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二位将军,满宠将军和田豫将军已经抵达施水上游,差不多一个时辰左右便至。”
得到满宠和田豫回到合肥准确的消息后,钦和孙礼二人马上开始准备对合肥周边的布防和调整。
毕竟这也是满宠临走前的嘱托,孙礼转过身来看向身后的士卒令道:
“命令所有将士打起精神来,这十多天的岗位辛苦诸位了,他们可以下来歇息换下一组轮岗了。”
“诺!”说时迟那时快,那名士卒兴高采烈地跳着脚步飞奔而去通知那些正在站岗的士卒们这个消息。
说着,整个合肥城在孙礼和钦二人的指挥下加快了每天的日程工作速度,并且他们得知满宠和田豫即将回来的消息,瞬间提起了精气神,以最精准最速度最质量的标准加快了他们的速度来修缮城墙。
驾
驾
“国让,你打算如何?给吴国一些压力,还是在合肥周边布防?”满宠还是有些不太拿准,虽然与吴国经历一次血战,但把兵力放在哪里合适依旧是个问题。
而在一旁思考问题的田豫对满宠的疑惑也思忖再三,他抬头看着满宠回答道:
“陈兵边境,把大营拉到最前面,给孙权一种我大魏军队时刻都有可能越过其吴国边境的假象。
而且这种办法既能给孙权造成些许压力,又能让我们随时都可以提前得知吴国方面到底要干什么。”
“嗯,那就按照你说的去做。”满宠这下放下了心,然后微微点头松了一口气。
望着天色,他们已经走了五天四夜的时间,身后的数百亲随骑兵一直都在护卫着他二人的安全。
驾
突然,田豫抬着头望着眼前飞奔而来身着魏军战铠的士卒策马上前,待他靠近仔细一认,果然是派出去传递消息的士卒。
“报,田将军,满将军!合肥方面正在加紧修缮城墙,小人环顾四周城墙,大多数的墙面都已经拆卸进行铸砖重建加以牢固。”
“嗯,我知道了。”满宠点点头然后看向田豫叹了一口气说道:“在临走前特意告诉他们一定在我们回来前把城墙的事情弄好,可现在都多长时间了。”
但田豫却觉得钦和孙礼做得对,这道城墙是需要抵御外来侵略敌人的,在抵御的前提是它能够打好坚实的基础。
否则基础没有打好,在大战来临之时,城墙首战便被其攻打得断壁残垣,那将是他们颜面扫地之时。
不过这也充分暴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过于追求质量而忽略了速度,毕竟天下战乱纷飞,吴国孙权依旧对淮南之地虎视眈眈,谁也不知道他何时出兵再度攻打合肥。
第164章 凯旋回京趣闻逸事
过了四天的时间已经步入八月上旬,从南中撤军的姜维麾下第十三营已经进入蜀郡地界,而抵达蜀郡附近后姜维从当地民众口中得知前些日子吴国出使蜀国在成都惨败而归的消息大为欢喜。
这个消息对于凯旋而归的第十三营简直是双喜临门,宁随从当地民众口中问到有关于外交的内容后,更是令人振奋不已。
被派来负责迎接第十三营的偏将军黄崇见到姜维和宁随等人后颇为欢喜地拜道:
“欢迎征西将军凯旋而归!这些日子可真是双喜临门呀!”
“黄将军,听说前些日子丞相与长唱了一曲双簧戏,把吴国使者诸葛恪和顾谭怼得哑口无言?”宁随策马上前直接向黄崇迫切地问道。
却见黄崇重重点头,他的脸上此刻尽是骄傲与自豪,姜维身后众将此刻顿时一阵感叹与欢呼,这可真是双喜临门。
“天气炎热,还请诸位随末将进城,我们一边走一边谈这些日子的事情!”黄崇带着左右迎接士卒让出道路面带笑意地对眼前所有凯旋而归的将领们笑道。
在进城的过程中,黄崇便将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对姜维等人都说了一遍,并且诸葛恪和顾谭在外交过程中还把吴国的整个颜面都丢了出去。
说到诸葛恪,姜维想起了历史的他在吴国擅权专政,虽然取得东兴之战的胜利,但在第二年却穷兵黩武不听陆抗劝阻擅自北伐。
而且在攻打合肥之时,眼看就要攻陷城池,却错信守将张特之言休整一夜,结果夜里张特连夜修墙,次日合肥再度成为了一座坚城。
然诸葛恪恼羞成怒,想要发动全面进攻,但将军朱异却要率领部曲撤退,结果被发怒的诸葛恪斩首,并且发动总攻全军士气低迷,诸葛恪大败而回
想不到如今他还是如此的高傲自大,如今的大汉也并非当年夷陵之战败北的大汉,两度北伐取得实质性战果,反观孙权合肥三败,他有何资格在大汉朝堂上咄咄逼人?
“诸葛恪此人我有所耳闻,听说他是丞相的侄子?”姜维看向身后捏着羽扇放在额头上遮阳的诸葛果问道。
不过诸葛果却对这个堂兄感到嗤之以鼻,她颇为平淡且嘲讽地说道:
“嗯,诸葛驴子。”
这番话倒是把姜维说得云雾缭绕,他面带疑色地问道:
“诸葛驴子,这是什么称呼?”
“这是对我堂兄的“敬称”,当然了,你们可以深入理解一下这个称呼,就知道我为何要这么叫他了。”诸葛果挥着羽扇在颔下胸前随意挥了挥羽扇对周围将领们说道。
要知道琅琊诸葛家在天下有三个分支,蜀国有以诸葛亮为首的分支,吴国有以诸葛瑾为代表的分支,魏国则是诸葛诞为代表的第三分支。
而诸葛果对于吴国的诸葛恪倒是情有独钟,每次诸葛瑾送来书信,她都要过问有关于诸葛恪的事情,因为他高傲自大的问题,在信中说得明明白白。
不仅如此,诸葛恪又屡次三番嘲讽比自己小一两岁的诸葛果,这些事情都被诸葛瑾写在信里,因此她对这个堂兄的看法也就随之改变。
于是一旁的宁随就开始为姜维讲述有关于这件事情的始末原由,在诸葛果简短叙述的过程上加了一些细枝末节,姜维这才明白为何这对兄妹关系这么恶劣。
驾
突然,前方一阵马蹄声,百姓们纷纷让出道路给那名飞奔而来的驿使。
黄崇见此,策马上前抽出腰中宝剑喝止来骑道:
“站住!天子脚下随意驱驰,该当何罪!”
“吁请黄将军让路,小人奉丞相和魏延将军的军令需要马上出城将军报传达永安方面!”那名驿使在黄崇的喝止下顿时刹住战马,而后神色匆忙地向黄崇拜道。
这倒是奇怪,什么事情竟然如此紧急需要马上向永安传达命令?于是宁随策马上前对这个驿使询问道:
“你手中军令可否与我一看?”
但那名传令的驿使却拒绝让宁随查看,这不由得让在场将军们对其产生了怀疑,要知道从成都向地方传达命令,这些驿使需要走专用官道,那里畅通无阻,为何要在大街小巷内横行驱驰?
说着,马忠和王平等人也策马上前,身后的姜维抬着右手命令左右士卒围住那个驿使。
可当黄崇将其拽下马来的那一刻,这个驿使抽出袖中短剑直奔黄崇胸口而去,若非王平在其身后拉拽黄崇后退,恐怕此刻他早就已经死于非命。
见此人行刺朝廷将军,姜维当即向周围将士下令道:
“将此人拿下,交给丞相亲自处置!”
喝
说时迟那时快,周围士卒手持长矛聚于那名驿使,硬生生地架住他的脖子将其生擒。
而此刻,他们的前方又冲出一队步兵,他们手持战刀脸色颇为愤怒地杀了过来,再一看为首的将官,正是中领军向宠。
提着战刀愤愤而来的向宠看到眼前凯旋而归的第十三营与姜维,顿时改变态度走上前来毕恭毕敬地拜道:
“啊,末将向宠,拜见征西将军!”
“哈哈,向将军许久不见,不知你们这是?”姜维翻身下马向眼前的向宠回了一礼然后看向身后百人的宿卫军疑惑地问道。
紧接着向宠的眼神又瞟向那个被擒获的驿使,他走上前来对姜维指着那个驿使颇为感激地说道:
“幸得将军,末将率队前来就是为了抓那个人!
此人乃是魏国探子,假扮我军士卒企图获取一些我军情报,但没想到的是他鬼鬼祟祟进入我的营帐被我的部下看到,待他从营帐出来,却发现丢失了皇宫宿卫军布防图。
于是我们便倾巢出动全程搜捕,结果他还在大街上横冲直撞,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位置,却没想到在这里能碰上诸位。”
“既然如此,那此人就交给你来处理了。”姜维看向周围士卒示意让他们把人交给向宠。
见姜维把人转交给自己手下后,向宠畅然一笑地回答道:
“多谢将军!”
二人寒暄一阵后,向宠便带领宿卫军离开了这里,而姜维等人则是继续向皇宫方向前进。
负责押运刘胄和黄元的句扶与柳隐二人丝毫没有松懈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路上刘胄和黄元并没有任何举动,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而这时的皇宫内外尽是其乐融融之象,吴国使团悻悻而去,南征大军顺利平叛,这乃是蜀国双喜临门之时,但又得知姜维向诸葛果成功求爱的消息,满朝武都在为诸葛亮而道贺庆祝。
“祝贺丞相,贺喜丞相!如今大汉乃是三喜临门啊!”
第165章 蜀国上下其乐融融
“多谢诸位,多谢诸位。”诸葛亮此刻脸上挂满了笑容,手中的羽扇颇为激动地说道。
魏延得知这件事情后,心情五味杂陈,对于姜维主动向诸葛果求爱,那么也就代表着姜维的立场将彻底站在荆州集团这一方。
但诸葛亮的本意却是让姜维独立于其他集团中间左右周旋形成调和,这与他的想法相违背,于是他便来到诸葛亮面前小声说道:
“丞相,我有话要说……”
说着,魏延走出了殿门,诸葛亮见其心情沉重,他顺着魏延的脚步也踏出了殿门,二人来到殿门外的角落中,诸葛亮挥着羽扇看着眼前颇为严肃的魏延不明所以地问道:
“文长,怎么了?”
“丞相,对于伯约向诸葛姑娘求爱的事情,为何我感觉不到您任何的不满?”魏延抬着那浓眉大眼看向站在对面的诸葛亮颇为不理解地问道。
当魏延问出这句话,诸葛亮也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当初诸葛亮收服姜维而培养,是想让他独立于其他集团相互周旋,从而待他接下蜀国重担时能够更好应对各个集团的矛盾关系。
可现在姜维主动向诸葛果求爱,这也就代表着他的立场将会彻底倒向荆州集团,虽然魏延也是荆州集团的一员,但是他并不想让姜维参与到政治争斗里。
听着魏延的质问,诸葛亮挥着羽扇微微叹道:
“亮的本意的确是想让伯约在各个集团之间互相往来周旋,但是果儿的性格……亮也清楚,她太固执了,和亮一样……
因此,亮也只能铤而走险,当下朝堂之上暗流涌动,倘若在亮之后,荆州集团没人统领,谁来带领他们?”
“哎……伯约呀…丞相,请答应我一件事情。”魏延对此也无可奈何,他总不能拆散这两人,让姜维和诸葛果一生的幸福而断送吧。
见魏延头一次表露出感性的一面,诸葛亮也很爽快的答应了魏延的请求。
“嗯,文长你说吧,只要是亮能做到的事情,亮一定做到。”
“伯约尚未在朝堂上立足,若想让他将来能够真正统一领导大汉文武,就请丞相让伯约多与百官们沟通交流,至少要让他们清楚,伯约之心在于大汉稳定,而并非朝堂争斗。”魏延口气特别诚挚地说道。
听到这番话,诸葛亮顿时一阵沉默,想不到魏延一直以来都在关注姜维的动向,而且他爱才之心一点也不比自己差。
于是诸葛亮伸出左手拍着魏延的左肩保证道:
“文长放心,这点亮早就已经安排好,伯约决不能陷入朝堂内斗之中,在他尚未在朝堂立足之前,就让我们来为他扛下一切吧。”
说着,魏延重重地点点头同意了诸葛亮的话。
并且在号角声和战鼓声的此起彼伏下,黄崇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他二人的面前,诸葛亮和魏延二人面面相觑,而后看向殿内文武,看样子是姜维回来了。
只见黄崇脚步快速,面带笑意来到诸葛亮和魏延面前拜道:
“丞相,魏将军!征西将军已经在宫外等候。”
“快让伯约和那些南征的功臣们进来!”诸葛亮颇为高兴与激动地说道。
于是,黄崇又跑到宫门外宣姜维等将领进宫,而诸葛亮和魏延二人则是回身踏进皇宫,静静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