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诸葛亮到来,这些文武百官们瞬间就有了主心骨,他们纷纷向诸葛亮拱手拜道:

    “参见丞相!”

 第155章 张裔思蜀魏帝开明

    这时,在吴国建邺城街市中有一衣衫褴褛,面色沧桑之老者在这附近游荡,许多当地人见了他却是十分恭敬,有些酒馆店家还施舍其饭菜酒肉,留他一夜住宿。

    这天,孙权派诸葛恪率领使团前往蜀国商议两国之事的消息传到了他的耳中,这让他颇为奇怪,平常从来都不怎么出使蜀地的孙权,如今怎么反倒抢先一步?

    而他此时也正好在一间酒馆,于是站起身来走向柜台前,今日的酒馆客流量并不多,店家也就自然闲了下来。

    “哟,张先生何事啊?”店家见那衣着不整的老者缓缓走来,连忙站起身来颇为客气地问道。

    那老者也比较和善地向店家老板小声问道:

    “听闻吴主孙权称帝没过几天就派使团前往蜀国了?”

    “是啊,通常陛下向来不怎么派遣使者前往蜀国商议两国之事,但这次却是很反常,竟然先他们一步出使,真是摸不着头脑。”店家老板也很诧异,要知道孙权向来不怎么与蜀国主动交流,这次称帝反应竟然这么迅速和强烈,着实奇怪。

    这个消息倒是让那个老者顿时陷入沉思的状态,他双眉紧蹙,微微弓着腰,脚步缓慢来到刚刚他坐的位置又坐了下来,但嘴里却不知道在念叨什么东西。

    那店家老板自然知道他是何人,并且也清楚他的真实身份是什么,虽然他是吴国百姓,但他对读书人颇为敬重,面对眼前如此落魄的老者,他也于心不忍,便暂时收留他一阵子。

    很快,那老者突然站起身来向店家老板径直走去,他的脸色和眼神突然变得异常凛冽,来到店家老板面前问道:

    “此次出使的使者是谁?”

    “………嗯,听说是大将军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副使是丞相顾雍的儿子顾谭。”店家老板想了一下,然后开口对那老者说道。

    这下眼前的这位老者顿时恍然大悟,他的脚步变得迅疾来到酒馆门旁望着晴空万里的蓝天喃喃道:

    “丞相啊,吴国此次来者不善,不知道您有何对策……”

    而那店家老板也走到老者跟前颇为同情地说道:

    “您身为蜀国大臣,却遭此境遇,实属无奈,您能把在下当做知心人,将您的真实身份告诉给我,这是在下的荣幸。

    自幼以来,我们家便是做酒馆生意的,有许多的落魄的读书人想在这里喝上一杯浊酒,我父亲也素来敬重这些读书人,于是留下了他们。

    当年有仇人找上门来,若非这些读书人们为我父亲打抱不平,专门写下文章口诛笔伐那些为虎作伥的爪牙,把这些人告到官府,而当地主事的太守也是义愤填膺,这才把我父亲这桩事情给解决。

    而这也是我也同父亲那样敬重你们这些文人墨客的原因,张先生您又是蜀国的忠臣,却被那些叛贼送到这里,这让我心中如何难平?”

    说了这么多,那老者也是黯然神伤,但转过身来看着比自己年纪小的店家老板颇为感谢地拜道:

    “承蒙店家照顾,裔真是感激不尽,待有朝一日回到大汉,裔定会回报于您的收留之恩。”

    可见,眼前这个老者正是诸葛亮一直都在寻找的益州太守张裔,他在吴国流浪数年化名张晔,只有眼前这位酒馆店家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这么多年以来这位店家老板一直照顾自己,张裔也没有什么可以回报他的东西,他也尝试了很多方法联系永安方面的陈到想要通过外交事宜回到国家,但都没有联系到那边。

    店家老板摇头一笑然后向张裔拱手拜道:

    “先生乃蜀中名士,在下能够帮到您这样的贤士,已经不求任何回报了。”

    说着,二人相互一笑,这种短暂而和谐的日子迟早有一天会结束的,张裔与店家老板站在门外望着天空不禁心生感叹。

    …………

    而孙权派诸葛恪出使蜀国的消息也传到了魏国那边,此时在太极殿与曹叡谈话的曹绫也对他谈到了这件事情。

    “皇兄,孙权称帝做的第一件事情并不是整顿吴国上下,而是派出使者前往蜀国。”

    坐在龙椅之上的曹叡却觉得孙权此举很正常,朝中大臣内心对他的意见,曹叡心里如同明镜一般清楚,只不过他并不想与这些人计较这些事情。

    只见曹叡捻着一颗葡萄送到了嘴里,并且又为皇妹曹绫也剥了一颗葡萄送到她手上说道:

    “皇妹啊,孙权此举实属正常,他称帝后最先做的事情是昭告天下,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向蜀国派遣使者商议两国事宜,以你的理解和猜测,孙权是为了什么?”

    “嗯……如果针对孙权对蜀国的看法,此举当是孙权向蜀国宣示吴国已经不再是比蜀国低一头的王国,而是能够同我大魏与蜀国并驾齐驱的帝国。”曹绫那冷若冰霜的双眸微微眨动,透过眼神与她那镇定冷漠的脸色能够看得出来她的思维十分清晰。

    眼前的曹叡坦然一笑,不愧是自己足智多谋的皇妹,思维果然灵活,他点点头继续说道:

    “的确如此,通过这些日子的情报来看,在吴国使团出使蜀国之前孙权并没有通知蜀国方面,而是快到蜀国边境才派人去通知对方的。

    可想而知,此次孙权出使蜀国之迅速,就是为了速战速决,让蜀国那些人根本没有反应的机会。

    不过他们好像忽略了一个因素,那就是诸葛亮素来擅长应对这些场合,因此,孙权的计划恐怕就要落空了。”

    听曹叡那娓娓道来的分析,曹绫突然觉得眼前的皇兄变了一个人一样,虽然她对曹叡很清楚,但他如今能够把当下时局分析到这个份上,这是让她意想不到的事情。

    紧接着曹绫转移了话题,她的眼神看向眼前吃着葡萄的曹叡突然变得颇为感性起来,然后颇为不解地开口问道:

    “皇兄,你能把当下吴蜀两国的局势看得如此透彻,那为何还要在这些文武百官们面前装糊涂?”

    “呵呵,皇妹呀……有的时候,不装糊涂的话,哪怕是身为皇帝的朕,也会陷入某种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的。(其实,大魏的组成基本上都是世家,倘若朕像今日这样头脑如此清晰与开明,呵呵呵……)”

    曹叡不禁摇了摇头,他心里也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并不能像祖父曹操和父亲曹丕那样灵活操纵世家的发展,因此就只能以普通人的思维来处理国事。

    突然,他想起曹绫在长安回到洛阳带的那一队二百多人的护卫队问道:

    “对了皇妹,听闻子丹叔叔为你挑选了一支卫队保护你?而且护卫队的首领还是子丹叔叔的亲兵?”

    “嗯,护卫队首领叫罗羽,从武艺上来看,足以与准一流名将战个平分秋色。”曹绫对于她的护卫队统领给出了比较高的评价。

    说到这里,曹叡就有些吃醋的调侃道:

    “若非朕是皇帝,不然还真是想当你的护卫队队长啊……”

    ………

    此时,成都皇宫。

    诸葛亮站在大殿正中央看向周围一片的文武百官们颇为淡定地说道:

    “对于吴国两个时辰后商议两国问题,亮早已有所安排,孝起,针对此次吴国使团如此迅疾,对诸位说一说吧。”

 第156章 成都皇宫正式外交

    却见站在文官之中的卫尉陈震相貌堂堂,声色威严,他面向大殿中央的诸葛亮径直走去,站定后看向在场所有文武说道:

    “吴国方面在出使前并未提前通知大汉,而是抵达边境后才派人通报永安方面。

    但在此前,孙权称帝的消息传到丞相那里后,丞相便对我分析一番,认为此次孙权断然会先我们一步派出使者前来,不仅如此………”

    站在大殿正中央的陈震把诸葛亮的分析如实告知在场的文武百官,由于这个推断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只告诉了陈震。

    在安排吴国使团下榻歇息之后,陈到又把诸葛恪在抵达永安后颇为傲气与不屑的表现如实告诉给了诸葛亮,而且又结合马上商谈两国事宜的问题,这恰好印证了诸葛亮的推断。

    众人听完陈震的解释之后,诸葛亮挥着羽扇轻轻一笑,双眼顿时闪过一阵凛冽的眼神看向众人颇为手到擒来地说道:

    “既然我这侄儿想速战速决,那么诸位接下来懂得该如何做了吧?”

    “丞相料事如神,我等钦佩不已。”群臣纷纷向诸葛亮颇为敬服地感叹道。

    说着,董允陪同刘禅也来到了皇宫,群臣的眼神纷纷看向皇宫殿门方向的刘禅拱手行礼道:

    “参见陛下!”

    “嗯,诸位爱卿起身吧。”刘禅只是潦草的对这些文武百官回了一句话,他迈着大步来到诸葛亮面前恭恭敬敬地拜道:“相父,朕得知吴国使团已到,便马不停蹄赶到这里,现在情况如何?”

    眼见刘禅能够如此严肃正视当下来势汹汹的吴国使团,诸葛亮颇为欣慰,他拉着刘禅的手缓缓登上身后的台阶,搀扶着他坐在了龙椅之上。

    落座后,刘禅也示意诸葛亮坐在他的身边,诸葛亮微微点头也坐了下来,而后回答了刘禅的问题:

    “针对吴国使团来势迅猛,亮已经对诸位文武做出了指示,还请陛下安心。”

    “还是相父办事干净利落,那朕便安心了。”刘禅脸色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他突然想到了什么事情,转而又向诸葛亮小声问道:“相父,列位文武还未用膳,何况这外交事宜……”

    这个问题,负责此次接待用膳的邓芝早就已经筹备完毕,就等着那些使团的使者们前来就座了。

    眼见天色越来越晚,距离两国外交谈判的时间也越来越近,这期间里,诸葛亮与大殿之上的文武百官们互相交流,如何才能把对手那高昂的头颅放在与他们同平的位置上。

    随着刚刚听完陈震和诸葛亮的一番分析后,当前一直都在处于沉默状态的魏延实际上并非是沉默,而是在思考如何才能以决定性优势压倒对方。

    虽然他是武将,但跟随诸葛亮时间已久,也有了一些内政上的思维与想法。

    见魏延脸色沉默,诸葛亮便开口问道:

    “文长,刚刚你的态度还很强烈,现在为何如此沉默?这不像你的风格啊。”

    “嗯……回丞相,我在想如何才能以决定性优势压倒对方,让这些忘恩负义的吴狗们知道知道我大汉的厉害。”魏延话虽糙,但理不糙,这么多年以来吴国根本就没把他们放在眼里,孙权也是如此。

    如今对手都已经趾高气扬的主动找上门来,他们何不如趁此机会让他们破天荒出使蜀国的任务付之东流呢?

    不得不说,魏延肯在外交内政上做出建议,说明这么长时间他没有少下功夫,不过他提的建议也正是诸葛亮的本意。

    在战场上他或许比不上魏延骁勇善战,但在谈判桌上诸葛亮就要比身为上将的魏延更胜一筹。

    对于魏延的建议,诸葛亮颇为认真且耐人寻味地点点头回答道:

    “文长肯在这等场合主动表示出自己的建议,亮甚感欣慰,不过当下还请耐心等待,待双方进行初步交涉后,定然会让文长大吃一惊的……”

    过了大概有一段时间,两个时辰已到,诸葛亮便派董允和费祎等人前往官驿引领诸葛恪等吴国使者来到皇宫议事。

    很快,诸葛恪与顾谭持使节于宫外石阶之下,身后跟着二十多名吴国随同使者,董允和费祎二人先行一步踏上台阶来到大殿门外向宫内高声拜道:

    “陛下,吴国使团正使诸葛恪与副使顾谭及其二十三名随同使者已至!”

    听到二人的提醒,刘禅顿时整了整身子正襟危坐在龙椅之上,他脸色紧绷,颇具有帝王威严地回应道:

    “宣吴国使者觐见。”

    说着,费祎和董允二人看向站在殿门左侧石阶旁的黄皓提醒道:

    “陛下有诏,宣吴国使者觐见。”

    “宣,吴国使者觐见!”黄皓纵使百般不情愿,但毕竟是刘禅亲自发号施令,也只能听从命令。

    待黄皓的声音传至石阶之下,诸葛恪和顾谭二人互相窃窃私语一番后,而后面容严肃,脚步紧实地踏上前往宫殿的石阶。

    踏踏——

    这二十三名使者紧随其后,手中捧着两国事宜的书简和国书,一路上他们并没有言语上的交谈,也没有表情上的交流,只有鼓声和号角声的回荡。

    却见落日余晖,皇宫内外灯火通明,身在大殿之内的蜀国文武们坐在左侧,而右侧则是留给了诸葛恪为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