了上来一同查看,把信件拆开后,诸葛亮在上面只写下几句话,大体意思是半年内即可结束北伐,凉州必定。
这一消息使得他们悬着的心终于能够落下,凉州能十拿十稳地攻下就已经是这次北伐最大斩获,只是当下战况仍然吃紧,如果他们这边因为这件事情而疏忽对前线的支持那可就大错特错。
于是在这里官职与地位最高的张裔放下书信面向周围的所有官吏开口令道:
“诸公皆是大汉最为优秀出色的官吏,自丞相北伐以来时时刻刻都处于紧绷状态,然半年之期,对于我等来说虽是一段较长时间,但丞相那里却是度日如年。
因此,我能希望诸位在这半年之内把握战局时机,一旦出现任何差错,丞相北伐大业将会功亏一篑,而我等都将是大汉的罪人!现在已经到了最为紧张的关头,望诸君全身心投入其中!”
“谨遵钧令!”众官在张裔的鼓舞与动员之下瞬间斗志昂扬,他们放开内心中的束缚,全身心地投入在这场战事当中。
…………
而这时,魏国朝廷方面也是不容乐观,如今战事已经进入胶着状态,曹叡本人又急于要一场胜利来打压打压某些人的锐气,可当前些日子得知骁骑将军秦朗与魏平等诸多将领死于蜀军之手,曹叡对司马懿的指挥越来越信不过。
并且其还打算派出使者传张郃替代司马懿主持整个反攻作战,但陈群却是力排众议,说什么都要劝住曹叡的无稽之举,因为放眼整个魏国,只有司马懿才能与其抗衡,张郃虽勇,但只是个武将而已……
第384章 主动挑战阵前再斗
七月初,魏蜀双方主力在天水对峙已经接近一个多月,诸葛亮与司马懿两人互相以牵制战术来进攻彼此,但却都奈何不了对方,并且诸葛亮派出的魏延分队也已经攻占敌军粮草大营,顺利形成两方合力之势。
不仅如此,在魏延所部北面的魏军得知粮草大营被攻占,主将曹肇和副将曹演等人倾巢出动前去夺回粮草,可刚与魏延接战就被埋伏的部队打了个措手不及,主将曹肇受伤,部队损失五千余人。
而这一消息为司马懿所得知后并未大发雷霆,只是派人去慰问一下受了伤的曹肇,让他留在中军换曹演镇守南寨,并且还调派陈泰和徐商二将助阵曹演提防魏延趁此机会突然来攻,实际上他是想借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再与诸葛亮斗上一斗。
由于曹绫率领邓艾与苏宁两人离开此地,对于他们这些将领来说其实是无所谓的,但对于司马懿来说却是有些棘手,邓艾善于出奇兵,而且他还恰恰需要这样的将领,纵观全营上下诸多将领,好像并没有这样的人。
于是司马懿就不再顾及这些问题,决定再度与诸葛亮斗上一斗,这次他不再留手,并且主动提出让诸葛亮派兵来打他的军阵,经过这几次吃瘪的结果,司马懿总觉得诸葛亮是在坑他,但事实上确实是在坑他。
此刻,天水大营中军帐内。
依旧是那个令人久违的张虎,他站在蜀军将领面前颇为镇定自若地对面前坐在帅案上座喝着清茶的诸葛亮抱拳拜道:
“丞相,司马大都督想请您这一次来试试我大魏军阵如何,不知您可否应战?”
“哦?呵呵呵……司马仲达这次终于肯以守方相请了?好,那亮就陪他斗上一斗,且向大都督回话,就说亮答应他的挑战。”诸葛亮听到张虎说司马懿想换自己守阵让他来打的事情,手中端着的凉茶略略一顿,而后他的脸上露出些许笑容,并且把这杯茶一饮而尽欣然回应道。
见诸葛亮面对司马懿的挑战竟然如此镇定自若,站在众将面前的张虎顿感吃惊,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莫非就是蜀汉丞相的意志所在吗?
不仅如此,站在姜维身边的前将军袁綝和关中都督吴懿便向那年轻的张虎大声叫喊,嚷嚷着要同司马懿斗上一斗,张虎听到他们的话并没有恼怒,而是沉默。
“丞相之言,末将定会转告大都督,那……末将就告退了。”张虎没有理会那些将领,而是专注于眼前的诸葛亮抱拳拜道。
而一直都在处于沉默状态的赵统此刻走上前来向诸葛亮抱拳拜道:
“丞相,请让末将送送张虎将军。”
“哦,小赵将军请便。”诸葛亮挥着羽扇看向面前的赵统露出颇为诧异的脸色微微点头准许道。
待张虎与赵统一同离开大营之后,两人走在军营之中开始聊起这段日子的交战时各自不足,张虎说赵统枪法虽凛冽,但却少了些杀死;赵统说张虎刀法强悍,就是缺了一些威猛。
英雄惜英雄,两人都是将门虎子,且又都各为其主,这也是为什么不能成为知心好友的原因所在,每次张虎来到蜀军大营传递消息,赵统都会出营相送,久而久之诸葛亮也就习惯了让他去送其离开这里。
“赵将军,就此别过,待过些日子交战,我可不会再手下留情!”张虎与赵统两人缓缓策马来到营寨之外,其看向一旁的赵统抱着拳头颇为难舍地行礼道。
看着张虎的面庞,赵统脸色也是颇为严肃地向其抱拳回应道:
“张将军就此告别,战场上再相见!”
说罢,张虎调转马头径直向魏军大营疾驰而去,只留下赵统在蜀军大营前独自望着这位战场知己离开这里,而待其身影消失在眼前后,自己就拽着缰绳返回本营向诸葛亮复命去了。
驾——
驾——
日落西山,张虎一路疾驰终于返回本阵,司马懿正坐在帅案上座查看着有关于近期战况,而得知前去蜀军大营面见诸葛亮送信得张虎已经回营,其手中竹简顿时放在案上看着走进营帐的张虎脸色很是迫切地问道:
“诸葛亮怎么说?”
“回大都督,诸葛亮答应您的请求,并且还随着大都督心意来摆阵,他们自然会破。”张虎把诸葛亮在他临走前说的那番话重新复述,却见司马懿脸色逐渐阴沉,而后又露出狡黠的笑容,张虎抬头一看就知道司马懿又要开始大干一场了。
但当下问题就是司马懿应该会布一个什么样的阵法来同诸葛亮一较高下,这才是真正应该想的问题,至于诸葛亮怎么派兵来攻,派谁来攻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紧接着,司马懿下令全军将领马上来到大营议事。刹那间营外鼓声阵阵,在各部营寨里休息的将领们听到鼓声纷纷出营向中军帐快步走去生怕延误军机误了大事。
以曹肇与曹楷等人为首的宗亲将领站在左边,以张郃与陈泰等军队将领站在右侧,他们共同转身看向眼前的司马懿抱拳拜道:
“参见大都督。”
“嗯……本督派张虎将军前去敌营挑战,这次交手依旧是阵法,不过却有些不同,与前几次相反,我们来布阵,他们来进攻。”司马懿指着面前的将领们很是高兴与激动地说道。
站在左侧的张郃看着眼前太过激动的司马懿不觉有些摸不着头脑,前几天还挺沉默,今天怎么如此激动,一听他要和诸葛亮再斗一次,心想会不会还要再败一次。
紧接着,陈泰突然向司马懿开口问道:
“不知大都督所摆何阵?”
“强龙难压地头蛇,那就摆下双头蛇阵来与诸葛亮一较高下!”司马懿双眼放光,那一心要在阵法上打败诸葛亮的态度所言非虚,他确实是要在正面战场上真正地打败诸葛亮。
而这时夏侯玄突然站出来向司马懿有些忧心忡忡地说道:
“大都督,末将刚刚卜卦,其卦言道:虚虚实实,胜负难料。不知大都督究竟做好与诸葛亮交战的准备了吗?”
“莫非太初不相信本督?”司马懿纵然相信卦学,但这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