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4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汾县北城是高定负责攻打,他一样也三战全败,高定顿时胀红了脸,半晌说不出话来。
  杨再兴见两人争吵,连忙岔开话题,“我请各位过来,是想大家商议一下,怎么夺取临汾县,大家一起探讨,寻找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案。”
  这时,牛皋开口道:“我在考虑这几天失败的原因,我觉得有两个方面,一是我们火攻失败,其次是对方火油用得不错,针对性很强,我觉得用攻城梯已经不太现实。”
  火攻失效是主要原因,是韩常找到了对付宋军火攻的办法,那就是用湿被褥和泥沙,一旦宋军火油球攻上城头,守城士兵立刻用几床湿被褥将火油球盖住,灭了火焰,随即用沙子覆盖,然后扫到墙根下。
  韩常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众人都不知道,但韩常用的办法确实简单有效,成功扼制住了宋军的最大的攻城利器,火油进攻。
  而且临汾城内有一万多桶火油,用来对付宋军的攻城梯非常有效,这就使得宋军三天的进攻都十分被动,都以失败告终。
  众人都同意牛皋的观点,攻城梯确实无法再继续使用了,只会徒增伤亡,而无法攻下城池。
  “那牛都统认为用什么方式最有效可靠?”
  牛皋缓缓道:“我觉得攻城槌比较合适。”
  宋军最大的一架攻城槌在京兆,体型太庞大,难以运输,如果就地采伐大树做攻城槌,众人都感觉不太靠谱,刘璀沉默片刻道:“如果对方用火油焚烧,攻城槌一样无法进攻。”
  牛皋微微笑道:“如果攻城槌不行,也可以考虑用大船攻城,实施巢车战术!”
  众人眼睛一亮,这个办法不错,临汾的护城河距离城墙很近,确实可以利用大船攻城,直接搭上城板上城,而且他们都有经验,火攻梯子效果很好,但火攻大船效果不行,哪怕大船全部被烈火点燃了,士兵还可以照样攻城,牛皋这个建议让大家都认同了。
  高定笑道:“在用大船进攻城头的同时,顺便攻一下水城门,大家觉得如何?”
  刘璀阴沉着脸赞同道:“可以用火药桶炸开水门栅栏。”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种经验积累,一个完整的夺城方案渐渐形成了。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在大帐外禀报,“郡王紧急鹰信!”
  鹰信是发到蒲津关,然后由快马送来。
  “拿进来!”
  有士兵进帐,递上一管鹰信,杨再兴打开看了一眼,苦笑着对众人道:“郡王让我们实施攻心计划!”
  “那船攻怎么办?”刘璀问道。
  杨再兴平静道:“大船调来还要两天时间,就利用这两天实施攻心计划,就当是我们先礼后兵!”
  ……
  韩常连续三天击退了宋军的进攻,虽然他也付出数千人的伤亡,但比起宋军一万多人伤亡,他还是占了上风,更重要是,他们找到了对付火油办法。
  这也是他们内部进行十几次实战火油演练中总结出来办法,湿被褥灭火是学习宋军,而用沙子清理火油是他们自己想到的,刚开始是用泥土,只是泥土很黏,糊在地上清理不干净,最后就想到了沙子。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破解了宋军最犀利的火油攻城,同时利用火油进行反击,成功守住了城池。
  这让韩常异常得意,他立刻用鹰信向左元帅完颜银术可进行汇报,就在他期待得到左元帅嘉奖时,完颜银术可却回信告诉他一个不幸的消息,完颜活女阵亡,汾州已被宋军夺取。
  在回信中,完颜银术可隐隐有放弃太原府,集中兵力保大同府的想法。
  这个消息俨如迎头一棒,让韩常的喜悦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开始焦虑了,如果银术可真的放弃太原北撤大同,他死守临汾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宋军攻破临汾,他又该何去何从?


第七百七十七章 攻心
  入夜,数十架大型火鹞子从四面八方同时向临汾城内飞去,火鹞子都没有点火,用弹射加火药助推,飞越城墙后骤然炸裂,纷纷扬扬的纸片从天空落下,足有几万张之多,风一吹,铺满全城。
  很多当值士兵都得到一张,在火光下细看,竟然是一份‘灵武郡王陈庆告临汾将士书’。
  “三晋沃土,生我先人父母,汾水滋润,养我儿女子孙,代代相传,血脉不断,然胡虏残暴,涂炭中原,杀我父母,奸我妻女,断我子孙,沃土成焦炭,祖屋烧成灰,苍苍白发,饿殍于田野,柔弱幼儿,践踏于沟壑,三晋热血男儿,当保家卫国,驱逐鞑虏,恢复汉家江山……”
  一群群士兵聚在一起读着上面的话,无不潸然泪下,很多士兵都忍不住伏在城垛失声痛哭。
  夜里也有当值的女真将领,他们拿着纸条跑去找韩常。
  韩常从睡梦中惊醒,读了陈庆的告将士书,他顿时大惊失色,急忙站起身道:“全部收缴,一张也不准外流!”
  他心里知道,这玩意传播出去,军心就完了。
  他连忙组织军队四处收缴告将士书,可到天亮时,也只收缴到三千多张,要知道昨天风很大,数万张传单吹遍了全城。
  统制苗秀低声道:“万夫长,或许很多单子都没有进城,直接吹到城外去了。”
  韩常的独目恶狠狠瞪着他,“你当我是白痴吗?会相信你的话。”
  苗秀见他凶光外露,便不敢吭声了,韩常对几名心腹将领道:“速去全城搜查,交出来没事,藏匿传单者,全家抄斩。”
  数千名士兵开始全城搜查,闹得鸡飞狗跳。
  其实苗秀怀中就藏着一张传单,他回到大帐,取出传单细看,后面有一句话让他怦然心动,投降无大恶将领降一级录用,投降立功者按原职录用。
  他现在是统制,如果回归宋军也能成为统制,谁还愿意做被人戳脊梁骨的汉奸?
  苗秀年约四十余岁,陕西路绥州人,原本是西军指挥使,种师中的部将,在太原之战中投降了完颜银术可,颇受重用,一路提拔,他目前是是韩常手下的四大金刚,四名统制之一,统领一万军队。
  去年陕北之战,完颜银术可损失惨重,铩羽而归,手中八万金兵损失大半,苗秀也由此对陈庆的西军有新的认识,他慢慢意识到,陈庆统领的西军已经不是从前的西军。
  从前的西军饱受朝廷的窝囊气,被那些不懂军事的文官胡乱指挥,那样的西军他不会再回去,而且朝廷也不会容忍他们这些叛变者。
  而陈庆的西军不是一回事,它其实是一支割据军队,是一支可以争夺天下的军队,陈庆绝不会歧视投降者,他的很多高官都是伪齐国的回归者,甚至关师古回归后都还能做到军部参事。
  苗秀一直很动心,只不过他有些顾虑,陈庆会不会是说一套做一套?
  不过今天的‘告临汾将士书’又让他心中燃起一线希望。
  这时,从大帐外进来十几名将领,纷纷抱拳道:“将军,士兵们闹得厉害,都不想干了,怎么办?”
  苗秀眉头一皱,“都是陈庆那份单子闹的?”
  “正是,那份单子太厉害了,直接瓦解军心,没有人愿意再给金兵当奴才了。”
  “将军,你说我们怎么办吧!”
  望着一双双期待的眼睛,苗秀忽然明白了,这些将领也有同样的诉求,他们也不想为金兵卖命了,形势比人强,现在大家都知道河东路守不住了,再不投降寻找退路,就晚了。
  “各位也想回归宋军吗?”
  一名大将道:“不是回归宋军,而是回归良心,我祖父怎么死的,我心里清楚,这么多年一直折磨我的良心,如果统制不愿意,也请不要阻拦我们。”
  “统制,开城投降吧!我们是汉人,要保卫自己的家园,岂能给仇人做奴仆?”
  “统制,下令吧!”
  “大家请安静!”
  苗秀举起手,高声道:“我完全理解大家的心情,事实上现在已经临汾大势已去,一念之间就能决定很多人的命运,我也不希望我的手下最后死去,或者被押去矿山,我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的活下去,给自己一点尊严,给家人一个体面的生活,我一直在考虑,我们该怎么办?现在陈庆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我将来肯定会愧对大家,所以我决定带领大家弃暗投明。”
  十几名将领顿时一片欢呼,就在这时,远处隐隐传来战鼓,应该是城外传来。
  苗秀点点头道:“看来我们的机会来了,全军上东城!”
  东城由苗秀的军队负责防御,此时城外十万宋军齐聚四座城门,而东城外是牛皋的军队,他率领三万军队在城外数百步外列队,这是攻心战的第二步,收获投降士兵。
  苗秀率领大群将领上了城,一万军队也全部上城,苗秀望着远处的宋军,心中稍稍有些犹豫。
  这时,有士兵奔来禀报,“南城王统制率军出城投降了!”
  苗秀大惊失色,居然被王立峰抢先一步了,他懊悔不及,连忙令道:“开启城门,出城投降!”
  东城楼上挂起了白旗,城门大开,大群士兵挑着白旗出来投降了。
  “将军,会不会是敌军诡计?”一名部将小声对牛皋道。
  “看样子不像!”
  牛皋心里有数,再怎么施诡计也不敢用开启城门来冒险。
  他手提长枪和大盾,率领手下迎了上去,这时,苗秀和众将催马出来,摘下头盔道:“统制苗秀率麾下万人回归大宋,恳乞将军收录。”
  牛皋心中大喜,点点头道:“欢迎苗将军回归,可命士兵迅速出城,放下兵器,去远处集结,我们会优待弟兄们!”
  苗秀回头大喊道:“奔跑从出城,放下兵器,去远处集结!”
  投降士兵奔跑起来,出城后丢下兵器,便向远处奔去,牛皋命令大将顾铠率三千军接收投降士兵。
  牛皋则亲自率领两万士兵向城内杀去,他现在当务之急是夺取东城门。
  城内已经乱成一团,韩常还在率领士兵收缴传单,却连续听到两个让他无比震惊的消息,负责南城的统制王立峰率军出城投降宋军,还有东城的苗秀也率军投降。
  韩常简直被这个两个消息打懵了,站在那里半晌说不出一句话。
  旁边一名亲兵指着一座大宅道:“万夫长,这家肯定有单子,我去搜搜吧!”
  “还搜个屁啊!赶紧逃命吧!”
  他调转马车向北城门奔去,“快跟我走!”
  数百名亲兵也调转马头跟随他逃走,他之所以赶去北城门,是刚才他得到消息,东西南三座城门都有大量宋军,唯有北城外没有宋军士兵。
  这时,城内已爆发了零星作战,主要是军营,杨再兴的军队从南城门杀进城内,包围了千余名女真士兵,双方激烈交战。
  牛皋的军队也在东面大街上遭遇了两千名不肯投降的士兵,双方也爆发了激战。
  这些韩常都不管了,他奔至北城门,喝令开启城门,守城主将不在城门处,守城指挥使不敢阻拦,开启城门,放下了吊桥。
  韩常率领数百亲兵冲出城门,他不敢停留,疾速向东北方向奔去……
  这个时候他已经无法去太原了,只能向东奔逃,穿过太行山去河北。


第七百七十八章 合兵
  阳凉南关也终于被宋军攻下,这座建在半山腰上的险关高达三丈,它本身又建在高处,从南面仰望它,足足高达七丈,一颗滚木礌石就能杀伤数十人,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呼延通的军队先后攻打了五天,伤亡三千余人,可就是攻不下这座险关,但它最后却被北面杀来的宋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克了。
  原因还是在于关隘本身,关隘本身只能容纳百余人,所以大部分士兵都驻扎在北面的山道上。
  李慕清率领一万宋军从北边杀来,又是夜间,杀得敌军措不及防,混乱中,无数士兵逃往关隘,关隘关门不及,被宋军用巨木顶住大门,跟着杀了进去,关隘内的士兵根本抵挡不住如狼似虎的宋军,转眼被斩杀殆尽,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
  呼延通又惊又喜又是惭愧,他率领众人催马上前,向李慕清抱拳道:“感谢李统制的援助,否则这座关隘不知什么时候才会被攻破?”
  李慕清微微笑道:“呼延将军不必自责,郡王也知道这座关隘很难攻打,才派我从北面进攻,郡王有令,呼延将军配合牛皋将军留守河东路南部,其余大军全部北上。”
  “卑职遵从郡王之令!”
  彻底打通了雀鼠谷,这时杨再兴众人也拿下了临汾城,他们得到陈庆的军令,牛皋出任河东南路兵马使,呼延通为副将,杨再兴便将降卒留给牛皋处置,他和刘璀、高定三人率领八万大军浩浩荡荡北上太原府。
  ……
  此时,陈庆大营驻扎太原府清源县北,距离太原城约三十里,与此同时,陈庆又派统制张云率军五千人占领了平定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