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4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是五天前的情报!”
  陈庆心中盘算一下,五天前的话,今天或者明天就会进西夏了。
  他当即对亲兵令道:“去把唐将军给我找来!”
  ……
  支援西夏的金兵从麟州兔毛川谷地穿过了横山,进入西夏境内,在军队正西方是著名的毛乌素沙漠,军队无法穿过沙漠,只能沿着横山北麓而行,这一带分布着西夏的很多州县,诸如石州、银州、夏州、宥州、盐州等等。
  这一带的驻军都被调去了兴庆府,只生活着少量的党项人,但更多是羌人,这一带原本就是羌人的聚居地,也是萧合达的地盘,也正是因为得到羌人的支持,萧合达才能和西夏朝廷军队恶战了两年,硬生生把西夏国力削损掉了大半。
  中午时分,在夏州附近的一片树林内,数十名宋军斥候在小溪前忙碌的烤鱼做午饭,自从有了蜂窝煤和行军灶,就不会产生烟雾,斥候们再也不用喝生水、吃冷食。
  这数十名宋军士兵是唐骞派出十支斥候队之一,队伍一共三十人,斥候副指挥使王景扬统领。
  王景扬在堵截完颜银可术时屡立战功,积功升为斥候副指挥使。
  他见士兵们有说有笑,便喝令道:“吃鱼就不要说话了,当心刺着喉咙!”
  斥候们都不再说话,默默吃着烤鱼,王景扬有些不放心,起身向树林外走去,距离树林外还有不到十步,他忽然大吃一惊,只见他们的哨兵倒挂在树枝上,一支箭射穿了他的咽喉。
  王景扬立刻蹲下,拔出刀向四下寻视,他忽然感觉头顶有风声,就地一滚,一支冷箭擦着他的肩膀射进土里。
  “有敌情!”
  王景扬大喊一声,战刀向后一挥,“咔嚓!”一支长矛被斩为两段。
  他也不看后面,一个翻滚,又躲过致命一箭,王景扬一跃跳起,撒腿疾奔,一边跑一边大喊:“有敌情!”
  两支箭‘嗖!嗖!’从他头顶射过,都被王景扬利用地形躲过了。
  他从眼角余光看见背后追赶他的敌军,一共五人,三匹战马,在后面紧追不舍。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大喊,“指挥使趴下!”
  王景扬向前猛扑,数十支箭从他头顶上射过,连续几声惨叫,战马嘶鸣。
  王景扬翻过身,见四人已被箭矢射倒,还有一个黑衣人正拼命打马向外奔逃。
  “射马,抓活的!”
  几支箭矢强劲射出,战马扑地到地,将骑马摔出去一丈多远,斥候们飞奔而上,将此人按倒,捆绑起来。
  王景扬走上前,这才看清对方的相貌,居然是个汉人,他也被摔得不轻,满脸是血,眼中露出恐惧之色。
  “指挥使,是协从军探子!”
  士兵从男子腰上扯下一块虎头铁牌,女真军是狼头铜牌,契丹等东胡军是圆铜牌,汉人协从军低级将领和探子是虎头铁牌,普通协从士兵是铁圆牌,从腰牌就能判断对方的身份。
  “说吧!女真主力现在在哪里?说出来,我留你一个全尸,不说的话,我把你的尸体喂狗,首级拿回去请赏!”
  探子浑身一震,他抬起头,满脸哀求道:“你们同伴不是我杀的,杀你同伴之人是弩手,脸上有一道刀疤,你们只要饶我一命,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个重要机密!”


第六百八十三章 协商
  夏州北面的官道上,浩浩荡荡的女真骑兵列队而行,人人铁盔铁甲,手提长矛,杀气腾腾。
  在前面是比较特殊的女真骑兵,人马都身披重甲,三匹战马一排,虽然目前三匹战马之间没有用皮索相连,但看得出他它们的装备和阵型,战时一定是用皮索相连。
  这就是对方探子交代的最关键情报,有六千匹拐子马,三马一组,一共两千组,不然的话,王景扬还真看不出这支特殊骑兵。
  王景扬站在两里外的一座山丘上,仔细观察敌军的拐子马,数量应该是两千组,后面就是正常的女真骑兵了,战马和士兵都没有重甲,队伍也没有那么整齐,有的四人一排,有的三人一排,甚至还有两人一排,比较随意,而不像前面的六千拐子马,三马排列整齐,步调一致。
  三万女真骑兵浩浩荡荡过去,然后是满载粮草物资的大车,一辆接一辆,每辆大车顶上坐着一名押车的协从军步兵。
  大车一眼望不见头,探子说有五万辆大车,但王景扬对大车兴趣不高,毕竟进入西夏后,西夏军的粮草辎重会和对方融为一体,所以没有什么意义。
  关键是到底有多少军队,是不是三万女真军加上三万协从军,还有五万赶车的车夫,军队人数是必须要确定的。
  王景扬只得赖着性子等着大车慢慢过去,大车和足足有四十余里,大车过去后,后面又出现了一支军队,这也是协从军,大约有一万人,加上大车上坐的两万押车士兵,确实有三万协从军。
  王景扬终于等到了队伍走过,他又看了看天色,一挥手,“我们出发!”
  他和手下带着中午抓获的探子离开了夏州,向鸣沙县方向奔去……
  两天后,陈庆得到了斥候带来的确切情报,他又派人详细审问被抓捕的协从军探子,他不光要了解金兵的情报,他还需要知道协从军以及河东路的详细情报。
  大帐内,二十几名重要将领聚集一堂,陈庆问道:“你们何人知道金兵拐子马的情况?”
  这时,高定举手道:“卑职参加过刘光世讨伐淮西的作战,当时完颜宗翰率领一万骑兵将我们五万军队杀得片甲不留,他们的前锋就是三千拐子马,又叫连环马,三匹重甲战马用绳索相连,只有一名骑兵骑在中间战马上,手执一支极长的战矛,一千族拐子马杀进宋军阵型,一路狂奔,所向披靡,势不可挡,那种气势简直俨如山崩地裂一般,数万宋军当即就崩溃了,没命的奔逃,卑职当时也颇为震撼。”
  陈庆眉头一皱,“三匹战马只有一名骑兵吗?”
  “正是,卑职以为三马三人并在一起,战马还好,就是士兵施展不开。”
  有点道理,三人并列骑马确实施展不开,而且一人三马,战马的负担也不重,那为什么他们斥候看到的却是三人三马?
  张晓笑道:“宣抚使也不用奇怪,斥候看到的三人三马只是行军而已,卑职估计还是三马一人,另外两人是备用。”
  陈庆点点头“也有可能,但不顾他们是三人三马,还是一人三马,这些其实意义不大,难点是,我们怎么在西夏平原和三万女真骑兵作战?”
  众人都沉默了,他们并不妄自菲薄,但他们也知道,女真骑兵上万,战斗力极为强悍,何况对方是三万骑兵。
  这时,陈庆又笑道:“对付拐子马倒问题不大,只要一匹战马跌倒,其他两匹战马就无法再战,我们可以用钩连枪来对付他们。”
  众人眼睛一亮,用钩连枪是个好办法。
  高定也接口道:“敌军必然是用拐子马冲锋,他们的骑兵就藏在后面,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用骑兵对骑兵,我们用压倒多数的骑兵来对付金兵,我们用十万骑兵行不行?”
  “可如果我们的骑兵都去攻打金兵,那西夏军和协从军怎么应对?”杨再兴质问道。
  “所以说我们要出动二十万大军,十万骑兵专门对付女真骑兵,十万步兵对付西夏军和协从军。”
  杨再兴冷笑一声,“十万,二十万,这可是战略决战,几条战线进行激战,才可能动用这么多军队,哪有一场大战动用这么多军队的道理?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积小胜换大胜……”
  “你说得简单,但金兵会理睬你这一套吗?我说的是怎么集中兵力战胜金兵,和怎么打仗没有关系。”
  高定和杨再兴争锋相对,眼看要争吵起来了。
  “你们两个不要争了!”
  陈庆站起身打断了两人的争吵,他站起身对众人道:“对付女真骑兵是我们迟早会面对的严峻现实,怎么战胜女真骑兵,不是我们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靠一场场战争积累经验,以前我总是考虑怎么样最大程度的减少伤亡,不愿和敌军正面激战,现在我也慢慢想通了,没有和强敌作战的积累,自身就不会强大,我们的眼光要放远一点,就算我们这次被女真骑兵击败,但没有关系,我们还会卷土重来,但如果不敢和女真骑兵正面作战,那我们以后怎么办?”
  大帐内顿时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陈庆这番话说到将领的心坎上了,不要怕失败,要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最后战胜强敌。
  ……
  待众人散去,陈庆这才对张晓笑道:“所谓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我们可以有勇气和敌军一战,但我们不能轻敌,尤其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扬长弃短和女真骑兵作战。”
  张晓点点头,“我非常同意宣抚使的想法,扬长避短这四个字,就是我们战胜女真骑兵的关键,比如刚才将军提到的钩连枪,这确实是对付女真拐子马的利器,拐子马身披重甲,但唯独马脚露在外面,那么马脚就是对方的弱点,我们的优势就在于训练有术,可以让精锐步兵组成长矛方阵来对抗敌军骑兵,我们的骑兵则去收拾西夏军和协从军,只要西夏军和协从军溃败,女真骑兵的士气必然会受到影响。”
  旁边杨再兴道:“金兵的谋略也很厉害,我们要防备金兵抄袭我们后路,卑职建议把汉人百姓迁徙到割踏寨南面的谷地里,把物资粮草也迁徙过去,在那边扎下大营,这里就只剩下鸣沙县和应理县两座县城,只要坚守县城,敌军的偷袭就没有意义了。”
  陈庆欣然道:“这办法不错,可以采纳!”
  陈庆做出了决定,将汉民大营迁徙到割踏寨南面的山谷内,数十万百姓开始动身了,扶老携幼,浩浩荡荡向南方撤离,宋军又拿出十几万头毛驴和骡子,给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幼儿代步,三万头骆驼驮负着粮食和帐篷,数万名刚刚转正为正式宋军的民团士兵沿途护卫,帮助老弱百姓撤离。


第六百八十四章 围城
  金兵主将乌延蒲卢浑唯恐宋军袭击车队,他统领三万铁骑形成战斗编队,准备随时迎战宋军,但宋军并没有来袭,使庞大的车队得以穿过距离鸣沙县百里外的荒漠地带,继续向兴庆府方向进发。
  三天后,金兵援军抵达了兴庆府,西夏朝廷组织十余万百姓出城,载歌载舞,迎接援军到来,昌平王李堪出城迎接金兵,不过金兵并没有入城,而是在城外扎下大营,他们收到的第一份厚礼,就是三十万只肥羊。
  当然,金国也带来了西夏军急需的物资,八万套兵甲,解决了西夏军身穿白色布甲的燃眉之急。
  中军大帐内,数十名女真以及西夏将领济济一帐,昌平王李堪挂上一幅西夏地图,虽然彼此语言不通,但没关系,大部分都会汉语,汉语就成了他们交流的语言。
  “目前宋军占领鸣沙县以南地区,但宋军还攻下了西平府,这有点不好办,它像一把尖刀顶住了我们腹部,我们觉得必须要先夺回西平府。”
  说到这,李堪看了一眼乌延蒲卢浑和韩常,言外之意就是希望他们出兵夺回西平府。
  乌延蒲卢浑没有理睬李堪的诱导,他们都是骑兵,让他们去攻城,不是笑话吗?
  他摆摆手问道:“双方兵力各有多少?”
  李堪见他没有接自己的茬,心中微微有些失望,他又道:“目前宋军兵力估计在二十万出头,骑兵有十万人,其他都是步兵,我们的军队有二十三万人,双方兵力相仿,如果加上贵军六万人,那我们兵力就有三十万人了,要强于对方。”
  “可就算是这样,你们还是被对方屡屡压制,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原因是什么呢?”乌延蒲卢浑毫不客气地问道。
  “原因是主将的问题,之前的主将是晋王李察哥,他私心太重,没有全力去应对宋军,才导致每战皆败,天子才忍无可忍,临阵换将。”
  乌延蒲卢浑点点头又问道:“现在有宋军的消息吗?”
  “我刚刚得到探子消息,宋军在大规模撤离。”
  “撤离?”
  乌延蒲卢浑一怔,“什么意思?”
  李堪急忙道:“我的意思,不是撤离军队,而是撤离后勤粮草物资,还有几十万汉人奴隶,都向割踏寨方向撤离,他们的意图说实话,我也看不懂。”
  乌延蒲卢浑看了一眼旁边的韩常,“韩将军觉得呢?”
  韩常淡淡道:“这应该是陈庆在做最坏打算了,如果败在我们手上,不得不撤离西夏,也不至于仓促撤退,损失巨大。”
  “我明白了,就是汉人常用的一个词,叫未什么?”
  韩常笑道:“叫未雨绸缪!”
  “对!就这个词,作最好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这个陈庆不简单,我还之前还小看了他。”
  韩常摇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