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也没有想到,曹虎如此健硕的身躯竟然会老伤复发,但掀开衣服的那一刻却颠覆所有人的想象,那血肉模糊的疤痕令在座诸位将领不忍直视。
句扶这时脸色变得颇为气愤,他怒气冲冲地指着曹虎身上的伤疤大喊大叫道:
“这明明是新伤,而且是用刑具打的,谁!谁干的!老曹,告诉我,是谁干的!”
但站在句扶身后的高达却是满脸不自在,只不过并没有人发现他那反常的表情。
谷<;/span>; “咳咳咳……是…咳咳咳!我…我也不知道。”曹虎现在意识极其模糊,只记得昨天傍晚他在营帐休息的时候被一群黑衣人架走,之后就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现在当务之急是把他的伤势治好,曹虎意识模糊,如果问出一些事情就只能等他有所好转才能问出一些具体原因,于是众将也就只能离开这里给皇甫叔侯可操作的空间治疗曹虎。
出了营帐的将领们满脸气愤,宁随却告诉他们不准把事情透露出去,这群人竟然敢在大汉军营里动手劫走将领,就说明劫人的背景绝非一般,而且他现在需要去一趟丞相府将这件事告诉诸葛亮,并且又对他们再三嘱咐,绝对不可对外透露这件事情。
…………
丞相府。
宁随只身一人来到匆忙之中的丞相府内,却见费祎与蒋琬二人正要出门,正好碰到进来的宁随。
“文伟,公琰。”宁随见他二人脸色突变,笑意盈盈地对他二人拱手行礼道。
见宁随前来,费祎与蒋琬自然热烈欢迎,于是他两人便一同拱手回礼道:
“幼常前来是找丞相?”
“是啊,有些事情要与丞相说,不知道丞相在不在府中?”宁随微微点头对两人问道。
于是在得到两人的确定下,宁随拜别蒋、费,径直走进政事厅内,看到诸葛亮正坐在书案上座处理政务,他走上前来拱手行礼道:
“丞相,下官宁随参见丞相。”
“哦,宁参军来啦!快快起身,今日前来有何事啊?”诸葛亮还是一如既往地热情洋溢,对待他这个曾经的学生到来自然是高兴至极。
却见其面如土灰走上前来看了看周围官吏,坐在那里的诸葛亮当即会意,便命令这些人暂且退下。
看到他们离开政事厅后,宁随才松下一口气对诸葛亮将曹虎昨夜遇害的事情和盘托出,而这件事情诸葛亮却是不以为然。
“丞相,您……曹将军满身创伤,堂堂大汉军营竟然有人说闯就闯,您难道就不打算彻查一遍吗?”宁随忽然有些不能理解,诸葛亮今天是怎么了?
坐在那里的诸葛亮挥了挥羽扇却依旧不以为然地对宁随说道:
“幼常啊,曹将军旧伤复发难免如此,好了!这件事情不要再说了。”
可宁随还想再说下去,却被诸葛亮一句话堵住,这到底是为什么?又或者说是这一切都是诸葛亮的致使?曹虎战功卓著,这次没给他封赏也罢了,竟然还被莫名其妙的黑衣人半夜绑走痛打一顿。
这让他的内心瞬间凉了大半截,他离开这里后,望着宁随背影的诸葛亮忽然露出一丝难以令人解读的表情,仿佛这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一样,而姜维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却与诸葛亮的表现出奇地相似。
第476章 派出使者前往长安
二月二十七日当天清晨,在得到朝廷正式同意的情况下,身为使者的费祎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紧张,反而还有些许的兴奋。
站在大殿中央的费祎恭敬地弯下腰向坐在殿陛龙椅之上的刘禅与身旁的丞相诸葛亮行礼道:
“臣定不辱命。”
“文伟此番前去长安,莫要显露过多锋芒,只要将我方意愿转达给对方即可。”诸葛亮拿着羽扇对大殿中央的费祎开口嘱咐道。
紧接着,大殿右侧持使节的官员走到费祎面前,这是大汉首次同魏国进行谈判,而这使节也是第一次即将踏进魏国国土,因此现在若论谁肩头的担子最重可想而知。
费祎见送来使节的官员正是陈震,他面带笑意欣然领受使节,将这杆使节送到费祎手中之后,陈震抱着他的拳头也颇为担心地嘱咐道:
“文伟,多多珍重,定要把那些被俘的大汉将士们换回来。”
“孝起放心。”费祎这时脸色沉重,他能够感受得到此时自己的压力有多大,因此便暗下决心必须要把那些被俘虏的大汉将士们一个不少地全部带回来。
而就当选择派谁押送曹肇的时候,众人便开始犯了难,因为诸葛亮派姜维去这件事情并没有公之于众,所以他们并不知道这个任务已经被第十三营给揽了下来。
于是还没等群臣举荐派哪位将领去,诸葛亮就先拔头筹对在场大臣们开口说道:
“左将军麾下第十三营当得此任。”
“好,好啊!左将军麾下皆良将猛士,定能完成此次任务。”群臣们听到又是姜维麾下第十三营去执行任务,于是索性就互相吹捧姜维不再反驳。
但其中有些大臣却并不买单,认为第十三营正在重建当中,应该让其他部队去护送使团前去长安。
光禄大夫来敏这时又站出来没好脸色地向刘禅拱手拜道:
“陛下,臣以为应当让丞相另选一支部队押送曹肇前往长安,要知道左将军麾下部队正在重组当中,战斗力尚且不足……”
“是啊,臣附议!左将军虽然骁勇善战,但他麾下将士……”站在来敏身后的杜琼也开始向诸葛亮的偏袒感到不公,于是便开始举荐道:“臣以为应当让张翼率领三千兵马前去。”
这下所有人都知道他们这些反对姜维去长安的益州官员们是什么想法了,要知道当下朝中益州将领并不多,而且大多都在南方镇守,朝中益州籍的宿将只有张翼可堪重任。
站在武将列中的张翼被这几个蜀中大儒开口举荐瞬间有些不知所措,但仔细想想才发现这是来敏等人的圈套,他们要把自己拉到他们的阵营去与丞相对抗。
虽然他对姜维麾下部队出风头有些反感,但他身为汉臣自然清楚同朝为官的道理,于是张翼便以自己乃是尚书之职不可参与军事为由拒绝了来敏的举荐。
“吕布尚且领主簿之职南征北战,你张翼挂尚书衔带兵打仗又有什么不行的!”杜琼忽然感觉张翼有些烂泥扶不上墙,明明是在抬举他,对方却根本不领情。
即使是这样,张翼仍然没有领受他们的好意。紧接着他转身看向殿陛之上的诸葛亮与刘禅抱拳拜道:
“丞相,陛下!臣身为尚书,当以本职为先,不敢插手军事。当年臣任南中军职时态度偏激,惹得南人发动叛乱,丞相能让臣在北伐带兵驻扎祁山已经是大恩大德,岂敢再有如此之心。”
谷<;/span>; “伯恭言重,待有朝一日亮定会让你重返战场立下战功,只是这次情况特殊,伯约的部队经验丰富,让他们去也放心。”诸葛亮见张翼都已经如此谦逊,他于心不忍便对其定下约定,下次北伐定让他上阵担当大将。
说罢,张翼颇为感激地抬起双手抱拳回礼,站在身后的来敏与杜琼等人则是满脸不争气的表情看着张翼,他们本以为可以扶植在军队里有威望的益州将领就能稳定住阵脚,可没想到张翼竟然这么不解人意。
现在来敏的策略已经失败,也就只能暂时停止他们的行动,静静地等待着这些反对派所希望的事情发生。
退朝之后,诸葛亮只身来到成都第十三营驻扎地角落无人处,却看他四处张望,周围并没有巡逻的士卒,于是诸葛亮便将袖口中的一张纸条放在角落中,而后若无其事的离开了这里。
踏踏踏——
“丞相!”
负责看守营门的士卒见诸葛亮只身前来,于是便纷纷让出道路向其行礼。诸葛亮也只是微微一笑迈着步子走进大营,看到这周围身着崭新甲衣的新兵们,诸葛亮不禁缓缓点头。
训练这支新兵的胡轩见诸葛亮站在他们身后连忙跑来向其行礼道:
“丞相,您来怎么也不说一声?”
“呵呵呵!亮不是怕打扰诸位训练,对了,伯约呢?”诸葛亮双眼眯成一条缝看向身旁的新兵们对胡轩笑着说道:“亮记得他这个时候应该在处理征兵事务吧。”
站在面前的胡轩重重点头,而后指着燃着的火盆的偏帐对诸葛亮说道:
“左将军就在那里,现在正挑选各部新兵的主官呢。”
“哦,那曹虎将军呢?亮听闻他伤势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诸葛亮只是微微点头,而后话锋一转开始询问有关于曹虎的状况。
说到这里,胡轩就有些没好气地嚷嚷着曹虎简直就是个白眼狼,说他血口喷人,污蔑高达出手伤人,经过诸葛亮一番了解才知道,那天夜里是高达带着几个人把他绑走拽到郊外一顿毒打的。
可胡轩根本就不相信这是真的,于是想求证高达这是不是真的,可高达却咬定自己绝对没有打曹虎,甚至那天晚上自己根本就没出营,第十三营所有将领们都对此感到气愤,曹虎为什么要说谎?
而诸葛亮却让胡轩不要声张这件事情,他要亲自去见见曹虎仔细了解一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于是他便离开这里径直走向曹虎军帐,而且还让守在这里的卫兵暂且离开。
“丞相…这……”
“无妨,若伯约问,就说是亮准许的。”
说罢,诸葛亮便掀开帐帘进入帐中,帐外两人面面相觑片刻后索性就各干各事,而躺在卧榻上的曹虎见到诸葛亮则是大吃一惊,他连忙指着帐外提醒着对方,但诸葛亮却笑了笑说道:
“已经离开了。曹将军啊,真是委屈你了。”
第477章 入吴吊丧朝廷内讧
此时,早就在数天前离开成都的法邈已经乘舟来到江陵附近,负责镇守此地的吴国将领贺达特意率领士卒出城迎接。
却见那贺达身长七尺有余,相貌堂堂,着装昳丽,与他父亲贺齐相比简直不相上下,但穿上白服后,就显得与常人无异。
法邈站在渡口桥边,身后随从的甲士也都尽显威武之气,他们此次前来凭吊孙登之死,说白就是来看孙权出丑的,淮南之地即将被克,太子孙登不顾后果陷入敌阵,最后中箭身亡。
若要说这是谁的责任,还不是孙登自己求死心切?魏军不乏骁勇善战之辈,就怕你吴军没有个才能平庸的将领去送死,这一送还送来个太子,着实打了孙权的脸。
“这个,法先生远道而来,不如先在江陵歇息一日,待明日末将亲自送您面见陛下如何?”贺达见眼前这些蜀国甲士与法邈非等闲之辈,于是便降低身段向其好言好语地问道。
既然对方都已经这么谦卑相请,那么法邈也没有理由如此咄咄逼人,于是他就答应贺达的安排,先在江陵休息一日,次日一早再往建邺。
…………
而法邈这时抵达吴国地界的消息已经传到建邺,许多朝中文武都对此感到气愤不已,侍中胡综认为应当摆出强硬姿态对待蜀国使臣,但昭武将军鲁淑却认为好生招待对方,避免发生事端。
坐在龙椅上的孙权此时显得格外无力,脸色也变得颇为苍白,只有站在其走上前来很是镇定地向孙权拱手拜道:
“陛下,请您保重龙体,蜀国使臣这边,臣来处理即可。”
“………伯言也莫要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是朕让他去前线的……全是朕的过错,该面对的事情终究还是要面对。”孙权听到陆逊率先开口说这件事情,自己的内心才有所转变,但为稳定住陆逊,他只好暂时把一切过错都揽在自己身上。
群臣听孙权忽然开口,他们瞬间转过身来附和着陆逊,但他们却没有一人是真心实意的,孙权对此都已经麻木不仁,死的又不是他们的儿子。
站在陆逊身后的诸葛瑾和朱然两人自然清楚孙权想的是什么,可现在他们还不能站出来说这件事,毕竟两人都或多或少有着间接的关系在内。
诸葛恪身为孙登挚友,却没能及时在他跟前劝住其率兵出战,朱然虽然没在前线这边,但是作为偏将军的施绩跟随孙登冲杀没保护好他也有大错。
最令人无奈的是,断后的左将军朱桓竟然在回国后狂病发作,所幸军医连夜抢救才将其稳定下来,但他却再也无法登上战场与敌军厮杀。
站在几人身旁的车骑将军步骘此时突然走上前来向孙权拱手行礼道:
“陛下,臣有一事想禀奏陛下。”
“车骑将军且说吧。”孙权看到步骘面色沉重的那一刻缓缓点头回答道。
于是步骘便把左将军朱桓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