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绣迟疑一下道:“其实别的我不关心,我就怕伤害到兄长。”
“不会,这件事你兄长已经向我汇报了,我让他配合内卫演戏,这件事很机密,就你我在这里说,你不能再告诉任何人。”
吕绣这才放心下来,点点头,“夫君放心吧!我做事有分寸,绝不会泄露。”
……
次日一早,陈庆在蒋彦先的陪同下前来视察新开辟的南城土地,城墙已经拆除,远处五里外有新的城墙,南城外主要以农田为主,基本上没有村庄,所以一眼望去都是空荡荡的土地,基本上没有房舍,即使有房舍也被拆除了。
陈庆和大群官员骑马走过了从前的城墙,外面便是大片的空地,覆盖着厚厚的白雪,一片晶莹洁白的世界,目前为止,只修建了一条南北主干道,宽达十丈,铺上了长达五里的青石板,一直通往五里外的南城。
主干道上,牛车、驴车、骑马的、骑驴的以及步行者,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从南城进来,以及出南城而去,都必须要经过这里,但两边却茫茫的白雪之地。
尽管分配的一部分土地给高官和将领们,但在长五里、宽达十里的广袤土地上,分配的土地实际占比极小。
扩展南城的方案得到了内政堂一致通过,这也是形势所迫,京兆城内的人口已突破百万,军营和仓库都在向城外搬离,空出来的土地用来造房子,可城内依旧拥挤不堪,居住问题已经成为京兆城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另外很多公用事业也无法进行,办学需要土地,商业需要土地,官署需要土地,土池储备已经耗光,目前,城内地段好一点的土地已经涨到每亩万贯,还不一定买得到,各州各县的大户人家都想在京兆有座宅子,以至于京兆城内一房难求。
陈庆见远处白雪覆盖的旷野里有不少人在走动,似乎查看土地,陈庆便问道:“那些都是什么人?”
蒋彦先微微笑道:“估计就两类人,一部分是想买店铺的商人或者想买宅的大户人家,他们在选地方。”
“等等!”
陈庆打断他的话,“土地还在售卖了吗?”
“被殿下叫停后,已经不再售卖,但之前确实卖了一些土地,只是不好反悔,定金都收了,不过和殿下的要求并不冲突。”
陈庆眉头一皱问道:“现在是哪个官署在管理这片土地?”
“是田宅矿山署令!”
蒋彦先回头招手,将一名叫上来,给陈庆介绍道:“田宅矿山署署令李庄农去陈仓县审核官田了,这位是副署令高昆,去年调来京兆,之前是晋州通判。”
高昆连忙躬身行礼,“参见殿下!”
陈庆问高昆道:“我之前说过,土地不是不可以卖,但要先做个章程,哪里修瓦子,哪里修民房,哪里修学校,还有买土地的种种限制,必须要有明确而详细的计划,然后才能卖土地,高署令知道这个规定吗?”
“卑职知道!”
“那我想知道,你们计划做到什么程度了?”
“回禀殿下,计划最快也要到明年二月份才能完成,太庞大了,还有各种购买限制,我们不能拍脑袋决定,必须要去调查,也需要时间。”
“那明年三月底之前完成,可以做到吗?”
“完全可以!”
“另外,那些人交了定金,是不是土地都确定下来了?”陈庆指了指远处的人问道。
“殿下,他们只是交了定金,因为还没有明确他们能买多少土地,所以官署只是答应他们可以购买土地,但具体购买哪里的土地,并没有确定,所以他们现在看土地也是白看。”
陈庆点点头,又问蒋彦先道:“刚才蒋参事说前面那批人有两类,一类是想买土地的,那另一类人呢?”
蒋彦先苦笑一声道:“还有一批人就是土地的原主人,他们都后悔出卖土地,也后悔价格卖低了,想闹事吧!”
“不是说都是官田吗?”
蒋彦先摇摇头,“大部分是官田,但东南面的一大片土地是私田,大概有几千亩,涉及一百九十余户人家,他们之前已经闹过一次,殿下正好去了临安,卑职估计他们很快还会再第二次闹事。”
“和他们签署协议了吗?”
高昆连忙道:“都签署了,而且是给他们土地市场两倍的价格,当然不能比,农田两倍的价格也就五十亩,但如果变成城内的住宅地,价格就要翻很多倍了,所以他们后悔,叫嚷着要收回土地。”
陈庆冷冷道:“不用理睬他们,等他们闹事的时候再通知我!”
第九百二十三章 试探
中午还没有到,聚香酒楼牡丹房内已经有客人来了,这间雅室在最西面,隔壁是杂物间,堆满了破旧桌椅,无法监听,所以王双才选了这间雅室,以每天一贯钱的价格包下了中午的固定时段,如果晚上有需要的话,可以提前预定,雅室也会给他们保留。
王双和周华来得稍微早了点,今天他们是第四次请吕纬吃饭,经过前三次的接触,王双和周华都看出来了,吕纬表面上一本正经,不再打架斗殴,不再调戏妇女,说话有时也偶然会打打官腔。
但骨子那种纨绔子弟的思想还在,那就是不劳而获的想法深入骨子里,羡慕参事们一年几千贯的收入,不知他们的收入从哪里来,总是抱怨自己干得比牛还苦,吃得比鸡还少。
时机已经渐渐成熟,王双和周华决定今天摊牌,当然,不是由他们说破,而是由吕绞说。
王双看了一眼旁边喝茶的吕绞,笑问道:“吕公子,昨天你真的见他们夫妻吵架?”
吕绞笑了笑道:“其实也不是吵架,是他妻子抱怨雍王无情,这么亲的关系都不给特批,说得吕纬恼火了,就吼她,说妇道人家懂什么,让她闭嘴!”
旁边周华眉毛一挑道:“也就是说,他想卖土地卖不了?”
“正是!”
王双沉吟一下道:“他家急着卖土地,还是因为急着筹钱买宅那件事?”
吕绞点点头,“其实还是李梅家里的原因,李梅父亲在成都被刺杀,她母亲带着幼弟想来京兆投靠她,但吕纬不太愿意,李梅还有两个兄长在巴蜀县里为官呢!凭什么来投靠女儿?
所以李梅就想着再买一座宅子,让她母亲和幼弟住,不要住在一起,吕纬也同意了,正好官府有座三亩宅要出售,地段也非常好,在长安南街,吕纬通了人情,这座宅子便留给他,但要付三万贯钱才能过户,我听吕纬说,他们家只有六千贯钱,他又不想问父亲和祖父要,所以比较急。”
旁边周华道:“他其实可以问王妃借啊!不是他亲妹妹吗?”
吕绞不屑地哼了一声,“周东主,你想多了,王妃那人既虚伪又自私,她绝不会允许吕纬买宅,因为这超过了吕纬的承受能力,会让别人怀疑吕纬靠王妃得了好处,从而影响她贤良无私的名声,她一切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绝不容许别人损害她的利益,那怕是亲兄长也不例外。”
王双和周华对望一眼,他们理解了,吕纬这种看似风光的外戚,其实比别人更难,难怪他之前被调去夏州做知事,那种险恶之地,别人都不肯去,只能他去。
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吕纬一阵风似的走进来,抱拳歉然道:“让各位久等,抱歉了!”
吕绞跳起来喊道:“老三等会儿要罚酒三杯!”
“罚酒一杯吧!下午还要去巡视仓库,喝多了会误事,老关那个人不好说话。”
王双呵呵一笑,“罚酒就算了,赶紧坐下,周老弟让他们上酒菜!”
周华出去喊了一声,不多时,三个酒保提着酒菜盒进来了,给他们布上满满一桌酒菜。
王双等着吕绞给众人斟满酒,便端起酒杯站起身笑道:“来!我们先碰一杯。”
众人也站起身,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王双这才先让吕纬夹菜,四人吃了起来。
喝了两杯酒,王双放下筷子笑问道:“土地之事怎么样?”
吕纬叹口气道:“不好办啊!规定是三代之内不准出售。”
“真有这么严格?”
吕纬摇摇头,苦笑道:“其实也没有那么严格,老关之前给儿子买宅借了同乡不少钱,雍王便特批他直接用五亩土地顶债,其实关键不是雍王不同意,而是王妃。”
王双呵呵笑道:“理解!理解!那吕司马买宅之事就有麻烦了。”
“哎!昨天回去,内人和我大吵一场,又哭又闹,烦啊!”
吕纬端起酒盏一饮而尽,王双给他斟满一杯酒,试探问道:“以吕司马现在的职位,搞两万多贯钱应该不难吧!”
“谁说的,你去贪试试看,现在监察司巡视官还在夏州呢!鼓励夏州的官吏们写匿名信检举我,这叫离任监察,当官最怕的就是这个。”
在座三人都听得一脸黑线,吕绞不服气道:“但你也说参事们一年有几千贯钱收入,他们的钱哪里来,难道靠那点俸禄?”
吕纬沉吟一下道:“我后来搞清楚了,一是俸禄和年终奖励,参事们年终都能拿到一千多贯钱的奖励,就是这几天发放。
他们俸禄也高,一年收入上千贯,还有雍王赏赐,上次雍王从临安回来,赏赐了不少珠宝首饰,听说蒋彦先妻子的一根蓝宝石金簪就价值上千贯,就是雍王赏赐的。
再有就是土地收入,参事都有封赏的田庄,一年收入也是两三千贯,另外听说参事们在外面还有投资,像东大街的八珍酒楼,周宽和张妙各投了两成的份子,生意那么火爆,他们每年的分红能少吗?”
“雍王还允许经商?”
“投资可以,但直接经商暂时还不行,其实是一回事啊!我投资几十家铺子,然后由儿子专门负责打理这些份子,获得的收益再继续投资,我不参与经营,只管投资收益,不是一样吗?”
“说得对,凡事都有变通之策。”
吕纬叹口气,“只是这样的好事还轮不到我,这么多年,我才积攒下来六千贯钱,完全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
“呵呵!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嘛!”
“外财?”
吕纬眯眼笑道:“我倒是想啊!王东主有路子吗?”
“路子当然有,见效也快,就是有点不合法,可能不适合吕司马。”
吕纬叹口气,“人穷志短,只有风险大小,哪里还管什么合法不合法?”
“说得对!来,我们喝酒,大家干了这一杯。”
王双说话点到为止,至于做什么生意,不能由他说,而是吕绞来说,王双和吕纬的交情还没有到推心置腹的程度。
……
王双又再三给吕绞嘱咐了一通,吕绞满口答应,又猛吃了几口菜,喝了两杯酒走了。
周华见他吃相贪婪,心中着实反感,摇摇头道:“这个浪荡子既愚蠢又无能,只会坏事,真不该拉他进来。”
王双微微笑道:“可别小看了他,要不是他牵线搭桥,我们怎么会认识吕纬,而且还了解吕纬那么多底细,更重要是,因为吕绞的存在,就算吕纬不愿意,他也不会报官,而且我还有一个想法。”
周华有了兴趣,连忙问道:“王兄还有什么想法?”
王双意味深长道:“前几天吕绞不是说,吕纬想给他找个差事吗?如果他能进军械库或者粮仓做事,那么宋军调动军械粮食的细节我们不就掌握了吗?”
“有道理!”
周华捋须点点头,“这样说起来此人还是有点作用。”
王双呵呵一笑,“怎么能没用呢?他毕竟是姓吕啊!关键要看我们怎么用他。”
第九百二十四章 入瓮
天刚擦黑,吕绞便出现在吕纬府上,吕纬的府第是一座三亩官宅,已经不是官舍了,有前院,有中庭,有后宅,还有一个不错的小后花园,由于总面积不大,所以比较精致,比如后宅就只有一大两小三个院子,大院子是吕纬夫妻居住,两个小院子,一个给两个儿子居住,另一个是吕纬的小妾吴氏居住。
所以李梅想把母亲和幼弟接来同住,他们家就住不下了,吕纬便以此为借口不同意,但真正的原因是李梅还有两个当县官的兄长,母亲当然要跟儿子住,跟女儿女婿住算什么?
可就算李梅母亲和幼弟不来,他们家买宅也是势在必行了,他们有了自己的宅子,哪怕也是三亩宅,他们完全可以在后面修建两层楼,而不像官宅,不允许随意改建。
吕纬的官职不低,但吃亏在他官阶不高,也就是入职时间不长,他是从建炎四年入宫当侍卫算起,还有一年时间才满十年,他现在是正六品朝奉郎,明年底他就能升为从五品朝散大夫,那他的官宅就能改为五亩宅,居住环境一下子大大宽松。
这也是陈庆定下的规矩,他手下文官升为五品以上必须要有十年入仕资格,这是为了防止过于破格提拔,入仕两三