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侑拍拍他肩膀,笑眯眯道:“现在将才难得,大家都在争夺大将,傅都统是我的亲家,他让我帮他留意一些能大用的将才,我和你岳父从小一起长大,也算是世交了,咱们肥水不流外人田,我把你推荐给傅都统,怎么样?去了傅都统那里,不说别的,总比被上司肆意欺辱强!”
  张简摸了摸还有点疼痛的脸庞,想到自己在众目睽睽下被掌嘴三十下之辱,想到郑平和陈庆的关系,自己在陈庆军中不会有翻身机会了。
  大丈夫无毒不丈夫,张简缓缓点了点头。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定西
  定西寨属于秦安县,位于秦州第二大河流瓦亭川的西岸,距离秦川县约四十里,堡寨地形和周家堡有点相似,不过它并不是由几座山丘组成,它就只有一座大山,高大雄浑,山上也开凿出密密麻麻的窑洞,占据了整座大山的东面和南面,足有上千户人家住在山上。
  定西寨最早是西军修建的一座军寨,驻扎了一千士兵以及他们的家眷,甚至还有一座由数十家店铺组成的瓦子。
  西军已经放弃了这座军寨,周围几个村的百姓为了躲避金兵铁蹄,纷纷搬到定西寨居住,结果来的百姓越来越多,最后聚居了上千户人家,六七千人口。
  和周家堡不同的是,定西寨并不是某一个家族来决定他们命运,而是由四个大家族组成了一个议事堂,每个家族派一名德高望重的长者坐镇,形成了一个类似长老会的决策机构。
  决定各种大小事务,调解百姓之间的矛盾,分配水源、粮食物资等等。
  定西寨在瓦亭川西岸拥有两万余亩的麦田,这些麦田养活了山上的居民,武装力量是定西寨存在的根基,定西寨有一支八百人的护寨军,而秦安县只有一百余弓手,根本不是定西寨的对手,所以就算定西寨从不纳税,从不服从秦安县的管理,秦安县拿他们也没有办法。
  护兵数量、人口规模和影响力,使定西寨成为秦州的第三大堡寨,仅次于周家堡和安远寨。
  但它也因此成为陈庆眼中必须用刀劈开的节点,和周家堡用计取不同,陈庆对待定西堡决定用先礼后兵的方式。
  这天下午,陈庆率领两千骑兵抵达了定西寨,队伍在定西寨对面扎下大营。
  陈庆携带了一千顶行军小帐,每座小帐只能容纳两个士兵睡觉,军队又在大营周围挖了一条壕沟,为了防止对方用火攻,陈庆又在大营附近部署了一百多名斥候,分成明哨和暗哨。
  大营刚刚建成,便有士兵来报,“秦安县知县求见!”
  秦安县知县叫做魏渊,同来的还有县尉张曲。
  陈庆请二人在自己的大帐坐下,陈庆的大帐是唯一的一顶正常大帐,也是全军的指挥中心,当然不能用小帐篷。
  和成纪县不一样,秦安县没有金兵进驻,所以县官们都没有逃跑,也把自己视为大宋的官员,不承认自己是金国的官员。
  “定西寨也只是四个家族可恶,是他们对抗官府,和百姓无关,恳请将军攻寨对百姓手下留情!”
  陈庆摆摆手笑道:“你们或许还不知道,周家堡已经被我拿下了,除了斩杀周家外,其余一万多百姓都疏散回了各自家园,我还给了他们钱粮和布匹,这次攻打定西寨也一样,不会对百姓下手,而且所得的钱财我也会交给县里用来安置寨民,赈济饥民。”
  魏渊和张曲大喜,一起起身行礼,“感谢将军的宽容!”
  陈庆让他们坐下,又问魏渊道:“秦安县有组织县民种地吗?”
  魏渊点点头,“接到将军的命令,卑职也组织了数千县民在城外官田内种地,不过我们县还好,一直是秦州的产粮大县,似乎金兵也没有意识到,分配给我们筹粮数额不大,只有官仓存粮的一半,我们赶紧把剩下的粮食藏匿起来,造成了粮仓已空的假象。”
  “也就是说,秦安没有出现百姓在城外挖野菜捉田鼠为生的境况?”
  “没有出现,我们县里有粮食赈粥,不算很糟糕,听说甘谷县和鸡川县的情况不太好。”
  陈庆点点头,他下一步就是要去甘谷县,陈庆看了一眼县尉张曲,笑问道:“张县尉能不能给我说说定西寨的情况?”
  张曲连忙道:“卑职愿为将军分忧!”
  他想了想,缓缓道:“定西寨至少在仁宗时就有了,一直是军寨,卑职年少时在定西寨住过五年,后来定西寨废弃了,直到建炎二年被附近村民重新修整,开始有村民住进去,到现在为止大概有一千户出头,人口接近七千人,目前被关、杨、罗、黄四个家族控制,主要是关家,他家是定西县的著名商户,寨丁的盔甲就是他家购置得来,所以关家在定西寨的话语权最大,他们家主叫做关平绪,目前是定西寨的寨主。”
  “山上的水源怎么解决?”陈庆又问道。
  “山顶有泉水,他们引水流入寨中。”
  陈庆笑了起来,“是不是我断了水源,他们就得跪下了?”
  张曲点点头,“可以这样说,但他们一定有存水,至少我少年时军队有规定,每家每户都要存水,现在他们要求存多少我不知道。”
  陈庆起身走到帐门前,望着山上的定西寨,他倒可以试一试切断水源。
  他又回头对知县魏渊道:“还有一件事,魏知县要准备接收百姓,希望知县尽快组织人手!”
  ……
  一名骑兵飞奔靠近定西寨,举起神臂弩一箭向山腰处的哨塔射去,箭上插一封信,骑兵调头走远了,片刻,从哨塔内出来一名士兵,拾起箭信便向山上奔去。
  定西寨的寨主叫做关平绪,他家是商人,是定西县有名的布商,做了几十年布商,积累了大量财富,和所有商人一样,他们家将这些财富都变成了土地。
  靖康之变后,大量商人都带着家人和财富往南方跑,关家的财富却沉淀在土地上,跑不掉,他们索性带着族人上了定西寨,又趁战乱低价收购了大量兵甲。
  关家的财力、武力和影响力,使他们在定西寨坐上了头号交椅,其他几个大家族杨家、罗家、黄家都只能成为关家的小弟。
  关平绪年约五十岁,虽然他已经是地主,但他骨子里依旧保持着商人的精明和狡黠以及唯利是图。
  山下出现了两千宋军,这让关平绪内心十分紧张,连忙请来几个长老一起来议事。
  此时,众人尚不知道周家堡已经被荡平,也不知道这支宋军骑兵只是路过,还是从成纪县过来。
  “鹅角达可以贪般!”
  年纪最大的杨晋有点口齿不清地先开口,他年近七十,嘴像个布口袋,一说话就漏风,但偏偏喜欢卖弄自己的见识。
  关平绪知道他说的是‘我觉得可以谈判’,但现在不是矫正发音的时候。
  他手一挥,不准杨晋再说话,他对众人道:“我简单说几点,第一,我们要知道对方的目的,他们为什么而来,想得到什么;第二,如何保障我们的利益不受损失;第三,我的寨兵怎么办?第四,如果我们归顺,我们能得到什么好处?”
  关平绪不愧是商人出身,思路非常清晰,他的意思用商业用语来解释,就是一句话,“对方愿意出多少钱?我可以卖什么价?”
  罗家代表罗涛点点头,“寨主说得对,我们可以派人去和他们接触,摸摸他们底,然后开始谈判。”
  “鹅杠杠九着贪般!”杨晋急了,谈判是他先提出来的,怎么变成罗家的意思。
  没人听懂他说什么,也不关心他说什么,黄积古担忧道:“我们谈判的底气是什么?”
  “军队!”
  关平绪冷冷道:“我们的一千寨兵扼守高处,区区两千人就想攻下定西寨?”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奔跑声,有士兵高声道:“启禀寨主,下面射上来一封信。”
  “拿上来!”
  士兵走进大堂,将一封信放在桌上,众人一起凑上前,只见信皮上写着:‘敕封秦州制置使、统制陈庆致定西寨关、杨、罗、黄。’
  关平绪拾起信打开,抽出信件看了一遍,脸色变得十分愤怒。
  三人一起问道:“信上写什么?”
  关平绪冷冷哼了一声道:“他限我们天黑之前下山投降,否则杀绝我们四家!”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人心
  大堂上一片寂静,四个人都没有说话,关平绪忽然狠狠一拳砸在桌上,满腔愤怒道:“金兵来了,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不管我们死活,金兵走了,他们又跑回来作威作福,把我们当成什么了?简直欺人太甚!”
  罗涛也冷笑道:“他们把我们当成乌合之众了,以为我们的一千士兵是吃干饭的。”
  黄积古叹口气道:“他们毕竟是朝廷军队,咱们不能硬抗,不如赶紧派人下山去谈一谈,争取对方的理解,避免双方爆发战争,咱们也只是想保护自己利益。”
  三人忽然发现一直抢话头的杨晋怎么不吭声了,一起向杨晋望去,只见他呆若木鸡,像雕塑一样一动不动。
  关平绪忽然感觉不对,伸手试试杨晋的鼻息,他顿时站起身,惊愕道:“怎么回事,他居然死了!”
  杨晋居然被一封信活活吓死了,三人面面相觑,刚才还好好的,居然一转眼就死了,简直是一桩奇闻。
  关平绪对黄积古道:“黄员外,你赶紧去通知杨家,我和老罗商议一下,看让谁下山去谈。”
  黄积古知道他们是想把自己打发走,他也不点破,便点点头,转身离去了。
  关平绪望着黄积古走远,这才问道:“今天是谁负责看守水源?”
  “是黄宁!”
  黄宁是黄积古的儿子,关平绪摇摇头,“立刻把他换下来!”
  罗涛紧张道:“难道宋军要攻占水源?”
  “我觉得有这个可能,我们必须要存半个月的水,让所有人家都准备容器,赶紧去接水。”
  “可是……可是我们不是马上要派人下山吗?”
  关平绪冷笑一声,“如果陈庆不接受谈判呢?”
  “我们守得住吗?”罗涛有些担忧道。
  “我能守多久不重要,重要的是陈庆愿意付出多大的损失,既命令我们天黑前必须投降,同时又用死亡来威胁,显然他不想付出代价,既然如此,咱们就有了讨价还价的底气,一旦宋军的损失让陈庆难以承受,那么重新谈判就是必然了,这才叫做生意,哪有不准卖家报价的道理?”
  “可我就担心把陈庆惹恼了,他会假装同意谈判,等我们下山后再报复我们!”
  “这种失信于民的事情他不会做,他一旦做了,就不会有人再相信他了。”
  关平绪笑着拍拍罗涛的肩膀,“放心吧!我的判断不会错。”
  “可是黄家……”
  关平绪点点头,微微眯起眼睛道:“你说得对,我最担心的就是黄家,他和我们不是一条心,回头我会派人去监视黄家,一旦他们想偷偷投降,那我们就先下手!”
  关平绪随即请逃亡回乡的原州司马李为孺为自己的代表,下山去和陈庆谈判。
  ……
  黄家住的也是窑洞,他们家族人口也不算太多,只有二十余口人,窑洞也有十几眼,黄家不是什么豪门大户,他们就是本村的地主,是四大家族中实力最弱的一支,在整个定西寨排名,他们家族甚至排不进前二十。
  黄家之所以能成为定西寨四大家族,原因就是定西寨他们第一个进驻,他们花费了不少钱将破败的山道和引水瓦道重新修缮一新,随后是他们的同村人搬进来,黄家在定西寨住了近两年,关家才进驻。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黄积古才是定西寨的寨主。
  黄积古忧心忡忡回到家里,他当然知道关家和罗家在最后做决策时,不希望自己在场,才把自己打发走,但关平绪真的能看懂定西寨面临的危机吗?
  陈庆用一个极其傲慢的态度,责令他们在天黑之前投降,如果把定西寨视为一个普通村庄的话,作为制置使,这道命令很正常,一点问题没有,甚至还有点多余。
  关键是,他们几个家族把定西寨视为什么?
  一个和大宋抗衡的独立王国?还是一个土匪的巢穴?
  黄积古感觉是后者,他们的所作所为和与官府对抗的态度,就和山大王没有什么区别,尤其关家,很享受这种在定西寨内至高无上的权力,关平绪被这种权力蒙蔽的双眼。
  黄积古有一种强烈直觉,陈庆并不希望他们投降,让他找到进攻的借口,定西寨一旦对抗朝廷,他就可以把四大家族斩尽杀绝,震慑其他堡寨。
  就不知道周家堡现在还是否存在?按理,陈庆应该先打周家堡才对,然后才轮到定西寨,最后是西面的安远寨,把这三大堡寨一个一个消灭。
  等其他堡寨看到了三大堡寨的下场,秦州的堡寨问题就解决了,陈庆一定是这样计划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