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颗定心丸,让他认定统制就在城内。”
杨元清对张晓的计谋一向很信服,他点点头笑问道:“先生有什么好办法?”
张晓神秘一笑,“我略施两条小计,就让他死心塌地认定统制在城内!”
第二百零八章 牛皋
张仲熊绕城看了一圈,基本上确定了攻打东面和南面,北面摆不开战场,西面地形不平坦,对攻城不利,只有东面和南部比较宽阔平坦。
他望着城头上的‘陈’字大旗,感觉城头军队并不是很多,让他有些狐疑起来,自己费心费力准备攻城,到底陈庆在不在城内?还是已经逃回了大散关?
张仲熊的功利心极重,要不然他就不会最终背叛父亲,投降了齐国。
他对攻打宋军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只想抓住陈庆,拿到金国皇帝开出的令人眼红的悬赏。
如果陈庆不在甘泉堡内,他就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了,直接撤回成纪县,再分兵去各县,占领整个秦州。
这时,他的亲兵指着城头一名大将喊道:“都统,那就是陈庆吧!”
张仲熊也看到了,城头上出现了一名头戴金盔,身穿山纹甲的大将,站在陈字大旗下,此人的身材和脸型确实很像他当初在咸阳战场上看到的陈庆,关键对方头戴金盔,除了主将陈庆之外,谁还能戴金盔?
这时,‘陈庆’身边的士兵射下了一封箭信,落在张仲熊前面不远处。
有士兵跑上前,把信捡给了张仲熊,张仲熊接过信,只见信皮上写着,‘大宋秦州制置使统制陈庆,致伪齐将张仲熊。’
虽然很无礼地直呼他为伪齐将,但张仲熊一颗心却放下了,城头上的这个混蛋显然就是陈庆,这是上天给自己的机会,财富和高官就在前方不远处等着自己。
张仲熊的疑心尽去,他立刻返回大营,喝令工匠加快攻城梯制作,明天中午之前,要造出一百架攻城。
……
夜幕渐渐降临,伪齐军大营内灯火通明,数千士兵和工匠在连夜制作攻城梯,第二批松木也运到了,他们手中有四千根松木,足以让他们造出上千架攻城梯,副将柳洪庆建议多余的树木制作营栅,却被张仲熊否决了,他还想制作十架攻城巢车,和一座观战箭楼。
张仲熊心里明白,他们的攻城武器比较粗糙,攻城能力比较弱,只能靠数量来弥补质量,好容易得到一些木材,却用来造营栅,完全是浪费,现在所有的宋军都自顾不暇,哪里还有人会来援助陈庆?
两更时分,在大营南面的一座土山上,出现了几名宋军斥候的身影,为首将领正是赵小乙。
赵小乙经验丰富,他从南面绕过了伪齐军的巡哨,攀爬到敌军大营南面的山上,伪齐军的大营就是依山而建,但又不完全紧靠大山,还相隔了一里,这样扎营的好处在于被攻击的范围就大大缩小,只有北面和西面,同时也不怕敌军爬到山顶上,居高临下放火。
其实山也不高,高度不到百丈,伪齐军又在山顶的东面和南面各建一座哨塔,哨兵可以居高临下,观察周围的情况,就算敌军爬上山,也会被哨兵发现。
此时赵小乙和几名手下距离南面的哨塔就只有三十余步远,他们匍匐在低处,身体被土坡挡住,哨塔内的士兵看不到他们。
赵小乙匍匐在山坡边缘,探头向四周望去,整个山岗的外形就像一把镰刀,正好把月牙形大营包围起来,对方构建大营也显然是考虑到了山的外形。
再看山脚下,山脚下是一片空地,一直向北一里外才看到大营壕沟,也就是说,不管用弓箭还是投石机,都无法将火箭火器投进大营内。
赵小乙不得不佩服对方的扎营经验,既然利用了山形保护自己,同时也不留漏洞。
观察了小半个时辰,赵小乙向后挥挥手,几名手下匍匐后退,慢慢离开了山岗,他们当然也观察了岗哨,岗哨不大,最多只能容纳两到三人,应该是轮流值守,每次只有一名士兵在站岗,如果发现异常就直接向天空射出火药箭。
……
赵小乙是斥候,他需要提前观察敌军的情况,而此时,陈庆率领大军押运着最后一批粮草和物资,正在前往野狼沟的路上。
他们队伍有四千骑兵,一千头满载物资的骆驼和一千五百辆运满粮草的大车。
最后一天,他们又从保川城搜出了两千辆大车和两万多匹牲畜,郑平排着胸脯保证,保川城内再也找不到一匹牲畜,党项人要去几百里外的兴庆府报信,只能步行前往。
除了车辆和牲畜,还有近三万名汉人,他们来自七千个家庭,包括上万盐奴和保川城内的汉人,他们地位卑微,饱受奴役,这次得到了逃脱党项人控制的机会,绝大部分汉人百姓都愿意跟随陈庆去秦州。
陈庆作为秦州制置使,承诺无偿给他们土地耕种,并免他们五年的税赋。
陈庆深知人口的重要性,从古至今,人口就是财富的根源,是士兵的来源,只有人口才能创造财富。
秦州和凤州的大部分人口都逃去了巴蜀,需要人口补充,更何况这些汉人都是被西夏奴役,把他们救回故国,也是宋军肩负的责任。
陈庆将一万头骡驴和数万只羊以及十几万张羊皮都分给了这些可怜的汉民,还给了他们一万石粮食和两万匹布帛,又把党项人大户人家里搜来的日用品和劳动工具都给他们,每家户人家又给了三贯钱,使这些可怜的汉民终于有了一点点微薄的家产。
皎洁的月光下,三万百姓挑着担,牵着羊,骡驴拉着大车,大车上放在粮食、布匹和日用品,还坐着老人和孩子,满怀着兴奋和希望,浩浩荡荡跟在宋军后面,队伍足有二十里长。
宋军骑兵则跟随在队伍两边,护卫着百姓,保护他们不受野狼的侵袭。
四更时分,浩浩荡荡的队伍进入了野狼沟,野狼沟纵深有二十余里,三里宽,两边都是厚重的黄土高坡。
王浩率领五百士兵守卫着之前运来的粮草物资,大军足足走了三趟,才终于把保川县仓库搬空了。
陈庆命令郑平去安放粮草物资,又命令牛皋带领士兵去安抚百姓。
陈庆现在更关心的是三十里外的甘泉堡,那里有两万伪齐军,怎么对付他们才是眼下的重中之重。
他们之前有五千骑兵,和保川西夏军激战阵亡了五百士兵,还有三百名士兵受伤,暂时上不了战场,他现在能用的骑兵只有四千两百余人。
救下的一千多名宋军战俘倒是可以用,但陈庆却考虑让牛皋率领他们保护野狼沟,毕竟这边有大量的物资和三万多百姓。
陈庆还在等赵小乙的消息。
这时,牛皋跑来求见,他进帐行一礼,对陈庆道:“卑职仔细查看了这一千三百名宋军战俘,他们大部分都会骑马,至少可以挑出八百人加入军队,统制手下又有五千骑兵可以使用了。”
可别小看这八百人,一旦他们加入,陈庆的兵力就恢复到五千数量级,这是一个关键数量级别,军队一旦上了五千人,就能发动一次较大规模的战役了。
这个道理牛皋知道,陈庆当然也清楚,他沉吟一下道:“剩下的兵力太少,恐怕看不住这么多粮草物资和人口。”
牛皋微微笑道:“我们的物资中有大量盔甲兵器,我们可以从三万百姓中挑选几千人组织成民团,卑职认为这样就足以自保了。”
这才是历史上能独当一面的牛皋,而不是演义中那个鲁莽汉子,陈庆大为赞赏,对牛皋道:“我任命程聚为副指挥使,做你的手下,再给你一百精锐弟兄,野狼谷我就交给你了。”
牛皋站起身长施一礼,“卑职一定不辜负统制的重托!”
第二百零九章 漏洞
五更时分,赵小乙回来了。
陈庆听完赵小乙的汇报,沉吟一下道:“你画一张图出来,更直观一点。”
赵小乙找块木炭简单绘制了一幅图,解释道:“这座山岗是镰刀形状,所以对方的大营也呈月牙形状,对方很狡猾,没有紧靠山下驻营,而是距离山脚有一里,而山脚下部署了至少两百名巡哨,防卫严密,卑职仔细查探过,从山顶基本上没法射箭到大营内。”
陈庆笑了笑又问道:“这样说起来,只有西面和北面可以进攻敌军大营?”
“正是!但伪齐军巡哨在三里外,有数百人之多,如果被他们发现示警,敌军大营就能从容应对了。”
“但你们距离敌军大营只有一里,巡哨怎么没有发现你们?”陈庆淡淡问道。
“那是因为卑职绕过了巡哨……”
赵小乙停住了,他忽然也发现了伪齐军的漏洞。
“卑职糊涂了,对方在西面、北面和东面三个方向都部署大量巡哨,但他们在山背面没有部署,我们军队也可以绕过去,藏身在山脚下,发动之时绕过山脚,距离敌军最多只有一里了。”
“其实东面山背后也是一回事,对不对?”
“正是!伪齐军在东面也部署了巡哨,但山背后确实没有巡哨,也同样可以隐藏在东面的山背后。”
“再说说山顶,你的图纸上面画了两座哨卡,有多少哨兵?”
“哨塔很简陋,应该是没有材料修建的缘故,每座哨塔最多只能容纳两到三名哨兵,没有看见钟,应该是发射火药箭。”
“山顶上有多宽?”陈庆又问道。
“长有十里左右,宽最多三百步,最窄处估计只有数十步。”
“哨塔容易拔除吗?”
“可以说轻而易举。”
陈庆问得很详细,甚至连巡哨的规律他想了解,好在赵小乙的斥候探查做得很踏实细致,每个细节都落实了。
天渐渐亮了,陈庆望着记录得密密麻麻的两页纸,对赵小乙的斥候非常满意,他或许经验不多,武艺也不高强,但赵小乙做事认真踏实,就凭这一点,他就是一个合格的斥候首领。
众人都去休息了,陈庆还在大帐内踱步考虑,每一步都反复推敲,一个大胆而又严密的计划终于在他脑海里形成。
……
中午刚过,十几名工匠熬更守夜赶出来的一百架攻城梯放在帅帐前,张仲熊仔细看了一遍,虽然比较简陋,做得很结实,尤其横杆如手腕般粗细,轻易不会折断,着实让张仲熊满意。
唯一遗憾的是,前端没有安装两根大铁钩,当然,按照了两根大铁钩就不是简易攻城梯,那是正规攻城梯,那么粗壮的铁钩他们也做不出来,必须是宋朝军器监专门的工匠打造。
“每人赏十贯钱,然后继续制作,我至少需要三百架攻城梯,给你们三天时间完成!”
疲惫不堪的工匠们拿了赏钱走了,张仲熊十分兴奋道:“传我的命令,准备攻打南城!”
今天他也只打算试探性的攻城,了解城池防御情况,寻找守城士兵的漏洞,同时他也要弄清楚自身军队的攻城实力,这支军队他统领的时间不长,只有一个月时间,他也不太了解这支军队的实战情况。
‘咚!咚!咚!’
伪齐军营内鼓声大作,士兵开始集结了,甘泉堡虽然相隔三里,但也依稀看得到军队集结的架势,守城士兵立刻敲响了警钟。
‘当!当!当!’
警钟声发出刺耳的响声,刚刚吃过午饭的士兵开始迅速集结,向城头上奔来,杨元清的饭刚吃到一半,也只得丢下碗向城头上赶来。
“杨将军,看来伪齐军的攻城梯做好一批了!”张晓望着军营淡淡道。
“今天应该只是试探攻城,进攻的强度不会太大,我估计统制那边应该也差不多了。总之,今天我们全力以赴,给他们一次迎头痛击。”
杨元清随即传令,“全部军队上城,各支特殊军队到位!”
他们的特殊军种有四支,一支是长柄斧头队,一支是长索队,一支是神弓队,还有一支是医药救助队,这些都是历次大战积累下来的守城经验,这些队伍人数不多,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发挥重要作用,甚至能改变战局。
……
‘呜!呜!’进攻的号角声吹响了,五千军队如潮水般向南城涌来,率先冲上来是三千弩兵,他们奔至一百五十步外,一起向城头放弩,黑压压的箭矢射向城头,完全压制住了城头上的宋军,使宋军士兵纷纷蹲下,无法露头。
攻城大将孙平大喜,战刀一挥,“士兵进攻!”
在激烈的战鼓声中,两千士兵扛着一百架攻城梯向城头汹涌杀去。
宋军开始反击了,一千弓箭手站在距离城头约一丈外,半蹲在地上,旗手一挥战旗,千名士兵拉开守城弓向城外放箭。
一千支兵箭瞬间射向城外,如密集的蝗虫扑向城外大地,‘嗖!嗖!嗖!’如雨点般向奔跑的士兵头顶落下,盾牌也难以抵挡沉重锋利的兵箭。
一根根粗长的兵箭落下若,被一箭射中,几乎就会贯穿全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