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5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庆见他眼光很正,不由暗暗点点头,笑道:“耶律参军请起!”
  “谢殿下!”耶律乞颜站起身。
  陈庆又示意让他坐下,这才问道:“我看见仓库有粗铁、铜锭,还有粗银,这是附近有矿山吗?”


第九百一十四章 稳定
  耶律乞颜连忙欠身道:“回禀殿下,这不是附近产的,是从燕山府运过来,放在大同府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是辽国的库存,辽国灭亡前几年,就开始往大同府这边运输物资,这些只是当年运来物资的一小部分。
  当年粗银有两百多万斤,黄金有三十万两,绸缎一百多万匹,还有大量的珍玩,现在除了铜、铁、布匹还在,还有一些粗银和黄金,其他几乎都被金兵运走了。”
  “为什么金兵不运走铜铁?”陈庆笑问道。
  “小人问过完颜喝离撒,他说金国不需要制作盔甲和兵器,也没有那么多人口,消耗不掉,放在燕山府和大同府是一回事。”
  “我之前同意蒙兀部的商人回来,耶律参军觉得这个决定正确吗?”
  “当然正确,殿下这是纠正女真人的倒行逆施!”
  “会不会真的有蒙兀人探子呢?”
  耶律乞颜叹口气道:“完颜喝离撒赶走蒙兀人的借口是防备对方探子,实际是为了夺取他们的财富,完颜喝离撒的幕僚宋英甚至制定了土地和房屋的售卖计划,只是还没有来得及实施,至于蒙兀人探子有没有我不知道,但我认为不能因为害怕探子,就把整个蒙兀部人赶走,这完全是无能的表现。”
  耶律乞颜的最后几句话说到陈庆心坎上了,为避免探子就把整个部族赶出去,这种做法不仅无能,而且愚蠢,如果蒙兀人收买契丹人当探子又该怎么办?就像自己用粟特人康默德来收集情报一样,正确做法应该是使用内卫来查潜伏探子。
  陈庆点点头道:“我打算任命折彦质出任云中制置使,主管兵马政务,但还需要一个通判来协助他,从现在开始,我正式任命你为大同府的通判。”
  耶律乞颜心中激动,连忙起身行礼,“卑职愿为殿下效力!”
  陈庆笑着点点头,“如果明天军队放开戒严,耶律通判觉得合适吗?”
  耶律乞颜知道,自己已经是太原府通判了,他按捺住内心的激动,连忙道:“卑职觉得就算现在放开戒严也没有问题,关键是要先赈粥,保障底层百姓有口饭吃,这里很多人家都是给商铺干零活,做一天拿一天工钱,没有活干就没有饭吃,卑职估计已经有人家断粮了。”
  陈庆和张晓对望一眼,陈庆问道:“赈粥没有问题,但我不太理解,一天挣的钱只够吃饭吗?”
  耶律乞颜叹口气道:“大同府的粮价一百五十文一斗,盐五百文一斤,哪怕最便宜的粗布也要几百文一匹,普通人一天挣五十文,做零工每天也只有三十文,只能买两斤麦子,可不是只够糊口?”
  听完这番话,陈庆便知道,自己在大同府已经稳了,他们的常平屋一旦推出来,所有百姓都要跪下了。
  陈庆便对张晓道:“折彦质还在府州,大同府这边军师就暂时出任知府,把太原府和整个河东北路稳定下来。”
  张晓点点头,“殿下放心吧!卑职能处理好。”
  ……
  当天下午,宋军便解除了大同城的戒严,同时在城内十个地方搭棚赈粥,引来大批底层百姓排队领粥,大街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店铺也纷纷开业,都把店铺名字换成汉字招牌,陈庆下达了赦免令,并张榜公布,太原府的所有金国官员一律赦免,非女真族官员可以继续任用,由州衙决定。
  陈庆同时下令禁止官方使用女真文,要求全部使用汉文,并废除了金国的一切税赋,对河东北路各州县皆免税三年,同时要求各县推出常平店,向百姓出售价格低廉的生活物资,主要是粮食、盐、糖以及蜂窝煤,和其他各县一样,当然这需要一点点时间,不可能马上就推出。
  两天后,上万名被驱逐的蒙兀商人和克烈商人纷纷返回了大同城,返回自己的家,虽然被掠走的钱财拿不回来了,但他们的店铺和房子还在,宋军又承诺把货物和粮食还给他们,这便让草原商人们感激万分,为了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他们纷纷把店铺名称全部改为汉文。
  大同府一切都运转得非常顺畅,甚至比河东各州还要顺畅,原因是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被女真人压迫,从百姓到官员,普通官员拿着微薄的俸禄,他们也要养家糊口,却承受着和百姓一样的沉重物价。
  所有的财富都被金国掠夺走了,用以养活驻扎在大同府的两万女真军,实在没有多余的财富给官员们中饱私囊。
  所以当宋军攻占了大同府后,把官员和百姓同时解放,官员们拿着比从前高一倍的俸禄,享受着比从前低无数倍的物价,怎么能不卖力。
  百姓们更是直接拿到最大的实惠,小麦从每斗一百五十文降到每斗三十文,盐从五百文每斤降到八十文每斤,粗布从三百文每匹降到百文每匹。
  消息正式公布后,整个大同城都要沸腾了,百姓们纷纷冲到大街上敲锣打鼓,欢呼声直冲云霄,他们载歌载舞,欢庆让他们终生难忘的这一刻。
  但就在大同城满城欢庆的同时,陈庆率领两万骑兵离开大同城南下了,在鄯阳县接上余樱后,返回京兆,结束了他对河东北路的巡视。
  不过这次河东北部之战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天气格外关照了女真军,原本期待的暴雪没有来,只下了一场小雪,使完颜喝离撒的败军没有被大雪所困,成功撤退回了燕山府。
  直到一个月后,一场暴雪才从草原席卷而来,吞没了整个北方。
  ……
  时间转眼到了十二月中旬,北方已是天寒地冻,一片白雪皑皑的世界。
  这时,历时整整两年的京兆城扩建终于完工,将整个城墙向南推进了五里,城墙周长达到了空前的五十八里,成为天下第一大城,甚至超过了大宋旧都汴梁。
  这天上午,川陕宣抚使司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竣工仪式,庆祝新城墙的落成。
  新城墙前锣鼓喧天,彩旗飞扬,狮子舞、飞龙舞精彩异常,竣工仪式由周宽主持,由陈庆掀开了筑城碑文上的红布,宣布新城墙正式落成。
  紧接着还有五千士兵上城操演长矛大阵和弓弩大阵,数万百姓在城下观看。
  东城头上,蒋彦先笑着对陈庆道:“卑职之前提议,在汉长安城基础上重建一座新城的奏折,不是殿下是否看了?”
  陈庆淡淡道:“看是看过了,但我记得还不止一个方案吧!”
  蒋彦先点点头,“对!还包括将北城墙向北再移三里,落在从前唐朝长安城的城墙位置上。”
  “向北再扩三里的理由是什么呢?”
  “理由嘛!对外可以解释为军营不足,驻扎军队需要,同时因为需要修建一座新的仓城,但实际上,卑职考虑是为以后建造宫殿做好前期准备,至少土地要留出来。”
  “蒋参事和赵开谈过了吗?”陈庆又不露声色问道。
  “别提了!”
  蒋彦先没好气道:“那个吝啬鬼,让他花一文钱都不干,整天哭穷,我知道将来在中原和河北要耗费大量钱粮,所以在东面修新城的方案我已经放弃了,现在我只提两个方案,要么在汉长安城修建新城,要么城墙北扩,实际上在汉长安城修建新城,也是为修建宫殿做准备。”
  “两个项目需要花多少钱,蒋参事算过吗?”
  “大概框算过,修新城需要四十万贯左右,用十年时间修城,平均每年四万贯,其实并不多。”
  “城墙北扩呢?”陈庆又问道。
  “城墙北扩三里大概需要八万贯钱左右。”
  陈庆眉头微微一皱,“可是我们城墙南扩五里也才花了五万贯钱。”
  蒋彦先解释道:“殿下别忘了,南城墙利用了原来的大量城砖,而北城墙不拆除,只是在三里外再修建一座新的城墙,需要大量砖块,还要征收大量农田,比南面多了不少,所以肯定要比南城墙耗费更多的钱。”
  陈庆沉思良久道:“我原则上同意第二个方案,在三里外修建第二座北城墙,修建汉长安新城耗钱太大,将来再说,这次我从大同得到二十万斤粗银和三万两黄金,修新城墙的钱就从这里面出,我来和赵开谈,你再提交一份奏折,还是以修建新军营和仓库的名义,宫殿的方案一个字都不能提到。”
  蒋彦先大喜,连忙道:“卑职明白了,明天就着手写奏折。”
  这时,城墙上演练结束,四周响起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喝彩声,陈庆也笑着鼓掌。
  他又对蒋彦先淡淡道:“奏折先别急,等我说服了赵开再着手。”


第九百一十五章 换地
  说服财神爷赵开只是一个借口罢了,陈庆是事实上的统治者,财权岂能不在他的手中?不过陈庆也并非独裁者,他把君相之权分得很清楚。
  他建立了两座财库,一座叫司库,也就是川陕宣抚使司的钱财物资库,所有的税赋收入、采矿铸钱收入、官方租赁、转让,官商贸易等经营收入等等,都计入司库中,财权由内政堂掌控,财税司参事有审核权。
  正常的军费支出、政务俸禄支出、教育支出、赈济支出等等,都从司库中支出,预算内的正常支出不需要陈庆审批,内政堂审批通过后即可实施。
  但预算外大额支出,比如某地爆发蝗灾、水灾之类,需要赈济百姓,这种支出就要陈庆批准,陈庆不在则由王妃批准。
  另一座钱财库叫做府库,是雍王府的钱财物资库,收入只有两块,战争收入和海外贸易收入,府库由陈庆掌控,财税司代为管理。
  府库一般用于战略性支出,战略性支出范围比较广,比如一百艘万石大海船是属于陈庆和郑平私人所有,可不能无偿征用,最后陈庆和郑平作价三千贯一艘卖给了府库,作为府库的资产,正常情况一艘万石海船就要万贯以上,还要很长时间建造。
  战争支出也属于战略性支出,战争支出和正常的军费支出不是一回事,平时士兵的俸禄是两贯钱一个月,减免赋税,退伍时还有土地奖励等等,可一旦进入战时状态,士兵俸禄就要变成四贯一个月,增加的两贯钱就是战争支出。
  还有征用百姓运送物资,征用民间医师等等都要花钱,这些也是战争支出,还有伤残和阵亡将士抚恤,士兵的奖励等等,也属于战争支出。
  这次蒋彦先提出的城墙北扩,按理应该由司库支出,作为军费支出的一部分,但因为金额巨大,耗资八万贯,司库承担有点吃力,加上这次攻打大同府收入颇丰,所以陈庆便特批为府库支出。
  府库才是陈庆经略川陕的真正根基,用赵开的话说,府库是他们的老底,里面究竟储藏了多少财富,一直是最高机密,只有陈庆和几名内政堂参事知道。
  光攻灭西夏后,便夺取了。
  整个西夏百年积累的财富,虽然西夏官库钱财不多,但几百名权贵的财富全部成了战利品,还有各种天量物资,扣除战争开支后,都进了府库。
  还有这次攻下大同府,大同府是辽国西京,金国的战略重地,尽管大部分金银和珍玩都被金国运走,但剩下的金银就折合一千五百万贯以上,还有铜钱八十万贯,再有女真抢掠蒙兀商人的钱财没有来得及运走,被宋军缴获,这部分有两百三十万贯,用来作为犒赏士兵以及攻打河东北路的战争开支。
  另外还有大量物资,生铁六百万斤,铜四百五十万斤,羊皮百万张,布匹八十万匹、绸缎十万匹,还有帐篷、木材、药材、皮毛等物资数不胜数。
  再有就是粮草、羊肉、奶酪、羊油、羊酒等物资是直接进入粮仓,不属于钱财物资,而兵甲则箭矢进入兵器库,都不属于钱财物资。
  当然,京兆的府库和临安的内库又不一样,临安的内库是天子的私人财产宝库,而京兆的府库则属于国有,有点像储备库,只不过审批权是在陈庆手中,不需要经过内政堂批准。
  至于陈庆个人的财产和这两座仓库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有自己的小金库,有自己的不动产,在云阳县有一座三千亩的庄园,在京兆城还买了三座五亩宅,又在新开辟出的南城拥有两百亩临街地皮,这是一种高官福利,军队统制以上,文官五品以上,都会得到新城的土地赏赐,面积不等。
  黄昏时分,陈庆回到了府中,距离过年还有半个月,家家户户都在忙碌过年,陈庆府中也不例外,不过他们家里还有两个特殊的‘病人’,一个是赵璎珞,她挺着一个大肚子,待产期大概就是这几天,刘医师已经搬进了陈庆府中,另外一个就是余樱了,从河东北路回来不久,她便有了身孕,这让流产过的余樱喜出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