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论如何觉庆和尚处不能再有差池,派人进京与兵部商议。务必使觉庆和尚脱出。”
一色宫内对着山内主计和小平太如是说道。
【注1】:这里多说一句废话,在某度百科上,足利义辉的弟弟除了觉庆和尚,也就是足利义昭之外,叫的上名号的有三位。
分别叫周暠、周皓、周嵩,一个个有名有姓,像模像样。
足利义晴知道了估计要笑出声,老子怎么这么能生哦。“暠”字通“皓”字,而“嵩”字明显是“暠”的错别字。
某度的历史发明家们活活给足利义辉白捡了两个弟弟,真是神通广大。起码瞎编也翻一翻词典嘛,这么丢人。
周暠和尚是相国寺的问题不大,但一说是鹿苑院院主,一说是等持院院主,写手本人存疑,望大佬解疑。
第422章。12。欣闻觉亲收犹子
“不必去了,觉庆和尚极好!”
细川春宫带着细川采女从走廊外步入殿内,老头子老归老,但是说话的中气还是很足,几十年为将的气势在那里。
“春宫将觉庆和尚带回来了?”大家喜出望外,如果带回来了,那就是大成功。
“并没有。”细川春宫双手一摊,自顾自的做了下来。
“那怎么说觉庆和尚此时极好?”小平太凑到老岳父面前。
“兴福寺日夜有僧兵信众二千余人守护,只需本山铜钟一响,顷刻间就能得五六千众,怕是此刻畿内不会再有比这还安全的地方。”
细川春宫揉着因为赶路而发胀的小腿,边揉边说,小平太一看也凑上去帮他揉压起来。
“这么说觉庆和尚从未遇险?”山内主计要把事情打听清楚回报给他大哥。
“倒也不是没有,曾有贼人趁夜潜入兴福寺,奈何学艺不精,被觉庆和尚身边的静空和尚一禅杖打得人都烂了。”
细川春宫显然是见识到了那个场面,话语虽然简单至极,却能说的人毛骨悚然。
而小平太突然脑海里显现出一个高大的身影,辰三一米七五的身高在山内已经算傲视群雄了。可当初进京时见到的静空和尚一米八几的大个,几十斤的包铜禅杖拿在手里和玩似的。
枪棒娴熟的岩濑元政上去挑战都根本没有讨着一点好,如果让那个大和尚舞起禅杖来,哪怕是铁人也给他打凹进去。
“觉庆和尚身边确实有一名力大刚猛的和尚。”小平太立刻附和细川春宫。
“等闲十几人若没有强弓铁炮都近不得觉庆和尚的身,更何况兴福寺内如许多的僧兵。”
“是故觉庆和尚决意暂时留在寺内,观望洛京之情势。”
细川春宫虽然没有劝服觉庆和尚来山内,但也确认了暂时不会有人能有本事把觉庆和尚给害了,或者把他捆走。
“对了,觉庆和尚准备还俗,并将宣布把太郎殿下收为犹子。”
原本众人已经有些泄气了,规划的好好的,两头下注,骗两个继承人过来。不仅抬高自家的声势,也有利于稳定家中纷乱的局面。
可原本满心欢喜得算盘打得精响,到头来一场空。一个已经被人拐跑了,还有一个有主见,手下还颇有几分能量,不肯轻易被骗。
但万万没想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没有骗上将军,却弄来了一个犹子。
看来这趟也不完全是毫无作用,细川春宫起码替山内太郎挣了一个非常体面的身份。
犹子在中国可以直接理解为犹如儿子,一般实际上说的就是一门同族兄弟家的儿子。但在日本的意义则不同,有相当的区别。
最著名的犹子关系大家应该都知道,近卫前久收丰臣秀吉为犹子,使得秀吉能够担任关白。
近卫家是一定能做关白的,就和一条、二条、九条那几位一样。
而收养犹子,可以不需要犹子改变苗字,不建立宗法上的血缘关系,不具有实质上的父子关系。
他更像是一种政治继承权的确认,我收养你做犹子,即确认了你拥有继承我政治地位的权利。
这种关系是受当时社会普遍认可与接受的,一旦做了别人的犹子,可以继承别人的政治地位,也相应的要维持这个家门的富贵。
所以在武家逐步夺权,公家日益丧失权势和收入的情况下,近卫前久起码可以在人生的末尾优游生活。其女更是生下后水尾天皇,荣耀非凡。
而觉庆和尚一旦还俗,肯定会寻求各势力拥戴他上洛进京。若果他这个和尚最后成功宣下,当上了名传天下的幕府征夷大将军,那身为他犹子的山内太郎就等于直接得到了将军的继任权。
虽然现在觉庆和尚不过是兴福寺一乘院门迹,他自己都对自己能不能当上将军充满疑虑。如今他的犹子的分量确实不怎么重,充其量就是一个增进关系的小事而已。
可小平太知道,觉庆和尚最后一定会登上室町幕府的宝座,虽然他在以后也会生下两个儿子。但作为“长子”的犹子山内太郎就比他们两个的继承权更靠前。
说句难听的,也许以后织田信长前脚流放觉庆和尚,覆灭京都室町幕府的统治。后脚山内家就可以直接拥立山内太郎登位,宣布继承觉庆和尚的名位,担任征夷大将军。
其他人虽然也对觉庆和尚能不能以后成功登上大位有所疑虑,但不论如何,山内太郎成了足利某的犹子,就等于拥有了将军的继承权。
一个将军的继承人的身份虽然也不见得宝贵到万中无一,但这个身份的高贵毋庸置疑。完全可以大张旗鼓的宣传起来,让人知晓。
说着,细川春宫就从怀里掏出一份书状,判文上写的清清楚楚,一乘院觉庆收养山内太郎丸为犹子,花押钤印一应俱全。
“我看看。”山内主计一把接过细川春宫展开的书状,拿纸的手微微颤抖。
一色宫内也把脑袋伸了过去,书状上短短的二三十字,字字千金,看在山内家众人尤其是小平太眼里,不譬于是无双的珍宝。
“觉庆和尚确实颇有些智略,他虽不亲来山内,为太郎殿下背书,却以此法大涨太郎殿下之身世,甚为用心啊。”
一色宫内很感叹,山内家也是善缘结善果,累代忠诚奉公,让足利家知道山内家确实是心向幕府的有力大名。
使得觉庆和尚在局势尚未完全透明的情况下,就率先下注拉拢山内家。这种风险投资,也要有眼光的人才能做得起。
“觉亲和尚可不止如此,还有两封书信分别要呈交给春日山管领与畠山金吾(是能登守护畠山氏),也是不遗余力啊。”
大家自然不会也不敢去拆开给这两位的书信,但内容肯定大同小异,无非就是觉庆和尚封官许愿,大肆拉拢,请求支持这类的内容。
“这么来看,觉庆和尚的牌面也不小哇,洛中的大位还真难以预料!”
第423章。13。难得点茶参禅道
(真的累了,steam被盗了,申诉无用,精神崩溃。)
等时光推进到最炎热的夏天,山内义治终于从驹场回来了,这么热的天再泡温泉就不再那么适宜。反而是群山盆地中的府中偶尔还能见着一丝风,凉快些。
自从脑卒中后,山内义治身体真的是差了很多,畏寒又畏热,受不得一点的高温低温。先前梅雨的时候还能上马骑乘,如今天气实在太热,只好用凉轿给抬了回来。
不过温泉里修养了一个多月后,山内义治的面色好转不少,虽然还是那副迟暮的样子,但多少有几分红润。
大家出城去迎接山内义治回来,山内义治还故意招摇着人马从府中城下町内仪仗全礼的经过,让整个町内超过二万人看到山内义治他还活的好好的,屁事没有。
原本就不太适宜居住的天守阁山内义治根本就没想回去,本来说是安置到城下的山内义胜原居馆内,但里面还有两个未亡人,让她们再行搬动也麻烦。
最后山内义治索性就住在城下的山内氏菩提寺松历寺内,也不知道是寺内的林子又大又密,还是靠近连川,总之与其他地方相比确实凉快不少,加上寺内又安静,很适合山内义治静养休息。【注1】
说起来松历寺内还有个大人物,多年前山内义治最意气风发的时候,灭亡江尻白川氏。当时白川氏的大名与少主都切腹自尽了,用以换取满城城兵的性命。
但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宽容,白川氏当时有个小儿子得到了山内义治的宽免,以出家的条件避免了被斩杀,为白川家留下了一个血脉。
说是出家,可当时那孩子才多大,也就只是送到松历寺里做一个小沙弥,实际上把他拘禁在寺里而已。
作为山内氏的菩提寺,有山内家的供养,还有山内氏一门武士寄进的土地收入。平时就算没什么香火也能过的极为舒适,何况作为内田郡内最大的曹洞宗寺院,他还偏偏香火挺旺。
住在寺后的山内义治既凉快又安静,问题不大。倒是带着小平太参拜了一下山内氏的历代先祖的埋骨之地。
按细川春宫的说法,他太爷爷当年和第一代足利义明公就国,筚路蓝缕,山内乡区区三千来贯的领地,全赖那位创业的义明公努力经营。
从三千贯到他二十年后去世时已经是一万五千贯的有力名主了,如果不是得了急病英年早逝,指不定能创下更大的家业。
怀着瞻仰崇敬的心情参拜了山内家的三代先祖以后,一行人回到寺后的别院内休息。
山内义治既然到了松历寺肯定也想见见那位被他杀了父兄还强娶了姐姐的白川氏末子,让人把他带来相见。
“小和尚在此处可好?”山内义治可能是寺里的温度气候比较舒适,说话都能连贯起来。
“小僧在此极好,劳心宰相殿下挂念。”看身量,这小和尚总有十三四了,面容清俊,瘦高个,声音一点也不尖锐。
小平太依稀记得这个孩子,当年他们家灭亡的时候他才六岁好像,如今应该十四五。至于其他的印象就没什么了,小平太哪里能想到还会与这个孩子有所交集。
“已然受戒?”看到小和尚头顶上并没有什么戒疤,山内义治随意的问了问。
“是,两年前受戒,戒名绍澄。”
“甚好,你若是得空可以进城看望你姐姐,她曾向我提起你。”
看小和尚似乎没有什么危险性以后,山内义治允许他离开寺院,去城内看望白川夫人。说是夫人也不过二十出头,这时代却已经早早生育。
“小僧在此谢过宰相了。”小和尚虽然表情还是淡淡的,但是声音里还是带上了些微喜悦,口宣佛号,感恩山内义治。
简单的几句交谈,也就到此为止了。一个父兄尽死,家臣亡散的小和尚掀不起什么风浪。山内义治也懒得多问什么,就挥挥手让他下去。
绍澄和尚临走前再次向山内义治行礼,并说如果有空可以为山内义治点茶。
正好左右无事,除了山内义治之外,就几位山内氏的重臣在座。择日不如撞日,索性就在今天得了,正好让大家休息一下。
这玩意不是说想弄就弄,本来是要一个静室的,但寺后已经很安静了,于是就在松林内用幕布围了一方小小的天地,铺上草席,大家席地而坐。
然后也没开始喝茶什么的。先是搬来四个外表看似竹筒,实则青瓷烧制而成的插瓶,里面除了插上一支青竹叶以外别无他物,放在四角。
随后又端来一个紫金香炉,朴素的很,紫红色的香炉毫无装饰,除了洒金皮之外一点都看不出它的价值。
里面点的什么香也很玄学,闻之若有似无,毫无沁人心脾的感觉,但偏偏有那种慢慢沁入胸怀的淡淡香味,宁神安思。
再往后才搬来小泥炉,用的备长细白炭,一段一段,燃之无烟无味。用取自山上的泉水,和涓滴采集而来的露水,静静地煮。
原本的僧衣已经够朴素了,但是绍澄和尚却换上了一身淡青色的麻衣,更加素雅。
待水开之后,用嫩竹削制的竹勺从茶罐中取出抹茶,水粉相融,茶筅左右搅动。慢慢的茶香就透了出来,茶碗中的抹茶茶汤即使是上面的泡沫都显现出了禅意。
第一口自然是山内义治,茶温很烫,只能说小口一抿,再往下一个人手里递过去。
等捧到小平太面前时还有大半杯,光闻其香,果然是让人鼻翼大开。再喝一口,极苦,第一感觉就是苦的难以言喻,但之后就是香,甚至苦尽甘来。
回味无穷!
【注1】:笔者上次去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内不是有个岛嘛。现在外面多少度,大家都有体会吧,最热的地方36度甚至38度?
那天在北京也热的,大约30左右,在外面走一圈,人又挤,又吵闹,热的人烦闷。可是到那个湖心小岛之后居然背后一凉,打了一个老大的喷嚏,惊觉岛上莫名的凉。
第424章。14。山内太郎承家业
汉高祖皇帝和一帮兄弟夺了天下,当了皇帝,一帮人还是混社会时候的那样。叔孙通便帮他制定礼仪制度,从此之后才规矩起来。
让刘邦不由得感叹,他到这时候才感觉到做皇帝的爽!
有些东西现代人去看已经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