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旁边的诸葛亮一边看着刘禅认真仔细地撰写诏书,一边在心中喃喃道:

    “先帝呀,其实陛下并不像您所说的那样愚鲁,虽然您对陛下的不成器而忧虑,但您不知道的是一直以来陛下都只是不想去触碰这些我们这些人正在做的事。

    仔细想想看,我们在陛下周围替他分忧代劳,而陛下又随先帝您经历了生死存亡,当您驾崩西去的那一刻起,陛下就再也不过多询问朝政之事,哎,真是矛盾啊……”

    随着此次谈判的首战告捷,大殿之上的蜀国文武们都对明天的谈判抱着必胜的信心,不过坐在大殿之下的执金吾尹赏对这场谈判表示了他的建议。

    “丞相,陛下,对于此次谈判虽然首战告捷,但仍还需警惕啊。”

    “嗯……执金吾说的在理。”邓芝见尹赏提出此次谈判的情况依旧是个未知数,他点点头看向诸葛亮也附和道:“出使吴国的时候,诸葛恪对于我大汉就持不屑的态度,甚至还有傲慢与偏见。”

    这些诸葛亮心知肚明,毕竟是自家侄子,他也不可能不清楚诸葛恪所暴露出的问题。

    针对这次两国之间的谈判,诸葛恪在刚开始表现出的态度仍然是他那傲慢与神气,虽然尽可能的收敛他的性格,但在场的人仍然还是注意到了他的不寻常。

    “以执金吾所见,接下来应当如何?”见尹赏久违建言献策,诸葛亮当然不能放过他提建议的机会,于是示意让他继续说了下去。

    听诸葛亮让他继续说下去,尹赏站起身来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对在场所有人说道:

    “我与邓将军出使吴国,发现吴国内部实际上并非那样团结一致,当然,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但是他们对于战争却是极其敏感,就石亭之战与合肥之战而言,吴国在实际上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战果,甚至一丁点的领土都没有占到。

    因此,我们接下来的突破口,不应当是对某件事情来下手,而是应该在孙权打败仗的事情下手,这样就可以大大削弱他们的锐气……”

 第160章 护卫练兵悍将罗羽(求订阅月票群号在这里)

    ps:QQ群号1028927441

    哈——

    唰——

    清晨,洛阳城内大校场传出阵阵响声,那是魏军士卒们在进行格斗操练,并且周围战鼓与号角都相继响起,营帐内所有被叫醒的士卒在此刻全部整装待发。

    咚咚咚——

    而在大校场东侧一角,有一支二百人的队伍正在那里悄无声息的操练近身刀术。

    他们身披精锐铁甲,手持锐利战刀,双目炯炯有神,每一次挥刀孔武有力,每一次吼声都充斥着高昂的士气。

    嚯——

    哈——

    晨风吹过,天空竟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不过即使是这样,这支二百名精锐士卒依旧在这里原地不动的挥舞战刀进行操练,而指挥他们的将官正是曹绫的护卫队长罗羽。

    哗啦啦——

    站在大雨之下的罗羽提着一柄御赐的将剑指着眼前几名士卒颇为严厉地批评道:

    “你们几个没吃饭呐,倘若在战场上像你们几个这样有气无力的挥刀,那么你们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说着,被批评的几个士卒顿时振起精神重新握刀继续跟随着罗羽的指挥继续挥刀操练。

    而此刻,众多眼睛望着那支二百人的精锐也不禁一阵感叹,倘若大魏军队都如同他们这般地步,何愁横扫天下不成呢?

    很快,雨过天晴,而罗羽也见操练时间已到,于是便命令士卒回营歇息,自己则是来到擂台上提着一杆刀挥舞起来,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刀锋所向,一阵嗡鸣,所有避雨的士卒们都被罗羽的刀法所拜服,而站在擂台之下的裨将军朱术却有些看不下去了,

    “哼,神气什么……不就是追随过大将军南征北战,现在充当公主的护卫队长,在这儿耍什么威风……”

    而这句话,也被台上的罗羽听到,不过他并没有在意,因为他知道台下说这句话的是已故后将军朱灵之子朱术。

    此人性情豪放,但看不惯仗势之人,因为他的性格也导致他的官职一直都处在裨将军,甚至有一回还被降到小卒重新来过,要不是因为有人为他求情官复原职,估计他早就被排挤出去了。

    但是罗羽没有搭理他,这更让朱术对罗羽有了一些决斗之心,紧接着他一跃而起翻上擂台,并且又提起兵器架上的一杆红缨枪立在擂台一侧。

    却见朱术双眼杀意凛然,右手红缨枪迅速抖动,身体全力奔向背过身的罗羽,打算好好给他一个教训,但没想到的是,这一枪却恰好打在了刀杆上。

    哐啷——

    呼——

    那杆刀被罗羽舞得虎虎生威,只见二人兵器分离,罗羽右脚点地腾空而起,一个左旋飞踢便把那朱术踢得连续后退四五步。

    “呼呼呼……这腿力竟然如此之大,且看我这一枪!”朱术怒目圆瞪,提着红缨枪重振旗鼓,以最快的速度接近罗羽发起突击。

    唰——

    这一枪被朱术击出数十次,在所有人都为之震撼的那一刻,罗羽的闪躲与抵挡更让人喝彩。

    若非没有过硬的武艺,如此之快的枪法,也就只有一流名将才能抵挡得住,但前提是能够完全抵挡或者是打乱对方的出手条件下才能发动反击,否则只能被动挨打。

    见朱术已经下了狠功夫,罗羽若是不认真起来也对不起对方击出数十次的枪势。

    “呀,喝!!!”

    说时迟那时快,却见罗羽手中长刀大开大合,硬生生地将朱术的进攻完全打断,并且身体迅速扭动,手上长刀抡了两个圆圈逼退对手。

    不过这还没完,罗羽左腿一蹬,右手那杆刀丝毫不留任何情面,一阵嗡鸣扫过,尘埃落定………

    只见那刀刃已经落在朱术的肩膀上,而朱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盯着眼前的罗羽无动于衷地叹道:

    “你赢了,我输了。”

    “并非谁输谁赢,朱将军,你的枪法我很钦佩。”罗羽没有因此次交手而感到骄傲,而是颇为谦逊地回礼道。

    喔——

    喔——

    这下朱术心服口服,原来罗羽能够担当曹绫麾下护卫队的队长不是没有原因,他站上前来向罗羽赔礼道:

    “罗将军,请恕朱某无礼,将军武艺确实令在下刮目相看。”

    “哈哈哈,好说好说,将军枪术果然精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击出数十枪,若非刻苦勤练,绝对不会到这种程度。”罗羽欣然一笑,面对眼前的朱术,他还是比较钦佩的。

    紧接着,大校场外传来一阵马车声,众人闻声向身后一望,待马车站定后,车内走出一窈窕女子,定睛一看,原来是曹绫。

    踏踏——

    却见曹绫脚步有力,这些日子也确实辛苦罗羽和他麾下那二百士卒每日每夜保护自己,她来到擂台之下看着朱术和罗羽二人各执兵器,台上二人也朝着她一同行礼。

    “拜见公主!”

    “嗯,罗将军,近期可能要去一趟豫南战场,还请你们做好准备。”曹绫抬着头对罗羽淡淡地提醒道。

    听到罗羽即将跟随曹绫奔赴豫南战场的朱术,他的心中尽是骚动,看向脸色镇定的罗羽,双眼尽是希望与期待。

    朱术脸色如此,曹绫双眸瞟向他那期待的眼神略微思考一番,然后开口问道:

    “朱将军也想去?”

    “公主,末将……能去吗?”朱术见曹绫开口发问,他此刻的内心是激动与兴奋的。

    而罗羽也为朱术尽力争取他去豫南战场的机会对曹绫拜道:

    “公主,方才末将与朱将军切磋一番,发现他的枪术技艺格外出色,在军中能与他的枪术相比拟的将领寥寥无几,若说能和他相提并论的,末将估计应该只有夏侯和将军与秦朗将军了。”

    “嗯……好吧,我自会禀明陛下,让朱将军也随同前去。”曹绫见罗羽如此推荐,他看向站在一旁颇为激动的朱术微微点头道。

    见曹绫答应了自己的请求,朱术激动地看向一旁的罗羽,并且又向曹绫再拜道:

    “谢公主!”

    说着,曹绫微微一笑,然后便带着罗羽回到他的营帐商量此去淮南之事。

    ………

    而此时,由于王凌需要暂代满宠和田豫二人督淮南军事,因此就没能回京接受封赏。

    当满宠与田豫二人回到合肥后,将曹叡为王凌亲笔拟写的封赏诏书交给了他。

    此次作战王凌及其麾下孙礼和文钦二人格外出色,于是便授王凌为征东将军,督扬州军事;文钦为平东将军,封亭侯;孙礼为征虏将军,授广陵太守。

 第161章 针锋相对吴国落败

    “召,吴国使者觐见!”

    与此同时,在短短一夜的休息时间,诸葛恪在官驿与顾谭彻夜未眠,整整一宿他们都在思考如何谈接下来的问题,但很快天就亮了。

    在路途中,诸葛恪和顾谭商定打算与蜀国文武百官谈有关于两国如何往来问题,如果再这么胡扯下去,诸葛恪真的快崩溃了。

    而皇宫内的文武百官红光满面,经过昨夜的商讨,他们对这场谈判不说胸有成竹,也是绰绰有余。

    很快,诸葛恪与其身后的使者们来到大殿门外又重复了昨天的礼节,进入大殿后,依旧坐在同样的位置,周围也都是同样的人。

    坐在上座的诸葛亮挥着羽扇看向坐在左侧的蜀国文武,坐在首位的魏延微微点头,然后诸葛亮开口问道:

    “贵使今日打算与我国商谈什么问题?”

    “今日我们要与大汉商谈有关于两国之间的联盟与如何相互往来的问题。”诸葛恪今日的口气与昨日完全不同,蜀国上下文武面对眼前态度严肃的诸葛恪,他们不禁进入警惕的状态。

    看来昨天尹赏的话完全可以用得上今天的谈判,如果诸葛恪依旧如此咄咄逼人,始终如一,那么他们也就没有必要再留有任何余地。

    紧接着,邓芝伸手拿起眼前桌案的书简看向诸葛恪脸态严谨地说道:

    “我大汉还是按照昨日的说法,愿意和贵国进行长期的联盟外交,只不过不知道贵国到底是什么意思?”

    面对突然严肃认真起来的邓芝,诸葛恪与顾谭二人后背不禁一身冷汗,要知道这才是邓芝的真实性格与态度。

    于是顾谭清了清嗓子坐在那里拱着手朝着对面与诸葛亮和刘禅行了一礼道:

    “我大吴本无与大汉交恶之意,昨天之事还请诸位海涵,顾谭代元逊向诸位道歉。

    针对于两国邦交问题,我大吴皇帝的态度十分明确,魏国势大,吴蜀两国应当唇齿相依,互为表里。

    但多年以来大多是贵国向我大吴出使繁多,这是我大吴的失礼,这个问题也请大汉皇帝陛下与丞相多多包涵。”

    “这些都好说,那么贵使的意思是说我们应当多多派遣使者互相往来?”邓芝不怒自威的模样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战栗,蜀国众文武望着顾谭每说几句话都要擦擦额头冷汗,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只见顾谭放下手中的手帕强颜欢笑地对在场的诸位蜀国文武百官们回应道:

    “是的,由于我大吴很少与贵国有使者往来,都是大汉使者向我大吴出使,我国陛下深感歉意,要知道我大吴向来尊重大汉的正统地位……”

    不过说到这里,魏延怒视眼前顾谭掷地有声嗔怒地吼道:

    “口口声声说孙权尊重我大汉正统地位,那又为何宣告天下于武昌称帝!哼……我们尊重你,是因为我们需要合力抗魏,倘若有朝一日大汉国强民盛,岂能用得上你们这帮无耻小人!”

    顾谭此言这下算是把魏延彻底激怒,他看着愤怒的魏延不知所措连连道歉。

    但却为时已晚,却见魏延投袂而起愤怒地看向眼前这一群吴国使者,把一直沉默的诸葛恪顿时吓得胆战心惊,顿时看向坐在高台之上的刘禅与诸葛亮连连道歉。

    而这个场面是诸葛亮和刘禅所意想不到的,但既然已经闹成这个样子,那么就同魏延唱上一场双簧戏,让这些蔑视与冒犯大汉的吴国使者们好好见识一下大汉天威不可触犯。

    一旁的刘禅瞟着诸葛亮的眼神,他微微点头看向大殿之下的两方官员颇为严厉地说道:

    “如今孙权称帝,已与我大汉平起平坐,况且对方愿意尊重我大汉正统,文长切莫生气。

    吴国贵使等也莫要上心,文长所言也尽是气话,当年之事,还望诸位熟记于心,不要忘了你们的承诺。”

    可见刘禅此言话外有话,可诸葛恪却听出了这个话的意思,合着你们这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