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水银泄地,无孔不入。
  两种枪法各有特色,也不能说谁强谁弱,关键还是要看个人本事。
  偏偏这两人都代表了两家枪法的最高境界,所以将士们大饱眼福,看得如醉如痴,连陈庆也颇有收获。
  两人激战了五十余个回合,不分胜负。
  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跑到陈庆身边,将一管鹰信递给他,是从巴陵县送来,居然是红色信筒,这和平时的黑色信筒不一样,这表示形势危急。
  陈庆连忙展开鹰信,是杨元清的亲笔信,里面的内容让陈庆脸色大变。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危机
  三万伪齐军和六十艘战船从青山矶渡过汉水,突袭汉阳县,汉阳县失守,幸运的是汉阳仓城内有五千驻军,没有被攻下,但停泊在江边的四十艘战船被伪齐军缴获。
  伪齐军没有继续攻打汉阳仓城,而是留一万军队守汉阳,其余两万渡过长江,攻陷江夏县,两千水军覆灭,鄂州知事张颖自杀身亡。
  目前两万大军水陆并行,正浩浩荡荡杀向巴陵县。
  陈庆立刻停止比武,召集手下大将紧急商议应对之策,将领们家人都在巴陵县,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像炸了锅一样,群情激愤,纷纷要求立刻赶去巴陵县。
  陈庆大喊道:“安静!”
  大帐内顿时鸦雀无声,陈庆对众人道:“巴陵县是我们的老巢,它面临危机,我也很着急,但我相信杨统领不会让大家的家眷身处危境,一定会及时转移,现在不仅是巴陵县遇到危机,是整个湖广面临腹背受敌的危机,我们要如何应对,这才是关键,大家都冷静下来,说说有益的建议。”
  谋士张晓道:“现在伪齐军居然有一百艘战船,也幸亏他们没有杀进汉水,都统要立刻命令郑将军和牛将军撤出汉水,最好能夺回江夏,都统是岳鄂镇抚使,江夏失守责任重大,必须夺回。
  另外都统要立刻通知宣抚使,建议他们撤回汉阳,如果我们这边一撤军,襄阳伪齐军必然会大举进攻长寿县,宣抚使的主力就危险了。”
  陈庆点点头,“参军说得有道理!”
  这时,杨再兴也道:“我卑职建议先派三千骑兵赶赴巴陵,然后主力再赶回去!”
  这个建议也很及时,陈庆当即任命杨再兴为主将,高定为副将,两人率三千骑兵立刻渡江赶往巴陵县。
  陈庆随后发了两份鹰信,一份给郑平,要求他和牛皋立刻撤出汉水,反攻江夏,务必夺回江夏县。
  另一份鹰信是给李纲,建议他立刻放弃长寿县,退守汉阳,陈庆在长寿县驻扎过,长寿县的城墙破旧低矮,经不起大军的猛攻,一旦县城失陷,很可能会全军覆没。
  安排好了几件事,陈庆心中才稍稍定下心来,他之所以没有立刻率军撤回巴陵,是因为他必须从全局考虑,一旦他的军队撤走,襄阳十万伪齐军就会立刻杀向长寿县,后果非常严重。
  而且没有得到李纲的同意他就擅自撤军,那可是大罪,谁都保不了他。
  “都统其实也不用担心。”
  张晓笑着劝他道:“伪齐军的目标也并非夺取巴陵县,我觉得他们的意图更多是给都统施压,逼迫都统撤军回巴陵。”
  “如何见得?”
  “很简单,他们如果要急于攻下巴陵,就不会先攻江夏了,一定会乘船沿着长江西进,神不知鬼不觉,在巴陵县突然登陆攻城,杨统领根本就来不及防备。
  可他们却没有这样干,而是先攻江夏,再水陆并进,制造声势,生怕巴陵县不知道,这不就是在提醒杨元清,你赶紧向陈都统求救,若真攻下巴陵县,陈都统倒不一定急着回去了,所以他们攻打巴陵一定是雷声大,雨点小。”
  陈庆笑了起来,还真是这么回事,还是张晓冷静,看得透彻。
  这时,帐外有士兵禀报,“启禀都统,长寿县发来紧急鹰信!”
  这封鹰信来得太及时,陈庆立刻命令士兵呈上鹰信,他接过鹰信慢慢展开,是李纲亲笔所书,李纲已经知道三万伪齐军渡过汉江之事,湖广军腹背受敌,形势危急,他已经决定放弃郢州,撤回汉阳,要求陈庆也放弃江陵府,赶回巴陵救援。
  看来李纲也很清醒,知道现在形势危险,而且李纲很体会陈庆的难处,主动提出让他去救援巴陵县。
  但陈庆心里明白,李纲其实是希望他能守住江陵,他沉吟良久对张晓道:“虽然宣抚使让我放弃江陵,当我们不能真放弃,我决定留六千新军守江陵县,我亲自统领,然后参军和刘琼打着我的旗号前往巴陵,由杨再兴统领骑兵,我相信他一定能击败敌军,守住巴陵县无恙。”
  张晓想了想也道:“这样也不是不可以,但我认为全部是新兵守江陵不行,还必须留五千骑兵,也不用刘琼跟随,我和呼延云带两千骑兵赶去和杨再兴将军汇合,但需要都统做一个假过江。”
  陈庆顿时心领神会,笑道:“做给江陵城的伪齐军探子看,然我就藏身在长江对岸。”
  张晓竖起大拇指,“都统高明!”
  陈庆随即找来刘璀,命令他统帅六千新兵守江陵城,同时把自己安排告诉了他,责令他保守秘密,不可泄露给手下。
  湖广宋军腹背受敌的消息传遍了江陵全城,陈庆率领一万骑兵赶回巴陵救援,由刘璀率六千新兵镇守江陵县,城外码头上停泊着上百艘数千石的大货船,七千骑兵们开始登船渡过长江……
  正如襄阳城有陈庆的探子一样,江陵府当然也有完颜昌派出的探子。
  位于城南的老顺昌茶馆就是伪齐军的情报点,茶馆和酒楼一样,都是客人云集之地,每天有茶客进出,带来大量的信息,作为情报点非常合适。
  杨掌柜快步来到后院,敲了敲一扇门,里面有人答应,“请进!”
  杨掌柜推门进去,里面是一个三十余岁的男子,他叫王贯,是完颜昌专门挑选出来的情报头子,不苟言笑,非常精明能干。
  “又有什么消息?”王贯问道。
  “王统领,卑职刚刚得到消息,陈庆亲自率骑兵撤退了,大军正在渡江!”
  王贯眼睛一亮,连忙追问道:“那谁来守江陵城?”
  “听说是刘璀,率六千新兵守江陵城。”
  王贯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站起身道:“立刻给我准备一辆牛车,我要去江边看一看!”
  王贯坐上一辆牛车便向江边码头而去……
  江陵城位于长江北岸,紧靠长江,出了城就是长江,长江码头上停泊着近百艘三千石大货船,这些大船都是从杨幺水军手中缴获的,被杨幺掳掠的长江货船,这百艘货船也成为陈庆军队的资产,运载粮草和战马都需要它们。
  码头上数千骑兵列队整齐,一队队骑兵正在上船,江面上,已经有大船向南岸驶去,骑兵当然不会坐船去巴陵,速度太慢了,至少要航行三到四天,而骑兵两天就能赶到巴陵。
  陈庆骑在战马上,正在给留守主将刘璀交代什么?
  在他身后是一杆巨大的赤底黑龙旗,带着黑边,另一面是个斗大的‘陈’字,这就是陈庆的帅旗,帅旗出现在哪里,意味着陈庆就在那里!
  陈庆和刘璀互相抱拳行了一礼,陈庆调转马头,在数十亲兵的护卫下,催马向一艘巨大货船走去,帅旗紧跟在他身后。
  王贯就在远处的人群中,他看得清清楚楚,陈庆纵马上了大船,大船解开缆绳,离开码头向长江中驶去,陈庆就站在船尾,向刘璀等人挥手告别。
  王贯转身挤出人群,他上了牛车吩咐道:“回城!”
  王贯心急火燎地赶回茶馆,他回房写了一份鸽信,交给杨掌柜道:“立刻去城外发鸽信给襄阳!”


第三百一十二章 中线
  汉水客栈大门对面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个卖饼小贩,天天吆喝,没什么生意,但依旧早来晚走,不远处二贤桥上也多了几个闲人,整天站在桥上聊天,站在桥上可以看见客栈的后门。
  小河对岸也日夜蹲着十几名闲人,盯着客栈后门,事实上,整条街道都被监视了,投入监视的人力足有百人之多。
  客栈掌柜快步来到后院,忧心忡忡对呼延雷道:“卖饼的摊子旁又来了两个卖菜的,他们好像不认识卖饼的人,却在交换眼色呢!”
  呼延雷也着实有些无奈,他当然知道客栈已经被伪齐军盯上了,只是他想不通,客栈和荆州一点关系都没有,距离又那么远,对方怎么会发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他想不到答案,但万幸的是骡马行没有被发现,很正常地运转,没有任何被盯上的迹象。
  呼延雷当然想不到,汉水客栈和荆州酒楼是最近一个月,襄阳城内唯一两家整体置换了东主和全部伙计的店铺,他们这才被蒋彦先发现并盯住,而骡马行没有置换东主和伙计,才没有被发现。
  包括呼延雷在内,客栈内一共藏有九名宋军斥候,现在怎么安全的从客栈转移出去,成为当务之急。
  “东主,我考虑了一下,我们其实还是有办法离开的。”
  “什么办法?”
  “可以借道隔壁店铺。”
  隔壁店铺是一家米铺,因为封城的缘故,米进不来,已经关门十几天了,米铺和客栈就隔一堵墙,翻墙过去就是米铺。
  呼延雷眉头一皱,“但整个街道都被监视了,走米铺也没有用。”
  “卑职的意思,是指从河道潜水离开。”
  呼延雷点点头,走水路思路是对的,城内没有了船只,监视就出现了河面这个短板,但对方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对岸安排了数十名监视者。
  “但对岸也有大量人员昼夜监视,我们从码头下水的时候肯定会被发现。”
  “东主有所不知,米铺仓库有一半是修建在水面上,下面用木桩支撑着,我们把仓库地板撬开,下面就是河水,外面有挡板,对岸看不到,我们从仓库下水,然后潜水到对岸,沿着驳岸离开。”
  “这个想法不错!”
  呼延雷竖起大拇指,监视人就蹲在岸上,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被监视者会从他们脚下离去,这就是灯下黑,最危险但也是最安全。
  “通知大伙儿,先去三门巷的院子里躲两天,我再想办法安排大家出城。”
  呼延雷的行动力很高,他手下个个水性都不错,他们分伪两批,二更时分走一批,三更时分再走一批,同时还给每个人发一根细竹管,可以在水下呼吸。
  当天晚上,呼延通率领八名手下从百名监视者的眼皮子底下无声无息地离开了客栈。
  ……
  两天后,负责监视的头目终于发现了不对劲,急忙赶去禀报了蒋彦先。
  半个时辰后,蒋彦先带着大批士兵赶到客栈,直接闯了客栈,客栈内早已人去楼空,对方把所有线索都消掉了,根本看不出他们究竟是什么时候离去的。
  蒋彦先脸色铁青,暗骂完颜昌考虑问题简单,总想利用对方发出错误消息,可对方都被监视了,怎么还可能被利用?
  可惜白白错过了抓住他们的机会。
  “他们是怎么逃掉的?”蒋彦先怒视负责监视的头目。
  这名头目张口结舌,他哪里知道对方是怎么逃掉的?
  这时,一名都头跑来禀报,“我们找到了对方逃跑的线索,在隔壁米铺内!”
  蒋彦先带着大批士兵来到隔壁米铺,他跟随都头走进仓库,仓库有几名搜查的士兵,他们发现了线索。
  都头指着湿漉漉的地板道:“我们有个弟兄踩到这里,不小心摔下去了,下面居然是小河。”
  “把地板掀开!”
  士兵们纷纷取下铺好的木板,地上出现了一个三尺宽,五尺长的大洞,下面就是河水,前面是一块长长的挡板,使对面监视人看不见下面的情形。
  “难怪!”
  蒋彦先捏紧了拳头,随即又无可奈何松开了,对方至少逃走两三天,襄阳城这么大,去哪里找他们?
  这时,一名士兵跑来道:“蒋都统,元帅府发来紧急命令,请你去过去一趟。”
  蒋彦先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前往元帅府,他真不知该怎么向董先交代?
  ……
  董先听完蒋彦先的汇报,半晌道:“这件事虽然很遗憾,但责任不在你,很多事情不是你能控制的,我也一样,既然逃走了,那就再搜寻就是了,只要他们还在城门,总归能找到。”
  董先说得很含蓄,他也暗指责任在完颜昌,想得容易,却不知道做起来多难,能被陈庆派来做情报头子,岂能看不穿这种小伎俩,说到底,还是完颜昌骨子瞧不起汉人的一种体现。
  “卑职会继续努力,尽快找到陈庆的探子!”
  董先笑着摆摆手,“让你过来可不是说这件事,我们刚刚接到江陵的鸽信,陈庆在今天上午离开江陵,率骑兵赶往巴陵县,我们的机会来了,都监军要求我们立刻出兵,我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