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这次前往南中平叛,果想与第十三营同去。”诸葛果突然提出了想要随军一起前往南中平叛的要求。

    这让诸葛亮始料不及,南中气候炎热,夏季夜间多生蚊虫,那年他们深入不毛之地,兵渡泸水,夏季炎热,多生疟疾,她一介女子又是自己的女儿,身体脆弱,倘若真出了事,他拿什么交代。

    “不可,此次出征并非是北方地区,南中之地毒瘴遍地,你一介女孩,若出大事,该当如何?”诸葛亮面色严肃,对于这次出征作战,他是绝对不会让她跟着去的。

    对于诸葛果随军,姜维也赞同诸葛亮的话,他说道:

    “诸葛姑娘为第十三营操劳太多,维万分感激,但你身体柔弱,南中地形崎岖,气候炎热,并且一入夜间毒虫遍地,万一有个好歹,维如何向丞相交代!”

    众人连连点头赞同姜维说的话,南中气候太过炎热,并且夜间毒瘴遍地,当初他们南征之时,就因为毒瘴死了不少将士,至今他们也都历历在目。

    诸葛果见众人都不让她去,于是便嘟着嘴站起身来,生着闷气离开了营帐,诸葛亮看着女儿生气离去的身影,他或许不理解女儿的想法,一旁的宁随却都看出来这姑娘的真正想法了。

    但军务还未完,众人没有理会诸葛果的离去,南中大事为紧。

    “如今伯约想以恩威并施取得南中人的信任,诸位怎么看?”诸葛亮挥着羽扇面向在场的众将和善地问道。

    站在姜维右侧的张嶷站了出来对诸葛亮拱手拜道:

    “丞相,对于征西将军的建议,我觉得还应该增添一些东西,若我参与主事南中,我会在恩威并施的基础上,加固他们对大汉的联系。”

    “如何加固?”诸葛亮突然对张嶷的话提起了兴趣,他也站起身来走到众人中间问道。

    紧接着,张嶷把自己多年以来研究治理南中的办法说了出来:

    “根据征西将军的说法要恩威并施,那么若想彻底让这些人信服于你,还需要做到让他们自行治理,这个想法或许对于我们来说十分不利,但是我们可以派几名德高望重,老成持重的官员协同参与南中事务。”

    这个想法诸葛亮是第一次听说,让本地人治理本地,这自古以来虽然有,但很少,若说近几年有本地人治理本地比较出色的例子,也就只有出身雍州的张既担任雍州刺史治理本地。

    若想让南中人自行治理,这绝对不可取,但派遣德高望重,治理才能出众的官员这件事是可取的,只不过这样的人太少,诸葛亮也别无他法。

    “丞相,伯歧的意思我明白了,请丞相准许我二人亲赴味县与刘胄谈判,正所谓上兵伐谋,刘胄一介莽夫,自然不懂得什么叫做玉石俱焚,是人都会怕死,都会怕妻儿老小出事,这就是人的弱点。”马忠看透了张嶷的心思,他是想借此机会正式参与对南中的军政,只不过他需要一个合适的说辞和行动来打动诸葛亮。

    这个建议,诸葛亮表示十分赞成,于是平定南中的策略也就彻底定了下来,不过营外的诸葛果没有走远,只是坐在一辆推车上独自生闷气。

 第124章 才女奇谋擒贼擒王(求订阅推荐票啊)

    “诸葛姑娘!丞相叫你进去。”

    众人走出营帐,马忠看向坐在外面推车生着闷气的诸葛果,大步走了过去对她说道。

    诸葛果抬了抬眉,她挥了挥手上的小号羽扇,然后一跃而下站在那里,嘟着嘴捻手捻脚地走向营帐,两侧护卫的士兵见她不高兴,连忙为她掀开帐帘。

    哗啦——

    见帐内只有姜维和诸葛亮二人,诸葛果来到两人面前生着闷气,嘟着小嘴说道:

    “父亲,我知道您担心我深入不毛之地会出现问题,可您知道在这段日子与第十三营的磨合已经不可分割……”诸葛果抬头感情真挚地对诸葛亮说道:“您常常都在说如果我是个男孩该多好,虽然我是女孩,但您曾想过妇好,无艳也曾征战沙场,她们也建立了不世功勋。”

    听着诸葛果的万般恳求,诸葛亮也对自己女儿的请求软下了心,他看向站在那里的姜维嘱托道:

    “伯约呀,果儿就托付给你了,她身体柔弱,不宜上阵作战,便让她在营帐中与众参军商讨军事计划吧。”

    “维必不会让诸葛姑娘受到任何危险!”姜维见诸葛亮如此说,他也不好推辞,于是答应带诸葛果前往南中平定叛乱。

    不过,既然答应诸葛果前去南中共同平叛,那么诸葛亮倒是想听听她对南中问题的见解,这么长时间以来她参与军事一直都没有在他面前展示一番她那被人们赞赏的军事才能。

    “果儿,倒不如说说你对这场平叛的计划。”

    “嗯……我是这么想的。”诸葛果来到诸葛亮身后挂着的地图对他说道:“父亲,我的想法是先对味县采取优先攻势,南中人无谋,光有武力,因此他们不会过多的考虑他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做,而我军只需要擒住他们的首领,只要首领被拿下,周边的反叛势力自然不攻自破。”

    听完诸葛果这番话后,诸葛亮微微点头,若想把这些人的问题全部解决,必须先把对手的首领干掉,然后再分别解决那些地方反叛势力。

    “擒贼先擒王,很好,不过对于南中人来说,这个办法百试皆灵,针对平叛南中,安抚民心才为上策。”诸葛亮对诸葛果的想法很赞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安抚民心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某种意义上,目前最为合适的是优先对付在味县的刘胄,而那里的驻军也不过三千多人,但得到张翼已经派孟琰前去围城救援的消息,诸葛亮心中便放下心来。

    “丞相,除了第十三营以外,您打算还派那些部队参与此次平叛?”姜维看向满脸高兴的诸葛亮问道。

    而诸葛亮对姜维的提问想到,这次的参战部队从简,只能让第十三营那一万多人前去,但是叛军却有三万多人,与建宁的汉军汇合后最多有两万多人。

    但叛军大多都是平民百姓,训练度与汉军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因此姜维带第十三营前去平叛完全可以镇压刘胄的叛军。

    “只带你第十三营,并且与建宁方面的部队进行合流,不仅如此,王平也随你同去,他麾下无当飞军都是南中人,对于南中地形颇为熟悉。

    把这支部队拉上去,你们取胜的几率可能会高一些,刘胄虽然身为南中豪帅,但也只是同濑周边影响力较大的豪帅,因他发动反叛,周边趋炎附势的豪帅相继起兵。

    若率先把刘胄这一带的叛军消灭,周围反叛的豪帅以及南中叛军都会不战而降。”

    诸葛亮对待南中平叛十分清楚,当年他平定南中叛乱时就是各个击破,甚至孟获已经被打得心服口服,还要打一场彻底将这些人降服,倘若无法把这些人打的心服,那么他们依旧还有可能再度发动叛乱。

    …………

    走在军营道路上,马忠一边策马前行,一边看向同行好友张嶷说道:

    “征西将军才能出众,起初我还怀疑你说的话,今日一见,丞相器重他不是没有道理……”

    “是啊,我来到成都担任偏将军,也是他举荐的,我也不知道他素来与我不相识,为何要举荐我?”张嶷也很疑惑,当初也是姜维举荐他来到成都任职的,莫非姜维对蜀国基层官员都了如指掌?

    但既然已经到了这个位置,那么他们也就没有理由去质疑姜维为何举荐他们,殊不知在举荐他们之前,姜维又向宁随了解到这些人的现在任职地点,所以才把他们准确的举荐至朝中或者是边境为官。

    马忠牵着缰绳面向眼前的场景,除了三年前自己带着几个随从回到成都汇报政务,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到成都,而这三年的变化也是极快。

    “听说尚书令被丞相贬到永安当江州都督了?”

    “还不是他咎由自取,这么长时间以来李严一直与丞相不对付,甚至运输粮草也十分消极,甚至还以句安为爪牙,把运往前线的军粮大部分全部私吞……”张嶷把这两年发生的事情都详细告诉给了马忠,而马忠也对李严的作为十分不满。

    脸色有些生气的马忠叹了一口气对张嶷说道:

    “却没想到李严竟然为了一己之利这样做……”

    “哎,威公和魏延将军也是如此,自从这次北伐过后回师,他的态度和曾经的骄恣不羁完全不同。”张嶷也把这段日子杨仪和魏延的矛盾也大概说了一下,只不过杨仪目前的状况令人匪夷所思。

    说着,二人来到了王平军营处,他麾下的无当飞军大多都是南中本地人,而王平恰好从营里出来碰到了二人。

    “子均,许久不见了。”马忠策马上前向王平行礼道。

    见到许久不见的马忠,王平露出了笑容说道:

    “哈哈,德信!真是很久不见了啊,听闻你这次回来所为南中之事?”

    “是啊,听闻南中变故,丞相召我回成都打算让我和征西将军参与对南中的平叛。”马忠点点头笑着回答道。

    王平也是个念旧的人,看到马忠难得回来,于是他便对马忠和张嶷二人邀请道:

    “德信难得回京,不然来我营中一叙?我营内大多都是南中将士,既然这次丞相派你前去南中平叛,那么……”

    可以听得出来,王平也想参与这场平叛任务,但很快李福匆忙赶来传达诸葛亮的军令,让王平与马忠等人一同参与对南中的平叛。

 第125章 关氏兄弟三子关索(求订阅推荐票)

    丞相府外,有一身着青绿战袍,面色年轻俊朗,行为举止上略显轻挑的人站在门前与守兵进行谈话,但其虽然举止轻挑,但也丝毫不失一名美男子的风范。

    无论从身形上,还是从脸色神态上,负责看管丞相府外围防备的士兵都为之惊讶,眼前这人都像极了已故的左将军关羽。

    那人谈吐不凡,面对质疑自己的守兵丝毫没有任何失了礼节的行为,他十分恭敬地对站在他面前那守兵说道:

    “还请通报丞相一声,关家三子从南中回都复命。”

    果不其然,这大汉之内能够称之为自己为关家三子的人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早年间因荆州失守,父兄命丧黄泉,而他却在寻找归途中误闯南中鲍家庄,并且那庄主也是个善人便收养了关索。

    而鲍家庄有三个女儿,关索与小女儿三娘情投意合便看中了鲍家三小姐,这在南中一待便是好几年,而后得知刘备夷陵战败的消息,他马上北上回到成都归军参战,此后便一直都在前线活跃。

    而诸葛亮征讨南中之时,关索提出了以施恩来平定叛乱,他心里已经对南中人产生了感情,所以不想再多生杀戮,而诸葛亮却与其意见相反,打算以交兵来和孟获对决。

    就这样,诸葛亮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年轻气盛的他却意气用事离开军队,回到了鲍家庄继续过他的生活,直到南中战争结束,李恢找到他的那一刻他才觉悟过来,并且致力于南中与大汉之间的友好关系相处。

    但这次他的归来,并不是因为当年与诸葛亮置气的那件事,而是因为再度出兵南中的事情。

    那守兵连忙跑进丞相府,而这时的诸葛亮刚刚从第十三营回来,听到外面有一人称作自己是关家三子,他连忙站起身来对那守兵赶紧把门外的人叫进来。

    踏踏——

    “关将军,丞相叫你进去!”这次,那守兵连忙向眼前这位关家三子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道。

    于是,他踏进丞相府内,见到了那些久违的老朋友们,诸如费祎,李福以及蒋琬等人。

    这些人看到他的到来顿时惊喜若狂,但还没有来得及搭话,他就径直走向政事厅去寻找诸葛亮。

    踏踏踏——

    脚步声十分急促,而他也来到了政事厅,见到两鬓微白的诸葛亮,他的脸色也由急促变为激动,数年没见,诸葛亮也已经老去了。

    “关索,拜见丞相!”

    诸葛亮看到眼前的关家三子关索顿时老泪纵横,当年他离开军队独自南下,这让他心中十分难受,但对于南中叛乱,诸葛亮采取恩威并施之策,彻底降服孟获及其部族。

    只是平定南中叛乱后,他的名字与踪迹也就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消失不见。

    这么多年以来,其兄关兴一直都在寻找弟弟关索的踪迹,在李恢担任庲降都督的时候偶然间找到关索的踪迹,但却因其想在南中调解与大汉之间的矛盾而未能回国。

    “维之(关索)啊,四年了,整整四年亮都在找你的踪迹,德昂偶然间找到你的踪迹,你的回答让亮心生愧疚,云长有你这般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