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座营帐里,拥有大局意识的将领仅有两人,一个是说出这些话的郝昭,另一个则是第十三营主将姜维。
谁也不想放弃这些随他们出生入死的弟兄们,走南闯北数年光景,早就已经磨合成如同亲兄弟般的感情,如果不放弃他们,一旦出现任何差池,那将是万劫不复的境地。
…………
过了约有一个时辰左右,夜深人静,冷风呼啸,他们听着营外接连不断的马蹄声提心吊胆,生怕这群人耐住性子没有逃出城池,正当姜维打算亲自去探探底,营外忽然传来阵阵脚步声……
哗啦啦——
帐帘被走进来的宁随一下掀开,站在营中的诸多将领们看到他的到来,众人提起的心瞬间怦怦乱跳,却见宁随脸色镇定走上前来对面前的姜维与郝昭拱手拜道:
“伯约,伯道!那几个魏军斥候已经开始行动,守东门的赵统正在观望对方动向,我临来前特意嘱咐赵统命令麾下将士留出缝隙给对方逃出的空间,看样子很快就有消息了。”
“好,终于有动静了!传令营中各部将士,所有能战将士准备好各自装备武器,今夜子时全军突围!”姜维听到宁随传来的消息当即下令营内所有将领准备接下来的突围行动。
…………
这时,那几个魏军斥候换上了便于行动的夜行衣,他们游走在街头之上处处提防着蜀军巡逻队,可实际上他们的一切行踪都在赵统眼中一览无余。
而姜维的军令也被传到赵统之处,命令他在拦截魏军斥候时放一个活口离开,决不能把他们全部杀死,这样一来他们所有的功夫将会白费。
“转告诸位将军,赵统必不辱命!”赵统站在城头阁楼上看着那群在各个房屋周围进行躲藏掩蔽的魏军斥候冷冷一笑,而后又对站在身后传令的校尉掷地有声地回应道。
待校尉离开后,赵统又吩咐下去各部兵马,一定要自然而然的发现那群身穿夜行衣的魏军斥候,然后进行全城搜捕追杀。当然,城门这里一定要空出缝隙,不然他们是逃不出这座城的。
月光皎洁,隐蔽前进的魏军斥候们最终还是避免不了冲出城门的难关,这几个人凑在一起合计商议之后打算保住一人安然无恙地送其回到大营报信,剩下的人即使是活着也不能被俘虏。
决定几人保一人出城的魏军斥候们互相拥抱在一起,这是他们自成为斥候以来第十四次执行任务,能够死在一个地方也足够这么多年彼此之间的情谊,况且他们的死能够换取整场战争的转折点,又有什么好顾虑的呢。
趁着城门换防的那一刻,领头的魏军斥候提着掌中从蜀军营中顺手拿出来的刀冲了出去,他们的行动彻底“惊醒”守城的士卒,赵统下令镇守城门的所有将士按照预定计划开始行动,最后的结果是要留下一人放其出城。
杀——
却见那手持兵刃的斥候首领用尽浑身力气面对眼前十多个蜀军士卒一顿乱杀,其左手死死抓住敌军铠领,右手持刀架在眼前逼迫自己的敌兵脖颈之侧,右腿紧紧踩着一条冲杀过来的长枪一动不动。
“啊啊啊啊!!!死吧!”
噗呲——
咔嚓——
刹那间,这三名蜀兵被那斥候首领以一己之力的强劲手段直接断命,站在城头上观战的赵统眯了眯眼盯着城下战况淡淡道:
“武艺超群,可惜不能为我大汉所用。传令下去,将此人斩杀,头颅砍下来羞辱羞辱魏贼大军!”
很快,数十名蜀兵从城门周围如同潮水般涌动而来,围在一圈的魏军斥候手持沾满鲜血的利刃一拥而上与对方厮杀一起,蹲在隐蔽处的最后一人趁此机会撒开脚步顺着空隙一路狂奔。
踏踏踏踏——
“莫要让那人跑掉!”赵统指着那趁着空隙逃出的魏军斥候大声喊叫,而后又嘱托副将道:“仅仅追到城门外一百步,百步过后立刻撤回!”
看到那人冲出重围离开城池,这群死战的魏军斥候们也都放下心来,周围的蜀兵手持长矛形成阵势,利用突刺战术将他们逼到角落,最后他们无一人幸免,全部阵亡。
而那魏兵夺门而走的消息也已经传到姜维之处,这令全营上下将领为之欢喜,这下只待半个时辰后时间一到,他们立刻组织兵力打开西门投西南方向而去。
第426章 斥候回营蜀军突围
踏踏踏——
一路上,那名冲出重围的魏军斥候死命狂奔,身后追杀的蜀军骑兵根据赵统的命令,只追到百步之内就带队回城。
松下一口气的魏军斥候逐渐放慢脚步,但这关乎于战局大计,且又折了这么多弟兄,他根本慢不下脚步,只能继续向前不断奔跑。
过了约有三刻钟的时间,从天水城出逃到现在抵达的位置已经走了三里路,由于没有任何节奏的狂奔使他的体力消耗殆尽,双腿无力的瘫在地上。
“呼呼呼……好累,这附近也没水……再找不到大营,恐怕…”斥候瘫坐在地上抬头望着那无穷无尽的黑夜自言自语喃喃道。
说罢,他鼓起身体所有最后的力量站起身来继续向正东方向跑去,只过了一刻钟的时间,他看到树丛之后闪烁着些许火光,那就是自家大本营。
斥候面带喜色地连说万幸,而后他拖着极其疲惫而又饥肠辘辘的身躯一点一点地向前移动,现在的他已经几乎没有任何体力可以消耗的,只有仅存的一口气。
扑通——
他的眼前一片模糊,只记得自己倒在大营前晕了过去。而巡逻在这周围的魏军探马忽然看到这个人倒在这里,他们围了过来将其翻过身一看,这不是斥候队里的兵吗?
很快,这群人把倒在地上的斥候抬了起来往大营里送,魏军斥候队的人得到他们派出去的人手被巡逻的哨骑在草丛里找到,于是便连忙赶到军医大帐寻人,看看到底是不是自己手底下的兵。
而郭淮这时也得到消息,他带着营中诸将一同赶到军医大帐,可当踏进营帐的那一刻,躺在卧榻上脸色苍白的魏军斥候格外醒目,斥候队的主官校尉紧接着也闻讯赶到。
“李豫,这是你的人?”郭淮站在营帐门口看着躺在那里一动不动的魏军斥候对身后匆忙赶到的斥候校尉李豫问道。
站在其身后的李豫走上前来看着躺在卧榻上的人反复确认,最后确定这就是他派出去的人,其一行共七人,躺在那里的是他麾下身手最敏捷的弟兄,若将他围杀其中,八九个人都近不得他身。
“回刺史,正是我部弟兄……末将听闻他是在草丛中被我军哨骑找到的?”李豫有些伤感地看向站在身旁的郭淮想要确认这件事情的真假,于是开口问道。
却见其点点头,并且又把他拉到营外说话,只见在草丛里找到人的哨骑人马都在这里守候,郭淮指着他们的主官,命令他把找到人的经过对李豫详细说明一遍。
站在那里的哨骑主官颇为恭敬地对眼前两名将领抱拳行礼回应道:
“回二位将军,下官率队巡逻西南方向树林附近地带,在即将换岗带队撤回的时候,我们在一片草丛里找到了他,发现他的时候已经昏死过去。”
“嗯……”李豫微微点头,而后转身对郭淮脸色阴沉地说道:“同行七人只回一人,看样子他们在天水城中肯定找到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线索,只能等他苏醒过来再做道理。”
…………
这时,已临近午夜时分,早就已经准备完毕的突围兵马在姜维与郝昭的共同命令之下纷纷开始向西门移动,而围攻西门而被迫向后撤退五里地的夏侯惠所部一直都在观察敌军动向。
柳隐身为第十三营麾下大将,且又兼领掌管斥候探马之职,在这之前,他特意连派两队斥候前去探查夏侯惠所部,发现他们仅仅是在三里地之内范围摸索探查,根本没有涉及到城池西门附近。
于是在这种确切的情报加持下,更加坚定姜维与郝昭两名主将的决心,在一刻钟之后率兵出城突围,放弃对天水的镇守,全军向西城转移。
在临走前姜维特意嘱咐他们那些重伤兵不要抵抗,郭淮其人爱兵如子,对待那些投降的士卒更为善待,因此暂时投降他们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时间飞速流逝,很快就迎来凌晨子时的“钟声”,姜维与郝昭二人仔细核对时间确认无误之后,迅速下令打开天水西门,全军在一刻钟之内迅速出城。
“切记,骑兵缓缓前进,不要弄出太大的声音,步兵尽可能地把步子放缓,声音自然而然就小了很多。”姜维提着掌中绿沉枪对身后的句扶不断嘱咐着,而后又看向一旁的郝昭提醒道:“伯道将军,在两刻钟之内能否全部撤出?”
听着姜维的询问,郝昭看了看身后的部队,又望了望前方行进的步兵,然后给出了最准确的回答:
“两刻钟之内基本就能撤完,我们的人少,速度上虽然慢了些,但步子大点足够了。”
于是姜维又给出一道军令,通令全军上下所有人步子要迈得大一些,但发出声音务必要做到极小,最好是尽可能地不发出声音。
而且在临走前他们还给每人配备了一根小木棒衔在嘴上,就是来防止人说话而造成的声音惊动敌军,姜维与郝昭两人则是利用手势来命令所有兵马向西南撤退。
…………
此时,躺在卧榻上的魏军斥候已经从睡梦中苏醒,他双眼微微睁开,其脸色也由苍白逐渐恢复红润,但身体上却是十分无力。
坐在其身边的军医见他醒来连忙去叫郭淮探望,因为这个斥候身上有着他们现在就应该得到的情报,如果错失良机,一切都晚了。
很快,郭淮被军医拉了进来,看到躺在那里的斥候瞬间走上前来抚摸他的肩膀亲切地说道:
“莫动,你们一行七人究竟发生了什么?天水城中究竟有什么价值的情报?”
“………刺史,诸葛亮…诸葛亮的大军根本就没撤,他们,他们全都在天水城里……”躺在那里的斥候把他们整整一天所见所闻都对郭淮如实交代出来不敢说出任何谎言来蒙骗于他。
听完斥候他们所探查到的“真实”情报,郭淮瞬间恍然大悟,怪不得三天三夜轮番攻城怎么就拿不下来这一座城,原来诸葛亮佯做撤退就是为了吸引他们在天水浪费时间。
这下他彻底明白其中道理,坐在那里的郭淮瞬间来到中军帐向司马懿汇报这个情报,但这时的司马懿却瘫坐在帅座上把玩着一把扇子。
当看到郭淮神色匆匆地闯进营帐,他那深邃的眼神移向郭淮的身上,脸色颇为镇定地问道:
“伯济脸色匆忙,且又深夜闯入中军帐见本督,想来是有什么大事吧?”
第427章 迅速转移魏敌傻眼
“快撤!撤!”姜维与句扶两人守在天水西门等到最后一人顺利撤出才跟随大部队离开这座令他们为之惊心动魄的天水城。
在冲出敌军包围圈的计划当中,他们特意挑选天水西南方向的群山环抱的地形,目的就是为了躲避身后魏军追击,当然还是避免敌军骑兵追击他们,利用这种群山地形优势,蜀军可以尽快摆脱追兵。
由于姜维是天水本地人,对于这周围方圆百里的地形地势可谓是了如指掌,魏军十数万人兵围城池三天之久,守军一万兵马现在打得只剩下不到四千人,而且还有一半人马身受轻伤,如果不抄这种骑兵无法发挥作用的山路,恐怕魏军一旦反应过神,他们必死无疑。
负责探查夏侯惠大营的蜀军斥候这时也已经赶回本军营中随同撤出,并且柳隐将探查得到的消息对姜维与郝昭二人汇报一番:
“伯约,夏侯惠因曹楷被我一箭射杀而胆怯不敢轻易出兵,他麾下的部队士气低迷,这么多天以来只在大营周围方圆三里内巡逻。
因此我等不必顾虑夏侯惠会派兵追杀我们,即使是派兵追赶上来,他们也不会追得太紧。且主将被杀,三军动乱,夏侯惠此人不擅掌军,只图固守……”
对待柳隐的一番清晰明确的解释,姜维自然是欣慰之至的,要知道他与句扶是最先与自己搭档配伙的将领,在这三年血与火的考验之中早就已经磨合为石,他们之间的信任与感情可以说得上是坚如磐石。
“嗯……传令各部将士,一路上禁止出声,脚步放缓,我们的行动要做到万无一失,现在的我们仍然在敌军包围圈之内,绝对不能出现一丝失误!”姜维对其所做出的探报解释感到十分满意,并且对于部队行军事项再次做出严格要求。
…………
而这时的魏军大营内还在研究天水城内的事情,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