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66章 封赏大将如何应对

    大殿群臣此刻都被刘禅这句话震惊得面面相觑,却见诸葛亮走上前来态度颇为诚恳与坚决地拒绝刘禅下诏赐予他九锡的封赏,这些文武百官们这才反应过来。

    其中魏延代表大汉所有将领走出武将列席来到诸葛亮的身后向殿陛之上的刘禅抱拳拜道:

    “陛下,臣认为丞相当得九锡之礼,应当封赏丞相!”

    “文长!你……”诸葛亮被魏延的突然发话感到颇为无奈,于是便对朝中文武与刘禅很是坚定地拱手说道:“亮昔日奉命于败军之际,幸得先帝赏识才得到今日之地位,而如今大汉之业尚未兴复,亮怎能受这九锡之礼!”

    实际上这也是诸葛亮为推辞九锡之礼尽可能想出的对策,因为只有这样说,朝中上下群臣才会相信诸葛亮一定能够带领他们兴复汉室,完成先帝未竟遗愿。

    紧接着,来敏、杨敏等大臣走了出来连连称是,说丞相乃是大汉肱骨之臣,倘若还于旧都,天下太平,陛下再赐其九锡之礼,丞相一定不会拒绝。

    这番话一出,顿时引起朝中支持诸葛亮的官员们的愤怒,马岱这时站了出来指向来敏吼叫道:

    “来敏,你这是什么意思!莫非丞相真的在乎名利?若不是为朝中文武上下同心,还谈何兴复汉室!”

    “哟,马将军莫非懂得丞相之心?”来敏这时站出来阴阳怪气地回怼马岱,以表达他们益州人的强烈不满。

    见朝中局势竟然变成如此状况,诸葛亮顿时叫住他们的争吵,而后转身面向刘禅高声拜道:

    “陛下,臣宁死不受,还望您收回成命!贬臣三等。”

    “这……哎!相父你这是何苦呢?”刘禅颇为不理解地点点头,而后无奈之下向朝中群臣下诏道:“朕准许相父自贬三等为右将军,然朝中无人提领全国军政要务,相父仍然兼领丞相事,待相父日后北伐告捷再官复原职。”

    说罢,诸葛亮颤抖的内心终于不再抖动,其脸上满含感激之情地向刘禅拱手拜道:

    “臣谢陛下成全。”

    紧接着,刘禅又命执金吾尹赏将本次出征将军封赏名单呈递上来,由黄皓负责宣读封赏诏书,并且又令左右将准备好的赏赐放在一旁,待封赏诏书念毕一同发放。

    却见坐在龙椅上的刘禅站起身来走到殿陛高台之前俯瞰大殿群臣们颇为高兴地说道:

    “诸位将军在北伐战场上浴血奋战劳苦功高,今朕便根据相父所拟封赏名单来赏赐列位将军。

    执金吾!把相父准备好的封赏名单拿上来,让黄皓亲自宣读此番北伐立功受赏将领名单。”

    得到刘禅命令的尹赏脸色微变,而后点点头弯着腰来到诸葛亮的面前将其掌中所呈递的封赏名单双手接下。

    紧接着,尹赏双手捧着封赏名单迈着步子走上殿陛台阶来到黄皓面前将这封名单转交给他。

    两人完成交接之后,尹赏转身下台,黄皓则是光鲜亮丽地站在殿陛之上颇为高傲地展开这封名单看向眼前群臣。

    而这一刻他仿佛就如同一名君王在俯瞰着自己的臣子般豪迈,也就是在这一刻,黄皓内心潜在的野心开始萌发嫩芽。

    黄皓上前一步清了清嗓子,在得到刘禅示意下,他那双如同女人一般的双眼看向这封封赏名单,嘴上与脑中达成一致地开始念道:

    “经与诸多军中与列位朝中元老商议封赏北伐将领名单如下:

    征北大将军魏延,因北伐立下赫赫战功,破陈仓、守天水、袭曹肇,官进卫将军,领雍州牧,封陈仓侯!

    征北将军马岱,在统领五万攻打凉州分队之中克敌制胜,占领凉州地界,功不可没。官进征西大将军,领凉州牧,封姑臧侯。

    谷<;/span>;  征西将军姜维,其麾下第十三营骁勇善战,在北伐之争中多次与魏贼展开殊死决战,给予敌军最大重创,在天水、西城诱敌中付出相当代价!官进左将军,领中护军、雍州刺史,封冀城侯。

    前将军袁綝,因其主动辞去前将军之位,但念其北伐战功卓著,迁镇军大将军,封都亭侯。

    右将军高翔,因其主动让出右将军之位,感其北伐之战中身先士卒,逢敌必胜,迁征东大将军,行中监军,封玄乡侯。

    后将军吴班,因镇守南安、陇西两地屡挫强敌,且又随马岱西征凉州,劳苦功高!官进右将军,封绵竹侯。

    关中都督吴懿,北伐战中辗转千里,乃为大汉千里驹,因其战功卓著,特擢为前将军,领益州刺史,封济阳侯。

    平北将军郝昭,在天水诱敌战中不负众望,力守城池,为我大汉北疆铁壁,特进为镇北大将军,领天水三郡诸军事,封扶风侯………”

    将近半个时辰,黄皓才把这封赏名单的全部将领封赏官职和爵位念完,刘禅坐在龙椅之上微微点头对诸葛亮与朝中大臣们说道:

    “相父这等安排确实妥当,朕甚是放心,来人啊!给列位将军发放赏赐。”

    但这还并没完,却见刘琰走出将军列席向诸葛亮与刘禅拱手拜道:

    “丞相,陛下!臣觉得有一事不妥。”

    “威硕觉得有什么不妥?”诸葛亮听到刘琰的声音,他当即转过身来看向对方脸色严肃的表情有些疑惑地问道。

    只见其很是严谨地指出封赏名单里诸多将领都做了一个大调整,但令人很是出乎意料的是,姜维竟然能从征西将军一跃而起成为左将军,这未免有些太快了吧?

    倒是参战的诸多武将们没有太多声音,这些人对姜维在此战的功劳表示应该受此封赏,并且向朗、邓芝、郭攸之、董允等人也一致认为姜维当得左将军。

    不仅如此,魏延这时也站了出来,他对于姜维此次北伐所参与的作战感到刻骨铭心,基本上每逢大战他都会作为友军来与其打配合。

    无论从战略手段还是从正面对抗,姜维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但只是缺乏平台来让他大显身手,这次封赏让其担任左将军,正是要他在真正的战场上彻底发挥他的实力。

    没等魏延说完,姜维这时忽然来到刘琰的面前,他素来清楚车骑将军刘琰有名士傲度,所以要想在他这个元老面前通关并不是很难,只听姜维对其恭敬地行礼道:

    “维虽未见过将军几面,然心中却是敬重不已。今日凯旋,有幸能再见将军,实属维之荣幸。

    就官职而言,维并非功名利禄之人,倘若将军不喜,维可当即辞让左将军之职,甘愿下迁。

    小辈深受丞相大恩,殊不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维能有此地位,皆大汉列位文武信赖所赐。

    承蒙陛下、丞相恩宠,维从一介小将拔为重将,在下无不一日想为大汉赴汤蹈火,将军自先帝时追随左右,不也是如此吗?

    功名利禄,在维眼中乃是身外之物。只成全维浴血疆场横扫魏贼,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哪怕只当一个小卒也足矣。”

    这番以退为进恰到好处,把刘琰说得天花乱坠,在场群臣听到姜维的声音也不觉感到此人的确是可塑之才,诸葛亮确实是收了一名好学生。

    站在吴班身旁的刘邕心里也对这个年轻人表示赞赏,并且他又看了看高翔身边的高达,还有胡济身边的胡轩,其心中不觉开始暗暗想道:

    “仁儿已经弱冠之年,这帮老将们都把自家儿子往姜伯约的第十三营里送去历练,那我是不是也要如此呢?”

 第467章 刘邕相请来者不善

    朝中,姜维的表现可谓是行云流水,让在座群臣都对此感到赞叹不已,甚至对他有偏见的大臣开始转向亲近,可那些益州老派们却冥顽不固,仍然打算同荆州集团的官员死磕到底。

    见老派中有些人开始发生动摇,来敏、杜琼等人索性直接抛弃这些意志不坚的官员,收拢势力化简为零,要在朝堂上站稳脚跟必须在侧面打开突破口,绝对不能面对娘与之抗衡。

    待军政事务处理完后,文武百官们额头热汗涔涔的穿上靴子走出宫殿,诸葛亮站在殿陛之下望着他们的离去缓缓舒气,又看向站在吴班身侧的刘邕依旧左顾右盼的样子,根据他的推断,刘邕一定是在等姜维。

    踏踏——

    果不其然,当姜维来到刘邕跟前准备离开这里的那一刻,他也跟着姜维一道来到殿门口穿靴子,脸上洋溢着笑容,不知道在和姜维说什么,但诸葛亮可以猜得出来,刘邕主动接触姜维肯定是件大事。

    …………

    已进入下午时分,姜维穿着战靴在殿门外准备离开此地的那一刻,身后的刘邕又一次追了上来,只听其叫住自己高声说道:

    “左将军,且等一下!”

    “嗯?南和公有事指教?”姜维听到身后刘邕的叫声,他顿时停下脚步回头看向快速跑来的刘邕问道。

    刘邕气喘吁吁地追赶上来与姜维并在一排,其右手示意着让他与自己一起同行,于是姜维欣然同意刘邕的请求,二人并肩走下石阶,仿佛像是从未见过的神交好友一般。

    在这一刻,姜维与刘邕竟然不知不觉地在意识上彼此达成些许共识。

    或许是刘邕已经多年未曾上过战场,诸葛亮也一直没有让他去前线的打算,自己总是沉浮在朝中暗塘之中,随时都要盯着谁是忠臣谁是佞臣,这些生活他早就已经过惯了。

    “左将军,老夫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您能否应允?”刘邕年龄虽长,但在地位上却是无比恭敬,生怕姜维不答应这件事情,还特意带领着他来到自己的府上一叙。

    只见刘邕坐在大厅正堂内,姜维站在他面前也不好拒绝,于是便先让刘邕将要求说出来,经过自己斟酌思考再考虑答不答应这件事情。

    “南和公客气,维还是想听听您的要求再做打算。”

    听姜维如此痛快,刘邕也就不再拘谨,他环顾四周面带笑意地对其拱手相求道:

    “犬子刘仁如今刚行弱冠之礼,向往第十三营久矣,不知左将军能否通融通融……哪怕让他只充任一小卒也好?”

    “………南和公,不是维不近人情,实属第十三营内部严格,需要经过层层选拔方能成为麾下士卒。”姜维面对刘邕的请求不免露出无奈之色,看来自己在朝中要面对的事情还不止一个。

    这番话被他说出,刘邕的脸忽然黑了下来,但姜维说得倒也有道理,如果没有真才实学,他凭什么就这样把自己的儿子收入麾下?

    …………

    这时,屋外隐隐约约露出些许人影,但却看不真切,姜维眼神犀利,他一眼就看出藏在门后的是个身材高大的男子,见终于躲不下去,刘邕满脸无奈地将躲在门后的男子给叫了出来:

    “义南!莫要再躲了,快快出来与左将军一见!”

    谷<;/span>;  说罢,躲在门后的男子出现在门前,却见其眉目俊秀、魁梧奇伟、身长八尺,身着青衣劲袍,头戴君子冠,生得气宇轩昂,这不免让姜维感到有些惊讶,他便是刘邕口中所说的刘仁?

    只见他踏进正堂来到刘邕与姜维面前颇为恭敬地抱拳行礼道:

    “刘仁见过左将军!将军之名如雷贯耳,小子早就想与将军一见,苦于将军南征北战没能得见,如今北伐凯旋终于能够得见将军,小子真是荣幸之至!”

    “好,好!公子真是客气,快快请起。”姜维见他如此有礼,且在他走上前时观察他的步态强劲有力,如果没有相当的习武本领是绝对走不出这样带有杀气的步伐的。

    站在姜维身旁的刘邕见他脸色有些变化,于是他便开始趁热打铁,吩咐下人赶快为姜维备好热茶,看样子刘邕不把事情办到底,是不会这样就把人给放走的。

    见对方无意放自己离开,姜维也就只好“欣然”领受刘邕的好意,几人分别坐了下来,刘仁就坐在姜维的对面,看他的眼神如此坚定,想必其早就已经想加入第十三营,只是没有机会。

    原本极力为儿子争取加入第十三营的刘邕这时忽然没了话,而刘仁却在这时接过父亲的话茬开始向姜维表露出自己的心意:

    “还请将军莫要怪我父如此,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小子所为!父亲为大汉征战多年,在他的眼里我就应该在其身边效力,可我并不想。

    跟在父亲身边能够讨到一个很好的官职,可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回想起赵家兄弟、高达他们能够身为大将跟随将军走南闯北。

    也正是因为第十三营乃是磨砺意志之军,因此小子今日才借父亲名义引将军至此,还望将军能够不嫌弃收纳小子,小子也想为大汉献一份力量!”

    “………公子在哪里不也是在为大汉效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