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5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书面的信件吗?”陈庆又问道。
  “没有,是张俊派来的一名心腹口述。”
  陈庆想了想道:“参事怎么理解张俊的意图?”
  “卑职觉得,张俊恐怕是想和我们私下做交易。”
  “用芜湖做交易?”
  周宽点点头,“应该是,允许我们在芜湖驻军,换取利益。”
  陈庆冷笑一声道:“他就不怕朝廷知道后剥了他的皮?”
  “所以双方就需要协商,双方的交易一定是在他能够控制的范围内。”
  陈庆负手走了几步,他有点佩服张俊的眼光,张俊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他确实需要一个中转,从泉州前往江陵府,中途需要补给和淡水,船员也要上岸休息,甚至货物也要一个中转仓库,芜湖无疑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中转点,但芜湖又是军事要地,自己用芜湖做中转太敏感了。
  “殿下可以再等一等,卑职以为,对方会很快再来。”
  陈庆点点头,这件事不急,可以放一放。
  这时,周宽又取出一封信,“还有一件大事,事关郑平,卑职要向殿下禀报。”
  陈庆一怔,和郑平有什么关系?
  周宽把信递给陈庆,“这是郑平父亲五天前派人送来的信件,请殿下过目。”
  陈庆接过信看了一遍,眉头顿时皱成一团,天子居然想说服郑平背叛自己,不惜开出了双郡王的条件。
  陈庆当然知道赵构的目标不是郑平,而是四川路。
  不过既然郑统全写这封信给自己,就说明郑家不会接受朝廷的招揽,可是这样回绝朝廷,也会给郑家带来灾祸。
  陈庆又接着向下看,郑统全果然在信中很清晰地表明了态度,郑家不接受朝廷的招揽。
  旁边周宽道:“送信人是郑统全的心腹家人,他告诉我,郑统全一共写了三封信,一封是官方的,将由天子派人送给郑平,第二封是殿下手中这封信,还有第三封信,是给郑平的,也是由这个家丁送往成都,卑职明白郑统全的意思,为了保护家人,他在表面上答应了朝廷的要求。”
  陈庆问道:“参事有没有派人去临安详细了解这件事?”
  “已经派去了,估计很快就会有消息送回来。”


第八百七十二章 交易
  入夜,陈庆坐在桌上查看地图,他看得很入神,以至于旁边茶已经凉了,这时,赵璎珞悄悄走上前,想替他把茶换了,陈庆从沉思中蓦然惊醒,摆摆手笑道:“天气还比较热,喝凉茶也不错!”
  他们从四月中旬离开京兆,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三个多月,再过两天就已经是八月了,最热那些天都是在海上度过,还没有怎么感觉到炎热,秋天便悄然来临。
  不等赵璎珞反对,陈庆已经将凉茶一饮而尽,他着实有点渴了。
  赵璎珞抿嘴笑问道:“夫君在看什么,这么入迷?”
  “璎珞对当涂县还有印象吗?”陈庆笑眯眯问道。
  “当涂县?”
  赵璎珞想了想,“好像离这里不远处,我就记得这一点,其他都没有注意。”
  “确实,有芜湖在这里,一般人都不会记得当涂,那里也有一座小港口,但主要以沿途补给为主,县城也很小,人口也不多,几乎都跑到芜湖港这边找事情做了。”
  “夫君怎么会想到当涂县?”
  陈庆笑道:“我需要一个中转补给之地,要不然从泉州到江陵太遥远了,而且万石海船在长江上航行有点浪费,所以有一个中转之地,海船到这里后,卸下货物,返回泉州,货物继续交给内河船只运输。”
  “我明白夫君的意思,那为什么不选芜湖呢?”
  “因为我要驻军,几千军队驻扎在芜湖就太敏感了,这里往来船往,朝廷会很快知道,但当涂就不一样,如果我和张俊达成协议,他会替我掩盖,只要不发生战争,朝廷绝对不会知道,我居然还有一支军队驻扎在当涂县。”
  “夫君,我觉得有点匪夷所思,朝廷怎么会不知道?官员路过当涂,结果发现不是朝廷军队,不就知道了?”
  陈庆微微笑道:“这就是你不知道宋军中一些不为人知的规则了,张俊的军队叫张家军,岳飞的军队叫岳家军,韩世忠的军队叫韩家军,这些军队中,不全部是朝廷给钱粮,有一部分是他们自筹军俸粮草,当年我在秦州也是一样,这些自筹钱粮的军队在兵部和枢密院中没有存档记录,实际上就是私军,所以我的军队可以冒充张俊的私军驻扎在当涂。”
  “所以张俊打也是这个主意,想和夫君做交易。”
  陈庆点点头,“应该是这个意思!”
  这时,帐外传来女护卫禀报,“启禀王爷,周参事转告,白天说的使者来了!”
  张俊的使者到了,陈庆点点头,起身向中军大帐方向走去。
  ……
  张俊的使者是他的堂侄张雨轩,三十岁,在张俊军中出任仓曹参军,负责全军后勤,非常精明能干,可以说,他是张俊心腹中的心腹,当初秘密处置刘光世的军资就是他全权操作。
  张雨轩正和周宽说话,这时,陈庆走了进来,张雨轩连忙起身行礼,“卑职参见雍王!”
  “不客气,请坐!”
  三人分宾主坐下,陈庆打量张雨轩一眼,依稀有点眼熟,便笑问道:“我们见过吗?”
  “回禀雍王,在绍兴元年,卑职也参加了新兵大赛,曾率五百士兵和雍王对过阵。”
  陈庆呵呵一笑,“原来如此,我说怎么有点眼熟,这一晃八年过去了。”
  张雨轩也感叹道:“当年跟随雍王参加大赛的士兵,听说最差都当上了指挥使,他们跟随雍王,是人生最正确的选择。”
  陈庆有些惊讶,“你们连这个都知道?”
  “只是听到一些传闻,我们绝没有探查过雍王军中机密。”
  陈庆也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这确实是传言,怎么可能都当指挥使,有些不争气的家伙现在还是都头。
  他便笑道:“看来你们大帅对我也是有所诉求。”
  张雨轩也微微笑道:“难道雍王不想在长江下游找一个中转港口吗?”
  陈庆呵呵一笑,“看来是彼此彼此,不知你们大帅想要什么?”
  张雨轩沉默片刻,缓缓道:“火油!”
  陈庆淡淡问道:“火油对你们用处很大?”
  张雨轩叹口气道:“实不瞒雍王,我们军队作战能力不行,以前对阵金兵或者伪齐军,基本上都是屡战屡败,丢城弃土,实在狼狈,但从去年七月到现在,整整一年,我们面对敌军十三次进攻,都没有败退,大帅还由此得到朝廷和天子的嘉奖和册封,其中根本原因就是火油在守城和守淮河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当年在江陵交易的三万桶火油剩下不多了,我们大帅很焦虑。”
  陈庆很欣赏张雨轩的坦率,这种谈判方式让他心中很舒服,至少对方很有诚意。
  “我很感谢你们大帅的诚意,我也很愿意为他抗金助一臂之力,我考虑过,芜湖的位置稍微有点敏感,如果放在旁边的当涂县,会不会更好一点?”
  张雨轩笑了起来,“雍王和我们大帅想到一起去了,我们大帅说,如果雍王取芜湖,他可以给一千人名额,如果是当涂县,他可以给三千人名额,整个当涂县都可以交给雍王,甚至当涂知县也可以由雍王推荐。”
  “如果我选当涂县,我需要付出什么?”
  张雨轩伸出一根指头,“每年一万桶火油!”
  要求倒是不高,以现在肤施县的火油产量,每年分一万桶给张俊,问题不大。
  陈庆又笑问道:“那我的军队在当涂县又是怎么一个存在?”
  “军队当然不是以西军名义存在,而是使用撼天军的旗帜和番号,雍王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吧!”
  陈庆点点头,和他预想的一致,撼天军是张俊的私募军,有一万余人,朝廷也清楚,竖起撼天军的旗帜,也就不会有人过来找麻烦了。
  陈庆笑了笑,起身道:“具体细节张参军和周参事敲定,如果问题不大,在我们出发之前就可以安排了。”
  ……
  次日上午,周宽将一份连夜草拟的细节草案交到陈庆手上,这是周宽亲自草拟,看得出他很晚才休息,毕竟年纪大了,神情十分疲惫。
  “周参事辛苦了!”
  周宽笑道:“时间比较紧迫,也要辛苦殿下今天确定下来,张雨轩今天要赶回庐州复命。”
  陈庆接过草案道:“其实我只关心两个问题,一个是港口怎么安排,一个是县官怎么安排,有提到吗?”
  “有这两个方案。”
  周宽翻了几页,指着其中条款道:“这是港口,目前当涂的港口太小,它有一处不错的港湾,但码头很小,停泊不了万石海船,必须要投资扩建,还包括买地建仓库。
  张雨轩的意思,找一个商人来投资作为掩护,他们就是这样做的,长江上很有名的魏氏商行就是张家开办的,可以交给它来扩港、修建仓库,然后挂上魏氏商行的牌子,然后,我的想法是挂魏氏商行的牌子,我们自己做,对方也同意了,但条件是每年再追加一千桶火油。”
  陈庆淡淡道:“光挂一块牌子可不行,一千桶火油可不是那么好赚的,万一船队出现什么纠纷,魏氏商行必须出面解决。”
  “有这一条,若出现船务或者港务纠纷,由魏氏商行出面解决。”
  “然后撼天军的兵甲装备怎么解决,草案中提到了吗?”陈庆又问道。
  “撼天军的兵甲装备我们都有,对方会提供给我们一百面军旗。”
  陈庆点点头,“说说当涂知县的问题。”
  “知县没有问题,张雨轩说当涂的蒋知县就是他们的人,如果我们想换成自己的人,他们可以安排。”
  陈庆想了想道:“还是继续用张俊的人吧!换成我的人始终不方便。”
  周宽建议道:“但卑职觉得还要安插一个我们的人,哪怕是县尉也行。”
  “可以!就从军中选一个文职出任县尉。”


第八百七十三章 当涂
  当天上午,张雨轩便匆匆乘船过江去了,陈庆随即也和周宽一起乘船前往当涂县巡视。
  当涂县原本是太平州的州衙所在地,后来金兵从芜湖县进攻江南后,朝廷便把太平州的州衙转到了芜湖县,时间过去几年后,当涂县便渐渐没落了。
  当涂县距离芜湖县也就五十里左右,乘船半天就到了,长江在当涂县这里有一座江心岛,就形成了南北两条水道,江心岛南面的南水道便成为一个天然良港,大量船只可以停泊在南水道上,并不影响江心岛北面的长江主航道。
  陈庆发现其实码头也并不小,只是有一段被淤泥塞住了,雇人手把淤泥清理干净后,可以同时靠岸几艘万石海船卸货。
  这个发现让陈庆颇为高兴,倒不是省那点钱,而是可以节约至少两个月时间。
  陈庆乘坐的几艘三千石大船缓缓靠岸,县城距离码头约两里左右,有一条平坦的官道直通县城。
  陈庆走下大船,打量着码头周围的环境,对面是一排连着几座破旧的商铺,有一家客栈和两家酒楼,还有一座仓库,看起来很萧条的样子,后面便大片菜地,地方让陈庆比较满意,基本上都是空地,不用拆除房子,直接把土地买过来就行了。
  这时,几名官员骑马匆匆赶来,为首官员正是知县蒋文辉,年约四十岁,长得很白净斯文,他一早接到张雨轩派人来通知,雍王今天可能会来视察当涂县,他一早便派人来码头盯着,有大船过来,立刻通报。
  果然,中午刚过,还真被他等到了。
  亲兵上前拦住了几名官员,片刻,亲兵将知县蒋文辉带上来,蒋文辉躬身施礼道:“下官是当涂知县蒋文辉,参见雍王殿下!”
  陈庆微微笑道:“蒋知县知道我要来吗?”
  “回禀殿下,张参军告诉卑职,殿下今天可能会来巡视当涂县。”
  陈庆点点头,对周宽笑道:“这个张雨轩还真是有心人。”
  周宽呵呵笑道:“殿下,他实际上就是张俊的大管家。”
  “蒋知县,是这样吗?”陈庆微微笑道。
  蒋文辉脸一红,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陈庆看了看县城问道:“县城有多大,多少人口?”
  “回禀殿下,县城周长三十人,整个当涂县人口有十万人。”
  “人口不算少,县城也很大,还不错!”
  “回禀殿下,当涂县原本是太平州州衙所在地,就因为几年前完颜粘罕从芜湖南下偷袭江南,导致朝廷空前重视芜湖,把州治迁到了芜湖县,人口流失很多,其实当涂县也可以从长江行船到太湖。”
  陈庆惊讶道:“当涂县也可以吗?”
  “当涂县有一条河叫姑孰溪,是极为秀美之地,李白有诗云:‘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
  “不错,河流在哪里?”
  蒋文辉向西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