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火药桶他不是不肯给朝廷,他也考虑这次回去就把火药桶的技术交给吴阶,让吴阶军队掌握后,再转给朝廷。
  反正火药桶对宋军的防御更有利,对金兵作用不大。
  只是朝廷用这种手段窃取火药桶技术,生怕自己知道,这种行为简直令人不齿,而且还被秦桧趁机传给了完颜昌。
  “如果我没有猜错,你们取走应该不止三桶吧!”
  “确实不止三桶,其实是取了四桶,半路一桶坠江了,都统怎么知道?”
  陈庆冷冷哼了一声,“不是坠江了,是坠入女真人手中了。”
  赵文信大惊失色,“不会吧!官员们都亲眼看见火药桶坠入江中。”
  这种事情没有证据也说不清楚,尤其涉及秦桧,天子赵构是绝不会相信的,反而会指责自己诬告重臣。
  陈庆懒得解释,便问道:“既然已经拿到了,贤弟又来找我做什么?”
  “是这样的,我们今天研究火药桶,有点奇怪,贵军使用时,怎么点燃桶内的火药?”
  陈庆愣了一下,顿时哈哈大笑起来,他明白了,杨元清太狡猾了,太有智慧了,他给了对方四桶没有火绳的火药桶,火药桶核心技术就是火绳啊!
  他很想知道,完颜昌拿到火药桶后的表情,是欣喜若狂,还是手足无措?
  赵文信起身抱拳道:“其实我们都猜到了,这个机密一定就是引火装置,朝廷给军器监下了死令,要求我们在明年开春之前造出一批能够在江面作战的火器,我们听说陈都统在洞庭湖用火器大败杨幺,军器监上下都眼巴巴盼着,事关长江防线安危,事关江南千千万万的百姓安危,恳请陈都统把机密传授给我们!”
  陈庆叹了口气道:“我不是不想给军器监,我知道一旦在宋军中推广,金兵肯定立刻就学会了,我就是担心这一点。”
  “我们一定会保守机密!”
  陈庆摇摇头,“你们守不住的,也罢,看在事关江南百姓安危的份上,我现在就告诉你。”
  “请陈都统赐教!”
  陈庆眼珠一转,就这么告诉对方,自己没有条件吗?
  赵文信一躬到地,“感谢陈都统的无私帮助,只要陈都统有需要,军器监一定全力相助。”
  陈庆想起一事,笑道:“我还真有一个需要,我要千步炮抛竿的制作图纸,烦请军器监给我一份副本,这是我交给你们火药桶机密的条件。”
  千步炮就是超级投石机,里面核心技术就是抛竿的制作,谢长治也没有完全掌握,陈庆还想着怎么搞到一份图纸,正好现在有机会,就看军器监有没有这个诚意。
  赵文信点点头,“监令这两天暂时不在,但请都统放心,我保证说服监令,一定把图纸副本交给陈都统。”
  陈庆淡淡道:“你们监令肯定不会答应我的条件,他只会去找官家告状,说我要挟军器监。”
  赵文信咬牙道:“我可以担保!”
  “老弟,担保是没有用的,我教你一个办法。”
  陈庆笑着低声道:“你先抄一份副本偷偷藏起来,然后再去请示监令,切不可把顺序弄反了。”
  赵文信脸一红,“好吧!仅此一次,我豁出去了。”
  陈庆这才笑眯眯道:“其实我的思路和你们的思路一样,你们是用硬火药管来引火,但我是用软火药绳来引火。”
  赵文信激动道:“火药绳这个办法我们其实也想到了,但就是想不出怎么把它做出来。”
  “很简单,拿一张薄宣纸,裁成半寸宽,在上面均匀地撒上火药,一定要均匀,这是关键,然后在纸的边缘抹一点蛋清,然后一卷,放在太阳下晒干即可!”
  赵文信愣住了,“就这么简单吗?”
  陈庆微微笑道:“很多事情就这么简单,点破了关键就明白了,当然,你们还可以改进,比如火绳的纸容易破,你们可以选择用更好的纸,我没有这方面的条件,还可以制造出卷火药的器具,最好不要用手工卷,如果改进好了,也请务必告诉我,这也是我的要求。”


第三百五十二章 布置
  今天陈庆没有出门,约好的一家店铺给他来装饰府宅,这家店铺也是从东京汴梁迁徙过来的,叫做‘家有栖木’,原本是汴梁最高端的府宅装饰店,相当于今天家庭装修店,但又比今天的装修店做得更深,经营范围更广。
  比如老人去世,他们就会来搭灵棚,挂白幡,给家人披麻戴孝,准备棺木、冰块,联系寺院超度,送葬还找人哭灵,一条龙服务。
  如果是成婚,店铺会更加忙碌,府内张灯结彩,搭青庐,铺毡毯、摆火盆,准备鼓乐,准备酒宴,布置洞房,甚至上好的绸缎被褥都给你准备齐全,连迎亲的车辆或者轿子都准备好,不用你操一点心。
  当然,如果府内要挖鱼池、建假山、搭亭子,营造花园、修缮房屋之类更要找他们,这才是他们的主业。
  至于陈庆怎么会找到这家店,他府宅斜对面就是一家牙行,专门提供各种中介服务。
  陈庆在去年还专门给这家牙行写了两句广告词,‘只有您想不到,没有我做不到’。
  牙行大掌柜如获至宝,立刻找人把这两句话刻在牌子上,挂在牙行大门前,结果陈庆后来发现,几乎临安所有的牙行都抄袭了这两句广告词。
  赵文信走了没多久,装饰店便来人了,来了两个人,一名小管事,一名伙计,管事负责交流,伙计负责记录,他们是先听要求,然后回去准备,明天就开始装扮府宅。
  “你们正常装扮一座府宅需要多少时间?”陈庆笑问道。
  小管事姓杨,入行十年了,经验很丰富,他满脸陪笑道:“要具体看房宅大小,一般的单院,一天就可以布置好,两进府宅要两天,像公子这样的七亩宅,我们一般需要三天时间,但公子的酒宴和拜堂放在丰乐楼,那就省了很多事情,两天就可以布置好。”
  陈庆犹豫一下问道:“说到丰乐楼,我有个小小的疑问,丰乐楼是烟花之地,去那里办婚礼合适吗?”
  陈庆的婚礼放在丰乐楼,不是他决定的,而是郑统全和吕家一致决定的,他只是最后才听到这个决定,他心有点怪异,但又不好多说什么,甚至在吕绣面前也不好提这件事,毕竟是她父亲决定的。
  正好今天这家装饰店铺过来,陈庆便随口问了一下。
  杨管事笑道:“公子对丰乐楼有偏见啊!丰乐楼可不是烟花之地,那里其实是最好的酒楼、最好的茶馆、最好的赌馆和最好的乐坊,唯独不是青楼妓院,那里的美人大部分是不卖身的,就算卖身也必须带出去,不允许在丰乐楼内交易,要不然各府的夫人们怎么会允许自己丈夫去丰乐楼呢?”
  陈庆只去过丰乐楼一次,就是去那里赌箭,丰乐楼里面没有涉足,这样说起来,自己也可以去那里喝一杯。
  “在丰乐楼举办婚礼的人多吗?”
  “有不少,而且都是豪门权贵,不仅价格贵,还有身份要求,一般商人虽有钱,但也约不到,碧云天是丰乐楼五座楼中最奢华的一座楼,是专门举行婚礼、寿宴的地方。”
  陈庆点点头,“多谢杨管事解释,我们从大门开始吧!”
  “好!”
  杨管事指着大门前道:“迎新妇一定要先来夫家,然后再去丰乐楼拜堂,所以第一步就是毡毯,小户人家只有两张毡毯轮流换,公子这里就不必轮换了,我们会把毡毯直接铺到正堂,新妇在正堂拜了公婆,就算是夫家人了,就可以在府中随意走。”
  “然后呢!”
  “然后是灯笼,那种死气大灯笼一般是祝寿用的,新人成婚一般是金童玉女灯,权贵人家用宫灯,你们自然也是用宫灯,门口还有喜娘、鼓乐、歌舞、爆竹,还有散发糖果、铜钱等等,我们都会安排好。”
  “既然婚礼在丰乐楼,怎么府中还有这么多礼仪?”陈庆不解问道。
  杨管事微微笑道;“有的仪式丰乐楼是替代不了的,迎亲一定要先来夫家,拜见公婆,拜祭先祖,然后才能去丰乐楼,所以府中很多布置都省不了,只能说尽量从简,有些可有可无的仪式就免了,像跨火盆,跨马鞍之类,听说这次夫家亲戚几乎没有,那就更简单了,省去了很多繁琐,直接进门就是了。”
  “会不会显得冷清?”
  杨管事苦笑一声道:“冷清是免不了的,这没办法,总是有利有弊,亲戚多虽然繁琐事多,但也热闹,虽然我们也可以找人来假扮亲戚,那就没有意思了,公子说是不是?”
  陈庆点点头,到时候就把郑平一家、呼延通一家,还有吕纬以及自己的亲兵都叫上来凑热闹,太冷清了也不好。
  杨管事笑了笑又道:“然后我们继续往里走,说说前院的布置。”
  ……
  这段时间,吕府也格外忙碌,吕府可不光要嫁女,还要迎亲,吕晋的次子吕纬要娶李梅为妻,时间就比嫁女儿晚三天。
  吕晋一共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吕经是进士出身,目前在饶州余干县出任知县,次子吕纬现在在陈庆军中出任仓曹参军事,长女吕绣即将嫁给陈庆,小女儿吕纹是后妻徐夫人所生。
  另外,吕晋还有两个兄弟吕齐和吕豫,都在外地为官,这次嫁女娶媳是吕家大事,除了吕豫在广南路为官,实在赶不回来外,其他都赶回来了。
  不过吕晋还有一个很大的烦恼就是家中钱财不足,吕颐浩为官多年,虽然也有不少财富积累,但和所有权贵以及官宦家族一样,一次靖康之难给他们都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主要是房宅和土地损失,也就是不动产的损失,各种店铺、庄园、府宅等等这些沉淀了大量财富的不动产都没有了,变成了金国和伪齐国的财富。
  其实还有一个损失就是铜钱损失,很多人家的铜钱是存在钱铺里或者是地窖里,结果金兵入城内,店铺、钱铺都被抢掠一空,地窖的铜钱重达几千斤,根本带不走。
  最紧迫的时候,汴梁一两白银甚至可以兑换二十贯钱,黄金更是早就没有了,就算到今天,一两白银还能兑换五贯钱。
  很多人家的金银铜钱物资等财富能保存下来,是在第一次金兵围城撤退后,天子南巡,那时候大量先知先觉的权贵就开始向南方转移财富。
  吕家也是如此,转移了价值数万贯的财富,在江南一带购买店铺、土地,整个吕氏家族最终还是支撑下来了。
  但这是家族的财富,而吕绣出嫁、吕纬娶妻,这是吕晋的事情,你不能把家族财富用在自己儿女身上,当然,家族会补贴一点,但也就一人五百贯钱,再多就没有了。
  这就是郑统全让陈庆不要给两万匹布帛当财礼的缘故,因为吕家拿不出相应的嫁妆,会很没有面子。
  陈庆最后送来的是一千两银子的财礼,他把两万匹布帛的奖赏折算成四千两银子,一共从内库里领出了九千两银子的赏赐,五千两银子投给了郑平办商行,四千两银子留在自己手中。
  陈庆个人大概有一万两千两银子的积蓄,但这笔银子大部分存放在成都宝记柜坊内,还有一部分在巴陵县,这次他来临安一共只带了五百两银子。
  这五百两银子娶妻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就只能指望天子赵构给他的那笔灭杨幺赏赐。
  陈庆的娶妻钱是够了,但吕晋嫁女和娶媳的钱却出现了困难。


第三百五十三章 苦恼
  后宅内,吕晋正在妻子徐氏商量嫁妆和财礼,徐氏坚决不同意丈夫清囊而出的想法,把积蓄全部拿出去,她女儿出嫁时怎么办?
  “依我看,咱们也不占便宜,陈庆的财礼咱们全部都给绣儿做嫁妆,然后父亲给的两份钱,都给纬儿做财礼,这样不就正好平衡了吗?”
  吕晋叹口气道:“太少了一点!”
  “老爷,已经不少了,一千两银子相当于五千贯钱,可以在乡下买五百亩土地了,一年至少有两千石的田租。”
  “我说是纬儿太少了,他只给李家一千贯的财礼钱,和咱们门第不配啊!”
  “老爷,李家的家境也不好啊!孩子又多,他们能给一千贯的嫁妆吗?你忘记了,李梅的二叔前几天还想借钱,他们家若能拿出一千贯的嫁妆,李梅父亲就不会这么多年不升官了。”
  “话是这么说,可当初经儿娶妻的时候,我们可是给了两千贯的财礼啊!”
  “但人家也陪嫁两千贯不是,而且纬儿是次子,又不是长子,不可能和长子一样吧!”
  吕晋无奈,只得道:“这样吧!我们自己拿出五百贯,给纬儿一千五百贯的财礼,李家再把这笔钱陪嫁过来,李家也没有负担了,然后我再找老爷子讨一些天子赏赐之物做陪嫁,我记得老爷曾经说过,他会把书房那对汝窑的梅瓶送给绣儿当嫁妆。”
  那对汝窑的梅瓶价值很高,居然送给绣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