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庆微微叹道:“其实上次赐爵荆国公,就已经太高了,连宣抚使李纲尚无爵位,我却拜国公,让我心中惶恐,如果确定封爵,那就连同这次功劳一起,这样至少我心里能坦然一些。”


第三百四十章 长辈
  张浚暗夸陈庆识时务,其实官家就是这个意思,连同这次功劳一起赐他国公之爵,军职暂时不变,或者文官上给他升一级。
  但官家希望陈庆能自己主动提出来,这样朝廷的面子上就好看一点了。
  张浚点点头,“你能这样想,足见你不居功自傲,你放心,朝廷该给你的赏赐,一文钱都不会少。”
  “我对朝廷的安排没有意见,甚至我可以不要封官和赏赐,但我希望把我的功劳转给手下将领!”
  “然后呢?”
  “然后我手下阵亡将士给双倍抚恤!”
  张浚想了想道:“你的要求并不算过份,我可以暂时替官家答应你,不过官家若不答应,我也没有办法!”
  “一切就有劳张相公了!”
  张浚又笑道:“我知道你今天是为什么而来,我们来谈谈正事!”
  他取出一份文定笑道:“我已经替你求婚成功,双方交换了婚约文定,这是吕姑娘的婚约文定,我交给你。”
  陈庆接过婚约文书定,这就是每个女子的婚书,其实吕绣的婚书很小时已经交给张家,但吕颐浩悔婚后,又重新给孙女做了一份婚书。
  双方交换婚书就意味着媒人初步求婚成功,当然,婚约还没有完全定下来,还有几个步骤。
  首先是纳吉,就是算双方八字是否符合,看是不是同姓,比如吕颐浩说不定祖上姓陈,后来改姓吕,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但如果是这种情况就不行。
  一般而言,既然媒人求婚成功,这些担心都不会有问题,若是同姓,媒人求婚那一步就被拒绝了。
  然后双方要安排男方和女方见一面,也就是相亲,这一步也很重要,宋朝一般还是很尊重男女双方的意愿,如果相亲不成功,这门婚事也成不了。
  所以很多民间故事,比如瘸子骑马相亲,塌鼻女嗅花看郎等等,都是出在这个环节上。
  如果男女双方早就见过面,这个环节也可以省掉了。
  接下来就是关键的一个环节,纳征,就是下聘礼。
  张浚笑问道:“你家里一个长辈都没有吗?远房也算,下聘礼必须由长辈来做,我是媒人,不能代做,会坏规矩的。”
  陈庆哪里有什么长辈?这不是让他为难吗?
  他摇摇头,“远房亲戚可能在金国,多年未联系,也找不到了。”
  张浚有些为难,他想了想又道:“那你有没有什么结拜兄弟,结拜兄弟的父母也可以算你的长辈。”
  陈庆一下子想到了郑平,那就由郑平的父亲来做就是了。
  “我和郑平生死患难,情同兄弟,他父亲郑统全可以吗?”
  “郑国舅当然可以,他很适合,那你就和他商量一下,尽快送聘礼去吕家,吕家接了聘礼,婚期就可以商量了。”
  “不知要多少聘礼?两万匹绢够不够?”
  两万匹绢是陈庆破杨幺的赏赐,另外还有五千两银子,他还没有来得及去内库支取。
  张浚呵呵笑了起来,“老弟,你还是真是有趣,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情,怎么你就不知道呢?”
  陈庆脸一红,不知该怎么回答,宋朝他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
  好在张浚没有追究他的无知,给他解释道:“你把聘礼和财礼搞混了,聘礼主要是雁,然后清酒一坛,稻谷一担,还有猪羊各一口,差不多了,等对方收下,再回你鞋袜衣帽之类,这门婚事就算定下来了,然后双方要坐下来商议。”
  “商议什么?”
  “商议婚期以及财礼嫁妆,你的两万匹绢不一定送得出去,因为吕家不一定拿得出价值两万匹绢的嫁妆,财礼和嫁妆是对等的,所以两家人要坐下来商议,为什么要门当户对,原因就在这里。
  当然,你若考上进士,一文钱财礼都不用出,女方还有丰厚的嫁妆,进士的身份就是最好的财礼了。”
  “我明白了,然后婚期有规定吗?比如必须要隔多久?”
  “这个没有规定,只要是良辰吉日就行了,还要避开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忌日、服丧期等等,我估计你应该可以完婚后再走也来得及。”
  “我可以把新婚妻子带去上任吗?”陈庆问到了最关键的问题。
  张浚看了他一眼道:“你现在没有问题,但如果你升为节度使了,你就要面临选择,要么你把家眷放在临安,要么朝廷派监军。”
  陈庆默默点头,两人又说了几句,陈庆再三感谢张浚的媒妁,便起身告辞。
  张浚把他送到门口,微微笑道:“我这个媒人可不是白做的,按照我家乡的惯例,你要给我送十八只蹄髈,以示感谢!”
  “为什么要送蹄髈?”陈庆不解问道。
  “我替你跑腿呗!”
  陈庆哈哈大笑,“好!一定送到!”
  陈庆坐上马车走了,张浚目送他远去。
  这时,长子张栻出现在父亲身边,好奇道:“此人就是凶名昭著的人魔陈庆?孩儿感觉他很温文尔雅啊!”
  张浚微微叹息一声,“行得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他杀敌是为了安民,你懂了吗?”
  “孩儿明白了,另外那柄剑是神宗皇帝的,孩儿留在身边是不是不妥?”
  张浚慈爱地看了儿子一眼,笑道:“那不是神宗皇帝的佩剑,只是他收藏的宝剑之一,属于皇宫珍玩一类,这种流入民间多的是,不必那么在意,喜欢就留着吧!”
  “多谢爹爹,孩儿真的很喜欢!”
  张浚当然知道,这是陈庆在变相感谢自己,那柄剑在神宗皇帝收藏宝剑中排名第五,是唐朝著名铸剑师张鸦九所铸,成为完颜昌的随身剑,算得上是天下至宝。
  “你自己保存好,别轻易送人就是了,你就算标价万贯,也有人愿意出钱买的。”
  张栻吓一跳,“孩儿记住了!”
  ……
  时间还早,陈庆直接来到了郑平家里,郑家喜得第三孙,屋里屋外张灯结彩,走到门口都能感到宅子里透出的喜气。
  门口站着大群孩子,不时有管家出来撒钱分糖果,孩子们一拥而上,个个喜笑颜开地跑开了。
  “张管家!”
  陈庆叫住了管家,管家认识陈庆,立刻满脸堆笑上前,“原来是陈将军,好久不见了。”
  “确实好久不见了,烦请管家替我通报一声。”
  “陈将军不需要禀报,请进!”
  郑平听说陈庆来了,连忙抱着襁褓中的儿子跑了出来。
  他激动万分道:“老陈,快来看看我的儿子,长得和我一模一样啊!”
  “让我瞧瞧!”
  陈庆上前探头细看,不哑然失笑,小眼睛,大胖脸,充满了喜感的面孔,不就是活脱脱的郑平缩小版吗?
  “还真是,别人想认还认不走,小家伙叫什么名字?”
  “还在争论呢!我爹爹给他起名郑宁,大哥给他起名郑静,二哥给他起名郑经,说实话我都不喜欢,你帮我想一个。”
  “郑宁和郑静像小娘子的名字,不够大气,郑经会让人想到不正经,也不太好,做人要诚恳,不如叫做郑诚吧!”
  “好!”
  郑平眼睛一亮,竖起大拇指夸赞道:“郑诚这个名字大气,就算是我这个当爹给儿子起的名字,必须要用这个名字。”
  陈庆笑道:“我找你爹爹有事情呢!”
  “我带你去,吃饭没有了?”
  “路上吃过了。”
  郑平没好气道:“你还真会客气,路上吃过了,怕把我家吃穷?哎!我也懒得说你了,跟我来吧!”
  他把孩子递给乳娘,带着陈庆向后院走去……
  众人在后堂坐下,郑统全让侍女上了茶,笑眯眯道:“陈将军莫非连一个长辈都没有?”
  “有几个远方亲戚,在金国呢!也有十几年没联系了,找他们还不如不找。”
  郑统全点点头,“你既然把我当做长辈,那是我的荣幸,没问题,我替你下聘礼,聘礼你就不用准备了,我府上就有现成的,贤侄看什么时候合适?”
  陈庆在路上特地问了黄历,后天和大后天的日子都不错,他想了想道:“那就大后天吧!”


第三百四十一章 入伙
  郑统全笑着点点头,“那就大后天,十二月初三,烦请贤侄给吕府说一声,上午辰时正,我去吕府下聘礼,顺便一起把财礼和婚期商谈一下。”
  “伯父,关于财礼,我最多可以出两万匹绢。”
  郑统全笑着摆摆手,“太多了,哪里需要出两万匹绢,你是国公,咱们就按照国公娶妻的规矩,五千匹绢足够了,这可是五千贯钱啊!”
  “小侄不太懂,一切请伯父做主。”
  ……
  郑平送陈庆出了大门,他迟疑一下道:“有个生意,你有没有兴趣?”
  宋朝是对商业最宽容的朝代,几乎皇亲国戚,朝廷大臣几乎都有介入生意,连皇帝和宫妃都在做生意。
  陈庆也一点都不抵触做生意,之前要不是他需要钱,他就已经投资呼延家的酒楼了。
  “说说看,什么生意?”
  “你知道我们家是做药材生意的,然后药材生意由我大哥继承了,然后我家又开始做酒生意,朝廷给了酒牌,由我二哥经营,我父亲一直觉得愧对我,一直说要给我一门生意,可以让子孙继承的生意,我之前不愿意,但有了儿子后,我心态有点变了,我觉得有门生意也不错……”
  “等一等!”
  陈庆连忙打断他的话,瞪大眼睛问道:“莫非你不想从军了?”
  “不是!具体做生意不用我操心的,我大哥和二哥也一样,我们家有十几个大管事,一般都交给大管事经营,有专门的账房进行监督,我只管投钱然后分利,我父亲现在毕竟有了身份,不能像以前那样在商场出没了。”
  陈庆明白了,这是职业经理人模式,大管事负责经营,郑家只是作为投资者躲在幕后,估计其他皇亲国戚都是这样干的。
  “你父亲想让你做什么生意?”
  “香料生意!”
  陈庆眼睛一亮,这可是暴利,去海外南洋购买香料啊!但要投入的本钱可不小。
  “你怎么会想到让我参与?”陈庆笑问道。
  “主要是我本钱不够!”
  郑平很坦率道:“刚才你说到两万匹绢的时候,我才猛然想到的。”
  “你父亲不给够你本钱?”
  郑平摇摇头:“我父亲对三兄弟一视同仁,都只给两万贯的本钱,但做香料生意不够,一般都是五万贯起步,要去买海船、购置仓库、雇人,还要加入海商会,然后进货、交税,耗费巨大,但获利也大。”
  陈庆有些好奇问道:“海商会是什么?”
  “就是商人们自发组织的商会,商会有战船,有数百名武艺高强的武士,专门对付海盗,然后大家一次出海,由海商会武士护卫,加入海商会要花两千贯钱,然后每次出海还要另外交一笔保护钱,大概在一千贯左右。”
  陈庆点点头,“我懂了,需要我出多少钱?”
  “如果你能出两万五千贯钱,我们获利一人一半,风险也同担,当然前提是你必须信任我。”
  “我怎么可能不信任你,正好官家也赏了我五千两银子,这五千两银子我就投给你了,就算我占了你这个便宜。”
  陈庆心里有数,这里面不光有本钱就能赚钱,最重要的是渠道,去哪里采购香料,然后再卖给谁,都是靠郑家的人脉,这个便宜自己占大了。
  郑平嘿嘿一笑,“信任归信任,咱们还是要亲兄弟明算账,你把银子给我,我们写一份契约,然后组建商行,商行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各取我们名字中的一个字,叫庆平商行,如何?”
  “叫平庆吧!”
  “不!你给我儿子想了一个好名字,这个便宜我就让给你了。”
  陈庆还是摇摇头,他已经占了很大的便宜,这个商行名字就算郑平不在意,但他父亲一定会在意,必须把冠名权交给对方。
  “这样吧!假如你儿子真的叫做郑诚,那么商行就叫做诚庆行。”
  自己儿子的名字放在前面,郑平当然就不再谦让了,“好!就听你的,无论如何,我儿子就叫郑诚!”
  ……
  坐上马车,陈庆返回府宅,这时,他终于有点回过味了,郑平就算本钱不够,他完全可以向父亲和兄长借啊!以郑家的财富底蕴,根本就不需要自己投资。
  更重要是,让自己参与郑家商业王国的大事,可不是郑平能做主的,就算郑平一时头脑发热,他也必须要经过父亲的同意,怎么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仓促决定?
  陈庆明白了,这一定是郑平父亲的意思,通过让自己加入郑家商业王国的方式,和自己深度捆绑,也可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