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巩眼睛一亮,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就地安置,嫁给戍边将领。
  “这个办法不错,我倒觉得可行。”
  “可是她们曾经是宫人啊!”
  王巩摇摇头,“她们已经不是了,朝廷肯定不会承认她们。”
  “什么意思?”陈庆还是不理解。
  “陈都统还不明白吗?以前所有的皇宫档案都在战乱中毁掉了,现在的宫人纪录是从建炎年开始,就算她们回临安,也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没有人认识她们,朝廷也最多给她们一点钱自谋生路,你说她们能做什么,还不是草草嫁人,既然都是嫁,那就不如嫁给戍边将士,至少还能为抗金做点贡献。”
  虽然是推脱之词,但王巩说得也有点道理,她们若回临安,确实命运堪忧。
  陈庆想了想道:“话虽这么说,就怕以后有人拿这件事做文章,说我……”
  “不会!请都统放心,这是朝廷的耻辱,没有人会拿这件事做文章,谁敢拿这件事做文章,肯定会被朝廷百官群起攻之。”
  刘敬也给陈庆使个眼色,表示可以放心。
  陈庆笑道:“既然如此,我就负责安置她们吧!说实话,路上土匪颇多,我也着实不放心她们南下。”
  停一下,陈庆又笑道:“王使君去和她们谈一谈吧!让她们安心留下来。”
  王巩想了想道:“可以,我就实话实说,让她们明白自己处境,死了回临安的心!”
  ……
  王巩和众宫人的座谈确实起了作用,本来是有少数宫妃想返归临安,这下她们完全死心了,只能开始踏踏实实地考虑自己归宿。
  王巩在甘泉堡只呆了两天,他见宋军正在积极战备,着实也害怕战争爆发,自己走不掉。
  第三天一早,他和副使刘敬带着几名随从在五十名侍卫的护卫下离开了甘泉堡,前往北仙人关。
  陈庆送走了王巩,接到妻子的消息回到家里,却意外发现赵巧云也在自己家中,在等自己回来,当然不是她一个人,吕绣和李清照也坐在一旁。
  陈庆笑着安慰赵巧云道:“人已经走了,你可以放心了!”
  “那以后呢?”
  赵巧云小声道:“我的意思是说,能不能顺水推舟,就说我病故了?”
  陈庆摇摇头,“这样肯定不行!”
  “为什么不行?”赵巧云一脸失望。
  陈庆叹口气道:“认识你的人很多,这里就有几百个女人,她们会嫁给我的手下,然后你诈死这件事就会成为我的一个把柄,我若得罪了谁,一个欺君之罪都盖到我头上来了。”
  赵巧云默默点头,歉然道:“对不起,是我太自私了,没有替将军考虑。”
  陈庆笑道:“你不用担心,甘泉堡距离临安十万八千里,使者来一趟不容易,我随便找一个借口就打发了,我就说你自己回大宋游玩山水散心去了,谁知道你什么时候回来,而且韦太后绝不希望你回去,你担心什么呢?”
  吕绣也笑道:“就是说嘛!你担心什么呢?我们的陈都统一诺千金,只要你不想回去,他就不会让你回去!”


第三百八十六章 备战
  自从两名逃兵被抓捕的消息明确后,甘泉堡的战备便开始加紧了,数千根松木被砍伐运回,原本长满了松树的两座大山终于变成了光秃秃一片,下一座长满树木的大山至少要在七八十里外。
  这也算是变相的坚壁清野,包括住在附近一些农民要么进城,要么迁去百里外的其他县城。
  除了伐木外,采掘煤炭和大石也是备战的一种,煤炭就不用说了,短短半个月就采掘了几千吨,堆满了西北城角,足够城内军民使用一年,宋军随即停止了煤炭挖掘,开始全力采掘大石,从南面三十里外的石山采掘大块石头回城,这是为了准备防御武器。
  这天天不亮,数千士兵从军营跑出,直接沿着甬道奔上城墙,开始沿着城墙进行体力训练,这些都是体能测试不合格的士兵,一共六千人,包括呼延通的两千士兵,他们当初都是长跑能手,但这几年养尊处优,停止了训练,体力严重下滑,竟然没有一个人达到标准。
  士兵们原本是在城外训练,但担心金兵会随时杀来,从昨天开始,军队改为在城头上跑步训练。
  甘泉堡虽然叫做城堡,但它是实际上是一座县城,城墙周长十四里,跑三圈就是四十多里了。
  此时陈庆也在城头上,他和跑步训练无关,他在视察宋军工匠营测试火鹞子,火鹞子由两名大匠负责,一个弩坊大匠胡臻,一个是器械坊大匠谢长治,这两人各有所长。
  胡臻是陕西路军器局首席大匠,原是跟随八字军王彦,后来跟随陈庆,他擅长做弩,安装在大船上巨弩火药炮就是他制作的,小型投石机也是他设计制作。
  而谢长治则擅长做大型器械,同时也擅长制作飞行器,也就是木鸟,火鹞子就是木鸟中的一种。
  谢长治和胡臻同时在做两件事,一是安装第二架千步炮,也就是超巨型投石机,陈庆已经从军器监得到了千步炮抛竿的详细制作图册,只是制作一根抛竿最快也要五年时间,他们根本来不及大批量制作。
  只是远在梓潼县的周宽却在成都一家船行内,无意中发现了一根千步炮的抛竿,至于它怎么会在船行内已经无从知晓,周宽立刻用二十贯的价钱买下了这根对船行毫无作用的抛竿,这次大军北上,抛竿也一起北上了。
  甘泉堡内已经有一架千步炮,这是第二架。
  千步炮已经快完成,收尾事情交给其他工匠,胡臻和谢长安开始全力以赴调制火鹞子。
  火鹞子可以说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件火器,它必须始终保持一个稳定的飞行姿态,甚至在火药助推后依旧保持稳定,最后还要精准落地,这就不是一般的困难了。
  甘泉堡已经先后进行了数百次改进试验,基本上已经解决了精准落地,也解决了正常飞行姿势,但最大的问题是会偏离飞行路线,总是飞偏,这个问题一直找不到原因,也一直没有解决。
  谢长治已经进行三天的试验研究,他不愧是东京军器监的首席工匠,在试验飞行了十几次后,便找到了原因。
  “启禀都统,飞偏的原因还是火鹞子腹部装载的火油导致的,火油不稳定导致火鹞子飞行不稳定,所以它有时候正飞,但更多时候是偏飞,另外翅膀的尺寸和厚度也有点问题。
  卑职用没有装载火油的火鹞子试飞,稍微在翅膀上进行改进后,便连续五次都成功。”
  陈庆沉声问道:“那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解决办法就是回归最初,不装载火油,而是点燃火鹞子本身,然后在敌军上空爆炸,燃烧的碎片就会四散飘落。”
  旁边胡臻又补充道:“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火鹞子浸泡在火油内几天,然后拿出来晒干,这样火鹞子本身就是火油了,或者想办法把火油做成油泥状,涂抹在火鹞子上……”
  陈庆笑道:“浸油这个方案可以,就是原木材浸油,而不是火鹞子浸油,否则晒干后会变形,另外油泥涂抹不妥,但油泥这个思路很好,能克服液体油的很多弊端,比如直接点燃后可以投掷,不用再投掷火油桶了。”
  “我们可以试验!”
  “尽快吧!如果浸油来不及,以后再慢慢改进,先让火鹞子能用起来。”
  “卑职明白!”
  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来,单膝跪下禀报,“郑将军在东城门有急事,请都统速去!”
  陈庆又鼓励工匠们几句,这才快步下城去了。
  东城门外来了一队商人,由两百多头健壮骡子组成,每头骡子驮着四只大木桶,郑平正带着士兵们查看大木桶内的物资。
  “这是什么?”
  陈庆从东城甬道下来,正好看见商队。
  “是我们最需要的宝贝啊!”
  郑平激动道:“都统猜猜是什么?”
  陈庆看见了木桶缝的黑色液体,便笑道:“不会是火油吧!”
  郑平竖起大拇指,“一猜就准,一点没错!”
  陈庆顿时又惊又喜,连忙问道:“这是谁送来的?”
  身材矮胖的商队东主上前施礼道:“这是小人给宋军尽的一点微薄之力,我们衷心祝愿甘泉堡能够屹立不倒,使我们北方汉人还能看到希望!”
  陈庆着实感动,连忙还礼道:“请问东主贵姓,是哪里人?”
  “在下韩东堂,延州肤施人,做酒生意!”
  “原来是韩东主,请到军营说话!”
  士兵们把骡子赶到军营,把火油全部卸下,一桶五十斤,一共八百桶,共计四万斤,当然,这还不是猛火油,只是原油,还需要再过滤几道杂质,才得到比较纯净的猛火油,最后大概能得到三万斤猛火油。
  陈庆请韩东堂在中军大帐坐下,问道:“这批火油是怎么搞到的?”
  韩东堂欠身道:“我们肤施县附近一些地沟里就产这种高奴油,咕嘟咕嘟从地下冒出来,以前是朝廷专营,十几处产油地都有驻军,不准普通百姓偷采,但还是管不住,大家都用来晚上点油灯,还能治疗藓疥之病,后来金兵来了,这些高奴油就没有人管,然后家家户户都去采集,卖到各地药店和杂货铺,主要是用作灯油。
  大概是前年,伪齐官府再次控制了火油,但远不如宋朝那么严密,有漏洞,我就打算做这个生意,因为我认识官府的人,但听一个朋友说,这也是很厉害的守城武器,我就琢磨着给甘泉堡搞一点。”
  陈庆顿时有了兴趣,笑问道:“火油没有被军管?”
  “没有,只是肤施县官府在管理!”
  “如果我想多买,还能搞到吗?”
  “每个月千余桶可以,再多恐怕就不行了。”
  “刚才听你说,百姓手中好像也有不少。”
  韩东堂笑道:“确实有不少存货,百姓手中倒是容易收集,关键是钱!”
  “现在一桶五十斤的火油需要多少钱?”
  韩东堂想了想道:“卑职拿油的本钱是一千两百文钱一桶,其中两百文是木桶钱,市价两贯钱一桶,包括了木桶钱。”
  “木桶容易买到吗?”
  “绥州就产木桶,延州也产,很容易买到,小木桶便宜,这种大木桶稍微贵一点。”
  陈庆点点头,又问道:“你沿途过来会遇到哨卡吗?”
  “哨卡有是有,但我很熟悉路况,完全可以绕开。”
  陈庆大喜,吩咐士兵道:“去取一百五十两银子,然后去把呼延云将军找来!”
  这个机会陈庆当然不会放过,他们有一千头骆驼,每头骆驼能负重五百斤,就是十桶火油,跑一趟就能运送一万桶火油!
  陈庆对韩东堂道:“烦请韩东主替我收集民间火油,每桶火油我另外付给韩东主一贯的佣金牙钱,我想先要一万桶火油。”
  韩东堂做梦也想不到,他出于帮助宋军的想法跑了一趟甘泉堡,竟然能让他赚一万贯钱。


第三百八十七章 战起
  三月初八,陈庆得到了成纪县斥候的消息,成纪县周围出现了大批女真游哨骑兵,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意味着凤翔的金兵已经向秦州方向出发了。
  陈庆当即宣布,全城进入战争状态,这时,烧制大缸已经初见成效,前后烧制了一万两千口水缸,由县衙给每家每户发放十口大缸,由军队帮助运水,进行战略储备。
  上万块大石也先后运回城内,除了打水外,甘泉县军民基本上停止了对外活动。
  吕绣也颇为紧张,这还是她第一次真真切切地经历战争,她很清楚,一旦金兵攻破城池,命运最悲惨的就将是她们这些女人。
  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陈庆和所有将领都不能回家了,哪怕他的家就在军营对面,也不能回去。
  吕绣左思右想,她也觉得自己该为城池保卫战做点什么?
  就在进入战争状态的第二天,吕绣便召集了十一名互助组成员。
  “大家也知道战争要爆发了,咱们虽然是女流,不能上阵杀敌,但也能贡献一份力量,比如做饭,照顾伤兵等等,我夫君说,阵亡士兵一大半都是救治不及时死掉的,如果能及时止血、包扎,大部分伤兵都能存活下来,我觉得我们应该主动请缨上阵,成立后勤娘子军,大家觉得如何?”
  众人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纷纷表示赞成,李梅笑道:“我听吕纬说,县衙也准备大量招募民团后勤,要不我们去找县衙试试看。”
  众人说做就做,吕绣带着众人来到县衙,知县蒋彦先听说都统夫人来了,亲自把众人请到大堂坐下。
  吕绣说明了来意,蒋彦先笑道:“这是好事啊!其实后勤事情还真多,不光你们说的照顾伤兵,做饭这些,其实还有不少军务方面的事情需要人手帮忙,虽然各位是女性,但我觉得也能胜任。”
  “军务方面需要我们做什么事?”
  “比如给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